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利川市人民检察院立足四个转变打造检察公益诉讼利川


  2016年以来,利川市人民检察院将检察公益诉讼作为加强法律监督、维护法律权威、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检察公益诉讼"利川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8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2件,提起公益诉讼6件,法院全部支持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其中吴明安等3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利川市林业局不履行法定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服务保障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典型案例";利川市五洲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编入《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实践与探索》,被湖北省人民检察院评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一、转角色定位,变"坐阵指挥"为"挂帅出征"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将检察公益诉讼作为"一把手"工程,检察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负专责具体抓。多次召开党组会议、检委会会议,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重大疑难案件,形成共抓公益诉讼浓厚氛围。二是提升办案能力。组织参加公益诉讼专题培训,到四川、贵州、广东等地考察学习,研讨典型案例,在思维转变、线索发现、调查取证、庭审应对等方面加以突破。三是带头办理重大案件。检察长直接承办吴明安等3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高检院指出该案是检察机关提起的全国首例法院判决支持惩罚性赔偿的食品安全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也是综合运用检察职能办案的优秀范例。
  二、转办案模式,变"坐堂办案"为"主动出击"
  一是主動拓展案源,确保有案可办。通过与办案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案件线索移送机制、借助"两法衔接"平台、开展专项立案监督活动、接受群众举报等多渠道摸排案件线索。二是依法调查取证,确保办案质量。做好线索评估,准确把握案件待证事实,明确调查取证方向,从证据合法性、关联性、客观性入手,全面审慎收集证据。如诉利川市五洲牧业公司公益诉讼案,办案人员先后到市环保局、国土局、民政局等单位和当地村委会调查20余次,调取执法卷宗,询问周边居民,委托专业机构检测鉴定,收集证据26组,确保案件质量。三是主动加强与法院沟通,确保诉讼效果。如诉吴明安等3人公益诉讼案,检察长主动与市法院院长就案件事实、法律适用、庭审程序等交换意见,该案全部诉讼请求得到法院支持,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转监督理念,变"你输我赢"为"共赢多赢"
  一是加强与涉案单位的沟通,减少办案阻力。如诉利川市林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公益诉讼案,检察长多次与涉案单位主要负责人沟通,强调检察公益诉讼是"公益之诉"而非"监督之诉"、是"平等之诉"而非"高压之诉"、是"督促之诉"而非"追责之诉",打消顾虑,促使主要负责人配合办案,出庭应诉。二是用好诉前程序,推动行政机关主动履职纠错。通过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纠正违法37件,整改效果好。如该院就金源国际商住小区项目未按规定配套建设环保设施,施工废水污染附近农用地情况向市环保局发出检察建议,市环保局收到检察建议后督促涉案企业新建四级沉淀池,对被污染农田作无害化处理。三是强化执行监督,实现公益目的。如利川市五洲牧业公司污染环境案判决后,检察长3次上门走访,多次电话沟通,督促其履行判决。该公司依照判决将220.3万元赔偿到位,并投资200万元建成沼气设施及养殖废水处理环保设施,养殖污水已达标排放。又如诉利川市国土资源局公益诉讼案,法院判决后,利川市院联合该局督促涉案企业在矿山植树15亩。
  四、转工作方式,变"单打独斗"为"并肩战斗"
  一是加强请示汇报,争取工作支持。多次向利川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汇报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市委每年听取检察公益诉讼情况汇报,各级行政机关应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调查取证、诉前程序、起诉工作等方面全力配合检察机关。二是注重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组织召开市直部门联席会议,学习相关文件,观看公益诉讼宣传片,宣传公益诉讼共赢多赢的办案理念,形成维护"公益"工作合力。三是加强警示教育,营造社会氛围。组织公益诉讼案庭审观摩,发挥案例警示教育作用。如诉市林业局公益诉讼案,组织全州林业系统及相关单位负责人旁听庭审,法院判决后,恩施州国土局、林业局、环保局主动组织系统内自查整改,收到"办理一案、警醒一片"良好效果。同时,结合"补植复绿"活动,联合市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司法局,设立"公益保护警示教育基地"和"生态环境和资源司法保护示范基地",组织干部职工、犯罪嫌疑人、社区矫正人员200余人到基地开展警示教育、补植复绿活动,植树3500余株,营造人人参与公益保护的社会氛围。
网站目录投稿:问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