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强大的小萌萌 本文共计3124字,预计阅读3.5分钟 导语:你以为学习的时候记了笔记就算是好好学习了?错!这篇文章告诉你什么是高质量的输出,如何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记牢固。 首先呢,我想让你思考几个问题: 1. 看完一本书,你是不是头脑中只留下了一团模模糊糊的概念,别人问你这本书讲了什么的时候,你却说不出来? 2. 跑了不少地方,听了各种培训课,听的时候激昂澎湃收获满满,但是回家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变得更好? 3. 在社群里学习,总是在给别人点赞,却从没想过自己成为那个很厉害的人? 为什么我们这些人,表面上学了很多的知识,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少,但却收效甚微呢?其实就是今天咱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的输出力出了问题。 有效的学习必须要经历从输入—输出的闭环。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输入的知识,就像是零散的、一颗一颗的珍珠,散落在那里,要用的时候你很难一下子全部拿出来。良好的输出,就相当于我们把这些珍珠用细线串联成一条珍珠项链的过程,想要用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一整条的珠串。 高手一定会通过高质量的输出,将自己输入的零散知识串联成系统知识,形成知识晶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会看到高手可以就某个主题讲个滔滔不绝,而我们却只能叹为观止。 今天说的就是如何才能像高手一样,做到高质量的输出,真正的解决问题。 001.首先,教是最好的学 不做"伪学习者",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 现在大家都知道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所以很多伙伴会晒朋友圈标榜自己的学习成果,比如有人会发自己一年读了100本书,写了多少万字的文章,报了多少专栏课程等等。 但其实数量并不能代表什么,也许读了100本书,但是一本书的知识都没有记住,那这并不是有价值的学习,而是低水平的重复。学习不要看数量而要看质量,保持高质量的输出,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在《高效学习7堂课》跃迁思维中提到了学习输出的7种模式,最高阶的模式就是做课程研发。 讲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曾经一个女教师到老罗的英语培训面试,她说自己不但能教英语,还能教日语。面试官就问她:"你为什么又会英语又会日语呢?"她说她本来是不会日语的,但有一天她的一个朋友给她打了个电话,问她能不能给介绍一个教日语的老师。因为自己开了个日语班,招了很多的学生,也收了学费。但是现在马上要开班了,之前安排的日语老师却临时有了变故,上不了课,所以非常着急。 女老师又问那个朋友,说你这个日语班要求教什么级别的日语啊?朋友就说是零基础的,都是从零学起。于是女老师就跟朋友说:"你放心吧,我就能教。" 挂了电话之后,第二天女老师自己就去报了一个脱产的日语零基础班,就是全天上课的那种。上了一个礼拜这个课,她朋友那边的日语班也开班了,她就一边上着日语课,在另一边教着日语课,同时做这两件事情。 结果,她这一期班教下来,她教的那些学生对她还都特别满意,你说怪不怪?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女老师因为有了教学的要求,在她学日语的过程中,肯定要把目标设定得更高。她一方面要保证自己学会,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如何设计课程才能让他人学会,那自然会把这日语的知识学得更加透彻。 所以以教为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没有之一。 如果我们每个人,在学知识的时候都是以教学为标准,那我相信每个人的学习质量都可以提升一大截。 比如你参加了一个写作训练营,学习了如何起标题,那你能否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解码,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跟自己的经验结合重新编码,打造出一个《教你在头条号上打造10w+爆款标题》的课程? 如果你做到了,相信你对起标题的套路已经门清了。 002.学习输出的其他6种模式 当然,除了这个难度最高的课程研发,还有学习输出的其他6种模式,从易到难分别是记录笔记、思维导图、解读文章、对外分享、内化实践和复盘文章。如果你觉得做课程研发太难,那么这6种模式是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 在这6种输出模式中,记笔记、画思维导图是相对容易的,因为只需要机械记录自己看到、听到的内容,当然思维导图升级了一些,记录者需要分析知识的思维框架,然后经过提炼,呈现出来。 再来看看解读文章、对外分享、内化实践和写复盘文章,个人认为这四种输出模式是我们普通人在学习后更应该做到的,因为它比纯听纯记要更有挑战,需要加入自己的理解才能完成。 樊登老师大家都听说过,他读了很多书也讲过很多书,很多人就很羡慕,问他:"你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你讲书的话你要把一本书读多少遍呢?" 樊登说他的过程很简单,其实就是把书读一遍以后就把书放到一边不管它,然后等到要录这本书之前,他就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拿出一张白纸把这本书写的什么回忆出来,就可以进行解读。 在《认知天性》这本书中解释了这个现象,这个过程叫做检索,也就是用大脑使劲回忆的这个过程。樊登也说了,其实拿出一张白纸,回忆书中内容的这个过程,大脑要经历痛苦,要经历那些想不起来的部分,然后就要使劲想拼命想,在使劲想的时候可能想出来了,可能没想出来,这都有助于你重新理解这件事情。前提是你得先不看书,在那里进行检索。 刚刚提到的这4种学习输出模式,无论是解读文章、对外分享,还是内化实践和写复盘文章,都需要做到检索的动作。 检索是对大脑的审判,有时候你能想起来某个知识,但有时候怎么也想不起来,这种挑战无疑会给你带来痛苦。但是,正应了那句话,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 学习就是这样一个挑战天性的过程,只有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更持久。那些仅仅在上课时拍几张照存在手机里,然后发个朋友圈的学习,就像是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明天就会化为乌有。 所以,既然学习了,就要做有挑战的输出,一定要记住,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 003.不是要等到很厉害了才能开始,你要先开始才能变得很厉害! 有人又会提出疑问,我是一个小白,我怎么做对外分享啊?我不会写文章,写了会不会被人笑话啊? 我曾经也一直认为只有等到我够厉害了,才能开始写作和分享。后来我才慢慢意识到,其实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让一部分事情先做起来,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了。 因为我本来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是很模糊的,但是当我要写这个主题,做一次分享的时候,就必须逼着自己要把这件事情研究得明白透彻了才能写得出来。打出来的字可是不会骗人的。 比如我最早的时候学习时间管理,学完还是不得其所,就开始写文章做梳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去做更多的思考,想不明白的时候自然会回过头去做二次输入,还会去找其他辅助的资料进行补充延伸输入,比如有名的《小强升职记》《番茄工作法图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等。 写完文章后,肯定就把这个问题研究得很明白了,而且明确出了自己的行动计划。那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自然就可做到得心应手。 这就是为什么说高质量的输出才能倒逼输入,因为它会逼着你脱离自己的舒适区,探寻认知外的疆土。 至于写作和分享的平台,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写作平台琳琅满目,总有一款适合你。大家可以先定位自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去进行分享,就像我现在选择在头条号上持续输出内容一样,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同时还能获得丰富的收益。 你同样可以在线下社群中进行分享,因为自己要讲出来,输入时的思考深度就要比原来深入很多,学得自然也会更加扎实。 送给大家我特别喜欢的这句话:"不是要等到很厉害了才能开始,你要先开始才能变得很厉害!"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学习输出的7种模式,其中普通人更应该做到的是在学习后做解读文章、对外分享,内化实践和写复盘文章。 因为这些输出方式可以帮我们做"检索"的动作,帮我们更好的学习和记忆知识。一定要记住:"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 你平时学习后都是如何做输出的?欢迎分享你的方法给到大家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