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救母劝善记》是明代传奇剧本。简名《目连救母》、《劝善记》,或称 《目连记》。郑之珍撰。《远山堂曲品》著录,列入"杂调"内。今存版本有:明万历间高石山房原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金陵富春堂刻本;清会文堂刻本;道光间刻本;光绪二十年 (1894)上海书局石印本; 1912年上海燮记书庄石印本; 民国初年维新书局木刻本;1919年上海马启新书局石印本。 郑之珍(1518-1595)字汝席,号高石。祁门(今属安徽)人。补邑庠生。高才不第,便抱道自娱,著作林间。喜博览群书,善诗文,尤工词曲。所著传奇,除《目连救母》外,尚有 《五福记》。 目连救母故事,最早源于 《佛说盂兰盆经》,唐代有《目连缘起》、《大目犍连冥间救母》等变文,其故事情节的发展更为完备。宋代开始搬上舞台,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 "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元明间亦有《行孝道目连救母》杂剧。郑氏此作就是在变文与杂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全剧体制宏伟,分为上、中、下3卷,共100出。写善人傅相,持斋奉佛,赈济孤贫,死后升天。其妻刘青提,受弟刘贾怂恿,遣子罗卜出外经商,自己破戒开荤,不敬神明,以狗肉馒头斋僧。邻人李公规劝,置之不理,罗卜归来谏母,刘氏竟掩盖自己的所作所为,并在后花园内对天发誓。因此遭到冥罚,死后坠入十八层地狱,经历各种报应和灾难。罗卜为救母,辞退了曹家的婚事,而曹氏女誓不改字,入庵为尼。罗卜担经挑母(骨殖),亲往西天恳求佛祖超度。一路之上,白猿为罗卜开路,过耐河桥、黑松林、升天门、寒冰池、火焰山、烂沙河,擒沙和尚,克服种种艰难困苦,才到达西天。佛祖嘉其孝行,允许皈依沙门,赐以大目犍连法号。目连下地狱寻母,遍历十殿,百折不回。终于感动天帝,使其母子相见,合家受到封赠,升入天界。 此剧下卷《副末开场》的唱词说: "词华不及 《西厢》艳,但比 《西厢》孝义全。"可见这个戏的主旨在于表彰孝义、劝善惩恶。然而,在宣传封建孝道和宗教迷信的同时,赞扬了目连执着追求的毅力,不畏艰难险的精神。所以郑振铎称《目连救母劝善记》为伟大的宗教剧(见《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册850页)。剧中对封建社会的虚伪丑恶面目也作了一定的揭露。剧本卷帙浩繁,内容丰富驳杂,在戏曲史上极为罕见。其中不少单折,如《王婆骂鸡》、《哑子背疯》、《尼姑下山》、《拐子相邀》、《行路施金》等,都来源于民间传说和故事,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经过演员加工后,仍可以单独演出。清张照参考此剧,改编为宫廷大戏《劝善金科》。《目连救母》从安徽流传到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等省,又融入各地的风俗民情、方言土语、杂耍技艺,更加多姿多彩,不仅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情趣,而且为研究戏曲的嬗变以及民俗学、宗教学、语言学等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由于《目连救母》大量宣扬封建迷信、轮回报应思想,过去很少有人研究它,近年来随着思想的开放,才开始突破"禁区",为人们所关注。1985年10月在湖南祁阳,由湖南省戏曲研究所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首次《目连救母》学术讨论,并内部演出了祁剧《目连传》,国内外为之震动。1989年4月在郑之珍的故乡——安徽祁门县,1989年10月在湖南怀化地区,又先后召开学术研讨会,将研究工作推向更深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于1987年8月举办了"目连"国际专题讨论会,有中国、美国、法国、荷兰以及台湾的学者参加,使"目连学"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