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你们尽管提问。"台下鸦雀无声。对于研究生导师来说,这样的场景再熟悉不过。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在一次博士生入学复试中,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明阳被弄得"啼笑皆非"。复试者并不知道该校该学科博士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具体研究内容,他只知道自己要考这个学校的博士。 北大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曾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学生越来越不提问题,不会提问题,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很少有提问题的欲望,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即使勉强提问,提出的也很难称其为问题。学生正在丧失极为宝贵的思考能力。他们习惯于跨越过程,直奔结果。 "学问"一词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是"学",即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实践学习,掌握大量有用的知识;其次是"问",指在"学"的过程中,遇到困惑和不懂的问题,虚心向他人请教,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善问"是我国古圣先贤们优秀的治学传统,《论语》记载这样一个片段: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为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孔子在学习周礼的过程中,不仅系统学习和整理了周朝保留下来的大量文献资料,而且亲身实践,在参加鲁太庙举行的大典时,不耻下问,实地印证自己在文献中学来的有关"礼"的知识,以至于遭到周围人的嘲笑,说他不懂礼。孔子不以为然,说这正是礼的要求。 可惜的是,这一优秀的治学传统并没有在教育中得以很好地传承,正如秦春华教授所言,大学生"很少有提问题的欲望,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即使勉强提问,提出的也很难称其为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中小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出了问题。在中小学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知识传授任务,常常"满堂灌",只让学生被动地听课、被动地记笔记,没有留给学生"问"的时间,更没有教给学生"问"的方法,学生就像一架装载知识的机器,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奉为绝对真理。久而久之,许多学生便成了只会依赖教师、没有主见、读死书的"书呆子"。进入大学后,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变成了毫无生机的死知识,学生自然提不出像样的问题,更别说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了。 "学"和"问"是学习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许多学生走向社会后,之所以有知无识、有知无能,不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中小学教学没有教会学生"问"的方法、养成"问"的习惯有直接关联。"学"是积累,"问"是探究、印证,只有将学和问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改变这一现状,需以中小学课堂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善"问"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问"的方法。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的质量,而且可以激活学生"沉睡"的大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提问者要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问题,被问者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果双方观点有分歧,可以展开更深入的讨论,这才是对待学问的正确态度。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以至于遭到众人的讥笑,这其实是一种更为谦虚的态度,也是更高境界的"问"。如果自作聪明,不懂装懂,在有些事情上则往往会"失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