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传统操作系统的黄昏分布式是一剂良药吗


  万物互联时代已经开启,全球主要科技企业都已敏锐意识到,所有的终端-人-服务-场景进行连接,将会爆发前所未有的创新变量。
  但现实情况并不令人乐观:不同操作系统、不同品牌终端、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使用的服务绝大部分都处于割裂状态。新技术趋势一定会撕裂传统壁垒,这也就意味着,现有的操作系统与应用生态将会被颠覆,就如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全新万物互联时代一定会诞生全新类型的主导操作系统。
  业界普遍认为,"分布式"技术将驱动下一代智能生态与用户体验的重要变革。
  1
  分布式操作系统会是一剂良药吗?   "分布式"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打破所有硬件边界,将终端硬件能力与终端本身完成解耦,然后把这些硬件能力放入一个共享资源池中,各个终端可以通过分布式操作系统从共享资源池中调用所需的硬件能力。   相比较而言,基于目前操作系统的跨终端协同还仅限于简单的数据传输。   对于用户来说,"分布式"操作系统意味着将摆脱单一智能硬件的限制,终端完成连接即是感知所在,大大拓展了场景智能化服务体验,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无限贴近。对于开发者而言,终端连接所在即是用户服务所在,可以无限拓展应用的使用场景与创新边界。而应用也将无处不在、全部上云,场景驱动,不会再受不同操作系统与终端类型的限制。"连接一切"、"Device as a Service"的理想将首次成为现实。   由此来看,"分布式"技术代表了万物互联时代操作系统与应用生态确定性的演进趋势。这也是如今包括谷歌、微软、苹果等科技巨头企业都将"分布式"作为重要技术研发方向的重要原因,比如已经曝光的谷歌Fuchsia OS操作系统。   华为是全球首家将分布式技术在操作系统与智能终端实现商用的科技企业。2019年8月,华为在当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其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OS。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透露称:"华为操作系统的研发始于十年前,虽然开始作为操作系统的"备胎"存在,但华为并不是要做另外一个Android,而是要面向万物互联时代打造全新的、领先一代的操作系统"。   2
  颠覆用户体验的"超级终端"   在分布式场景下,单一智能硬件的边界被打破,万物为一物、一物连万物的"超级终端"将会出现。   用户通过超级终端,可以像调用一个APP一样,通过云端调用所有终端的硬件和服务能力,实现"千里眼"与"顺风耳",终端之间实现完全的互操作与数据共享。   在华为智慧屏发布会上,现场工作人员曾用一部华为手机和千里之外的一名人员通过手机进行视频通话,后者随后调用了一部正在飞行中的大疆无人机摄像头,并将航拍视频画面实时传输到发布会上现场的华为智慧屏上。   这种"超级终端"能力,会弥补目前不同智能硬件特定的能力缺失:比如智能手表往往没有高清摄像头,智能大屏设备没有运动健康监测传感器,智能耳机等设备没有大存储等等。   更重要是的,分布式技术在智能汽车等更多创新终端的落地,会爆发巨大的创新空间与体验想象力。在家庭场景中,我们可以将正在进行的手机视频通话接入到华为智慧屏等大屏设备,语音接入到智能音箱,同时与笔记本或者Pad进行内容数据大屏交互,这种社交娱乐或远程办公的体验远超目前的微信通话或者FaceTime,也是现阶段被孤立的单个设备没有能力解决的事情。   在出行场景中,汽车设备的智能化同样是目前困扰行业的一大难题,一台汽车从开发、验证、制造、销售的周期大约是3-5年,而用户买到手机使用的周期更是长达5-10年。与之相比,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更新是1-2年。分布式技术可以将汽车变成行驶中的"超级终端",智能手机将为其提供强大的边缘算力,云计算和车路协同将为其提供周边场景甚至是整个智能城市的准确感知,车载大屏实时接入地球另一侧的视频电话会议,或者家中的亲人可以调用车载摄像头看到旅途中的风景。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总裁王成录博士之前在与《壹观察》对话中,曾打了一个浅显易懂的比方:"这就像智能设备时代的活字印刷术,分布式技术把硬件能力解耦并分拆到最小,一个硬件模块就相当于烧好一个个字,用户使用的过程相当于利用这些字组成千变万化的文化内容"。   不过,要实现这样的分布式变革体验,背后需要研发企业具备非常强的综合技术能力与创新意识。   王成录博士认为,这需要三大技术条件:   第一,解耦能力。   分布式平台需要系统做全栈解耦,不同的模块之间互相独立,又可以互为组合。华为在位于东莞松山湖的手机产线已经实现了这种解耦能力,可以用一套代码,支撑产线上的全系列手机。系统只要知道具体的硬件配置,就可以自动加载需要的模块。   第二,"软总线"能力。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连接计算机内部体系的网络结构。华为将总线概念从计算机内部硬件,拓展到整个智能设备体系之间,"硬总线"变现无线连接的"软总线",众多设备由此组合成为了一个智能设备整体。对于用户来说,万物相连,服务就会无处不在,华为全场景智慧化生活战略也将深入到每个用户生活中。   第三,应用迁移能力。   这也是解决现有应用在不同硬件平台、不同操作系统的快速迁移能力,比如从安卓迁移到鸿蒙OS,从智能手机APP迁移到电视与汽车应用等等。   我认为,从现阶段来看,未来可见的3-5年,都没有其他智能设备可以取代智能手机在用户生活使用的核心位置,分布式技术提供了另外一个演进方向:用多终端去升级单一终端,用万物互联生态替代传统移动互联网生态,用全场景智慧化体验去替代单一智能手机触屏体验。这是技术必然趋势,也是用户众心所盼。   3
