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世界遗产之印度篇个


  India
  1泰姬陵 (1983)
  2埃洛拉石窟群 (1983)
  3阿旃陀石窟群 (1983)
  4阿格拉古堡 (1983)
  5科纳拉克太阳神庙 (1984)
  6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 (1984)
  7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 (1985)
  8卡齐兰加国家公园 (1985)
  9马纳斯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1985)
  10卡杰拉霍建筑群 (1986)
  11 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 (1986)
  12 汉皮古迹群 (1986)
  13 法塔赫布尔西格里 (1986)
  14 埃勒凡塔石窟(象岛石窟) (1987)
  15 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 (1987)
  16 帕塔达卡尔建筑群 (1987)
  17 朱罗王朝现存的神庙 (1987, 2004)
  18 楠达戴维山国家公园和花谷国家公园 (1988, 2005)
  19 桑吉佛教古迹 (1989)
  20 德里的顾特卜塔及其古建筑 (1993)
  21 德里的胡马雍陵 (1993)
  22 印度山区铁路(1999, 2005,2008)
  23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 (2002)
  24 温迪亚山脉的比莫贝卡特石窟 (2003)
  25 尚庞–巴瓦加德考古公园 (2004)
  26 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前维多利亚终点站) (2004)
  27 德里红堡群 (2007)
  28 简塔·曼塔天文台 (2010)
  29 西高止山脉 (2012)
  30 拉贾斯坦邦的高地城堡(2013)
  31 大喜马拉雅山脉国家公园保护区(2014)
  32 古吉拉特邦帕坦县的皇后阶梯井 (2014)
  33 那烂陀寺考古遗址(那烂陀大学),比哈尔邦那烂陀 (2016)
  34 甘托克国家公园(2016)
  35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对现代主义运动有杰出贡献 (2016)
  36 艾哈迈达巴德历史城区(2017)
  37 孟买维多利亚的哥特式和艺术装饰合奏 (2018)
  38 拉贾斯坦邦斋浦尔城(2019)
  1 印度泰姬陵 (1983)
  Taj Mahal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尔陵",又译泰姬玛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内,亚穆纳河右侧。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即泰姬·玛哈尔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作为莫卧儿王朝最伟大的陵寝,它既是印度建筑中最著名的,也是印度文化融合不同传统影响的体现。
  泰姬陵是一座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修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奇葩,是世界遗产中令世人赞叹的经典杰作之一。
  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这座世界七大建筑奇迹背后其实有一段哀怨缠绵的历史。阿姬曼·芭奴是沙·贾汗的宠妃,被封为"泰姬·玛哈尔",意为"宫廷的皇冠",在生下第14个孩子后香消玉殒。死讯传来,沙·贾汗竟然一夜白头。于是,一个悲痛的丈夫,动用了王室的特权,倾举国之力,耗无数钱财,用22年的时间为爱妻写下了这段瑰丽的绝响。正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说:爱情的力量在这里震撼了所有的人。1631年,泰姬陵在沙·贾汗选中的印度北部亚穆纳河转弯处的大花园内开始动工兴建。此处位于亚穆纳河下游,十分空旷,沙·贾汗选用大理石建造泰姬陵,并以十分精巧的手艺在大理石上镶嵌无数宝石作装饰。印度以及波斯、土耳其、巴格达的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师、雕刻师、泥瓦工共计两万多人参与了泰姬陵的建设。此工程选用了印度的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玉和绿宝石,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斯里兰卡的宝石,阿拉伯的珊瑚等。1653年(也有说法是1654年),泰姬陵建成。沙·贾汗在泰姬陵建成不久便被儿子废除了王位,被囚禁在阿格拉城堡,晚年靠每天远望泰姬陵度日,直至伤心忧郁而死。他死后,与宠妃一起被葬在泰姬陵。泰姬陵是一座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它是一代君王爱情的见证,向世人讲述着他们凄美的爱情故事。
  泰姬陵总面积为17万平方米,四周被一道红砂石墙围绕,正中央是陵寝,在陵寝东西两侧各建有清真寺和答辩厅这两座式样相同的建筑,两座建筑对称均衡,左右呼应。陵的四方各有一座尖塔,高达40米,内有50层阶梯,是专供穆斯林阿訇拾级登高而上的。大门与陵墓由一条宽阔笔直的用红石铺成的甬道相连接,左右两边对称,布局工整。在甬道两边是人行道,人行道中间修建了一个"十"字形喷泉水池。陵园分为两个庭院:前院古树参天,奇花异草,芳香扑鼻,开阔而幽雅;后面的庭院占地面积最大,由一个十字形的宽阔水道,交汇于方形的喷水池。喷水池中一排排的喷嘴,喷出的水柱交叉错落,如游龙戏珠。后院的主体建筑,就是著名的泰姬的陵墓。陵墓的基座为一座高7米、长宽各95米的正方形大理石,陵墓边长近60米,整个陵墓全用洁白的大理石筑成,顶端是巨大的圆球,四角矗立着高达40米的圆塔,庄严肃穆。象征智慧之门的拱形大门上,刻着《古兰经》。中央墓室放着泰姬和沙·贾汗的两具石棺,棺椁上以翡翠、玛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余种价值连城的宝石镶嵌出精致的茉莉花图案,其工艺之精细、色彩之华丽,可谓巧夺天工,无与伦比。陵寝内还有一扇精美的门扉窗棂,传说是出自中国明代工匠的雕刻。
  泰姬陵无论构思还是布局都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它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独特魅力。在建筑美学上,最引人注意的是其完全对称。以主殿中心向两向延伸之轴线切割之中轴线,可以看到相对于中轴线之距离相等之处的雕饰在数量、尺寸及样式上完全对称。其中轴线贯穿园区各门、水池及道路等之中线。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儿建筑成就的高峰,它的构思和布局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建筑艺术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特点,整个建筑富于哲理,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艺术珍品。泰姬陵的工艺成就在于建筑群总体布局的完善。陵园整体布局单纯,陵墓是唯一的构图中心,居于中轴线末端,在前面展开方形的草地,因之,一进第二道门,有足够的观赏距离,视角良好,仰角大约是1:4.5。建筑群的色彩沉静明丽,湛蓝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着晶莹洁白的陵墓和高塔,两侧赭红色的建筑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荡漾在澄澈的水池中,当喷泉飞溅,水雾迷时,它闪烁颤动,倏整倏散,飘忽变幻,景象尤其迷人。泰姬陵本身肃穆而又明朗,它的构图稳重而又舒展:台基宽阔,和主体约略成一个方锥形,但四座塔又使综轮廓空灵,同青空相穿插渗透透。它的体形洗练,各部分的几何形状明确,互相关系清楚,虚实变化肯定。它的比例和谐,主要部分之间有大体相近的几何关系,例如,塔高(连台基)近于两塔间距离的一半,主体的立面的中央部分的高近于立面总宽度的一半,立面两侧部分的高近于立面不计抹角部分的宽度的一半,其余的大小、高低、粗细也各得其宜。它的主次分明:穹顶统率全局,尺度最大;正中凹廊是立面的中心,尺度其次;两侧和抹角斜面上凹廊反衬中央凹廊,尺度第三;四角的共事尺度最小,它们反过来衬托出中央的阔大宏伟。此外,大小凹廊造成的层次进退、光影变化、虚实对照,大小穹顶和高塔造成的活泼的天际轮廓,穹顶和发券和柔和的曲线,等等,使陵墓于肃穆的纪念性之外,又具有开朗亲切的性格。
  泰姬陵熟练地运用了构图的对立统一规律,使这座很简纯的建筑物丰富多姿。陵墓方形的主体和浑圆的穹顶在形体上对比很强,但它们却是统一的:它们都有一致的几何精确性,主体正面发券的轮廓同穹顶的相呼应,立面中央部分的宽度和穹顶的直径相当。同时,主体和穹顶之间的过渡联系很有匠心:主体抹角,向圆接近;在穹顶的四角布置了小穹顶,它们形成了方形的布局;小穹顶是圆的,而它们下面的亭子却是八角形的,同主体呼应。四个小穹顶同在穹顶在相似之外好包含着对比:一是体积和尺度的对比,反衬出大穹顶的宏伟;二是虚实的对比,反衬出大穹顶的庄重。细高的塔同陵墓本身形成最强的对比,它们把陵墓映照得分外端遍地开花宏大。同时,它们之间也是统一的:它们都有相同的穹顶,它们都是简练单纯的,包含着圆和直的形式因互;而且它们在构图上联系密切,一起被高高的台基稳稳托着,两座塔形成的矩形同陵墓主体正立面的矩形的比例是相似的,等等。除了对比着各部分有适当的联系、呼应、相似和彼此渗透之外,它们之间十分明确的主从关系保证了陵墓的统一完整。由于整座陵墓系由纯白大理石砌成,因此,一日之中,随着晨曦、正午和晚霞三时阳光强弱的不同,照射在陵墓上的光线和色彩就会变幻莫测,呈现出不同的奇景:早上是灿烂的金色,白天的阳光下是耀眼的白色,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而泰姬陵最美丽的时候,则是朗月当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陵寝在月光映照下会发出淡淡的紫色,更给人一种恍若仙境的感觉。有人说,不看泰姬陵,就不算到过印度;不在月光下来到泰姬陵,就不算到过泰姬陵。2004年11月27日,泰姬陵有条件的对游客开放夜游,门票高达1500卢比,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早中晚游览票价不一样的景点。
  近年来随着印度工业化的发展,泰姬陵因此遭受马图拉炼油厂产生的酸雨侵蚀,乳白色的大理石外墙出现了黄斑,墓室生出了小孔,白银大门变黑。泰姬陵附近的亚穆纳河污染严重,河中化学物质含量偏高。有专家认为泰姬陵的基座最终将会崩坍。生态学家建议在泰姬陵周围栽种桑树来吸收二氧化硫。印度政府开始大量栽种桑树,并成立泰姬保护区。
  2 印度埃洛拉石窟群 (1983)
  Ellora Caves
  埃洛拉石窟群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离奥兰加巴德不远。高高的陡峭玄武岩壁上,34座洞穴庙宇被开凿出来,一座挨一座,延伸2000多米。这些保存完好、排列有序的遗迹可追溯到公元600年至1000年,它们生动完好地再现了古印度文明。埃洛拉石窟群不仅艺术造型独特,技术水准高超,而且作为佛教、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圣殿,它们是古代印度容忍、宽恕特性的精神体现。
  埃洛拉石窟群是世界寺庙石雕建筑的典范,由十四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雕刻在玄武岩山壁上,它们既显示出了精美的寺庙外观又表现出精巧的寺庙内部结构,不愧为最好的寺庙石雕杰作之一。这些寺庙建筑代表了从公元三百五十年至公元七百年之间三百五十年的宗教信仰发展历史,最显著的是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埃洛拉石窟南部的十二个石窟表现出的是佛教文化,中间的十七个石窟反映出的是印度教文化,剩余的北部五个石窟反映的则是伊斯兰教文化。其中南部的佛教石窟雕刻艺术阐述的是高尚的、文明的、尊贵的佛教文化内涵;第六号和第十号石窟塑像共同反映的是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中印度工匠保护神维希克诺丹的故事,所描绘的是载歌载舞的侏儒欢庆的盛大嬉戏场面。十六号的克拉斯石窟可称得上是一个建筑奇迹:整个结构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不但整体是雕刻在一个巨型独石上,而且还有一个令人惊诧的事实是:雕刻师和建筑师们均以屋顶为基准从上往下开始雕刻和建造的。
  埃洛拉石窟群建于公元4世纪中叶至11世纪,共34座石窟,坐东面西,白南至北绵亘1500米,逶迤散落在萨雅迪利山的斜坡之上,是古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艺术的杰作。
  佛教石窟:埃洛拉的佛教石窟共12座,编号第1至12窟。里面有寺院、佛像、讲经堂等,主要的雕像是释迦牟尼像。形式上创作沿袭阿旃陀的支提窟和毗诃罗窟,属于修行僧人的房舍。第10窟是支提窟(也就是佛殿)维什瓦卡尔马窟外观近似僧院窟,两壁雕出的石柱高约4米,柱顶横梁上刻有合土作施礼状那持花信女的雕像。窟内的舍利塔高约8米,直径约4米,四周遍雕面相庄重、脚踏莲花的佛像。正面约5米高的佛龛内有3米多高的佛陀坐像,两旁为恃莲花菩萨和密迹金刚菩萨侍平。
  印度教石窟:埃洛拉的印度教石窟共有17座,编号为第13至29窟。其中主要的开凿于公元7世纪至9世纪。印度教中有许许多多的神,这里的神像也就五花八门,但最多的要数大神湿婆和毗湿奴的神像,第14窟称罗婆那伽凯。第15窟称德斯阿瓦特拉窟。第16窟凯拉萨神庙,石窟高达33米,长50米,建于公元8世纪晚期,是埃洛拉石窟中最重要的一处,人称"羔拉什庙",代表印度岩凿神庙的颠峰之作,堪称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一处丰碑。凯拉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一座神山,传说是湿婆隐居的地方。这座雄伟奇妙的建筑始违于8世纪,它不是凿成的洞窟,而是把一座山凿成了一座庙宇,没有加其他任何建筑材料,前后耗时一百多年,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居埃洛拉群窟之首。凯拉萨神庙相传是古印度拉什特拉库塔国王克利希那一世为纪念战争胜利,命令须弥山敕建了这座祀奉湿婆的神庙,以七千多名劳力,前后共费时150年,整个工程以镂空整块山岩凿成,修造过程中移走240万吨岩石。神庙的装饰雕刻鬼斧神工、壮丽豪华,代表作有《罗婆那摇撼凯拉萨山》、《阇陀优奋战罗婆那》、《舞蹈的湿婆》等。盖拉什庙分为三部分,大门、难提殿和主殿,其间又有天桥连接。大门人口两侧有巨大石像雄视四方,入门之后,便是难提殿。难提殿并不大,有8平方米大小,共分两层,殿前是雄健的神牛石雕难提,这是湿婆神的胯下坐骑,两侧有方形旗杆迎风而立。难提殿之后便是主殿,主殿长50米、宽33米、高30米,气势恢弘,壮丽不凡。盖垃什庙不但以雄伟著称,而且整体匀称的恰到好处,特别是那些呼之欲出的浮雕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千多年以前的杰作。
