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大都市,街道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百业俱全,商铺店招名称更是丰富多彩,灿烂绚丽,其中,一些商店的取名含义隽永,颇有情趣,让人一看便可窥出其特色或全貌,不仅提升了商店品位,也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以诗词典故取名。民国前期,大资本家黄楚九在上海新新舞台的屋顶开了一家茶社,名曰"楼外楼",这取名既写实,亦是取自南宋士子林升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福州路上的"杏花楼酒家",是始建于1851年的中华老字号名店,该店以唐代大诗人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为据,取"杏花楼"为牌号;上海"又一村饭庄"则择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中的"又一村"为字号;周东路上的"明月茶楼",则是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虹桥路上的"胡庆余堂国药号",是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创办的中药房,据说,"胡庆余堂"店名取自《周易》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古训。 以店主姓名取名。以店主姓名作为店名虽非为名扬四海,但可表明产业为己所有,同时也能引起业内外关注。一种是将姓名全部上牌,如创办于1931年广东路上的"杨振华笔庄",店主便是杨振华;另一种是部分姓名上牌,如南京路上的"王开照相馆",其店主叫王炽开,广东人,店名取了比较简易好记的"王开" 二字;还有一种是姓氏不用只用名,如南京路上的"鸿翔时装公司",就是店主金鸿翔以己名命名的;另有一种只用店主名中一个字,如1925年开设于静安寺的正章洗染店,业主就是沪上著名商人吴锦章先生,店名中只用了一个"章"字;也有不少店铺不是一人所有,而是二人或数人合资所开,在店招取名上通常采取在店主姓名中各取一字组成,如"老正兴菜馆"店招中的"正兴"二字的最早来历,乃是从初创时的两位业主祝正本和蔡仁兴的姓名中,各取一字组成的;再是以店主姓命名的,如颇有名气的"雷允上药店"、"沈大成糕团点心店"、"汪裕泰茶号"、"庄源大酒店"、"童涵春堂"、" 王家沙点心店"及"王大隆刀剪店"、" 王宝和酒店"、"王昌泰烛店"、"叶大昌茶食店"、"洪长兴饮食店"、"钱万隆酱油"、"万有全腌腊行"等。 以数字取名。如"一洞天茶楼"、" 两义轩菜馆"、"三友实业社"、"四美轩珠宝行"、"五芳斋糕团店"、"六必居酱园"、"七重天酒楼"、"八大碗饭庄"、"九华堂扇庄"、"十全街"、"百乐门游乐厅"、"千里香馄饨店"、"万福楼酒店" 等。 以"老"字取名。如"老凤祥"、"老同盛"、" 老正兴"、"老大同"、"老人和"、"老介福"、"老半斋"、"老城隍庙"、"老庙黄金"、"真老大房"、"上海老饭店"、"老夜上海"、" 老上海茶馆"、"老上海旗袍店"等,其中不泛中华老字号店招。 以吉祥词语取名。一般说来,老上海的店名都不会缺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如意的字眼。"一首并无实际意思的"七律诗",将市面上商店招牌用字搜罗殆尽:"顺裕兴隆瑞永昌,元亨万利复丰祥。泰和茂盛同乾德,谦吉公仁协鼎光。聚益中通全信义,久恒大美庆安康。新春正合生成广,润发洪源厚福长"。这56个字虽未将店名中的吉祥文字囊括殆尽,可是开店者只要从中取出1个字或2个字,便可组成店名。比如:"永安公司"、"大富贵酒楼"、"大鸿运酒楼"、"大加利酒家"、"同泰祥酒楼"、"协大祥绸布店"、"宝大祥绸布店"、"信大祥绸布店"、"老介福绸缎局"、"恒源祥绒线店"、"天福南货店"、"福禄寿点心店"、"茂昌眼镜店"、"泰昌家具木器店"、"永生利铜铁器店"、"生大和记钱庄"、"协康钱庄"、"元顺钱庄"、"恒生银行"、"永泰服饰店"、"丰大水果行"、"万顺丰棉布店"、" 亨得利钟表店"等。 以商品特色取名。创建初位于虞洽卿路(今西藏中路)上的"顺风车行", 是因经营国产"顺风"牌自行车而取名的;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的"五味斋",因起先经营糟田螺、面筋百叶、鸡肉包子、小笼馒头、小肉面五种特色点心,因此得名;城隍庙里的"南翔小笼馒头店",专门供应被称为"上海小吃一绝"的南翔小笼馒头,故名;南京路上的"五芳斋"之"五芳",是指该店所制作的糕团主要采用玫瑰花、咸桂花、松花、莲荷和薄荷五种食用香料。有趣的是沪上有两家中药店的店招名很特别,一家叫"徐重道国药号",一家叫"郁良心国药号",前者是业主徐之萱自称以"重道轻财"、"为民解除疾苦"为经营原则,故取其名;后者是老城厢富商郁屏翰所开设,据说一次他派人去某药店买药,受人奚落,他便发誓开一家药铺,立意做"良心店",故用此店名。 以人名景物取名。以人名、书名、亭台楼阁等景物,命商店名颇为儒雅。如南京路上的"仝羽春茶馆",则把卢仝、陆羽两位嗜茶名家的名字合而为一作为店名,且十分贴切自然;中正东路(今延安东路)上的"稻香村",其名取自曹雪芹的《红楼梦》一书;还有诸如"宛在轩茶楼"、"松月楼素菜馆"、"湖心亭茶楼"、"朵云轩古玩店"、"功德林素菜馆"、"居士林素菜馆"、"冠生园"、"品泉楼"、"丽云阁笺扇庄"、"绿波廊酒楼"、"梅园村酒家"、"老妙香室"、"利男居食品店"、"西湖浴室"、"沧浪亭面馆"等店招,皆是运用了这种起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