  开发者的"无限创新边界"   分布式技术同样会给开发者带来深远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安卓开发者面临的核心痛点问题之一,就是一款应用要适配不同品牌、不同硬件配置、不同UI、不同屏幕尺寸,由此带来巨大的开发成本。   伴随智能手表、智能大屏、VR等新型设备不断出现,巨大的适配工作量已经让开发者苦不堪言。   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有63%开发者受困于多设备适配,49%受困于多编程语言学习,20%受困于跨设备数据融合。   分布式技术可以说是开发者的"福音",对于南向的硬件设备厂商来说,可以借助分布式技术调用其他终端的能力,从而形成一个更强大的终端,王成录博士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个普通音箱在调用了手机的麦克和AI能力后,这个音箱完全有可能变成电视的智能遥控器;对于北向的应用开发者来说,基于分布式技术可以做出很多改变目前行业的APP,王博士说,基于分布式技术,现有的直播软件就可以直接调用外部很多智能摄像头,比如运动员在滑雪时候,头上戴一个小的摄像机,这个摄像头拍的视频就会实时传到正在看直播的手机,平板、电视上,这真的会为直播行业带来改变。   分布式技术不仅带来了体验上的飞跃,还解决了不同设备部署不同操作系统、定制工作量大的低效问题。王成录博士说,用一套统一的操作系统,根据终端规格和参数不同,灵活裁剪并部署到不同终端上完全是可以实现的,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体验一致与生态的共享。   凭借多终端开发环境IDE,分布式Kit,一套统一的操作系统完全可以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动适配,支持控件拖拽,从而使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构建多端自动运行App,实现真正的一次开发,实现应用的跨终端、跨场景的无缝覆盖体验,这也是华为全场景智慧化战略未来重要的基础支撑能力。   按王成录博士的话来说,就是"把简单留给开发者,把复杂留给华为自己,然后通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来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广大开发者而言,华为的分布式技术已经是可触摸、可使用、可变现的能力。华为终端的硬件边界扩展到哪里,开发者的应用创新就可以延伸到哪里。华为消费者业务提出的"1+8+N"全场景硬件生态,带来了之前无法触达的边界和用户群,开发者也将获得更多的分成与创新可能性。   而开发者的集体选择,将会决定一个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成长与分布式技术的长期演进趋势。   4
  中国软件领域再迎破局机遇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成录博士提出了一个观点:分布式技术背后,最根本的还是基础软件能力。   中美已经是如今全球移动互联网创新的"两极",但在基础软件这一核心领域,中国却落后美国非常明显。过去20年,中国科技企业在背后苦苦追赶,从PC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都没有形成赶超甚至的并肩的机会。   王成录博士对此深有体会。2014年,在华为EMUI 4.0期间,他来到华为消费者软件部门。此时国产手机行业普遍受制于安卓,仅能在UI/ROM层面修修补补,无力解决更深层次的优化问题。安卓系统的每一次大版本升级,中国手机企业的本土化与UI更新至少要延后半年,并且每次升级都会丢掉很多老用户。   王成录博士感慨称:涉及系统级平台开发的基础软件能力,始终是国内软件业一个短板。我们在硬件生产上,有了强大的生产线,成为世界工厂。但是在软件开发上,却没能掌握同等的"生产线"能力。   华为在基础软件领域的研发启动已久,并且是持续重投入,但即使如此,也都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潜行"周期。   以方舟编译器为例,这项技术的缘起可以追溯到十年前,2009年,华为海思创建了编译组,4年后,华为发布了面向基站的编译器HCC,可看作是方舟编译器的前身,2014年,方舟编译器主架构完成,再是2016年成立编译器与编程语言实验室,最终 2019年华为正式发布方舟编译器。   万物互联时代,全新的生态将会加速全新操作技术变革,对于华为这类基础软件持续投入的企业也将迎来缩小与美国基础软件差距的最好破局机遇。这也是余承东透露华为一方面重点投入研发鸿蒙与分布式技术,一方面却宣布对外开源的重要原因。   唯有聚合产业最多的合作伙伴与开发者,才有可能为用户打造丰富的新应用生态与服务体验,才能背靠巨大的用户规模与需求实现分布式技术的成功商业化与持续创新领跑力。   就如王成录博士所说,一方面,华为希望借此输出成熟的底层能力,让产业链直接受益,另外一方面,好的开源运营,也能推动开发者互惠互利,集思广益,共同提升软件能力。   这是破局者的必然选择,也是技术领跑者的终极浪漫。
网站目录投稿:冰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