  耆那教石窟:埃洛拉的耆那教石窟共有5座,编号第30至34窟,建于9世纪至13世纪。耆那教石窟内多为裸体立像,两腿两臂缠阿着擎藤植物,长发披肩,象征耆那教苦行不渝、返朴归直之意。三种宗教在这里异彩同放,埃恪拉石简是香火不断的圣地,尽管它的历史没有阿旃陀石窟那么悠久,但其壁画和雕刻同样价值奇高,是印度古代艺术的又一字库,形式上仿印度教石窟,但规模不如其宏伟壮丽。第30窟称秋达凯拉萨,是仿制第16窟凯拉萨神庙的作品,从天然岩石中凿出佛像作品,但规模小,雕刻缺乏前期的活力。第32窟称因陀罗瑟帕,建筑雕刻最为精美华丽,在双层列柱大殿的壁龛中,雕刻有一尊高达17米的尼犍子石雕像,尼犍子即是耆那教创教始祖筏驮摩那大雄的石雕,坐于莲花台,莲花台下有金刚座,为印度耆那教第22代祖阿利湿塔米内的作品。另外两位大教长——巴湿伐那陀和戈摩达希瓦尔的雕像是裸体像,腿臂上缠绕着藤蔓,长发披肩,象征著耆那教苦行不渝的精神。
  埃洛拉石窟群南部的德诺尔石窟集中反映的是上帝的故事,其建筑风格类似于埃勒芬特寺庙石雕。北部的石窟离克拉斯寺庙仅一英里之遥,其中的三十二号石窟雕刻有一个完整的、精巧的祭祀神灵的圣堂,在圣堂的顶部点缀有美丽的石刻花朵图案并雕刻着一幅亚克斯驯服雄师,骑在雄师背上在芒果树下嬉戏的图案,而与此轻松的场景相反的是在三十二号和三十四号石窟主要展现的是严肃的、庄重的帕若斯那特的塑像,其余的北部石窟则表现的是特若特哈巴诺斯嬉戏的场面。总之,这些石雕寺庙永远值得人们留念因为他们对有印度文化遗产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3 印度阿旃陀石窟群 (1983)
  Ajanta Caves
  阿旃陀石窟群是印度的佛教石窟群,也是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孟买东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德干高原的文达雅山悬崖上,距离奥兰加巴德县阿旃陀(Ajinta)村3.5公里处,在一个林木茂盛的马蹄形溪谷中。较近的城镇有60公里远的加尔冈和70公里远的布萨瓦尔。河谷底部是瓦格河(Waghur)。根据印度官方考古调查的数字,沿途有29个洞窟,分布在河谷南侧陡峭的岩壁上,距离河面大约35到110英尺。
  "阿旃陀"一词源于梵语"阿谨提那",意为"无想"。阿旃陀石窟群大约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后7世纪期间建造。石窟始建时,正值阿育王时代。从建筑形式上,石窟主要包括举行佛教仪式的支提(chaitya,塔庙,9,10,19,26,29号窟)与供僧侣修行用的毗诃罗(vihara,精舍、僧房之意)两种类型,共有29座石窟,整个石窟群长500多米,从东到西依次编号为1-29。支提窟当中置窣堵婆,天然岩凿,内殿四周,建造列柱。毗诃罗内部陈设简单,有石床、石枕和佛龛。
  石窟内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因建成时间不一,各具特色。现存最多的是壁画,主要表现释迦牟尼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的宫廷生活,包括山林、田舍、战争、乐舞以及劳动人民狩猎、畜牧、生产等场面,内容十分丰富。阿旃陀石窟群的壁画及雕塑被视为是佛教艺术及世界绘画艺术里的经典。
  阿旃陀石窟作为佛教徒的礼拜圣地将近9个世纪,后来突然被废弃。从此石窟一直静静地沉睡在撒哈丹山脉中,直到1819年一群狩猎的英国官员在追捕猎虎的时候,才无意间发现了这片古老的艺术天地。
  阿旃(zhan)陀最初的佛教石窟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公元5世纪至6世纪的笈多时期,更多精心修饰的石窟又被添加到原有的石窟群中。阿旃陀石窟的绘画和雕塑,是佛教艺术的经典之作,具有相当重要的艺术影响力。
  石窟群的每个石窟大小不一,最大可达52英尺。一般是方形的,内部装饰差别很大,有的简单有的富丽,有的带有门廊。每个石窟都有一个厅堂,在早期部派佛教时期的洞窟里不一定有佛龛,因为那时洞窟主要用于居住和集会;后期,佛龛常见于后墙,一般塑有说法相(又称持法轮印)的佛像;在最近期的洞窟里,两侧的墙上、门廊上、前庭也出现了佛像。洞窟的正面一般都装饰有雕刻,内墙和天花板则装饰有壁画。
  近期的研究将石窟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部派佛教时期(9,10,12,13,15A号窟),二是大乘佛教时期。第二个时期比第一个时期要晚3个世纪左右,也被人称为伐迦陀迦时期,因为当时的统治王朝是伐迦陀迦王朝的瓦萨贾马支系。这一时期的具体开始时间一直争执不下,近期趋同的结论大约是在5世纪左右。根据华尔特·斯宾克(Walter M. Spink)的研究,大乘佛教时期的洞窟主要修建于462年到480年间。1-8、11、14-29号洞窟均属于这个时期。其中8号洞窟以前曾被归为部派佛教时期,但近来的研究则确认其应为大乘佛教时期的作品。
  第1号石窟建于7世纪,是大乘派佛教建筑的典范。窟内有一尊释迦牟尼雕像,高3米,从3个角度观看有3个不同的神态:从正面观看,佛似沉思,左面看似在微笑,右面看又似庄严凝视。拱门和6根大柱上雕有飞天和仙女,刻画细腻精巧,形态优美。中间有一大厅,四周壁画上有500罗汉像,其貌各异,表情丰富。第1号石窟内壁画场面的幅度皆较大,最著名的是持青莲菩萨像,妙相庄严,头戴宝冠,肌肉匀称。窟内前壁的波斯使节来朝图,反映了印度和波斯聘问通好的场面。该窟中的灌顶图、实毗王本生图和降魔图,也都是十分精彩之作。
  我国唐朝的玄奘法师曾提到,著名的僧人和佛学家陈那(Dinnaga)曾经在此修行。在鼎盛时期,这里的洞窟中居住了几百人,可惜的是伐迦陀迦时期的洞窟都没有最终完工,因为伐迦陀迦王朝于5世纪突然覆灭了,导致阿旖陀的工程也突然停止。这一观点最初由华尔特·斯宾克提出,后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阿旃陀石窟集印度古代建筑、雕刻和绘画之大成,融三者于一体。它虽然取材于佛的生平事迹,但却如实地反映了当时印度古代宫廷生活和社会风貌。壁画和雕刻的优秀艺术,不仅对后来印度的美术产生了巨大作用,而且对东方佛教所曾传布的国家和地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印度阿格拉古堡 (1983)
  Agra Fort
  阿格拉古堡位于印度亚穆纳河畔的小山丘上,距泰姬陵约15公里。古堡全部采用红砂岩建造而成,故又称红堡,与首都德里的红堡齐名。与泰姬花园毗邻的红色阿格拉古堡,是16世纪重要的莫卧儿王朝纪念建筑。它是由红沙石建成的坚固堡垒,围墙长2.5公里,把莫卧儿统治者的皇宫围在中间。古堡里有许多宛如童话故事一样的宫殿,如沙贾汗修建的贾汗吉尔宫或称卡斯宫,有迪凡-伊-卡斯会客厅和两座非常秀丽的清真寺。
  阿格拉堡的故事与莫卧儿王朝有关。莫卧儿王朝始于1526年。那一年,巴布尔的军队在德里北部的帕尼巴特战役中打败了洛迪王朝。始于艾巴克奴隶王朝,延续了300多年的"德里苏丹国"就此而告终结,被莫卧儿王朝取代。尤其是阿克巴大帝(系沙杰汗的祖父)选中了现今阿格拉堡的城址,费了近8年的时光,终于在1573年建成了这座古堡。它具有宫殿和城堡的双重功能,城墙高20米,因全部用红砂岩砌成,在阳光照耀之下,发出刺眼的红色。莫卧儿王朝的首位皇帝巴布尔(1526年-1530年在位),是亚洲中部西域大宛国出身的文人皇帝,有蒙古帝国帖木尔的血统。巴布尔在印度北部的德里站稳了脚跟,建立了王朝的基础,但使莫卧儿王朝发展成为大帝的,却是他的孙子——年仅13岁便继承帝位的阿克巴皇帝。"神只有一位,他是天地的创造者阿克巴才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这是阿克巴即位30年后宣布的。莫卧儿王朝的第三代皇帝沙拉尔·阿廷·穆罕默德(1556年-1605年在位)把自己叫做"阿克巴(大帝)"。就是这位大帝在他长达50年之久的统治时期,不知疲倦地征服周围地区。同时他也是文化的建设者,扩大和兴建了阿格拉、德里、法塔赫布尔西格里三座都城,用雄伟壮观的建筑装饰了莫卧儿帝国。他认为皇帝是"神放的光明,照耀世界的太阳"。他征服了大半个北印度之后,便想协调伊斯兰教教徒与印度教教徒之间的关系,任用印度教教徒担任帝国的重要职务。他着眼于帝国的统一和安定,承认西印度拉杰普特族诸侯保持的半独立状态,迎娶印度女性做妻子。这种思想也表现在建筑上,他将印度教和耆那教的传统建筑与外来的伊斯兰教建筑综合起来,产生了"阿克巴式"建筑。1566年,阿克巴皇帝将亚穆纳河西岸岩壁上建造一半的城堡定为帝国的首都。城墙和城门都是用这个地区出产的红砂岩建造的,所以叫做"赤城"。一个世纪后,第六代皇帝奥朗则布建造了外城墙,并在双层城墙间挖了护城河。城堡东侧的城墙长达2.5千米,面向水很深的亚穆纳河,易守难攻,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坚固城堡。
  阿格拉古堡建筑是印度--伊斯兰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古堡内的建筑物曾多达500多座,但保留至今者已经很少。加汉基尔宫是城堡中的重要建筑物,宫内大院四周有二层小楼环绕,宫墙金碧辉煌,彩画似锦。阿格拉古堡有一座八角形的石塔小楼,登临塔顶,极目远眺,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前面就是亚穆纳河,与阿格拉堡遥遥相对。据说,当年沙杰汗王被其第三子幽禁在这座古堡时,就是经常默默地坐在小楼中,怀着无限的思念之情,望向泰姬陵,似乎在倾诉他那一颗孤寂哀伤的心。
  城堡内的建筑物,因为由历任莫卧尔君王所建,形成许多不同风格的宫殿。三世王建造时为红色,四世王爱白色,故部份城墙以石膏敷上,年久剥落则不及红色美观。五世王沙·贾汗大兴土木,多半采用白色大理石建材,比较注重雕刻和装饰,墙壁花纹不少以宝石镶嵌,细腻别致。于是,城堡里便有了不同风格的宫殿、集市、居民区和大清真寺,形成了一个坚固而繁华的城市。现存阿格拉古堡内的大多数建筑都由沙·贾汗建造,他偏爱大理石,在他统治期间,莫卧儿建筑达到顶峰。不管财政状况如何,都不惜在建筑上使用大量的白色大理石,并镶嵌上许多珠宝,用雄伟的建筑群装点首都。同以往用红砂岩建造的刚健风格的建筑相比,这些建筑显得典雅、精致。
  阿格拉古堡里有一处堪比泰姬陵的宫殿,那就是茉莉宫。茉莉宫是一处极其豪华的宫殿,白色的大理石精雕细琢,镶嵌以珍贵的彩色宝石,门楣处的大理石经过雕刻已呈半透明状,雕刻图案的深浅不同使得透过的光线呈现不同的层次,阳光透过大理石镂空的窗子洒下满地的斑斓。从茉莉宫可以远远地望见亚穆纳河对岸的泰姬陵。沙·贾汗,晚年被他的儿子奥朗则布轼兄篡位后软禁于此,每天在凄苦之中,远眺爱妃的陵墓终老残生,痴情的皇帝最终为自己建了一座华丽的牢笼。近看茉莉宫的细部,的确非常精美,花纹的风格与泰姬陵类似,大理石上镂空雕刻真是巧夺天工。洁白的颜色被几百年的光阴染成了米黄,反而使原本生硬的白色变得漂亮成熟,好像内行们鉴定珠宝时说的"水头"。茉莉宫上的这座八角形的石塔小楼,是看到泰姬陵的最佳位置,据说,当年沙·贾汗王被囚禁后,经常默默地坐在此楼中,怀着无限的思念之情,望着泰姬陵,倾诉他那一颗孤寂哀伤的心,直到忧郁而死。江山和权力诱发出的野蛮行为像亚穆纳河边的草,生生不息, 古今中外庙堂之上,那些残酷的明争暗斗总是没完没了。好在7年后他郁郁而终,大理石棺木还是能安放在爱妃之旁,总算死后能日夜相伴,永不分离。在亭的左边远处应当出现泰姬陵,这时却湮没在雾茫茫之中,想来当年在这样的天气里,那位多情的君王只好以泪洗面,沙·贾汗用纯粹的白色大理石建造了他的宫殿,混合伊斯兰和波斯的建筑风格,除了茉莉宫外,宫内楼台殿宇优美别致、觐见宫画栋雕梁、枢密宫豪华壮观、镜宫别具一格。镜宫是皇室贵妇的专用化妆间,镜宫的墙壁和天花板上镶嵌了成千上万块玻璃,闪闪耀眼。
  阿格拉古堡的后院,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庭园,叫做"安格里庭园"。由于安格里庭院被水渠划为均等的四个部分,所以也称为四分庭院。庭园中央有一个白色大理石的平台,上面是四方形的水池,与正面沙·贾汗的寝宫相呼应,皇帝从寝宫可以观看宫女们在池中沐浴的情景。"安格里庭园"内的建筑群蔚为壮观,有楼、亭、宫、廊、顶台、四合院和大花园,建筑风格集伊斯兰教、印度教之大全。沙·贾汗和其他莫卧儿帝国皇帝一样也是荒淫的,仅在阿格拉堡后宫内就有5000名妃嫔在等着他们的"恩泽",远超过传说中国皇帝后宫中的三千佳丽,不过,沙·贾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专宠爱妃"泰姬"。后宫四周密密麻麻的宫室,只是在证实五千嫔妃的传说。
  5 印度科纳拉克太阳神庙 (1984)
  Sun Temple,Konârak
  科纳拉克太阳神神庙,位于孟加拉湾附近的科纳克,离加尔各达400公里,周围有生长在沙质土地的木黄麻属植物和其他树种,四周环境大部分未遭侵扰,低矮的丘陵使风景充满变化。神庙依照太阳神苏利耶驾驶战车的样子建造。24个车轮饰有字符图案,6匹马拉着战车。这座神庙建于13世纪,是印度最著名的婆罗门庙宇之一。
  科纳拉克太阳神神庙表现太阳神苏利耶驾驶战车的形象。24个车轮饰有字符图案,6匹马拉着战车。如今大部分受到摧毁,只剩下原来的一半,但这些留有残垣断壁的建筑仍然不失其当年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该庙的主殿内设有三尊由黑石雕成的太阳神:正面对着庙门的是印度教中的创造神梵天(代表朝阳),在两侧的是保护神毗湿奴(代表正午的太阳)和破坏、再造神湿婆(代表夕阳)。每天清晨从海上升起的第一束朝阳便映射在太阳神头上,太阳绕着庙宇旋转一周,始终照在这三尊太阳神的身上。走进太阳神庙,迎面是青石砌成的舞厅,然而现在只残留着3米多高的基墙,墙壁上面雕刻着人群,舞姿多变,神情各异。主殿造型奇特,整个主殿看上去犹如一辆巨大的战车,是用红褐色的石头雕砌而成的。主殿长约50米,宽约40米,墙壁厚2米。战车共有24个巨轮,每个轮子的直径大约有2米,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还有8根粗大的楔形辐条。根据介绍,这7匹战马表示一个星期为7天,24个车轮表示一天有24个小时。战车外表刻满了花纹图案和雕像,由各种神像和传说中的人物像,也有表现打猎、做生意、讲学、打官司、牛拉车、妇女烹调、拔河比赛、士兵回家等民间社会生活的种种画面。而在雕象中数量最多、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那些表现宫廷中生活豪华奢侈、挥霍无度的浮雕,有的人物比真人还要大,情态生动逼真。车轮下面是主殿的基墙,四壁刻满了1452只形态不同的大象,一头接着一头,首尾相连,面朝战车行进的方向。有一些图案,国王自己骑在大象的背上,仆人架着遮阳伞。战士们拿着刀剑盾牌,赶着大象和马去作战。鹿被猎人追赶或是被射杀在森林中。有一幅老妇朝圣的图案时被认为最为动人的,她正在为她的儿子祝福,而她的媳妇拜在她脚下,她的孙子靠着她。也有描写朝圣者戴上粮食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坐着牛车在路上造饭的场景。神庙墙上的中间一派雕刻表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东西,比如说狮首象身、狮首人身的怪物,和半人半蛇住在深海里搜刮财宝的纳加玛苏纳斯(Naga-Mathunas)。不同形态的男女也可以在这排雕塑中看到。最上面一排雕塑表现了许多不加掩饰的性爱场面,从另一方面表现出当时人们的解剖学知识,比如说一幅男人提起女人而女人抱住男人的脖子的场景,肌肉的收缩恰到好处,这没有深奥的解剖学知识是雕不出来的。
  建造圣殿地板的材料是绿泥石。地板略略向北倾斜,因为那里有一根排水沟。圣殿的四侧向内倾斜,用一块巨石封顶作为天花板。它被雕成一朵直径5英尺开放的莲花。每一片花瓣上都雕有一个舞女和坐着七匹马拉的战车的苏利耶,苏利耶的手里拿着两枝莲花。由于整个圣殿的跨度非常大,许多直径9英寸不少于40英尺长的铁质横梁被用来支撑。这些横梁先是被制成许多小零件,后来再锻造在一起。在神庙的内墙没有任何雕刻,也没有涂过灰泥。在圣殿里还有一个用黑色绿泥石质的宝座。这是神庙供奉的主神,苏利耶的宝座。在宝座上有一个供奉苏利耶的祭坛。宝座的一些部分可能被从神庙上方落下的石头损坏过,宝座上有被用新的石头修补过的痕迹。那里还有一段通向宝座顶端的楼梯,现在仅存三级楼梯。在宝座上有许多雕刻,包括各种形态不一的动物,还有一幅国王纳拉辛哈·德瓦和他的同伴礼拜太阳神的图案。
  6 印度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 (1984)
