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循环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3、影响下渗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地形(平原、盆地),流域面积大小;支流多少,集水面积大小。 植被、湖泊、水库、沼泽 对河流下游起到调节径流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或沙质土壤,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典型例题】指出尼尔尔河从 P 点到 Q 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8 分) 答案: 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 5、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二、河流特征---河流水文特征 1、河流补给类型 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湖泊补给。 地下水补给。 【典型例题】分别指出图 10 中①河流与图 11 中②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答案: ①河流春季以季节性融水补给为主;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2 分), ②河流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2 分)。 2、影响径流量大小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纬度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地形(平原、盆地),流域面积大小;支流多少,集水面积大小。 植被、湖泊、水库、沼泽 对河流下游起到调节径流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或沙质土壤,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典型例题】说明 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答案: 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 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 3、径流量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 时间变化特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空间变化变化(上游到下游的水量变化)。 【典型例题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 化。 答案: 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 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本小题共 9 分) (2)影响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因素: ①河水的补给: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冰雪融水多少的季节变化。 ②水库、湖泊、植被、地下水的调节。 ③河流支流的调节(水系的调节) 【典型例题】图 5 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 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16 分) 答案: 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 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 球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 流少。 4、影响含沙量大小的因素 ①植被覆盖状况;②土壤的疏松程度;③流速大小;④人类活动; 【典型例题 2】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 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 7 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 泽广布。 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 分) 答案: 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5、凌汛的形成条件 ①由低纬向高纬流。 ②最冷月气温在 0℃以下(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发生时间各纬度不同,结冰时高纬早低纬晚,融冰时低纬早高纬晚。即: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 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 【典型例题】图中乌海河段的凌汛多发干 3 月、11 月,分别简述其形成过程。 答案: 河流自较低纬流向较高纬;每年秋末冬春(11 月),下游封冻,上游来水被冰坝阻塞河道;次年春季(3 月),上游冰融,下游未解冻,冰坝阻水,河水溢出河道,形成凌汛。 6、水能丰富的原因 ①地势起伏大小,落差大小,流速快慢; ②径流量大小。 7、断流的原因及其对策 【答题模式】 自然原因: ①气候:年降水总量减少,蒸发旺盛;②河流补给类型;③下游土质疏松,下渗严重;④蒸发量大小;支流少,汇水面积小。 人为原因:上游过度引水。 治理对策: 统一协调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开发与使用;进行水资源的跨流域调水; 兴修水利工程,对河流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进行合理调节;农业中,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典型例题】图 8 示意我国 39°N 附近某区域。图 9 为M河段地形剖面示意图,甲、乙、丙、丁四河段均 为M河一部分。 试解释M河乙丁河段为时令河的原因。(12 分) 答案: M 河地处西北内陆地区,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2 分);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乙、丁河段 径流量较大(2 分);冬季气温低,河流径流量小(2 分),乙河段因位于冲积扇上,下渗量大,导致断流, 成为时令河(2 分);丁河段因地处河流下游,下渗、蒸发严重(2 分),加上中、上游地区过度引水(2 分), 导致河流断流,成为时令河。 8、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 ①径流量(大、小) ②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③结冰期(有无、长短); ④含沙量(大小); ⑤汛期(有无-时间、长短); ⑥(有无)凌讯;(如果有才写,无则不写) ⑦流速; ⑧冬季断流(内流河)。(如果有才写,无则不写) 【典型例题】说出 R 河 MN 段和 EF 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答案: 与 MN 段相比,EF 段水量较大(2 分),结冰期较短(2 分),汛期出现较早(或较长,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