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我的村我的山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的村,我的山》是一本由摩罗著作,24.80元出版的16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村,我的山》精选点评:
  ●寻根与招魂……每每就要泪目。但我也同意有书评指出的,没有上升到社会学意义。另外,我并不反对批评,一本书如果没有反对的意见,那基本上也没有阅读的意义。但是看到有人用文学体裁的标准来评价这本书,我想说的是,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好吧,让我直说了吧,我想说的是:去***。
  ●类似梁鸿的非虚构叙事,图书馆书架间瞎转悠拿的,还有流沙河两本,不能再乱看了………
  ●属摩罗少见的文风,然而太淡,难以留下深刻印象
  ●一个村庄里的非正常死亡,但这在农村却再正常不过。
  ●讲了了一些作者愿意讲述的角度~
  ●注定无法归去!
  ●村里的那些非正常死亡。
  ●摩罗写散文真是差,太露而不含
  《我的村,我的山》读后感(一):"我"身边的村,"我"身边的山
  看到豆瓣上对于这本书的评价,竟然有人说这是"短篇"小说。我敢打赌此人不是从农村出来,或者也从没有丝毫的农村生活体验,否则他不会看不出来这本书那种力透纸背的真实感,力透纸背的伤痛和苦难。
  我来自农村,一切对我来说,简直就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世界。
  《我的村,我的山》读后感(二):何尝不是"我的村,我的山"
  这是一本中途一再想要停止阅读的书。终于没有停下来的原因是因为"熟悉"。人不是不大可能不敢正视自己熟悉的东西的,那里往往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惯性在起作用。这些人这些事,我们镇虽然不可能是一样的,却永远不缺类似的。正是这样一个个人物,让我重新去审视自己生活过的故事,那种似已淡忘的情感又重新拥上心头,以至于想立刻奔回故乡。
  何尝不是乡土社会共有的特征?
  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相当无情、忘本和不真诚的人,在看了摩罗的这本书后,更加剧了这种想法,有时在微博上看表妹的"想家",觉得很难理解。现想想是我太异样了。
  太沉痛的一本书。
  《我的村,我的山》读后感(三):很简单的说下个人观点
  昨天刚买到这本书,现在只是看到一半,搁下休息下看看这书的评论
  呵呵,我总觉得这书摩罗先生是带着异样的心情来写下这些短篇的
  很不错,反正我看了是感觉有些沉重的,特属于乡下十几年前固有的结构所分泌出的沉重汁水,当然作者偏向汲取这一面来阐述他对自己生长地的感情。似乎也认定这种感情对于自己浸养是主要的。所以作者所写的东西很真情实感,,,,,,我很不认同,作者是用着一种调和贫寒与高雅之间的那种情调来写的,这样只能写的虚伪,而且很容易被看穿…作者却是带着热烈的情绪与自己山村民事融为一体的,并不是作为一个很远的旁观者来倾述他的人物故事的…
  所以,打算晚上吃完饭把它看完,呵呵 …
  《我的村,我的山》读后感(四):摩罗的乡村美学
  一般而言,凡是出身寒门而出人头地者,与人谈往往讳言家世和乡里。道理很简单,贫寒子弟苦心孤诣追求上进,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摆脱命运先天赋予他的劣势身份,一旦成功实现华丽转身,在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等方面就要和所谓的"上层"趋同,否则就会受到这一层次的排斥。另外,为了保持对这一层次稳固的身份认同,就必须体现自己的根正苗红,对不利于此的一切过往,千方百计地予以遮掩。然而,由农家子弟经多年努力打拼,最后终于成为京城的学院人士和国内颇有影响的知识分子的摩罗,却从来不会如此。
  摩罗不但不避讳自己的家世和乡里,而且还大谈特谈,唯恐他人不知,甚至有最大化披露的意味。就如他的新著《我的村,我的山》,主要以老家江西九江都昌万家湾村的乡里乡亲为对象,描述这些普通乡民的日常生活。各种道听途说的家长里短,或亲身经历的陈年往事,被摩罗悉数捡拾而起,用颇为细腻温情的笔触铺陈成文。数十张拍摄于各个场合的图片夹杂其中,构成了一幅颇为完备的关于摩罗家乡的乡土志。此种乡土志非常生动,极其原生态、个人化和人性化,那些收藏在档案馆中艰涩的官方村镇志,与之相比绝不可同日而语。
  摩罗写自家的乡村,篇幅最多的是对家乡人命运的描写。如他以往描写乡村的作品一样,作为摩罗的亲属或邻居,苦难是这些人生命中的核心词汇。因生活贫困而导致的重病无法医治或自杀,以及突如其来的车祸、矿难等造成的死亡频繁发生,几乎充斥着这个乡村。许多村民的生命可以用悲惨二字来形容,村民的死亡给生者造成的灾难性影响,更是让人唏嘘慨叹。这样的乡村是中国千百万普通乡村的缩影。万家湾村乡亲们的命运,在中国的乡民中,也具有普遍性。摩罗对于这一切,无疑持一种深切的同情的态度。