  Group ofMonuments at Mahabalipuram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坐落于离孟加拉海湾马德拉斯城仅五十八公里之隔的海滨小镇。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修建于公元七世纪拉贾斯坦统治时期,以其独特的海滨庙宇群而闻名于世,现在仍保存五座塔。这些经受风雨和大海洗礼的壮丽庙宇历经岁月更迭,充分展现出帕那瓦文化没落时期的艺术风格。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是7世纪至8世纪期间,帕那瓦国王们沿着科罗曼德尔海岸开辟岩石而建的。其中特别著名的有:拉特(战车形式的庙宇)、曼荼罗(岩洞寺庙)、名为"恒河的起源"的巨大露天浮雕以及里瓦治寺院(寺内有数以千计的关于湿婆神的雕像)。
  默哈伯利布勒姆曾是康切普兰王国的首都城市,又称为"七寺城",是印度东南泰米尔纳德邦的旅游胜地,濒临孟加拉湾,早在七世纪就成为印度教的活动中心。该城过去是海港,曾发现过中国、波斯和罗马的古币。这里有许多5至8世纪的名胜古迹。其中特别著名的有:拉特、曼荼罗寺庙、名为"恒河的起源"的巨大露天浮雕以及里瓦治寺院。拉特的原意是"马车",所以这里也被称五马车寺庙。据书上说,该寺庙建于公元650年左右,原有八座,今存五座,各由一块巨石雕凿而成,以印度教举行庆典或祭祀时所使用的马车为造型,是南印度特有的建筑风格。庙塔略呈梯形,逐层往上缩小,顶端为马车车篷形。这种造型是依照公元前印度原住民——多拉维达人的建筑样式所建造。这支民族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逃到南印度,在南印度留下的寺院原型,对本地寺院建筑带来莫大影响。这五座拉特都是直接在石头上雕刻出来的,从内到外都充满精细的雕刻,其中有四座排成一列,由入口处算起,依序是:胜利女神庙——有四面斜坡屋顶,庙内有胜利女神浮雕,庙前石狮象征胜利,造型简洁。湿婆神庙——屋顶以多座拉特组成,成阶梯状上缩,顶端再以拉特作收,墙上刻有多尊神像浮雕,庙后有湿婆神的座骑——公牛难第石雕。毗湿奴神庙,有三层屋顶,逐层内缩,最上层为两坡斜顶,皆以拉特形状为饰。湿婆神庙——为五座中最高的一座。雨神庙——是单独的一座拉特,庙前有实物大小的大象石雕,它象征力量与季风。著名的阿诺那苦行浮雕又称"恒河降下",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浮雕,讲的是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的《摩柯婆罗多》中的英雄阿诺那的故事,石雕刻有形象生动的神灵、魔鬼和动物的图像100多幅。高9公尺,宽27公尺的岩石表面分成左右两半,中央纵向的裂痕被当成河流,刻出象征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恒河,以及蛇神那嘉,浮雕右侧下段有大小不同的象群,朝著中央河流前进,左侧下段雕有南印度特有型式的拉塔寺院,左右侧上段有大约40组成对的大小神祇雕像,以飞翔的姿势朝著中央河流前进,浮雕左侧上段靠近河流旁有以单脚站立修行的阿诺那。但也有人说这是印度神话故事"恒河降下"里的人物巴基拉达的雕像。里瓦治寺院里有数以千计的雕刻,表现了信徒们对湿婆神的崇拜。另外还有十六个不同时期修建的人工岩洞散布在该地区的不同地方。
  市内的一座小山顶上,耸立着一尊巨大的花岗石石像,高达18.2米,威严雄伟、光彩夺目,为耆那教崇拜的巴胡巴里神像。每隔12年,耆那教徒在此举行一次巴胡巴里神像灌顶仪式,用牛奶、水、椰子汁、糖水、檀香糊、郁金粉、甘蔗汁、朱砂及花瓣等给这尊神像清洗打扮。仪式庄严肃穆,盛况空前,各地的耆那教徒都赶来参加。据说,1981年马胡巴里诞辰1000年时,来这里参加庆典的耆那教徒有50万人。默哈伯利布勒姆在每年一月十五日至二月十五日期间举行跳舞节,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舞蹈节目包括部落舞蹈、木偶剧均来参加这一聚会,在节日期间还举行古典的、传统的音乐晚会。
  《摩诃婆罗多》是享誉世界的印度史诗,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其中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是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有10万"颂"(诗节),内容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4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
  耆那教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耆那一词原意为胜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耆那教耆那教自称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有其独立的信仰和哲学。相传原有24位祖师,始创人为笩駄摩那 (前599年—前527年)。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弟子尊称创建者为伟大的英雄,即大雄。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中不存在作为宇宙创造神,保护神和破坏神的概念,神为了降伏恶魔而投胎成人的想法在耆那教中也不被接受,认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不由神造。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7 印度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 (1985)
  KeoladeoNational Park
  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位于默哈拉杰。以前这里是猎鸭地区,现在是大批水禽鸟类冬季栖息的重要地区。这些水禽来自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中国和西伯利亚。364种鸟在公园里已经记录在册,其中包括稀有的西伯利亚鹤。
  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曾是印度王公打野鸭的狩猎场,如今已成为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中国和西伯利亚水鸟过冬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里主要包含一个内河湿地,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湿地的面积只有1000公顷。到7月—9月季风来临的时候,洪水就会淹没这片土地,平均水深能达到1—2米。10月至来年1月间,水位会慢慢降下来,到了2月,水分开始蒸发,6月份就所剩无几了。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有一部分是人工景观:土地被沟渠分成10块,每一块都有一个水闸以控制水位。如果没有人工水库的帮忙,这里很难养活那么多水鸟。公园里的土壤主要是定期的洪水冲刷下来的淤泥。该地区的年均降水量为662毫米,平均每年有36天是雨天。为了水生植物的生长和水鸟们的繁衍生息,如果沼泽地有干涸的危险,人们就安排从深井里抽水,直到下个季风期的到来。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里的水生植物应有尽有,这为水鸟们提供了充足的养料。植物的种类主要有水生百合、水莲、浮萍、蕨类植物、软水草、莎草、香蒲属植物和野生水稻。其它植被属典型的半干旱植物,例如假阿拉伯胶树、枣树、菊科类植物和桃树。动物群则包括恒河猴、短尾猿、叶猴以及一些小型食肉动物,例如孟加拉狐狸、豺狗、土狼、普通麝猫、印度麝猫、印度灰猫鼬、鱼猫、虎猫、丛林野猫和长着光滑皮毛的水獭;有蹄类动物则包括印度羚、白斑鹿、黑鹿、拱鹿、蓝牛和野猪。其它哺乳动物还有印度豪猪和印度野兔。自从1964年,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就再也没有发现过豹,先前存在的捕鱼和放牧对生态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河内的大量污染物,越来越多的水鸟功能发生紊乱,有的都难以展翅飞翔,据纪录,1984年栖息在这里的鸟类大不如从前,当然来自游客的干扰也不容忽视。
  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里生活着364种鸟类,被认为是世界上鸟类品种最珍贵和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濒临灭绝的西伯利亚仙鹤过冬的主要栖息地。1984年,仙鹤的数量达到了几年来的最高,有确切纪录的总共有41只,其中包括8只幼鹤。但88-89年间,仙鹤的数量锐减到19只。其它禽鸟有普通水鸭、棉水鸭、穗饰鸭子、带冠鸭子、白篦鹭、大小鸬鹚、花鹳、印度鹳、东方朱鹭、环状领狮鼻贝(也许是公园里最多的涉禽类鸟)、善奔的鸵鸟、带点塘鹅、普通矶鹞、木矶鹞和绿矶鹞;仅鱼鹰的品种就有很多,像白色鱼鹰、隼、雅典娜鱼鹰、短趾鱼鹰、茶色鱼鹰、鱼鹰王和带点鱼鹰等等,不胜枚举。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是很多鸟类爱好者心中的朝圣之地,对于对鸟类世界有兴趣的人来说,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就像一个天堂。在英国统治期间,也正是由于自然保护区而闻名。国家公园的规模虽然小,只横跨二十九公里,但它拥有超过三百七十五个物种的鸟类,其中超过一百三十二种是国家公园内的品种,每年公园的名单上都会添加一个新的品种。伴随着季风的到达,来自全国各地的鸟类开始蜂拥到这里。迁徙的鸟类或者西伯利亚白鹤是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连同着其他迁徙的水鸟。这些水鸟会在十月访问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玫瑰红色的八哥标志着这些迁移鸟类的到来。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的面积是二十九平方公里,其中十一平方公里是被水覆盖,剩下的就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鸟类,包括白色和红色通风颊鹎,翠鸟,鹌鹑,鹛,太阳鸟,鹧鸪,麻雀,黄鹂鸟和鹦鹉住在洞穴或草丛。虽然鸟类是公园的主要居民,不过,动物种群也为这个圣地增添魅力。这公园里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藏羚羊,蓝牛羚和梅花鹿在这里,甚至有时候可以看到蟒蛇。
  观看候鸟的最佳时期是在十一月二月,而季风和秋季(九月中旬到十一月),这几个月为观赏鸟类繁殖的最佳时期。干燥的月份是三月个月至五月,而这几个月是观赏动物区系生活的最佳时期。
  8 印度卡齐兰加国家公园 (1985)
  KazirangaNational Park
  卡齐兰加国家公园位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谷一片荒无人烟的沼泽地上,占地45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一流的国家公园之一,院内有大量的稀有珍惜物种。这个公园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种群、最多数量的独角犀牛,还有许多其他哺乳动物,包括老虎、大象、豹、熊和数以千计的鸟类。
  卡齐兰加国家公园的建立始于1908年,印度决定在卡齐兰加设立一个森林保护区;1950年又把它建为野生动物保护区;1969年,印度首次提出建立卡齐兰加国家公园,并于1974年2月11日,正式通过了这项决议。1985年,该公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印度卡齐兰加国家公园以"独角犀牛"著称于世。该国和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一睹它在原产地的野外生活。这里地势平坦,沼泽密布,除了独角犀牛外,还生活着白爪长臂猿、白肢野牛和黄鹿等珍稀动物,以及大象、野生水牛、豹和其它一些动物。同时,这里也是许多稀有和濒临灭绝的鸟类的家园。公园里生活着数千种禽鸟,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候鸟常在这里过冬。公园里还能发现各种各样的淡水鱼。
  卡齐兰加国家公园是印度最完善的一个国家公园,它是印度最早建立的一个国家公园。在1900年的一次野生动物普查中,发现这一地区特有的大型猛兽犀牛仅剩下12头了,于是邦的首长立即下令把整个卡齐兰加地区封锁起来,宣布为禁猎区,不准任何人随意出入,当地居民也都被迁移出去。经过100多年的休养生息,卡齐兰加地区森林密布,人迹罕至,保特着一种原始的自然状态,独角犀牛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据报道,这儿的犀牛现已增加到了近1200头,占世界现存总数的3/4。卡齐兰加国家公园北依雅鲁藏布江,河边主要是高大、茂密的草地,其间点缀着森林、溪流和不胜枚举的小湖。每年有四分之三甚至更多的土地会被淹没在雅鲁藏布江的洪水中,公园就位于雅鲁藏布江的沉积平原上。卡齐兰加交通方便,航空、公路和铁路一应俱全。一条37号国道贯穿于卡齐兰加国家公园,人们甚至可以看到犀牛和野生大象在公路旁溜达。公园在每年的十一月到来年四月对外开放,游人们可以象代步,也可在雅鲁藏布江上泛舟尽览公园美景。
  国家公园海拔在40-80米之间,一年可分为三个季节:从2月中旬到5月是夏天,这时干燥多风,平均起来最高温和最低温分别为37摄氏度和7摄氏度;5月到9月是季风来临的时节,这时候气候温暖,空气也变得湿润起来,每年这个季节的平均降水量为2200毫米;11月到来年的2月中旬是冬天,这段时间空气干燥,温度适中,最高均温25摄氏度,最低均温5摄氏度。
  印度卡齐兰加国家公园有三种主要的植被:冲积而成的草原、热带湿润常绿林以及热带半绿林。草原在公园西部占据着绝对优势,高大的草类生长在较高的地势,矮草丛则生长在较低处。根据1986年美国地球资源探测卫星的纪录,公园植被的构成如下:高草占41%,矮草占11%,树林占29%,沼泽地占4%,河流湖水占8%,沙地占6%。卡齐兰加国家公园内生活着15种印度的濒危哺乳动物。这里还庇护着世界上最多的印度犀牛,而且犀牛的数量由1984年的1080头增加到了1988年的1100头。其它哺乳动物包括叶猴、少量长臂猿、老虎、豹、熊、印度象、恒河海豚、水獭、野猪、水牛、印度野牛、黑鹿、沼泽鹿、拱鹿以及印度麂。雨季到来时,大象等动物便会向南方迁移,以躲避卡齐兰加国家公园每年的洪水泛滥。
  众多水体积聚了丰富的养料,成千上万的一百多种候鸟即使远在西伯利亚,也每年都季节性地光顾这里。有趣的鸟类有灰色的塘鹅、黑颈鹳、雅典娜鱼鹰、灰白头鱼鹰、山鹑、灰孔雀雉、大杂色犀鸟和绿鸽子。在这里栖息的鸟类足足有300多种呢!公园内还生活着爬行类动物,包括水蜥、印度巨蟒、普通眼镜蛇和眼镜蛇王。卡齐兰加公园的亚洲野水牛数量全球第一,全球现存的5000只泽鹿中有1168只生活在这里,同时还生活着1100头大象。此外,这里还生活着很多豚鹿、黑鹿、野猪和眼镜王蛇。绝大多数公园拥有一种鹳就已经很了不得,卡齐兰加拥有6种。亚洲现存的孟加拉虎只有2000只,卡齐兰加公园就有大约100只,密度位居全球所有公园之最。目前,这里的孟加拉虎数量继续回升,与印度其他地区形成鲜明对比。
