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真诚》 1952 彩色片 95分钟 英国双城影片公司摄制 编导:安东尼·阿斯奎斯(根据奥斯卡·王尔德同名舞台剧改编)主要演员:迈克尔·雷德格雷夫(饰约翰·沃辛) 埃迪丝·伊万斯(饰布拉克尼尔夫人) 迈克尔·丹尼森(饰阿尔杰农) 琼·格林伍德(饰格温多琳) 多萝西·图廷(饰赛西莉) 玛格丽特·拉瑟福德(饰普丽兹姆) 【剧情简介】 伦敦西区上流社会住宅区。在一间陈设考究、装饰华丽的起居室内,男仆正在准备午茶。年轻主人阿尔杰农在隔壁弹钢琴,摇头晃脑,装出颇有感情的样子。突然他停止弹琴,起身到起居室检查仆人的工作,姨妈布拉克尼尔夫人很快就该到了。不料门铃响时来访的却是他的好友约翰。 约翰是位29岁的青年,家住谢罗普郡,乡间有别墅。他是已故老绅士卡尔迪尤的女儿赛西莉的监护人。他身居乡间,却心系伦敦,因他正热恋着阿尔杰农的姨表妹格温多琳。为便于常去伦敦会见情人,又不致引起赛西莉和家庭女教师普丽兹姆小姐的疑心,他谎称弟弟欧奈斯特住在伦敦,但行为不轨,经常闹事,他必须经常到伦敦去管教弟弟。其实他根本没有什么弟弟,而是他本人一到伦敦就化名为欧奈斯特(Earnest英文意为真诚、认真、热切)出入于上流社会,结识了阿尔杰农,又通过他认识了格温多琳,并坠入情网。今天约翰来此就是想会见格温多琳,并向她求婚。可是想不到阿尔杰农给他当头泼了一瓢冷水,声称他不同意约翰和格温多琳结婚,并威胁说,要他同意,先得把赛西莉的问题讲清楚。约翰以为他疑心自己行为不轨,另有所欢,便矢口否认自己认识赛西莉。阿尔杰农拿出个烟盒,是约翰上次来时落在这里的,烟盒里刻有赛西莉的名字,字迹说明是她送给一个叫约翰的人的。阿尔杰农质问他,烟盒怎么会到他手里?约翰百般搪塞,无奈漏洞百出,欲盖弥彰,最后只得坦陈真情。阿尔杰农得知赛西莉是位年轻美貌的姑娘,便暗自决定要去秘密会见她。他正想从约翰那里弄清赛西莉的住址, 正巧布拉克尼尔夫人携女儿格温多琳来赴茶会。几句寒暄之后,趁布拉克尼尔与阿尔杰农说话之际,约翰便与格温多琳躲到一角谈情说爱去了。布拉克尼尔夫人是位勋爵的妻子,好社交,爱虚荣,想于下星期搞个出色的宴会出出风头。阿尔杰农为讨好她,声称已拟好了助兴节目单,并领她到隔壁过目。这时约翰忐忑不安地试探着求婚,不料格温多琳回答说她早就爱上他了,爱他的理由就因为他叫欧奈斯特。她说这个名字令人一听就充满了信心,她的理想"就是要爱上一个叫欧奈斯特的人。"约翰顿时担心起来,他试探着问她:"你不是说,要是我不叫欧奈斯特,你就不爱我吧?有许多名字比欧奈斯特好听,比如约翰就不错。"但这却招来格温多琳的嘲笑:"约翰?根本没有音乐美。真的,既不动听,也不动心。我认识好些约翰,全都是其貌不扬。而且叫约翰的人满街都是,太俗了。女人最可怜的就是嫁个丈夫叫约翰……"约翰听后不禁脱口而出:"格温多琳,我得马上到教堂去领洗,改名……不,我是说,我得马上跟你结婚,一分钟也不能耽搁。"说着他就跪在她面前向她正式求婚。恰好这时布拉克尼尔夫人走来, 见状大为不悦,声称女孩的婚事得由父母作主,绝不能私订终身。她把女儿打发走,开始当面了解欧奈斯特的身世。她像审判官一样向他提出一连串问题,诸如多大年岁?有何嗜好?每年收入有多少?……最后当问到他的双亲是谁?是贵族出身还是生意人出身时,欧奈斯特如实回答说,他父母双亡,也不知自己出身如何,因自幼他是被已故的卡尔迪尤在维多利亚火车站行李寄存处一个手提包内发现的,这位老绅士出于善心,把他扶养大,并给他取名为约翰·沃辛。布拉克尼尔夫人大失所望,劝他赶紧设法弄几个亲戚来,或设法找出父母,否则她决不让女儿嫁给他。说罢扬长而去。这可急坏了约翰,他向阿尔杰农求教。格温多琳突然返回,并向约翰表白,尽管母亲不同意,但她决心已下,她还要他在乡间的地址。约翰喜出望外,如实告诉她地址。阿尔杰农也偷偷把地址写在了自己衬衫的袖口上。待约翰送格温多琳上车时,阿尔杰农立即翻看火车时刻表,想赶在约翰之前去会见赛西莉。 阿尔杰农是个寻欢作乐的花花公子,情场老手。他从约翰口中得知赛西莉对约翰编造的那个子虚乌有的名叫欧奈斯特的弟弟十分敬仰爱慕后,便冒充是约翰的弟弟欧奈斯特到乡下别墅来会见赛西莉。他凭三寸不烂之舌很快博得了她的欢心。赛西莉领阿尔杰农到餐厅去用膳。不料约翰穿着一身黑色丧服归来,使家庭女教师和当地牧师大为惊讶。约翰谎称弟弟欧奈斯特刚在巴黎去世,并装出无限哀痛的样子。随后他又要求牧师为他主持洗礼,他打算真地改名为欧奈斯特。他和牧师刚商订好洗礼时间,不期赛西莉从饭厅走来,高兴地说他的弟弟欧奈斯特就在饭厅。