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茶饮三道一苦二甜三回味


  茶饮三道
  大理原本没有冬天。冬季,只是"四季如春"的气候的稍稍有些寒意的短暂延续。这不, 内里穿件薄羊毛衫,外面套件单风衣,我便走在晶蓝天空下,踏着亮得发暖的阳光做客去。
  日前,电话里传来一个亲切的声音。只是一声"你好",我便听出来他是谁了。他是德高望重的李老,他终生爱兰养兰,视兰若命,爱兰如人。他声朗若钟地热情说道:
  "盛世如兰,兰像盛世。今年兰圃花又特繁呵,‘花笑思故人’嘛,想请你离开书斋,到舍下来就着春日和风品茶赏花……"
  应受敬的友人盛邀前往品茶赏花,又是在此阳春荡漾的日辰, 自是心里充满美意。
  ……穿过古老城门洞,步过极富特色的小街,拐进一条幽静的小巷,街边无声地流淌着的长流小溪把我引到一个上有飞檐彩绘、下有小狮的石阶的门坊。只见坊上贴有笔力不凡的一幅对联:上联是"兰馨花笑兰韵人精神",下联是"地丰水美地颂国昌盛",横批"花繁世盛"。
  推开虚掩的门扉,只见满庭院里兰花盛开,悦目的幽绿中,宜人的馨香迎着温适的阳光扑入心海。不远处的堂屋房檐下,李老正缓缓伸展身躯肢体,如行云流水般打着一路"太极"。只见身板硬朗的他着一身布质对襟黑衣黑裤,面色红润泛光,双目颇有采韵,一头梳理齐整的白发和一抹飘逸的白须很是引人注目。一个典型的白族老人。
  见我推门而入,他忙收功抱拳,一揖笑道:"喜鹊叫,贵客到。欢迎,欢迎!"
  每回拜访,少不得都要参观一番李老精心培植的兰花。前庭后院欣赏过兰花世界里的奇花异卉后,我们方在后院的一个水池假山旁的亭台里坐定。这后院足占地半亩有余,全种育兰花。这池台阁就在后院当中,座落在一片兰馨中,美意极了。
  亭阁里早烧就一炉融融炭火,大理石桌案上放置着丰富的茶具茶品。看样子,有一次非凡的茶道之礼。果然,李老朗声笑道:"今日,我向你现丑了——我们与兰作伴,行一回白族三道茶的茶艺。行得不周,万莫笑话罗!"
  我知道李老是兰艺专家,还堪称民俗行家,其有关民族史宏文曾威震史坛,忙说道:
  "岂敢,岂敢,我正有许多问题想听先生赐教。"
  说到茶,李老的话多了。他说茶属诗,茶道归于哲学,归于禅。茶,源于中国,而且只能源于中国。因为中国之道出哲学。茶,源于滇云,而且只能源于滇云。因为滇云高原分外沉厚。一番茶的道学高论,使我对茶别有了认识。
  花香正浓,茶味正浓。那炉栗炭火旁,说着话的李老早已把上好的坨茶揉碎,置入那专用以烤茶的陶瓷小茶罐中,就着炭火烤制起来。边烤他边抖翻着茶叶,不使它焦糊,而又烤透。随即他提起一个擦试得透亮的铜壶,往小茶罐里倾倒取自蝴蝶泉的清泉水——他孙儿开出租车,常为他从蝴蝶泉取泉水。"不用泉水,茶水无味。"原在炉上开过的滚水一入茶罐中,便发出一阵爆响。由这轰然的响声,使这"三道茶"的第一道茶称作"雷响茶"。这道茶浓若琥珀,被少许倒入小茶盅后,还要往盅内加入些许开水,但不能倒满。这有规矩:"酒满敬人,茶满欺心。"
  饮过这浓香酽透的茶水,方觉出茶的清纯醇香,精神为之一振,又苦得让人咋舌,真是"苦茶"!
  "先饮苦茶为哪样?"李老慢饮慢道,"为的是端记心间一个理:人生需吃苦。‘雷响’那一声,像仿生命的诞生和人生的洗礼。然后就请吃苦吧。吃尽苦中苦,走完人生路。浓酽茶水助人思,思生命价值,思人生道路,思做人准则!"
  话音凝重,颇具哲情。"苦茶"苦出了深厚道理。
  紧接着,第二道茶开始了。这是"甜茶"。李老分布着茶具与茶品又说道:"人在苦中求奋发。人生亦应在甜中求发展求光明。苦尽甜来,苦中泛甜,苦海有甜。以苦的奋斗求寻甜的人生希望,为世人谋甜,为大众布甜,为理想求甜,方为人生真谛啊!"
  说着,李老把"甜茶"佐料红糖、烤乳扇丝、核桃仁片、彩色爆米花加入茶水中。这道茶,香甜可口,真的像仿着人生的苦奋求甜的丰富内含。饮后,不觉滋爽一振。苦甜强烈反差,哲思回肠荡气。此刻觅着花香放眼看着满目佳兰,倍觉人生美好值得百倍珍惜……
  李老为第三道"回味茶"布下的原料是蜂蜜、花椒、橄榄、生姜片、桂枝。原料入茶, 茶色变丰了。久泡一会儿,方可入口。心中顿有甜、苦、麻、辣、香泛起。五味俱全,让人回味。此茶之道,全在味中了。我想不需已近黄昏时,才去思索一生之路,应常饮"回味茶",常常顿悟人生五味……
  这时,一束阳光恰好投落在李老祥和的脸上。他舒适地头靠躺椅,眯起双眼,嘴里不停地嚼着那颗橄榄,已经沉入到回缅中去了。
  两只围着李老"嗡嗡"飞翔的蜜蜂,惊扰了他的沉思,他收回投向晶蓝长天的深邃目光,望我一笑,说道:
  "自古茶道讲求清、和、俭、怡、健。清,清心养性;和,和气悦神;俭,俭德精正;怡,怡纯励志;健,健身极寿。这些,三道茶全有了。
  "
  ……进过晚餐告别时,已是夕阳西下。李老嘱我再来赏花品茶。我会来的,这里有兰有茶,还有老人的深情哲思。一苦二甜三回味——茶饮三道,成熟的人生便有升华啊……
  文/那家伦 来源:少林寺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站目录投稿:冰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