  独角犀牛每两年产一子。在将卡齐兰加划为保护区之后,它们的数量开始慢慢回升。1974年,卡齐兰加成为国家公园,独角犀牛数量达到几百头。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座公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时的独角犀牛数量可能已达到1000头。随着数量的回升,公园的面积也进一步扩大,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扩大6次,从167平方英里(约合432平方公里)增至333平方英里(约合862平方公里)。
  9 印度马纳斯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1985)
  Manas WildlifeSanctuary
  马纳斯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位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外围的丘陵地带,海拔在40米到150米之间,地势较低且平坦。马纳斯河从保护区西部分成三个支流穿流而过,直到保护区南64公里处汇入雅鲁藏布江。横跨马纳斯河的保护区,北部以印度与不丹的国境线为界;南部靠近北卡姆鲁浦的居民区;东部和西部则与一大片森林保护区接壤。这里由一片冲积草原和热带森林构成,是许多野生动物的家园。保护区内生活着许多濒危物种,如老虎、小矮猪、印度犀牛和印度象。
  马纳斯野生动植物保护区面积约390平方千米,世界上最小的猪--侏儒野猪就生活在这里。这种野猪体长只有70厘米,体重不足10千克,脸上带有白色条纹。人们原来估计这里的侏儒野猪已经绝迹,1971年的一场森林火灾后,才发现这里还生活着两三只侏儒猪。
  在马纳斯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已经发现350种鸟类,其中有濒危的印度大野雁、非洲秃鹫和印度秃鹫,另外还有7种卷尾鸟,如长尾尖喙的灰卷尾鸟、白腹卷尾鸟等。1953年,这里发现了金色长臂猿和四肢很长的猿猴。保护区内还生活着只有在阿萨姆地区才能见到的亚洲水牛和印度象。除此之外,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内还有3种两栖动物和恒河鳄、阿萨姆原产龟、蛇类和蜥蜴等36种爬行动物。保护区中的哺乳动物主要包括金叶猴、普通叶猴、长臂猿、暗色豹、老虎、普通豹、金猫、鱼猫、虎猫、熊狸、大懒熊、野狗、恒河海豚、印度大象、印度犀牛(1980年时大约有75只)、侏儒猪、沼泽鹿、黑鹿、拱鹿、印度麂、水牛、印度野牛、大松鼠、硬毛野兔和印度穿山甲。其中金叶猴近年来只在马纳斯野生动物禁猎区和印度与不丹交界处发现过;这里老虎的数量在印度位居第二,截止到1984年有记载的老虎达123只;禁猎区里的印度大象业已达到2000头。
  保护区主要有三种植被:(1)位于保护区北部的热带半绿林(例如樟树);(2)热带干湿落叶林(最为常见),代表树种有:木棉树、苹婆、石梓属和木蝴蝶属;(3)位于保护区西部的广阔的冲积草原,由许多草类、各种树木和灌木丛组成(例如油柑、木棉树),这片草原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湿润的冲积草原和丘陵稀树大草原。保护区内已发现500种高等植物,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靠攀附树木生长的兰花。
  10 印度卡杰拉霍建筑群 (1986)
  Khajuraho Groupof Monuments
  卡杰拉霍庙宇群建于章德拉王朝,其于公元950年至1050年间达到统治的鼎盛时期。目前仅存有约20座庙宇,它们分为三组不同的群体,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宗教印度教和耆那教。在这里,建筑与雕塑达到了完美的平衡。著名的坎达里亚寺庙饰有大量内容丰富、绚丽多姿的雕塑,是印度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卡杰拉霍寺庙古迹群位于印度中央邦北部的本德尔坎德,寺庙总数85座,先后建于公元950-1050年,12世纪时占地超过20平方公里。在这个历史时期,卡杰拉霍一带是印度佛教中米教一派的活动中心。当时的印度正是拉其普特时期,由位于北印度的拉其普特人统治。后来穆斯林入侵印度,也许这里偏远而免遭征服者的蹂躏,所以寺庙群中有20多座寺庙至今仍保存得相当完好。这些以性爱为图腾的神庙建筑虽然没有被破坏,但在当时却遭到遗弃,直至19世纪才再次重现世人的目光下。 这些神庙按地理位置分为三个区,西区、东区和南区,其中西区建筑群最为庞大,最有艺术价值。此次入选世界遗产的共计15个遗产点,包括西区的保护区和14座神庙(西区3座,东区9座和南区2座),共有22座神庙散布在大约6平方公里的面积内。 卡杰拉霍寺庙古迹群是古代雕刻家们留下来的杰作,在这些寺庙中,绝大多数都是用坚硬的河底砂岩建成。寺庙内有大量精美的雕刻,数百幅表现性爱的浮雕,是根据8世纪《爱经》的内容雕刻制成的,浮雕涉及的人物有天神、国君、士兵、乐师、舞者及众多平民,造型栩栩如生,是印度文明的奇葩。古代工匠们用精巧的双手化腐朽为神奇,耐心地凿刻出一件件造型优雅的雕件,有的雕件生动得表现了少女刚起床时伸懒腰的情景,有的显示了妇女洗浴后用手绞去辫子上的水珠,有的则表现了小孩从脚掌上面取刺的情景。除了色情雕件以外,还有大量的关于宫廷生活、战争场景的雕件。尽管卡杰拉霍古迹群因其色情雕刻而闻名,其实,神庙里蕴涵的哲学含义要深远丰富得多,它们是对当时生活的讴歌。卡杰拉霍古迹群其名称源于当地普遍种植的卡杰拉霍树。该建筑始建于亚索瓦曼国王时期,当时修建的85座神庙只有22座被保存下来。 从这些雕件上可以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即雕刻家们用了很大的精力去刻画人物身上的肌肉,尤其是当人物发力时绷紧的二头肌和小腿肚肌肉。公开的刻画性生活,而不遭禁止,这反应了当时人们生活在一个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各种生活方式的自由的国度里。具体而又真实地描述性生活的图片甚至出现在当时的教科书里面。尽管如此,色情雕塑仅占全部雕塑的一小部分,然而,不幸的是,就是这很小比例的色情雕件使卡杰拉霍遗址群蒙上了不好的名声。尽管东区和南区的建筑造型优美,与富丽堂皇的西区相比,则大为逊色。
  11 印度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 (1986)
  Churches andConvents of Goa
  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位于印度果阿邦北果阿区的果阿旧城(Goa Velha,Velha在葡萄牙语中意为老旧),距离邦首府帕纳吉10公里,曾是葡属印度的首府。城内有很多教堂和修道院,其中最著名的是慈悲耶稣大殿(Basilica of Bom Jesus),保存有圣方济各沙勿略的遗体,是亚洲最主要的基督教朝圣地之一。
  果阿是葡萄牙占领印度时期的首都。那里的教堂和修道院,特别是存有圣弗朗西斯-伊格赛维亚棺木的鲍姆耶酥教堂,是在亚洲传播基督福音的历史证明。这些建筑对于在所有亚洲的传教国家里传播曼奴埃尔式、曼纳瑞斯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1510年葡萄牙殖民者阿尔丰索·德·阿尔布尔克尔率军入侵潘吉姆城,在城的附近建立了果阿城,1565年定为葡属印度的首都,在此修建了不少民宅和教堂、修道院等。葡萄牙商人占据该地后,不断打压印度教徒及回教徒,导使该地多数人口归信天主教。葡萄牙的殖民时期延续了约450年,直至1961年被印度用武力夺得其主权。今日,以人均资产值计算果阿是印度最富裕的一个邦。果阿以海滩闻名,每年吸引着几十万国内外游客。果阿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更加引人注目。
  作为葡属印度的首府和基督教(主要为罗马天主教)传播中心,老果阿集中了很多教堂和修道院。从宗教和历史角度看,这里见证了基督教传播到亚洲的历史,有很重要的地位。全城共有60座教堂和修道院,保留至今的教堂还有10多座。以下是果阿旧城的主要教堂:
  慈悲耶稣大教堂(Basilica of Bom Jesus);圣卡塔林娜主教座堂(Se Cathedral为主教座堂之意,又称SéCathedral of Santa Catarina,是果阿最大的教堂);圣弗郎西斯科·德·阿西斯教堂(Church of St Francis of Assisi,有考古学博物馆);圣卡也达诺教堂(Church of S. Caetano);圣母罗萨里奥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of the Rosary);圣奥古斯汀塔(Church of St Angustine,建于1572年,是现存的最早的修道院遗址);圣亚纳教堂(Church ofSt. Anne);
  仁慈耶稣大教堂是果阿旧城最负盛名的教堂。葡萄牙语写作Basílica do Bom Jesus,Bom的含义是好的、神圣的,Basílica即巴西利卡,是罗马教廷授予拥有特殊地位的大殿的称号。教堂建于1695年,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筑。它在基督教上的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这里保存有历史上伟大的传教士圣方济各沙勿略的遗体。圣方济各沙勿略是最早到亚洲传教的传教士之一,曾在印度、马六甲、日本等地传教。他于1552年12月2日因疟疾死于海岛上,其时正试图偷渡入中国。次年,沙勿略的遗体根据其遗嘱被运送到果阿,据说他的遗体入殓时犹如在生。圣迹吸引了大批信徒,之后每十年皆举行盛大的仪式(最近的一次是2004年),供各地朝圣者朝拜。此教堂在整个果阿是最富有的,教堂铺有大理石地板并镶嵌宝石,但除了极为精美的祭坛之外整个教堂内部的装饰尚属简约。教堂中保存有圣方济各沙勿略的画像。沙勿略的墓室是1696年由美第奇家族的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三世捐赠的,由17世纪佛罗伦萨的雕刻家福格尼(Giovanni Battista Foggini)花费十年之功才最终完成。保存遗体的棺椁则由纯银制作。另外,在教堂二层的艺术画廊收藏有果阿本地超现实主义画家Dom Martin的画作。仁慈耶稣大教堂里建有曾在印度和日本等国传教的教士陵墓,以及著名雕塑家胡安·鲍蒂斯塔·福格尼的精美雕像。此教堂是全印度最主要的耶稣会修道院,东方第一个印刷所也建在教堂内。
  12 印度汉皮古迹群 (1986)
  Group ofMonuments at Hampi
  汉皮古迹群位于印度卡纳塔克邦,是印度最后一个王朝查耶那加尔帝国最后的首都。14世纪至16世纪期间,富可敌国的王子们建造许多德拉威庙宇和富丽堂皇的宫殿,它们至今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行者。1565年亨比被穆斯林攻占,抢掠达6个月之久,最终城市被洗劫一空,毁于一旦。
  维查耶那加尔位于前印度南部,克里希纳河以南。1336年由卡纳尔人的首领创立,它是印度南部最大的帝国,有两个世纪以上为抵御来自北方穆斯林侵略的屏障,它是婆罗门文化和达罗毗荼艺术的重要中心,被德干穆斯林联盟击败在达利戈达(1565),于是帝国开始衰落,1614年左右帝国灭亡。汉皮是印度维查耶那加尔帝国最后的首都遗址,位于印度卡纳塔克邦,曾是印度南部最后一个王国维查耶那加尔的都城。汉皮因棉花和香料贸易而致富,成为中世纪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它的宫殿和寺院使来访者钦羡不已。1565年达利戈达战役后,汉皮被阿拉伯人征服,他们在城中大肆抢掠,6个月之后弃城而去。如今,汉皮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考古区之一。
  汉皮城中用巨大的岩石修建而成的寺庙随处可见,但香火最旺的还是位于汉皮中心的维鲁帕克萨寺。维鲁帕克萨寺位于一条长700米的街道的西头,它曾是汉皮著名的集市,在此附近有一座高6.7米的石塑。维鲁帕克萨寺里供奉着破坏神湿婆,朝圣者们在通往寺群的长长的地道外集合,睡在薄薄的一层被褥上等待黎明的到来,圣人们则坐在寺庙的入口处。寺庙里面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广场,远处是一处圣地,当拂晓的阳光照在寺内的柱子和神殿里的佛龛时,黑夜便渐渐隐去。生命本身的神秘性在这里得到了确知,会因微妙的、不可见的但确曾存在的力量点亮了心灯而深深感动。事实上,当朝圣者进行清晨的洗礼时,牧师们就着手接受他们白天的膜拜。任何一个持有怀疑态度的现代人都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所笃信的"不可即时感知的即不存在"的信念。
  除维鲁帕克萨寺外,罗玛昌德拉寺和赫扎拉·罗摩寺均属印度最杰出建筑之列。它们结构精巧,每一部分由一组护墙柱分开,柱上布满精美的雕饰。伯塔寺内的一个院子里有一座罕见的小型纪念碑,形状是一辆车,两只浮雕大象在奋力拉车,整个作品奇妙无比。
  除寺庙以外,在坚固的城堡内还有大量令人赞叹的民用、公用及皇家建筑。古迹有象厩、王后浴室及市场。露天的王后浴室建有许多拱形走廊和突出的阳台,莲花喷泉中一度还喷涌着芬芳的水流,浴室四周一条护城河缓流而过。装饰着凹进拱门的两层莲花状房屋,坐落在女人专用的围场内,是汉皮遗址中极具魅力的地方。优雅迷人的女人为这里的过去平添了许多激情和灵感。浴室的不远处,是一座已残破不堪的瞭望塔,原先是由太监看管的,专供贵妇人观宴所用。
  汉皮城把一组独具风采的艺术品呈献在世人面前,同时也有力地证明已消逝的维查耶那加尔王朝文化在克里希纳·德瓦拉雅国王统治时期(1509-1530年)已达到鼎盛,并使人们了解印度南方各王国为抵御穆斯林威胁曾与果阿的葡萄牙人结盟的历史。
  13 印度法塔赫布尔西格里 (1986)
  Fatehpur Sikri
  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遗址坐落在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境内,得名于其附近的一个名叫西格里的小村。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原意为"胜利之城",是莫卧儿王朝的阿克巴大帝于1569年开始兴建的都城,但由于水源等原因于1585年放弃。该遗址拥有众多颇具特色的寺庙和一座气势宏大、装饰豪华的皇宫,突出地体现了莫卧儿文明的辉煌成就。城市的主体建筑以赤沙石为原料,装饰着嵌出图案并刻上各种细密精致花纹的白色大理石。城中的渣墨清真寺(Jama Masjid)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它建于1571-1572年间,可以容纳1万多名信徒。此外,渣墨清真寺还是圣人谢赫·沙利姆·奇斯蒂的陵墓的所在地。
  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古城城中遗留下来的有宫殿、政府行政机关、清真寺等宗教设施,以及庭园、图书馆和医院等,是珍贵的建筑历史博物馆。大体上说,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古城是经过仔细区划的、并且具有相互垂直轴线的城市,在建筑遗迹中,宫殿建筑内容最为丰富,显示出了设计者杰出的规划设计能力和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
  清真寺东北面的皇宫由觐见宫、五层宫、土耳其素丹宫、水池、内宅、庄园等建筑组成,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精美。皇宫大约1600米宽,周围有三边长约3000多米的城垣将它围起,皇宫的南门是一座高大的红色建筑,外面装饰着白色大理石,此门呈八角形,其顶端还环绕着小凉亭。
  雕梁画栋的觐见宫,四壁有一圈两层回廊,一根柱头像树冠似的石柱立在中心位置,它还托起一个圆形平台,平台上还有4条路桥通向宫殿四角,与两层回栏相连。皇帝宝座就设在这个平台上,皇帝可以坐在上面,倾听群臣在下面议论国事。形若宝塔的五层宫中最高一层是土耳其式圆顶凉亭。站在楼顶了望,全宫及周围景色可尽收眼底。其屋顶用绿色琉璃瓦装饰,内室的墙上绘制着中国画,建筑装饰极为精巧别致。圣人沙利姆的白色大理石墓和一群清真寺也在宫中。