这使家庭女教师和牧师又大吃一惊。赛西莉到餐厅把阿尔杰农拉来,更使众人瞠目结舌,不知究竟。阿尔杰农灵机一动,竟上前叫了约翰一声"大哥",声称自己是来向他认错的,并表示今后要痛改前非,决不再给"大哥"惹祸了。约翰一时不知如何圆场,只是愤怒地死死盯着阿尔杰农。心地善良的赛西莉以为约翰不肯原谅弟弟,便百般为他们说和,约翰这才顺水推舟,与他这个冒充的"弟弟"握手言和,但命令他必须于今晚离开这里,返回伦敦。阿尔杰农为了不使骗局败露,只好勉强答应。然而他在临走之前又趁机向赛西莉求婚,不料赛西莉却说,他们在三个月前就订婚了,因为那时她听监护人约翰说,他弟弟欧奈斯特住在伦敦,行为不轨,经常闹事,但她觉得一个男人越坏,越被人议论,就越有吸引力,这个人肯定会有某些独特之处,因此,从那时起她就爱上了他,并在情人节那天决定嫁给他。她还打开自己的日记给他看,以资证明,并声称她一向怀着一个少女的梦想,就是要爱上一个叫欧奈斯特的人。阿尔杰农不禁犯起愁来,他也试探着问道:"你不是说,要是我叫别的名字,你就不能爱我吗?"回答是:"我也许会尊敬你,仰慕你的品格,不过恐怕就不能一心一意地爱你了。"于是,阿尔杰农暗下决心,要马上去找当地牧师为他主持洗礼,以便真地改名为欧奈斯特。事有凑巧,阿尔杰农刚刚离开别墅去找牧师,格温多琳就到乡下别墅来找"欧奈斯特"了,偏偏约翰又不在眼前,便由赛西莉接待她。两位淑女经过一番彬彬有礼的寒暄之后,很快发现她们的未婚夫都叫欧奈斯特,于是互相疑心是对方用卑鄙的手段夺走了自己的爱人,进而互相指责、挖苦,贬损对方的人品。正当她们唇枪舌剑打得不可开交时,约翰突然走来,格温多琳立即扑入他的怀中,高呼"欧奈斯特,我的欧奈斯特。"但赛西莉却指出,他不是欧奈斯特,而是她的监护人约翰。格温多琳大惊失色,连连后退。阿尔杰农不期而至,赛西莉指着他说:"这才是真正的欧奈斯特!"可是格温多琳却说,他根本不是欧奈斯特,而是她的表哥阿尔杰农。骗局被戳穿,约翰只得说实话。两位姑娘感到上当受骗,出于同病相怜,反而言归于好,以姐妹相称,带着轻蔑的神气,手挽手走入室内商量对策去了。约翰盛怒之下令阿尔杰农马上离开,但阿尔杰农却说五点半要到教堂去领洗,改名为欧奈斯特;约翰劝他打消这个念头,因为他要在五点半去领洗,改名为欧奈斯特,于是二人又争执起来。不久,他们又双双进屋向两位少女解释他们假名欧奈斯特的原因,获得了谅解,两对情人又言归于好。恰在这时布拉克尼尔夫人也到乡下来找女儿,见状大惊,她坚决反对这两门婚事。但当她听说赛西莉每年有13万镑收入时,又立即同意她和阿尔杰农结婚,并百般吹捧赛西莉的人品和美貌。可是这时约翰却从中作梗,声称他是赛西莉的监护人,没有他的同意,她就不能结婚;若想取得他的同意,除非答应把格温多琳嫁给他。但布拉克尼尔夫人仍坚持己见,形成僵局。正在这时,赛西莉的家庭女教师普丽兹姆小姐走来,布拉克尼尔夫人一眼就认出她是28年前在自己家里帮工的保姆,并追问她当年交给她照看的那个婴儿现在何处?普丽兹姆在穷追之下讲出了真情:28年前的一天,她准备像往常一样把婴儿放入手推车内去散步,由于精神不集中,错把她写的一部小说手稿当作婴儿放入车内,又错把婴儿当作手稿放入了手提包内。后来她把手提包寄存到火车站,发现闯了大祸,便逃之夭夭了。真相大白之后,众人方知约翰和阿尔杰农原来是亲兄弟,经查《陆军军官名册》,又知他们的父亲是位上将,全名叫欧奈斯特·约翰·蒙克里。于是,众人皆大欢喜,两对情侣互相拥抱,约翰以"我这辈子现在才认识到,做人还是‘贵在真诚’啊!"结束了全剧。 【鉴赏】 戏剧是英国的国粹,在英国的民族文化中占有很高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的电影工作者一度雄心勃勃,意欲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电影,把英国电影推向全世界。从40年代后期起,他们大量改编本国的文学和戏剧名作,将其搬上银幕,在英国影坛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学电影"热潮。莎士比亚、萧伯纳、王尔德及一些当代剧作家的作品都引起电影编导者的极大兴趣。他们或者完全将其电影化(如《相见恨晚》),或者仍保持原作的戏剧结构,而将布景和场面调度半电影化(如《王子复仇记》),或者完全采取戏剧的形式,把舞台剧移植到银幕上。本片就是这后一风格的代表作。 本片编导阿斯奎斯是英国老一代的著名电影导演,尤其擅长于改编文学和戏剧作品。