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尼公司也从中获得丰厚的收益。这也是沟通机制创新的方式。与此相似的还有户外拓展训练及团队建设的培训项目。无论企业大小,无论何种处境,搭建务实的、制度化的企业文化平台都需要沟通机制的不断创新,并且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均是人的主体,有效沟通制度的实现需要志同道合的一群精英在趋同的价值理念协调下主动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而且得到充分的监控。这里,我们并不是否定非正式舆论的存在及作用。而且上述的表述而将沟通机制的含义融合于正式制度及非正式制度之中。但显然,沟通渠道的创设不是用于员工娱乐的工具,而是围绕企业精神哲学的制度。如何灵活运用,使之沟通渠道既不成为窒息创意的官僚形式,又不能过于开放的消遣流俗,还能与非正式舆论有机结合?这便不是统一模块就能解决的,至少,沟通机制要与组织设计结合,与人力资源结合,有相关的岗位设置,赋予职能,专人操作;也需要企业强制力的实施。大家会问戴尔:"你怎么让你的员工愿意用电子邮件?"戴尔回答:"很简单,你只要问他们有没有收到你用电子邮件传过去的通知就行了。"没有人希望自己漏掉信息,对不对?同时,价值观念的归一并非要使一家公司的所有人员都以同样的方式思考时,那是非常危险的现象。沟通机制创新的意义在于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你可以鼓励公司员工,以创新的方式来思考公司的业务、所处的产业、顾客等课题。以不同的观点来处理问题、反应或机会,便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机会,得到新的理解或学习。而经由对公司营运的所有层上提出疑问,可以不断把改进与创新注入公司文化中。让我们分享戴尔的一句话:能从错误中重振旗鼓,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沟通。 国有企业只有站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高度,用战略眼光、世界眼光深刻认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国有企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我国加入WTO后,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世界多极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复杂多变的形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也深深熔铸在国有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统一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的灵魂,是国有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是国有企业生死存亡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能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使员工发扬团队精神,拼搏进取,从而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国有企业都会遵循"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的原则,制定、倡导并信奉本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并在实践中认真实施。而这种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全体员工追求的企业文化,它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和行动中。世界上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着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种其他企业难以移植和模仿的特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亲和力、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是员工的组合体,而员工是有思想的,任何员工的行为都会受到自身思想的指导和约束。国有企业文化能够促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接受企业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执行企业制度,贯彻企业经营战略。对此,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斯等人在《寻求优势》一书中指出:没有强大的公司变化,即价值观和哲学信念,再高明的战略也无法成功。 青岛的海尔集团,上海的大众公司,浙江的娃哈哈集团,四川的长虹集团等等,都形成了自己颇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近的如我市的一些企业,都比较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的企业一年仅就办刊一项,就投入一两百万,企业一年利润可能要投入5%到10%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从一般的企业经营人士看来,这种投入没有多大必要。但企业的决策者深知,这种投入很值得,也能为企业赚更多的钱!企业文化人在企业存在是必要的,因为他们不是"帮闲"的,而是"帮忙"的。有的企业管理者对传播媒介的影响力和幅射力认识不够或重视不够,但是对其它投入却一掷千金,一个广告一天一个整版就花了几十万元,而其影响力可能只有一天,但是在企业办一个内部报刊,一年的投入不过十几万元,有的企业却没有这种意识,却认为是多余的,这不能不说是企业的遗憾!世纪之交,我们谈论最多的莫过于"知识经济"这一话题。"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本为社会增值的经济,主要产业是信息产业及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相关产业。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说,还不能说我们很快就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但这种发展趋势是很明显的。因此,不论对企业的发展定位,或是对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来说,这都是必须引起重视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要把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由以前的粗放式增长转到以科技为基础的优质高效的增长阶段,要做"知识型企业",不重视知识的积累,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的促进作用,"知识企业"也只是一句空话!企业文化的形态如何,这与企业的性质、管理方式及决策理念很有关系,可以说一个企业一个样。但不论何种形态,企业文化、企业报刊为企业服务,为员工服务的两大宗旨是不变的。 如果文化整合过于草率,缺乏有效的管理沟通,强迫员工放弃那些他们耳熟能详的并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精神文化,必然造成集团内部的矛盾与冲突,人为地增加管理成本。吸纳式整合完全漠视成员企业的文化个性与文化优势,并且在文化"同一"的过程中伴随着"话语霸权",废除了成员企业独立的文化表达方式,很容易招致成员企业的反感。渗透式整合虽然过程"民主",但仍以实现集团文化的"统一"为宗旨,其结果也是扼杀了成员企业的传统文化优势。分离式整合与其说是"整合",倒不如说是放任自流,这种"无为"的做法往往使集团失去起码的"文化纽带"。三、文化整合的根本原则根据最新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文化整合必须采取新的策略。总体来说,"和而不同"是实现企业集团文化整合的根本原则。坚持这一原则既能克服吸纳式整合与渗透式整合"统得过多"的毛病,又能避免分离式整合放任自流的弊端,从而充分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功效。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与"同"是春秋时代的两个常用术语,《左传·昭公二十年》所载晏子的话及《国语·郑语》所载史伯的话对"和"与"同"解说得非常详细。"和"如五味的调和、八音的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等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出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等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史伯认为,君臣之间也应该保持这样一种和谐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和"的意思是指:只有保持个体的独立性与特殊性,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人际的和谐,强调"一致"、"一律"、"一心"、"统一"、"同一"往往没有太好的结果,只有"多极"、"多元"、"多样化"才能促进发展。"和"的前提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使这些差异、区别、分歧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地位、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而后整体便有"和"——和谐与发展。 关键词:构建企业文化更新,实现企业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