  关于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的建造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16世纪时,一个名叫谢赫·沙利姆·奇斯蒂的圣人在此地一石屋内讲道,阿克巴大帝一直为没有男性继承人而苦恼,因此他不远万里去朝圣以期得到神灵的保佑,不久他的祈求应验了,他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一个男孩。为了纪念神灵,它以圣人的名字来给王子起名,并决定建一座新城来庆祝王子的诞生。这就是莫卧尔帝国都城法塔赫布尔西格里的来历。
  阿克巴大帝选址时,认为该地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于是建起了在当时被称之为胜利之城的城市。整个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是按照阿克巴的审美观建造的。但因为它创建之初缺乏长远规划,建成不久就由于水源等原因遭到了遗弃。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的建造不仅体现了阿克巴国王的贵族作风,而且也展示了他人道主义的一面。尽管阿克巴国王信奉伊斯兰教,但他同时也能包容其它宗教的存在,而且他本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这些宗教的精髓。在此基础上,为融合众宗教之所长,他创立了一个新的宗教。
  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巨大工程,它更以自身的质量、规模、建筑风格的变化多端而为后人所瞩目。这里的建筑并不是简单随机地堆砌,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了富有节奏感的建筑群。它的建筑风格清新而富有创造力,如同其它保存下来的莫卧尔帝国的古建筑一样,城内的大多数建筑物将印度和伊斯兰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主流建筑一般采用印度风格的梁柱并配有穆斯林式的拱顶。但总的来说,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城的局部建筑其风格、布局要优于整体。
  14 印度埃勒凡塔石窟(象岛石窟) (1987)
  Elephanta Caves
  称为"石窟城"的埃勒凡塔位于阿曼海临近孟买港湾的岛屿上。石窟内集中了大量表现崇拜湿婆神的石雕艺术作品。象岛的石窟雕刻生动细致、雕像造型浑厚、雄劲而典雅,充满神秘主义的象征。石窟内有大量的浮雕、塑像,其题材多为湿婆其雕塑的神像、雕饰具有高超技巧,为印度石窟艺术的代表。
  象岛石窟约开凿于6-9世纪,此时正是佛教衰落、印度教兴起的年代。建造雄伟的石窟犹如一座地下神庙,其雕刻题材多表现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湿婆的传说故事和古印度人民的生活情景。雕塑中的湿婆神、守护神、仙女、飞天及雕饰等造型生动,表现了高超的技巧,为印度教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
  象岛石窟是自公元6世纪以来印度石窟中的一朵奇葩,它是模仿印度宗教仪式中坛场的摆设来安排布局的。石窟建筑群内共有两条主轴线,南北方向的轴线从主门延伸到石窟内,东西方向轴线从偏门一直延伸到石窟内的神殿。南北轴线塑像群是石窟南北方向建筑的核心,在南北沿线上分布着许多加粗的长柱,颇为壮观。沿东西轴线分布的大部分建的筑是一些风格独特的浮雕,形成了该方向建筑的一大特色。东西轴线恰好穿过埃勒凡塔石窟内的神殿。
  象岛石窟雕像造型浑厚、雄劲而典雅,充满神秘主义的象征。称为"石窟城"的埃勒凡塔位于阿曼海临近孟买港湾的岛屿上。石窟内集中了大量表现崇拜湿婆神的石雕艺术作品。通过石窟里的那些作品,特别是主洞内高大的浮雕,印度艺术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
  其中最著名是5号石窟内一座高约5.5米的湿婆神像,这是一座三面胸像,右面像为女性,手拈莲花,表情温存,面带笑容正面做手托净瓶神情庄严,睿智超脱;左面像为男性,手握毒蛇,双眉微皱,口露獠牙。正面代表创造者,神情庄重,左面代表毁灭者,面目狰狞;右边代表守护神,面带笑容。一般认为西瓦的三面做分别象征宇宙创造、保存、毁灭的永恒变化。也有人认为这是将印度教三大教--布茹阿玛(创造之神)、维施纽(保护之神)、西瓦(破坏之神)合雕于一身,这三神的雕像叫做(三面神像)。这尊不朽的杰作几乎与泰姬陵齐名。
  石窟内西瓦斩杀阿达卡的石雕像展现了智慧对愚昧的胜利。大自在天西瓦一面挥动利剑砍杀象征黑暗的魔鬼,一面用一只碗盛接污血以防止其溅落地面。记述西瓦神与帕尔瓦蒂完婚及对弈场面的石刻则洋溢着生活气息。西瓦神化身舞王的石雕,姿态优美,动作灵活。埃勒凡塔石窟的雕刻独具特色,风格属从芨多古典主义的静穆。庄严向印度巴洛克的激动、华丽过渡期间,造型淳厚、雄劲而典雅,主题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象征。
  15 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 (1987)
  SundarbansNational Park
  印度与孟加拉两国共有。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位于印度西孟加拉的加尔各答东南部,它是恒河三角洲的一部分,与孟加拉湾相邻。1973年,孟加拉虎保护区成立;1977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区;1984年印度政府建成了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1987年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孟加拉国的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也于1997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孙德尔本斯(Sundarbans),其字面意义是"美丽的森林",覆盖面积10269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综合体。孙德尔本斯三角洲横跨印度、孟加拉两地,被浓密的红树林所覆盖,是世界最大的红树林。此三角洲亦是孟加拉虎、多种鸟类、无脊椎动物和爬行类种类,包括湾鳄的栖息地。如同世界许多其他湿地一样,它也遭受了过度开发,不断为人类发展所侵占,并导致这一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毁坏。但是,近来对三角洲已获得了应有的认识,印度宣布孙德布尔本斯的所有土地为老虎保护区,1295平方公里的地区内禁止各种类型的开发,同时孟加拉国已将整个地区作为森林保护区,包括占地324平方公里的3个野生动物禁猎区。
  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面积133010公顷(包括孙德尔本斯孟加拉虎保护区,258500公顷)。孙德里保护区有面积达10000公顷的红树林及水地,它是恒河三角洲的一部分。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它与孟加拉湾接壤,由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及梅克纳河沉积而成。孙德尔本斯保护区水系发育、河道纵横,大多数河道为南北方向,宽度约为一英里孙德尔本斯地区由于濒临孟加拉湾,降水量丰富,空气湿度大。从六月中旬到九月中旬,多阴雨天。此后一直到来年的三月份天气晴朗。该地平均最高温为34摄氏度,平均最低温20摄氏度。孙德里的红树林面积426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占2320平方公里,其余是水地。
  孙德尔本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红树林是长在泥泞的潮间带的常绿植物,它对稳固海岸带土地具有重要作用。红树林显示出惊人的适应能力,能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其气根能从空气中吸取氧气,而在湿漉漉淤泥中生长的根是不能吸取氧气的。随着淤泥不断堆高,气根就被掩埋,但红树能长出新根,确保气根仍处于淤泥之上,植物则可以继续呼吸。红树属植物的种子是尖的,因此当它们从树枝上落下时,能垂直下落并扎根淤泥。这样能确保其不被冲走,也能确保种子萌生幼苗系能透过大量的根系茁壮大成长,以此获得最大的保护。之所以称为"孙德尔本斯"是因为该地广泛种植著名为"孙德尔本斯"的优美的树种。现今在该地区发现334种植物。沿海林木地貌多为沙丘以及富有甲壳、盐份的石灰地,尽管降水丰富,在这种土壤上只能生长一些耐旱植物,如茅草以及一些耐旱灌木。高度较低的红树林(3~5米)主要分布在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的西部及孟加拉虎保护区。高达2米左右的戈伦红树和贝恩树分布广泛,是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最常见的树种。
  200年前,位于低缓的山坡上的树林被当地有关部门清理整顿,并开始有计划的从其他地方引进一些新的品种。最近一次的调查显示,包括藻类、浮游植物、菌类植物,红树林区共有植物69种。潮湿的热带海洋性气候造成植物种类异常混杂,与来自东南亚、波利尼西亚、埃塞俄比亚以及澳大利亚的植物种类同时并存,而没有一个地方有这么多植物种类共存的。
  孙德尔本斯动物品种丰富,但近期由于对林地进行大规模的耕地改造,以及由于在恒河上游开展大规模的引水灌溉工程而引发的土壤盐碱化,使得许多珍稀动物濒于灭绝。尽管森林已被大规模地采伐,但孙德尔本斯仍然供养着丰富多样的动物种群,至少有35种爬行动物、40多种哺乳动物和270多种鸟类。除了孟加拉虎外,渔猫、豹猫、猕猴、野猪、灰獴、丛林猫、穿山甲、花鹿亦是常见的动物物种。濒危动物包括湾鳄、潮龟、恒河豚、玳瑁。
  虽然这些数字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却掩盖了某些值得注意的失误,如爪哇犀牛、沼泽鹿和亚洲水牛等本地品种的灭绝。大型的印度犀牛现已被列入濒危动物的名单上,1700种残存动物已后撤到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泛滥平原以及尼泊尔中部的沼泽地带。
  根据1983年统计数字,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现有孟加拉虎264只,是印度现存孟加拉虎最多的地区。尽管事实上孟加拉虎的某些传统猎物的数量已大为减少,但仍足够老虎食用。老虎很难摆脱吃人的名声,所以它们仍处在不断受害的威胁之中。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仅有的有蹄类动物是野猪,它们是孟加拉虎的主要捕食对象。
  孙德尔本斯地区也是爬行类动物的重要栖息地,红树林沼泽外隐蔽的沿岸水域以及错综复杂的迷宫般河口水道是大量爬行动物和水生哺乳动物的家园,包括河龟、鳞龟属动物、蜥蜴、水生巨蜥类动物、三种鳄鱼、恒河海豚、伊洛瓦底江海豚、印度太平洋座头豚和无鳍海豚等。
  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内的河里有90多种鱼类,48种蟹类和种类丰富的软体类动物。公园内还有数量众多的梅花鹿和恒河猴。水生哺乳动物主要是各种河豚。孙德尔本斯也是许多海滨鸟类、鸥、燕鸥重要的中转站和越冬地。它供养着相当大数目的、30多种捕食动物的鸟类,包括白腹海雕、蛇雕、玉带海雕。沙杰纳克哈里地区有着丰富的水鸟,这里是涉水禽鸟的重要的栖息地。该地区肉食类水鸟主要有鹗、鱼鹰、海鹰、猎鹰等。在大河里生活着各种燕鸥以及翠鸟。
  这种既严格又微妙的红树林生态平衡系统正处于过度开采和污染的不断威胁之中,也处于导致含盐量上升的淡水流入量减少的危险中,其结果是红树属植物的死亡。
  16 印度帕塔达卡尔建筑群 (1987)
  Group ofMonuments at Pattadakal
  位于卡纳塔克邦的帕塔达卡尔建筑群,代表了公元7世纪至8世纪遮娄其王朝时期折衷艺术的顶峰。这些折衷艺术建筑风格把印度南北方的建筑形式综合协调。在那里可见到9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印度教庙宇和1座耆那教神殿。最为突出的维鲁巴克沙寺庙建于公元740年,是罗卡玛哈德维王后为纪念她的丈夫战胜南方的国王们而建的。
  帕塔达卡尔古迹群位于印度卡纳塔克邦的帕塔达卡尔市。帕塔达卡尔是当时印度的第二大城市,印度王室中许多重大的仪式(如加冕仪式)都在这里举行。帕塔达卡尔古迹群包括了9座印度教神庙和1座耆那教神神庙,这些神庙建于公元7世纪至8世纪。
  帕塔达卡尔古迹群中最古老的神庙是国王维加雅迪提亚(King Vijayaditya)建于公元八世纪的桑迦摩斯瓦拉神庙(Sangamesvara Temple)。这是一座典型的达罗毗荼建筑风格的神庙,虽然不是最高最美,但是在帕塔达尔建筑群中却很耀眼。两座姐妹神庙在帕塔达卡尔最著名,一座叫马里卡纠纳神庙(Mallikarjuna Temple)另一座叫维鲁帕克沙神庙(Virupaksha Temple)。而散布在周围的神庙还有:卡达斯徳什瓦拉神庙(Kadasidheshvara Temple),嘎拉甘纳塔神庙(Galaganatha Temple), 产德拉谢卡拉神庙(Chandrashekara Temple),卡什维什瓦纳萨神庙(KashivishvanathaTemple),帕帕纳斯神庙(PapanathTemple),基纳神庙(JainaTemple)等。
  帕塔达卡尔古迹群中的神庙是印度神庙建筑的杰出代表。这些神庙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其中的一部分神庙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南印度流派,而另一部分神庙则采用了北印度流派。这些神庙代表了印度遮娄其王朝公元540年至757年神庙建筑的最高成就。在当时,统治者是神庙的最大的资助人,而且他们也为印度神庙建筑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期间在巴达地区、米艾霍尔地区和帕塔达卡尔地区修建了大量神庙。
  统治者们先是在巴达米的峭壁的岩洞上开凿神殿,这是印度最早的印度教石刻建筑。这些石刻建筑是在早期佛教雕刻的基础上改建的,所以仍可以从这些建筑上看出佛教建筑风格的印痕。在艾霍尔地区和帕塔达卡尔地区修建的神庙建筑群则更加成熟。不仅包括简单的石刻,还包括各式各样的造型完美的神庙。印度神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间设有主神的殿堂。神庙主殿通常建在一座平台之上,要到达主殿通常要经过长长的台阶。神庙的入口是一条门廊,门廊两侧修饰有雕刻精美的栏杆。神庙的屋顶居高临下,俯视着整个神庙。
  印度神庙的建筑风格根据其屋顶的形状及装饰风格的不同,可分为两个流派——南派和北派。南派神庙的屋顶由若干个向下倾斜的层面组成,其整体形状类似埃及的金字塔,其中每一层都饰有微型的屋顶;北派神庙大多位于印度北部、中部,其屋顶则类似一个倒悬的圆锥体。在帕塔达卡尔地区有着很多的神庙,其中一些是南派的典型代表,而另一些则秉承了北派建筑艺术的精华。所以,在此游人可以看到印度神庙的发展变化:巴达米和艾霍尔地区的神庙是印度神庙建筑的早期精华,帕塔达卡尔地区的神庙则集印度神庙建筑大成于一身,而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17 印度朱罗王朝现存的神庙 (1987, 2004)
  Great LivingChola Temples