他早年执导的《卖花女》(1938)成了英国戏剧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在移植《贵在真诚》时,他完全忠实于原作,但为适应电影的需要,也略加改动,如删去部分情节以俯就电影的长度。由于原剧基本上是室内剧,他部分采用了实景,但依然保留了舞台的幕布启落。每场戏中摄影机视角也有变化,但多是中远景,几乎没有特写镜头。此外,本片还是一部典型的"佳构电影"。这一时期的英国电影不仅取材于戏剧,而且美学思想上也深受戏剧影响。佳构电影就脱胎于佳构剧,这种电影结构精巧,倚重表演,语言讲究,衣饰华丽,构图精美,时空紧凑。本片就具有上述这些特征。 王尔德(1854—1900)是英国著名戏剧家,他的作品大都触及了英国上流社会的时弊,其中不乏尖锐的讽刺和俏皮的揶揄,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和认识价值,《贵在真诚》就是这样一部剧作。就该剧的思想内容而言,正如作者的人生态度一样,充满了矛盾。比如作者既反对社会的不公,曾写过论文《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赞颂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和美好,希望"变私有制为公有制","以合作代替竞争",从而"保障社会上每个成员的物质福利",但他又迷恋上流社会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他既津津乐道贵族的生活方式,又厌恶贵族阶级的伪善、空虚和浅陋,禁不住要加以挖苦和讽刺,正如他所说的:"在上流社会里,可厌;在上流社会外,可悲。"从本片中可充分体味到作者这种矛盾的心态。他以优美流畅的笔触、引人入胜的情节、新颖俏皮的语言,描写了两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波折,最后以大团圆收场。无疑,这是作者以欣赏的态度所创造的一个美好世界。但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作者又揭露了上流社会中的许多腐败现象,涉及到人际关系、婚姻、教育、宗教、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并对此进行了尖锐幽默的嘲讽,有些台词达到了警句的高度。如作者在揭露上流社会人际关系冷漠时,通过剧中人之口说出了"同情病人,本身就是病态。"当作者揭露阿尔杰农对待生活玩世不恭,不干正事时,居然让他说出"我最喜欢闹乱子了,乱子是唯一可以闹着玩的东西。"当约翰指责他"你从来就没说过正经话"时,他却意味深长地说:"正经话从来就没人说过。"当揭露贵族社会婚姻的腐败现象时,阿尔杰农公然宣扬"对待女性的方式只能有一种:漂亮,就向她求爱,不漂亮,就向另一位求爱。"而且他还一语道破贵族婚姻的实质是婚后与第三者通奸:"小两口,相见愁;小三口,到白头。"而布拉克尼尔夫人也公然宣扬对丈夫"隐瞒真相是妻子的责任"。类似这样简练、俏皮的揶揄和反讽,在剧中随处可见,仿佛作者是遇感而发,出口成章,遣词造句,天然成趣。另外,此剧在结构上也很有特点,全剧的情节波折是利用Earnest这个双关语(真诚/欧奈斯特)而展开的,匠心独运,编织精巧,造成了强烈的喜剧效果。然而,这一特点,从另一面也显示了该剧的缺点:过分造作,肤浅表面。由于它没有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只囿于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虽不乏机智幽默的嘲讽,但它就像在浅滩上欢蹦乱跳的小鱼,在阳光下也能从鳞片中折射出奇异的光彩,然而它既缺乏海洋般的深度,也没有海潮般震撼人心的强力。美国出版的《世界戏剧百科全书》在评价他的剧作时指出,他的喜剧世界是"伦敦的上流社会:富有,懒惰,轻浮,是些没有用处的人,他们把生命消磨在无尽无休的宴会、茶会、求婚、离婚和造谣中伤、传播丑闻之中。情节似乎过于造作、人为,经常以丢失的信件、发现的胸针、放错地方的扇子、私生子不认识亲生父亲等办法使情节逆转。当它们是严肃剧时,它们的台词就带有情节剧的味道,现代人听起来不大顺耳:当它们上升到高级喜剧时,它们便是独一无二的。"这个评价不无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