  但摩罗笔下乡村苦难的另一面,是它的优美和温润之处。这种感受和热爱,对他而言,无须来由,也无须解释。在他看来,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先天的纯洁高尚,值得无限珍视。因此他不惜使用大量文人墨客的抒情甚至煽情的语言,来表现自己和故乡所谓骨肉相连、血脉相通的亲密关系。推而广之,似乎摩罗也倾向于将中国的乡村都视为田园牧歌般的乌托邦所在:农村的空气是清新的,农村的生活方式是简单的,农村人的生活是纯朴的,农村人的品质也都是纯良的。尽管,早已成为城市一分子的摩罗,已经非常聪明地不再将城市直接视为罪恶的渊薮,但其潜意识里浓重的民粹主义情结和乡土情结,似乎仍依稀可见。
  此种情结,这个时代无疑十分鲜见。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触目所及,都是城市的繁华景象。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和大屏幕、霓虹灯所构成声光色影,以及以消费主义为中心的生活态度,无不在宣示现代性享乐主义的基调。而中国广大的乡村和农村人生活状态,一般不会出现在普通城市人的视野之内。然而,乡村绝不应该被忽略。因为,中国最真实的一面可能并不在城市,而是在乡村。这并非由于乡村的淳朴,而是因为乡村的荒芜。这种荒芜在于,在地理位置、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上,乡村和城市简直是天壤之别,完全断裂。而绝大多数农村人都在渺小而卑微地活着。他们没有代言人,生老病死无人知晓,喜怒哀乐亦无人感兴趣。因此,记录底层小人物,描写苦难,欣喜地将乡村捧起,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姿态。
  不过,有时也会怀疑,摩罗的这种热爱乡村,到底是出自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还是出于一种刻意为之的姿态?如果换作一般人,如此写故乡,其真诚当然无可质疑。不过,观察摩罗一直以来的诸多表现,使得这种热爱,出于他的笔下,反而有了一种暧昧之处。摩罗一贯是一个不与流行为伍,喜欢剑走偏锋的人物。在1990年代末,国内多数知识分子都日渐放弃了其批判的责任时,摩罗在那里开始检讨知识分子的耻辱感;在最近几年,中国富强的目标基本达成,而文明还远未达到的时候,摩罗在阵前倒戈,唱起了民族主义的高调;在一个时代的核心主题是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全国大举进行城市化的时候,摩罗又歌颂起了乡村,试图发现乡村的宝贵品质。联想到摩罗前段时间又集合旧文拼凑起一本书《孤独的巴金:如何理解作家》,与《中国站起来》的思想倾向截然不同,据人言大抵是为了评职称而出版。因此,估计也会有人倾向于认为,摩罗这种习惯性反其道而行之,并不是因为真正在内心有所坚持,而仅仅是一种姿态,有赚取观众眼球,谋求名声和钱财之嫌。
  当然,如此说来可能是过于苛责。因为,一个人一般都不会拿自己的家乡开玩笑,搞情感上的虚假欺骗。何况,能意识到书写无人问津的小人物,原本就难能可贵。而且,只要有所关注,似乎就已经强于漠视。另外,摩罗也并非突然对农村感兴趣,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农村之子的面貌出现。可以看到,以前的摩罗,也经常将自己的家乡写入小说或散文中,对种种苦难和自己在农村的遭遇不厌其烦地描述。这种描述几乎到了让人声泪俱下,为之心碎的地步。不过,如果说早期这些描写,在某些方面还颇为带有一些控诉的意味,还对农村人遭遇的不公,受到的欺压有所愤慨,那么《我的村,我的山》中,虽然也讲乡亲们遭遇的苦难,但这些灾祸大多源于遭遇一些不可抗力,农村整体呈现的是一片其乐融融、和谐社会的感觉。而实际上,真实的农村可能还不止这些,地方贪污腐败的官员欺压民众、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村民尔虞我诈等等黑暗面,也未必绝不存在。而且,农村那种宝贵的品质也正在流失殆尽,不但优美的自然环境所存不多,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空巢现象和伦理崩溃的事实。可是在摩罗的书中都没有提到,或是起了个头之后,就巧妙地回避。因此,摩罗所描写的故乡,很可能只是一个高度美化过的故乡,未必是一个真实的所在。
  其实,关于中国的广大乡村,也并不是完全被城市的知识分子忽略。只是他们采取的是另一种形式。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不乏有大量学者将目光投向乡村,进行农村生态、伦理、政治运作、人际关系的社会调查。尽管这些研究将农村看做一个被观察的客观对象,未必向摩罗这样充满热爱和同情,但拒绝将自己的感情掺入其中,其优点在于可以更客观、真实地看待农村,进而真正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可是摩罗却将仍然将自己的家乡以及广大乡村当成了一个抒情的对象,由于感情投入过多,不免造成种种失真之处;由于刻意遮蔽某些东西,在客观上反而起到了某种反作用。一个人当然有对自己故乡抒情的权利,但这种汪洋恣肆的抒情却是非常个人化的,一般写在自己的私人日记本中为宜。而出版出来,除了揭示痛苦,以及为父老乡亲保存一份人情味颇足的全家福之外,真正的社会意义,实在是有限的。
  南都 2011年4月24日
  相关阅读:《看摩罗如何理解作家》,《悦读MOOK》第二十卷。
网站目录投稿: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