  11世纪和12世纪修建的两个朱罗王朝神庙已加入坦贾武尔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该神庙建于11世纪,并在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朱罗王朝现存的神庙由朱罗王朝国王修建,横跨整个南印度地区和临近的岛屿。该遗址现有三个11世纪和12世纪的朱罗王朝神庙:坦贾武尔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康凯康达秋里斯瓦拉姆神庙和达拉苏拉姆的艾拉瓦德斯瓦拉神庙。康凯康达秋里斯瓦拉姆神庙于1035年完工,是由拉彦德拉一世修建的。它的53米高的圣塔优雅地呈曲线上升之势,并有多处凹角,与坦贾武尔直立庄严的塔形成鲜明的对比。六对高大坚固的门卫神雕像守护着入口和内部美妙绝伦的铜像。罗阇罗阇二世在达拉苏拉姆修建了艾拉瓦德斯瓦拉神庙建筑群,这里有一个24米高的圣塔和一尊湿婆神的石像。这些神庙见证了朱罗王朝在建筑、雕刻、绘画和铜像铸造方面的辉煌成就。
  朱罗是1世纪至13世纪时印度半岛古国,曾经征服印度半岛南部,吞并斯里兰卡,并占领了马尔代夫,甚至还成功地入侵马来群岛的王国。在公元1010年至1200年期间,朱罗国领土南到马尔代夫群岛,最北到安得拉邦的达戈达瓦里河沿岸。朱罗王朝在13世纪进入衰退,随着潘地亚的崛起而最终灭亡。
  朱罗王朝是继帕拉瓦王朝之后南印度最大的印度教王朝,创造出许多朱罗式建筑,尤以神庙建筑最著名。今天还较为完整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三处,一是坦贾武尔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二是康凯康达秋里斯瓦拉姆神庙,三是是达拉苏拉姆的艾拉瓦德斯瓦拉神庙,其中又以坦贾武尔的大神庙最为著名。这些寺庙都充分展现了朱罗王朝在建筑、雕刻和铸造铜器方面的高超工艺技术。
  1987年,坦贾武尔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到了2004年,遗产地由单一遗产变成延伸遗产地,更名为"现存朱罗王朝大神庙",是在本来的坦贾武尔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的基础上,加入艾拉瓦德斯瓦拉神庙及康凯康达秋里斯瓦拉姆神庙,充分展现了延伸遗产地的精神,扩大面积来保护世界遗产地的宗旨。
  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一称罗阇罗阇希瓦拉神庙,是一座供奉湿婆的神庙,由朱罗王朝的国王罗阇罗阇一世建于1000年左右,耗时7年完工。它是同期朱罗王朝在南印度及东南亚各地建造的寺院的典范,也是印度现存最高的神庙。神庙的院落由回廊环绕,长240米,宽120米。在它的外侧,还用砖墙围成每边长约350米的大院子。神庙的大门精雕细刻,非常华美。门两侧还雕有巨大的守门神像。庙内有牡牛殿、两个相连的宽敞礼拜殿、前殿和毗摩那,它们建在同一条东西轴线上。神庙的毗摩那,底面是一个每边长25米的正方形,圣室上面建有维马纳姆高塔,塔高13层,棱角分明。神庙使用花岗岩砌成。主殿围在长方形庭院内,在方形二层主殿之上有13层角锥形悉卡罗,高61米,顶部盔帽形盖石重80吨。主殿内供奉有印度现存最大的石雕林伽,主殿第一层走廊上雕有湿婆的108种舞姿(其中27幅浮雕未完成)。主殿内部分墙壁有壁画,内容多与湿婆神话有关。这些公元12世纪的壁画被公元17世纪的壁画覆盖,因此保存完好。作为朱罗王朝仅存的壁画作品,这批壁画格外珍贵。内墙上刻满了铭文,记载了富于世俗生活的信息:社会、历史、军事史、经济、行政管理、艺术和手工艺,无所不有。据铭文记载,公元11世纪初期,坦贾武尔有数百名祭司和神庙中的舞者、鼓手、吹笛人、洒水人、点灯人、洗衣人等,总人数超过600人。这些人每天在神庙里工作半天,其余时间去国王赏赐的农田干活。他们和寺庙间的契约刻在石头上,上面写明,使用耕地的代价是参与神庙建造,并且要在举行仪式时拉装饰豪华的神车。
  康凯康达秋里斯瓦拉姆神庙于1035年完工,是由拉彦德拉一世修建的。它的53米高的圣塔优雅地呈曲线上升之势,并有多处凹角,与坦贾武尔直立庄严的塔形成鲜明的对比。六对高大坚固的门卫神雕像守护着入口和内部美妙绝伦的铜像。罗阇罗阇二世在达拉苏拉姆修建了艾拉瓦德斯瓦拉神庙建筑群,这里有一个24米高的圣塔和一尊湿婆神的石像。这些满是壁画、雕刻和雕带的辉煌圣殿,见证了1000年前南印度日常生活,见证了古印度社会精神世界和尘世凡间的融合,见证了朱罗王朝在建筑、雕刻、绘画和铜像铸造方面的辉煌成就。
  18 印度楠达戴维山国家公园和花谷国家公园 (1988, 2005)
  Nanda Devi andValley of Flowers National Parks
  楠达戴维国家公园和花谷国家公园位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脉西部的北阿肯德邦,是喜马拉雅山脉最引人入胜的荒原地区之一。公园的主体是高达7800多米楠达戴维山主峰。由于该地区人迹罕至,这或多或少使它得以保留原貌。一些濒危哺乳动物栖息在这里,其中特别珍贵的有雪豹、喜马拉雅山麝香鹿和岩羊。花谷国家公园以其地方特色的高山花卉草地和突出的自然美景而闻名,同时还是稀有濒危动物的栖息地,这些动物包括亚洲黑熊、雪豹、棕熊和岩羊。这些公园包括赞斯卡勒山地和大喜马拉雅之间独特的过渡区,在一个多世纪中它们得到了登山运动员和植物学家的赞美,并在更长时间里获得了印度神话的称颂。
  楠达戴维山国家公园成立于1982年,核心区面积642.60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514.86平方公里,公园的主体是高达7816米楠达戴维山主峰。达戴维山国家公园东部的险山荒野一起环绕着独特的和大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过渡地带,绵延超过87.50公里。
  花谷国家公园位于楠达戴维山国家公园的西北方向,公园面积87.50平方公里,因其特有的高山花卉以及丰富的植物群而闻名。公园三面环山,只有西面是一个深邃的、难以接近的峡谷。一些濒危哺乳动物栖息在这里,其中特别珍贵的有雪豹、喜马拉雅山麝香鹿和岩羊,除此以外的其他大型肉食动物有美洲虎、喜马拉雅黑熊、以及数量很少的褐熊。楠达戴维山国家公园和花谷国家公园的植被从山脚一直到海拔3500米的地方,有高大的针叶松、雪松和桦木,山坡上有丰茂的草地,绿茵中盛开着各式各样的鲜花。楠达戴维山国家公园和花谷国家公园共有81个种属的312种植物,其中有17种属于濒危物种,有记载的鸟类共有43种,主要是一些雀类。
  19 印度桑吉佛教古迹 (1989)
  BuddhistMonuments at Sanchi
  桑吉佛教建筑群距离博帕尔约40公里,坐落在小山上,俯瞰着平原。在这座高不足100米的小山丘上分布着50多处遗迹,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后12世纪的这段时间里修建的佛塔、修道院、寺庙及圣堂被保存下来。古迹由一组佛教建筑群构成,包括巨石石柱、宫殿、庙宇和寺院。这些建筑的历史大多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保存了下来。在12世纪前这里一直是印度佛教的教理中心,目前它是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圣地。相传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皈依佛门之后,在全国大力弘扬佛教,共建有8.4万座佛塔,其中8座建在桑奇,现存3座:桑吉大塔、桑吉二号塔和桑吉三号塔。
  最著名的是桑吉佛塔一号遗址(又称桑吉大塔),桑吉大塔建于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公元前273年-前236年),巽伽王朝和安达罗王朝都有扩建。桑吉大塔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窣堵坡形式的塔。桑吉大塔的塔门上雕刻有佛教故事、象征符号和华丽的动植物纹样。桑吉大塔为半球形建筑,直径约36.6米,高16.5米,原为埋藏佛骨而修建的王墩,后来又加砌了砖石,顶上增修了一方形平台和3层华盖,并在底部榴筑了石制基坛和石制围栏。整座大塔雄浑古朴,庄严秀丽。南北东西四方建有4座陀兰那(沙石塔门牌坊),4座牌坊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佛祖一生的故事,其中最古老的南门为公元前75年到20年建造。大塔和4座陀兰那吸收了波斯、希腊的建筑及雕刻艺术,装饰繁缛富丽。桑吉佛塔一号遗址精巧的通道设计是古代经典艺术的最伟大的写照,它是由斯特哈恩斯在公元一世纪修建的,漫步在其中随处可见的是佛陀的故事和随后的佛教发展历史的轶事。桑吉佛塔一号遗址附近有一个砂岩的寺庙建筑,仍保留着当年阿育王时代未竣工的模样,这里最为出名的是保存着阿育王的一个诏书,该诏书主要内容是:任何有害于佛教文化交流的行为都是不可以的,否则将受到国王的制裁。桑吉大塔现为印度最大的佛塔,其丰富的雕刻作品是古印度佛教之精粹,在佛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佛塔建筑表现了早期印度佛教建筑的风格。
  佛塔二号遗址(桑吉二号塔)建在山坡的底层,埋藏著十位阿育王時期的上座長老的舍利。与桑吉大塔一同建造在山坡中间的三号遗址(桑吉三号塔),埋藏这佛陀兩大弟子舍利佛與摩诃目犍连的舍利。另外建于公元五世纪、七世纪的两个歌普特寺庙,即十七、十八号遗址也修建在山坡中间。而山坡的最高处修建的是一个修道院。
  在桑吉山附近不到十公里方圆的范围内还有很多古遗址例如:公元前二世纪修建的寺庙、公元后五世纪修建的石窟以及在维德斯哈城市中的龙哈吉山上的历史遗迹,他们和桑吉佛教遗址一样都是很伟大的历史名胜遗迹。
  桑吉佛教遗址所具有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桑吉佛教建筑遗址就没有后来的印度建筑艺术的发展。因为它给后来者们拓宽了思路,开通了灵感。第十七号哥普特寺庙被认为是印度建筑风格里最具有逻辑设计思维的经典之作,在它身上体现出了中世纪印度寺庙建筑风格中,所有必须采用的建筑规律。毫无疑问,桑吉佛教遗址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丰碑:它对培育、发展、发扬佛教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20 印度德里的顾特卜塔及其古建筑 (1993)
  Qutb Minar andits Monuments, Delhi
  顾特卜塔位于德里南部几公里处,建于13世纪早期。这座红砂石尖塔高72.5米。基座直径14.32米,塔峰直径2.75米,从下往上逐渐变细,塔身棱角状和圆状的凹槽装饰穿插出现。周围的考古地区包括一些墓葬建筑:著名的有建于1311年的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精品阿拉伊-达尔瓦扎门;以及两座清真寺,其一是库瓦图伊斯兰清真寺。该寺是印度北部最古老的清真寺,其建筑材料取自20余座婆罗门寺庙。
  顾特卜塔是用印度穆斯林领袖穆罕默德的得力将军顾特卜命名的胜利塔。顾特卜在穆罕默德遇刺身亡后建立了德里苏丹国。1193年,顾特卜在战胜德里的最后一个王国后,为庆祝胜利建造了此塔, 13世纪工程完工。它标志着伊斯兰教在该市占统治地位。
  顾特卜塔是德里最高的建筑物,被称为"印度七大奇迹之一",至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塔呈圆形褐红色,高72.56米,底层直径约14.4米,顶部直径近2.7米。据说,顾特卜塔原来有7层,现仅剩5层,每层间由一个环形阳台相隔。第一层高29米,第二层高15.5米,以上各层递减数米。塔的造型美观,建筑风格别致。第一层至第三层用红砂石建造,每层塔身外表有凸出的装饰性折纹,而且造型各不相同,底层是交错的三角形和半圆形,第二层只是半圆形,第三层只是三角形。最高两层塔身无折纹,用白色大理石建造,中间有红砂石,形似缠在塔身上的红色腰带。
  顾特卜塔周边还有其他一些古建筑,其中有1193年修建的"伊斯兰力量"清真寺。这个清真寺是拆了20多座印度庙建成的,尽管展现在眼前的是些断墙残垣,但从部分保存完好的精美石柱上,仍然可以想象出当年的盛景和气势。
  清真寺中有一根乌黑的古老大铁柱,看上去不怎么起眼,但它却有非凡的历史价值,其名声也远远超过了清真寺。这根大铁柱高约7米,重有6吨。它铸成于何朝何代,至今没有定论。据记载,它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令人惊奇的是,这根铁柱千百年来裸露于废墟之中,饱受风吹日晒雨淋,但却从没有生锈。曾有专家对铁柱做过化验分析,发现它含铁质99.72%,其他物质有碳、硅、硫和磷等。一千多年以前,印度古人居然就会用合金造柱,这是魔法,是发明,还是偶然巧合?谁也说不清。铁柱之前经常挤满了一堆堆前来参观游览的人,他们总要仔细地看一看,摸一摸,甚至还要上前背靠铁柱,双手反抱一番。据说,谁能双手相碰,就会遇到吉祥、幸福,甚至长命百岁。
  除了"伊斯兰力量"清真寺外,周围的考古地区还包括一些墓葬建筑,著名的有建于1311年的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精品阿拉伊-达尔瓦扎门。
  顾特卜塔变化丰富的外观:世界建筑中外观最富变化,设计手法最奇巧的当是伊斯兰建筑。欧洲古典式建筑虽端庄方正但缺少变化的妙趣;哥特式建筑虽峻峭雄健,但雅味不足。印度建筑只是表现了宗教的气息。然而,伊斯兰建筑则奇想纵横,庄重而富变化,雄健而不失雅致。说其横贯东西、纵贯古今在世界建筑中而独放异彩也并不为过。
  穹隆:伊斯兰建筑尽管散布在世界各地,几乎都必以穹隆而夸示。这和欧洲的穹隆相比,风貌、情趣完全不同。欧洲建筑的穹隆如同机器制品一样,虽精致但乏雅味。伊斯兰建筑中的穹隆往往看似粗漫但却韵味十足。
  开孔:所谓开孔即门和窗的形式,一般是尖拱、马蹄拱或是多叶拱。亦有正半圆拱、圆弧拱,仅在不重要的部分罕用。
  纹样:伊斯兰的纹样堪称世界之冠。建筑及其它工艺中供欣赏用的纹样,题材、构图、描线、敷彩皆有匠心独运之处。动物纹样虽是继承了波斯的传统,可脱胎换骨产生了崭新的面目;植物纹样,主要承袭了东罗马的传统,历经千锤百炼终于集成了灿烂的伊斯兰式纹样。
  说到几何纹样,那是断然独创的东西,由于无始无终的折线组合,转瞬间即现出了无限变化,与几何纹和花纹结合更构成了特殊的形态。并且以一个纹样为单位,反复连续使用即构成了著名的阿拉伯式花样。另外还有文字纹样,即由阿拉伯文字图案化而构成的装饰性的纹样,用在建筑的某一部分上,多是古兰经上的句节。
  21 印度德里的胡马雍陵 (1993)
  Humayun"s Tomb,Delhi
  建于1570年的胡马雍陵,是印度次大陆的第一座花园陵墓,因而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它引起了建筑领域内几项重要的创新,而这种创新在泰姬陵的建筑中达到了顶峰。
  胡马雍陵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东南郊亚穆纳河畔。此陵是莫卧儿王朝创始人巴布尔之子,帝国第二代君主胡马雍及其皇妃的陵墓,建于1570年。18世纪以前,这个帝国的几乎每一位皇帝都在他们身后留下了若干出色的大型建筑,可以说,除了莫卧儿帝国的第六代统治者奥朗则布以外,所有早期的印度莫卧儿统治者都是伟大的建筑师。胡马雍陵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建筑风格的典型结合,是印度第一座花园陵寝,著名的泰姬陵也是以此为范本所建。
  胡马雍陵坐北朝南,陵墓主体主要采用带有浓郁印度风格的黑白色大理石及红砂岩为建筑材料。胡马雍陵的主体建筑矗立于一开有壁龛基座上,是高24米的正方形陵墓,陵体的四周是四扇线条柔美的圆形孤门,陵墓顶部是一个以白色大理石雕成的半球形体,圆顶上竖著一支金属小尖塔,这是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特色。整个建筑庄严宏伟,为印度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精品。胡马雍和皇后的墓冢在寝宫正中,两侧宫室有莫卧儿王朝5个帝王的墓冢。墓中有一个内巴蒙式的方形水塘,陵墓内种有棕榈、丝柏等植物。胡马雍陵另一特色是其拱门及窗户上皆雕有极为细密的格纹和几何图形。
