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诗经清人原文翻译及鉴赏


  清人在彭,① 清邑军队久在彭,
  驷介旁旁,② 马儿披甲骠儿壮,
  二矛重英,③ 长矛一对红缨双——
  河上乎翱翔。④ 河边上闲逛!
  清人在消,⑤ 清邑军队久在消,
  驷介麃麃,⑥ 马儿披甲勇镳镳,
  二矛重乔,⑦ 长矛一对缨雉毛——
  河上乎逍遥。 河边上逍遥!
  清人在轴,⑧ 清邑军队久在轴,
  驷介陶陶,⑨ 马儿披甲蹄不休,
  左旋右抽,⑩ 向左回旋右抽刀——
  中军作好。(11) 军队中戏游!
  【注】①清人: 指高克统帅的清邑的军队。清,是郑国之邑。彭:郑国地 名,在黄河边上。②驷: 驾车的四马。介: 甲。旁旁: 驷马强壮有力的样子。③矛: 兵器名。英: 缨; 重英,车上插着两支矛,矛上各有两层缨。④河: 黄河。⑤消: 郑国地名,在黄河边上。⑥麃 (biao)麃:勇武的样子。⑦乔: 借为"鷮",野鸡的一种,此言以鷮羽为矛缨。⑧轴: 郑国地名,在黄河边上。⑨陶(dao)陶: 驱驰的样子。⑩旋: 转也,此指调转马头。抽: 抽刀以击刺。(11)中军: 军中。作好: 戏玩。
  公元前六六○年,即郑文公十三年,狄人攻破了与郑国隔河相望的卫国,郑文公因憎其大臣高克,便以防御狄寇为名,使高克帅兵驻扎在黄河边上,直至狄人退兵后仍迟迟不予召回。士兵们闲散无聊,自溃而归,高克也投奔了陈国。《左传·闵公二年》云: "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可见《清人》所反映的,就是上述具体历史事件,它是一首指向郑文公的讽刺诗。
  就诗表面看,并未言及郑文公其人,但作者却巧妙抓住郑国将士久驻黄河边上那种闲散无聊的状态加以集中描写,反复咏唱,字里行间充满调侃的意味,在貌似客观的叙述中隐寓了辛辣的嘲讽。
  诗篇每段的前半部分,都以异乎寻常的笔墨,极力渲染了军旅马匹的威武雄壮。作者首先选取了马甲、矛缨这最富于视觉效果的具体形象加以突出描写: "驷介旁旁"、"驷介麃麃","二矛重英"、"二矛重乔"——高大的马匹披上坚硬的铁甲,愈显得强壮有力,挺立的长矛又加上双重红缨,更觉其英姿勃发。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威风凛凛的出征景象,马蹄踏踏,红缨招展,战车滚滚,军械铮铮。于是,更进一步,作者又使我们看到,将士们在军中大显身手,"左旋右抽",回马击剑……这一切,只应使人们联想到硝烟弥漫的烽火战场,只应预示着英雄将士奋战疆场的壮烈之举。
  然而,出乎意料,作者并没有顺乎常情地为我们展示一场激烈的御侮搏战,而是笔锋一转,紧接一句"河上乎翱翔"、"河上乎逍遥"、"中军作好",昂扬的气势陡然跌落。原来,如此声势浩大,剑拔弩张,不过是逍遥闲逛,军中戏玩,拿骑马击剑寻开心。这就是诗篇每段的后半部分,虽只短短一句,却与前一部分形成了尖锐对照。本该用于疆场的精良装备却被用来戏游耍闹,这是何等悖于常理、多么荒唐的逻辑! 这样,作者愈是极力渲染"清人"的兵强马壮、威风凛凛,就愈加增强读者头脑中的反差印象,愈加具有一种揭露和嘲弄意味的喜剧效果; 长期被冷落被闲置于河畔的将士,他们可悲的精神状态,也就自在读者的想象之中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生活现象呢? 对此,诗篇虽未正面回答,却通过引发人们的联想鲜明地揭示了造成这种荒谬性的社会根源。不难想见,狄人破卫,郑文公派兵驻守河滨,此乃当时国之大事,自应家喻户晓; 后来狄人退兵,郑文公因与高克有隙,迟迟不招回军队,亦应人所共闻。因之,诗作者不必明言,而只是点出 "清人"——这支军队的组成,"河上"彭、消、轴——这支军队的所在地,其所指也就尽在不言中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勾心斗角,致使广大军兵蒙受长期离家、闲置冷落之苦,这就是诗篇为我们展示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而作为一国之君的郑文公,只因与高克积有宿怨,竟不惜置众将士于河滨,任其自溃,置国之安危和兵士疾苦于不顾,这就难怪引起人们的怨诽和不满。《春秋》 讥其"弃其师",可谓一语中的,实不为过。这应该说是《清人》一诗深层的思想意义和值得读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了。
  可见,《清人》在讽刺艺术方面的突出特点乃是巧陈事实,寓讽喻于言外,这也就是孙所谓"只貌其闲散无事, 而刺意自见" (《诗经直解》引) 。这可以说是《诗经》国风中特别是民歌中许多讽刺诗的共同特点。《邶风·新台》不就是只通过河边新台、心存妄想的癞蛤蟆等富于特征的鲜明形象,从而对无耻的卫宣公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吗? 《陈风·株林》不也是只言乘着马车去找夏南,而隐含着讥刺荒淫的陈灵公之意吗?这样写,含蓄、幽默,又尖锐犀利,是典型的民间歌唱风格。这与二雅中那些直言其事、直道其理的怨刺诗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清人》的写法显然属于前者。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象有些论者依《毛诗序》而言此诗为公子素所作,我们倒更觉得这是一首民歌,这应该就是驻守在河边的士兵们唱出的一首表达他们不满情绪的歌曲。
网站目录投稿: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