  莫卧儿王朝是从1526年到1858年间一直统治着印度的穆斯林王国。巴布尔是莫卧尔王朝的第一任国王,其父是土耳其人,母亲则是蒙古血统,他从阿富汗攻入印度,在德里的伊斯兰遗址上建起了莫卧尔帝国。这位突厥人的后裔,是亚洲历史上最富传奇性的人物之一。一生忙于流亡和征战的巴布尔虽然在1526年建立了莫卧儿王朝,但他无暇制订新的法律和整顿行政,因而他留给长子胡马雍的是一个既不完善又不稳固的政权。23岁的胡马雍登基时局势很不平静,由于种种矛盾和冲突,他不能指望得到他的亲属、朝臣和军队的可靠支持,而被征服者的意图反叛和外部敌对势力的日益增长都是对这位不称职的皇帝的威胁。与阿富汗复兴的斗士舍尔沙的冲突是胡马雍不幸的开始。1539年和1540年他两度被舍尔沙打败,军队丧失殆尽,从而毁灭了巴布尔在印度的事业,使印度斯坦的统治又再次转入阿富汗人之手,胡马雍也不得不开始他约15年的流亡生活,后来他时来运转,得到波斯萨法维王朝的帮助,趁舍尔沙建立的苏尔王朝内乱之机,卷土重来,挽回了以往的失败,巴布尔开创的帝国总算失而复得。1556年1月24日,恢复了莫卧儿统治的胡马雍,还未尽情地享受得之不易的胜利,就意外地从德里的藏书楼的楼梯上跌了下来,并因此而丧命。当时他远未确保对印度斯坦的霸权,不过,他的儿子要比他强得多,这个叫阿克巴的第三代帝王扩大并巩固了乃祖父开创的莫卧儿帝国,成为这座辉煌的"帝国大厦"的建筑师。
  胡马雍陵是1565年由皇后哈克·贝克姆主持修建、米拉克·朱尔扎·吉亚斯设计的。这位皇后——一个波斯学者的女儿——是在1542年初与流亡的胡马雍结婚的。胡马雍的陵墓是阿克巴时代莫卧儿建筑风格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里程碑。它巧妙地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和印度教建筑的风格,开创了伊斯兰建筑史上的一代新风。这组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完整。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四周环绕着长约2千米的红砂石围墙。陵园内景色优美,棕榈、丝柏纵横成行,芳草如茵,喷泉四溅,实际上是一个布局讲究的大花园。
  陵园门楼用灰石建造,是一个八角形的楼阁式建筑,表面用大理石和红砂石的碎块,镶嵌成一幅幅绚丽的图案。陵园正中是其主体建筑——高约24米的正方形陵墓,它耸立在47.5米见方的高大石台上。陵体四周有4座大门,门楣上方呈圆弧形,线条柔和;四壁是分上下两层排列整齐的小拱门,陵墓顶部中央有优雅的半球形白色大理石圆顶。这种圆顶的设计及其修建的方法特别引人入胜,在印度建筑中,至少在其完美的形式中,双层圆顶的显著优点初次体现出来,这是一种在西亚相当长时期以来所施行的圆顶建筑形式,它在胡马雍陵墓中的应用,证明这座陵墓的建筑者曾参与波斯的建筑实践。这种圆顶是由两个单独的拱顶组成的,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上下之间留有间隙;外层拱顶支撑着白色大理石外壳,内层则形成覆盖下面墓室的穹窿。外层拱顶中央竖立着一座黄色的金属小尖塔,光芒四射。寝宫内部呈放射状,通向两侧高22米的八角形宫室,宫室上面各有两个圆顶八角形的凉亭,为中央的大圆顶作陪衬,宫室两面是翼房和游廊。
  从红砂石精细的镂花、花园式的内景到四周墙壁上的拱型大门,这一切构成典型的莫卧儿风格。据说阿格拉的泰姬陵就是仿照胡马雍墓建造的。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属实,人们确实很容易看出二者风格上的师承关系。通常人们认为胡马雍墓受波斯艺术的影响,不过其底层平面图是印度的风格。它的外表大量使用白色大理石也是印度的风格,而没有波斯建筑所惯用的彩色砖装饰。整个陵墓给人一种威严、宏伟而又端庄明丽的感觉,一扫过于伊斯兰陵墓灰暗、阴森的风格。显然,它和整个莫卧儿时期的建筑一样,是伊斯兰教建筑的简朴和印度教建筑的繁华的巧妙融合。
  胡马雍陵是阿克巴时代莫卧儿建筑风格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里程碑。胡马雍陵以其典型的莫卧儿风格建筑和极具价值的遗迹群落,为人们研究了解印度历史于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22 印度山区铁路 (1999, 2005,2008)
  MountainRailways of India
  本遗产包括三条铁路线: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尼尔吉利铁路和卡奥卡-西姆拉铁路。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于1999年成为首条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印度山区铁路。尼尔吉利铁路和卡奥卡-西姆拉铁路作为印度山区铁路的扩展项目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是印度最早的铁路之一。总长约60-80公里,行驶一种迷你的爬山火车,昵称为玩具火车。整个铁路连接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岭和西里古里。始建于1879年,1881年全线完工通车。
  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的高低变化相当大,从海拔100 米的西里古里(印度平原上的古城)一路爬升到以产茶闻名的大吉岭(海拔2200米),今日仍保留了15吨的蒸气火车的行驶(大约是四节车箱)。此款古老的蒸气机车是1889年到1925年间,英国夏普, 斯图尔特和北不列颠机车厂制造,还有美国的鲍德温机车厂同样生产该款机车。从西里古里到大吉岭行驶约需8小时。从西里古里站出发后26公里,在铁轨旁设有水柜给蒸气火车头加水。为了减小坡度,在世界上首先运用了马蹄型和人字形铁轨路线,中间会经过著名的马蹄型铁轨路线Batasia 环。此外为了提高阻力,避免车轮在爬坡时打滑,车头有两名撒沙工责在铁轨上撒沙子。
  1881年9月15日,大吉岭蒸汽火车公司更名为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公司。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公司最先使用的机车是一种小型罐式两排双轮机车,该种机车的运用加快了大吉岭后半段铁路的修建。最初的载客车厢是由国外进口的,它得体积仅仅比常用的四轮小车大一点,车顶装有帆布蓬顶,还摆有一些木凳子。不久以后,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公司在坦德海里建成了生产车间,开始用进口原料批量生产一等、二等、三等乘客车厢。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工程进展神速,各铁路段铁路相继开通。1880年8月23日,锡里古里至库尔西扬段铁路(31.75英里)开通;1881年2月2日,库尔西扬至索纳达段铁路(10英里)开通;1881年7月4日,索纳达至大吉岭段铁路(0.25英里)开通。
  卡奥卡-西姆拉铁路位于印度西北部的喜马偕尔和哈里亚纳邦,铁路全长96公里,连接两个邦的卡奥卡镇和西姆拉镇。卡奥卡-西姆拉铁路是一条单线窄轨铁路,铁轨宽度仅为762毫米。始发站为卡奥卡,19世纪中叶与高海拔的西姆拉镇(海拔2076米)连接通车,成为技术和建造材料突破的象征。
  23 印度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 (2002)
  Mahabodhi TempleComplex at Bodh Gaya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是与佛祖生前生活紧密联系的四个圣地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是佛祖得道的地方。寺庙最早是阿育王于公元前3世纪建造的,现存的寺庙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到6世纪。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是笈多王朝后期以来印度现存的最早的全部为砖石结构的佛教寺庙之一。
  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因而佛教圣地也是多得很,最为神圣的该是菩提伽耶。菩提伽耶位于比哈尔邦伽耶城南10公里,释迦牟尼当年云游到此,在附近的森林里苦修6年,使他形容枯槁,精疲力竭,但还是未悟得解脱之道。于是他放弃苦修,到尼连禅河中沐浴,洗去一身积垢,随后攀树枝上岸,喝了牧羊女奉献的乳粥之后,便来到了菩提伽耶,在一棵大菩提树下打坐静思,发誓如若不能大彻大悟,终身不起。他就这样苦思冥想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悟得了正道,成为佛陀。因而菩提伽耶是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
  根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寺庙建于公元三世纪,直到十四世纪,缅甸国王在此遗址上,出资重建,不多久这座寺庙又遭严重的洪水,随洪水而来的大量泥沙又将它埋在沙土中长达数百年。19世纪70年代,缅甸佛教徒与当时孟加拉国政府的协助下,终将摩诃菩提寺庙修复,寺庙的外貌在十九世纪时为英国考古调查队再次整修。从此这座雄伟大塔,得以重见天日。
  最主要的建筑物是高约50米的摩诃菩提寺,形如金字塔,底层为边长各15米的四方形,上部逐渐收缩,顶部为圆柱状,上立一铜制螺旋形圆顶。寺塔第一层四角有四个与主塔形制相仿,但规模较小的金字形塔及圆顶。寺东大门前有一石牌坊,大门两旁则为佛龛,龛内及寺内大殿供有贴金佛像。寺的其余三面有60余根高2米的石制围栏柱,分别建于公元前5世纪与公元前2世纪。如今的石围栏大多为复制品,真品已移至各博物馆陈列。寺西侧是著名的大菩提树,树下有一金刚座,周围有中国汉地及西藏地区、日本、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佛教组织和僧人修建的寺院。附近有村女善生供奉乳粥遗址和释迦牟民留影窟遗址。近代曾在此发现五方北宋前期的汉文碑刻,现存加尔各答博物馆。
  摩诃菩提寺外不远处,有20世纪初以来中国、日本、缅甸、斯里兰卡、泰国、不丹、尼泊尔、孟加拉国国、越南等国修建的二十多座佛庙。徜徉在这些佛庙群中,佛虽然源于印度,但传播于各国期间都糅进了各国的特色,不仅佛庙建筑格式不同,就是佛像也不尽相同,印度的佛像显得鼻子稍大,面部显长,有威严之气;中国、日本的佛像则是鼻子显小,脸盘圆润,温和了许多;泰国则是四面佛。中国的佛庙是典型的汉式建筑,叫"中华大觉寺",虽然规模不大,但弥漫着十足的"中国味",中国人见了倍感亲切。
  菩提伽耶东边就是尼连禅河,但今日的尼连禅河大部分已经干涸,只有少许地方能看到浅滩流水。但从三四十米宽的河床可以推知,昔日的尼连禅河可是碧波荡漾,气势不凡。穿过尼连禅河的河床继续前行,过一个小村就来到了释迦牟尼当年接受牧羊女乳粥的地方,现设立了一个泥庙,有牧羊女的塑像。如果不是这个牧羊女的施舍,佛祖有可能无力走到菩提树下,佛教也就不会流传至今,牧羊女的确是功不可没。离小泥庙几公里以外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山洞,佛祖曾在那里打坐,洞内如今也是香烟缭绕,成为佛家圣地。
  当前摩诃菩提寺庙总高约五十二公尺,入口是在佛塔的东边,佛塔前有古老牌坊石柱,大约五世纪前后所建,石柱上有莲花纹和象征吉祥的动物卡里和一些传说中的灵兽。佛塔入口有一块大木板,供信徒行大礼拜用。佛塔四周有四个小石塔。西面入口壁面的两个小佛龛供着观音菩萨像。大殿整个由石头雕造,朝拜者一进佛殿,即可看到高台上的大佛呈降魔手印,原本是以青黑岩雕刻,它已经由西藏人镀了金,被披上一件橙黄色的大袍。这个金字形的佛塔,是延续二世纪的佛塔造型而来。特征便是在佛塔顶部有层层循上渐小的伞盖。佛塔入口正面雕刻装饰着古代佛塔前门坊的造型。门坊柱上有雕刻狮子作狮吼状,代表着佛陀法音宣流,威震十方。平面坊中有圆形龛供奉着佛像。这圆形龛呈直线形的排列从底朝上而渐小,使佛塔在整体视觉效果颇具均衡的美感。佛塔四面的浮雕,是由马蹄形类似的拱门式样所组成。这图案是用来代表早期佛教的僧院。它是取材于早期佛教建筑的入门或石窟洞口的结构形状。壁龛下有俯莲式的莲瓣装饰,最下边的基台有呈对称的孔雀浮雕。孔雀代表着高贵与清净。每小壁龛间有小石柱分割其间。佛殿入口两侧塑有二尊非常优美的佛像,左侧一尊呈无畏印的佛像,佛像衣着薄如轻纱是特色之一,表现笈多王朝时期的艺术风格。
  大塔三面围绕的石栏楯,最早由阿育王所建,但后为孔雀王朝之后的笈多王朝所重新建造。石栏楯的构造,其根结构有间柱、横栏柱和圆形板。整个栏楯以西南面保存得最好,东北面则损坏很多。高度约八英尺高。栏楯柱上刻有各种不同的纹饰和传说中的灵兽,十足展现了浓厚的希腊风格纵梁柱部分雕刻着佛一生的事迹,当时并没有佛像的制作,就以象征的手法,以象表示诞生,法轮代表说法,佛塔表示涅盘。大部分古代原柱已被搬至附近的菩提伽耶博物馆陈列,当前仅保存四个古老原柱。其余的石栏楯是近代仿造的。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的很多建筑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印度早期艺术史的重要标志。
  24 印度温迪亚山脉的比莫贝卡特石窟 (2003)
  Rock Shelters ofBhimbetka
  比莫贝卡特石窟位于印度高原心脏地区南部边缘的温迪亚山脉丘陵地带。在相对密集的森林之上是大量的沙石岩,有五组天然石窟,里面岩画的历史从中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文明历史时代。21个毗邻石窟遗址的村庄居民的文化传统,与石窟岩画中所描绘的内容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石窟被命名为"比莫贝卡特"是源自于印度著名的《摩诃婆罗多》史诗中一个名叫"比马"的英雄。印度的考古学家们认为石窟中的岩画是历史久远的文物,有的甚至是旧石器时代的产物,但这些报告一直没有有力的依据。根据岩画中的艺术描述推断,它们很可能是中石器时代的作品,每一幅画记录了不同区域文化的不均衡发展。印度的中石器时代可能比东欧和中亚要早二、三千年。
  比莫贝卡特的一百三十个石窟是印度史前艺术最大的储藏室。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居住到现在,是人类最早的居住地之一,比莫贝卡特石窟将带你回到三万五千年前的历史时期。事实上,这个地方见证了从石器时代晚期到历史时期早期的文化次序。这些史前石窟"古老的比莫贝卡特石窟画廊隧道"保存了一些迷人的图画,这些图画的日期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用手斧、屠刀和刮刀把肉和动物的皮毛分开,用坚硬的石英磨制成细小的针来制作美丽多姿的作品。还有磨谷物和坚果用的手推石磨,以及被称为赭土的染色用的土颜料。
  石器时代的艺术家们在这些石洞中描画他们的希望和恐惧,其魅力至今让我们不禁沉迷其中。这些岩画展现了伟大的生命力和非凡的表现力,使让我们得以窥见当时的犀牛、大象、马和家畜等动物、看到当时家庭生活的场景——女人带孩子或者做家务、了解狩猎和战争情况。当我们透过岩画看到我们的祖先实现从动物变为人类飞跃,由群居逐渐完成社会的组织体验公共生活时,又怎能不激动万分。
  距比莫贝卡特石窟七公里远的伯尔凯拉是南亚最富有的户外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成千上万的阿舍利文化(欧洲石器时代初期)器具散落于那里茂密的柚林中。
  25 印度尚庞–巴瓦加德考古公园 (2004)
  Champaner-PavagadhArchaeological Park
  尚庞–巴瓦加德考古公园坐落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潘奇马哈斯县。该考古公园接近由古吉拉特苏丹马哈茂德·伯克达(Mahmud Begada)兴建的古城尚庞,并由巴瓦加德山上的高地堡垒拱卫。尚庞–巴瓦加德考古公园是一块古老的土地,这里集中着许多尚未挖掘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极高考古价值的文化遗产。它的景致异常优美,包括史前(青铜时代)遗址,古代印度都城的高地堡垒,16世纪时古吉拉特王国首都的遗址,以及8世纪至14世纪古老的军事防御工程、宫殿、宗教性的建筑物,住宅区的排水系统,农业设施和供水装置。建立于巴瓦加德山丘上的卡力卡玛达寺,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圣地,终年吸引着大量的朝圣者。该遗址是莫卧儿王朝之前唯一一个完整的无变化的伊斯兰城市。
  考古公园内的遗迹包括青铜时代的史前遗址,早期印度都城的城堡, 16世纪时古吉拉特王国首都的遗址,以及8世纪至14世纪的宫殿,清真寺,陵墓,庙宇,阶梯井(Stepwell)和蓄水池。建立于巴瓦加德山丘上的卡力卡玛达寺(KalikaMata Temple, Pavagadh)一直是印度教的圣地,常年吸引着大量的朝圣者。该遗址是莫卧儿王朝之前唯一一个完整的无变化的伊斯兰城市。尚庞–巴瓦加德考古公园记录了从印度文化到伊斯兰文化的历史变迁,同时也保留了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早期莫卧儿帝国以前的伊斯兰建筑。
  尚庞–巴瓦加德考古公园所在的古吉拉特邦是位于印度最西部的一个邦,自古就以商业发达闻名。古吉拉特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可溯源于哈拉帕文明时期(约公元前 2500年)所建的遗址中。该遗址在古吉拉特最古老的城镇——艾哈迈达巴德县的洛塔尔被发现的。喀奇县的苏尔科特达和拉杰科特,以及拉杰果德县的苏瑞那萨加特是这一文明最早的遗址。这些城镇皆为棋盘式布局,街道布局也十分规整,房屋用烧好的砖使用灰浆砌成,历经岁月的排水系统、浴室和公共浴池,无不显示出一种先进发达、自觉的文化意识以及对城市完善的管理。这充分表明,当时古吉拉特在城市规划布局和建筑方面处于极为先进的水平。
  考古遗迹和文字记录来看,尚庞地区早在青铜时代就有人定居了。但是,在公元400年之前,该地区一直没有很繁荣的文明。当地传说称,时母的右脚拇指踩到了这里的群山,然后由此衍生出了山里的神明。
  尚庞的名字来自恰姆帕(Champa),他在查维达王朝(Chavda dynasty)统治时期(公元746-806年)建立了这个城市。尚庞被安黑普尔巴丹(Anhilwad Patan)统治到1297年左右,直到被阿拉乌丁·卡尔吉占领。在卡尔吉王朝,尚庞称为了一个城堡。在此期间,拉其普特的金齐肖汉人(Chauhan)也曾在尚庞定居。巴瓦加德山曾分别被索兰奇王朝(Solanki dynasty)和金齐肖汉人统治。在1418到1450年之间,他们依托山上的城防击退了附近的伊达国(Idar)和来自艾哈迈达巴德的穆斯林统治者的入侵。1483年,苏丹马哈茂德·伯克达(Mahmud Begada)的大将马利克·阿萨德(Malik Asad)入侵尚庞地区时被杀,苏丹的大军因此围攻巴瓦加德山长达一年之久,并最终在1484年11月17日占领城堡。苏丹马哈茂德·伯克达(Mahmud Begada)在占领城市后,将城市重新命名为穆哈默德巴德·尚庞(MuhmudabadChampaner),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主城长达23年之久,并最终变成苏丹国的首都。在此期间,苏丹马哈茂德·伯克达开始兴修各个清真寺。苏丹马哈茂德·伯克达于1511年去世,其继任者继续统治尚庞直到1536年巴哈杜尔沙阿(Bahadur Shah of Gujarat)去世。1535年,莫卧儿帝国君主胡马雍入侵尚庞。巴哈杜尔沙阿去世后,苏丹国首都搬回了艾哈迈达巴德,尚庞因此急速衰落,几乎被废弃。英国殖民者于1803年首次来到尚庞,此时尚庞大约只有500人靠生产生丝维生,城市大部分也被毁了。1812年,一场霍乱袭击了尚庞,只有400户居民幸存。英国殖民者最终于1829年7月13日占领尚庞。
  自13世纪始,穆斯林统治者使古吉拉特的建筑遗产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古吉拉特拥有印度最丰富的伊斯兰建筑,并以"唯一完整的伊斯兰城市"而著称。
  在古吉拉特印度—伊斯兰建筑的第一阶段,引进了圆屋顶、半圆拱门、对角斜拱门、蜂巢形图案装饰和方墙四角圆穹顶支撑拱,古吉拉特菱形花纹装饰和花卉图案,以及雕塑和古兰经文镌刻。古吉拉特穆斯林建筑的第二阶段于艾哈迈德·沙一世统治时期(公元1411年)开始出现。第二阶段开始的标志是在他统治的早年于艾哈迈达巴德建立的一座新清真寺。艾哈迈达巴德的清真寺显示出这种建筑从立面空白相对质朴的风格,发展到建有雕柱连拱廊围屏的类型,体现了印度教—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融合。这一阶段留下的一些最为壮观的建筑遗存是阶梯井。这些井不仅用于沐浴,还与仪典有关,这一仪典可追溯到拉其普特时期。气势恢宏的阶梯一直通到地下水面,陡直的井壁上布满了各种雕刻。在第三阶段,古吉拉特的穆斯林建筑在莫卧儿王朝的统治下达到了最后阶段,其风格更加奢华。在这一阶段,建筑物变得更为装饰华丽。
  尚庞城堡最初由统治古吉拉特的索兰奇王朝兴建,后来在金齐肖汉人统治时期得以加固。1484年,苏丹马哈茂德·伯克达占领了该城堡,并将其命名为穆罕莫德巴德·尚庞。城防自毛利亚高原(Mauliya plateau)始,跨越附近的丘陵并终于山下的平原。城防规模浩大,城墙由砂岩建成,且在连接处修有要塞,而要塞则被精致的瞭望台装饰。城墙上砌有若干城门,而城内则有军营和监狱。
  考古公园内最早的寺庙坐落在巴瓦加德山上的毛利亚高原,兴建于公元10-11世纪,供奉的是拉库利萨神(Lakulish)。该寺庙已经废弃,仅有部分残余。遗迹内可以见到拉库利萨,湿婆,梵天和毗湿奴的造像。该寺庙按传统印度神庙样式(Hindu temple architecture)修建。
  公园内游人最多的寺庙为卡力卡玛达寺(Kalika Mata Temple, Pavagadh)。寺内供奉有三座女神造像:中间的造像为时母,左侧的造像为巴忽查拉女神(Bahuchara Mata),而右侧的造像依然为时母。有趣的是,寺内的尖塔有一处祭坛,供奉的是在本地广受崇拜的穆斯林圣人沙达那得沙长者(Sadanadsha Pir)。该寺庙为古吉拉特邦第三大的夏克提神庙,同时也以怛特罗崇拜闻名。卡利卡玛达寺由一条740米长的单缆索道链接,该索道每小时能运输1200人次,是印度全国最高的索道。
  尚庞–巴瓦加德考古公园内最重要的清真寺是迦玛清真寺。该清真寺由苏丹马哈茂德·伯克达兴建,接近尚庞城堡东门。迦玛清真寺的建筑混合了印度传统风格和穆斯林建筑风格,内部装饰优雅,被誉为西印度地区最精致的清真寺。迦玛清真寺修建于高台之上,有一个中央穹顶,两座30米高的宣礼塔,172根石柱,7座壁龛和数个雕饰华丽的门。莫卧儿建筑风格据信起源于本地,并综合了印度宗教的教义以及穆斯林的思想和建筑工艺,而迦玛清真寺的中央穹顶体现了这种风格的结合。清真寺表面装饰有太阳,钻石,瓶罐和藤蔓样式的浮雕,也有常见于早期寺庙的荷花标志。清真寺内还有三处椭圆形壁画,一处在讲台上方,还有两处在讲台侧面,三处壁画均刻有古兰经中的箴言。两座宣礼塔中的一座于1812年的一场炮战中受损。
  26 印度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前维多利亚终点站) (2004)
  ChhatrapatiShivaji Terminus (formerly Victoria Terminus)
  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旧名孟买的维多利亚终点站,是印度维多利亚时代哥特式复兴风格的建筑典范,融合了印度传统建筑的主题。由英国建筑师F.W.Stevens设计的这座建筑成为孟买这个"哥特式城市"和印度重要的国际商业港口城市的象征。终点站根据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模式的哥特式设计建造,从1878年开始,历时十年以上。其引人注目的石头圆屋顶、塔楼、尖拱和不规则的地面设计, 都接近传统的印度宫殿建筑。英国建筑师和印度工匠相互协作,融合了印度的建筑传统和风格,形成了孟买独一无二的新风格,这是两种文化交汇的杰出典范。
  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直到现在,仍然是孟买乃至全印度最大、最繁忙的火车站。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车站,原名维多利亚火车站。在过去,波利班达尔站,位于孟买东部,是地方商业交流和贸易活动。在1850年代,伟大的印度半岛铁路运行在这个地区,给它起名叫"博里班达尔",开始了其第一个铁路服务,覆盖总距离34公里的领主。英国统治时期,该站最终被重新设计,由英国建筑师F.W.史蒂文斯重建,卫冕皇家的名字,以维多利亚女王命名,此后,改为维多利亚总站。该站的建设历时10年完成,对应了女王金禧1887的日期。当时,此建筑耗资260000英镑,是孟买最昂贵的建筑设施。后来,车站的名字改为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
  每个古迹都有其不一样的历史,它们的名字很多都是来自对这里影响很大的英雄人物的名字,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也不例外,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十七世纪马拉特联邦的缔造者、反抗莫卧尔王朝统治的印度民族英雄贾特拉帕蒂·希瓦吉,(1630~1680)。贾特拉帕蒂·希瓦吉领导起义反对莫卧儿帝国的统治,建立了马拉特国家(后来形成了马拉特联盟,成了印度最强大的政权)。因为莫卧儿帝国是伊斯兰教的,所以,希瓦吉也被称为印度教的圣人。
  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是印度维多利亚时期哥特式复兴建筑的著名代表,包含来自于印度传统建筑的主题,成为孟买的象征,并且成为城市的代表性建筑和印度主要的国际商业来往的港口。这个终点站其显著的石头院顶、角塔、尖锐的拱门和古怪的植物与传统的印度宫殿建筑相辅相成,是不同文化在一起融合的显著例子。这一建筑不仅在建筑上富有特色,而且长期以来作为一个公共建筑,显示了印度的工业特别是铁路在殖民经济支持下的发展。这里也是普通人经常接触的地方,有乘客、警察、小贩,至今这里附近的区域还是一个活跃的社区。
  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火车站是19世纪晚期英联邦铁路建筑方面的优秀典范。先进的结构技术解决方案,及其维多利亚哥特复兴式风格和印度传统特色,都是火车站的特点。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反映了第十九世纪晚期维多利亚哥特风格和设计,是印度和欧洲文化的交融。内部的木雕、瓷砖、铁饰和黄铜扶手,售票处的铁格子,巨大楼梯的栏杆,以及其他装饰物都是孟买美术学校学生的作品。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反映了第十九世纪晚期维多利亚哥特风格和设计。大厦的纹饰,完整的炮塔,尖拱和偏心地设计,是印度和欧洲文化的完美融合。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火车站总站有对称的两侧,东、西轴中间,有一个高高的圆顶,这是结构的焦点,像印度宫殿建筑。到目前为止,总站保留了大部分的建筑设计,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部。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火车站总站入口两旁是狮子和老虎代表两个国家英国和印度,车站的内部衬有高品质的意大利大理石。
  在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火车站及附近有很多的景点,这里同时也是影视剧拍摄的好地方,很多奥斯卡获奖作品的场景就在这里,例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火车也经常出现在宝莱坞电影镜头之中,值得人们看的还有拉帕蒂·希瓦吉火车站中的印度中央铁路总部,2011年,200人进入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火车站,表演了流行的宝莱坞歌曲即兴舞。车站旁有植物喷泉、著名的大学学府孟买大学等。
  27 印度德里红堡群 (2007)
  Red Fort Complex
  德里红堡群,位于印度国家首都辖区新德里,是印度最大的王宫。德里红堡建筑群是建在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国王沙贾汉(1628-1658年)的新首府——沙赫杰汗纳巴德的宫殿。因其大规模的红色砂岩围墙而得名。红堡毗邻1546年IslamShah Sur建造的萨林加尔古堡,两者共同构成了红堡建筑群。私人寓所由一排亭子构成,亭子之间靠连续的水渠连接,这些水渠称作Nahr-i-Behisht,或"天堂水流"。宫殿的设计模仿了《古兰经》对于天堂的描述,殿内刻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人间有天堂,那么天堂就在这里,不在别处。"人们把红堡看作莫卧儿王朝创造力达到顶峰的典范,在沙贾汉国王的带领下,其设计登上了新的高度。宫殿的规划以伊斯兰原型为依据,而每座亭子展现了具有莫卧儿王朝典型建筑特征的元素,反映出波斯、贴木儿王朝和印度建筑传统的相互融合。红堡的创新性规划和建筑风格,及其花园设计,对于后来拉贾斯坦、德里、阿格拉和其他地方的建筑及花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历史事件的价值进一步强化了建筑本身的重要性。红堡建筑群通过其建筑反映了印度从莫卧儿王朝时期到印度独立之间各个阶段的历史发展。
  红堡是莫卧儿帝国第五代皇帝沙贾汉在把首都从阿格拉迁到德里后,于1639年下令建造的,因为沙贾汗觉得以前阿格拉的那个城堡不够气派,所以在此重建王宫。莫卧儿王朝(英文:Mughal Empire,1526年-1858年)是突厥化的伊朗—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卑尔自今中亚南下攻入印度建立的封建王朝。在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陆,以及中亚的阿富汗斯坦等地。是一个伊斯兰教封建王朝。巴卑尔逝世后,其子胡马雍在1540年为苏尔王朝的舍尔沙战败,被逐出印度,但是他随即重整兵力,于1555年卷土重来,恢复了帝国。自第三任皇帝阿克巴到第六任奥朗则布统治时期是莫卧儿帝国的全盛时期,帝国的疆域经过逐步的扩张而达顶峰,经济繁荣。奥朗则布去世后,莫卧儿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步缓慢,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爆发之后,英国击败西帕衣团,并彻底废除已经有名无实的帝国。到沙·贾汗(1628~1658在位)时代,莫卧儿王朝国势日盛。文化艺术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是民族传统与中亚及波斯艺术相结合。沙·贾汗早年在宫廷受到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通晓武略。信奉逊尼派教义,信仰虔诚。他统治时期,经济发展,国库充盈,伊斯兰文化得到发展。他投入巨资修建了宫殿、陵墓、清真寺,使王朝的建筑艺术达到较高的水平。1653年在阿格拉为其爱妃泰姬·玛哈尔建造的雄伟、华丽的陵墓,堪称"莫卧儿建筑的顶峰",至今犹存。红堡建筑群10年动用上万人才完工,此后一直是莫卧儿皇帝的宫殿,直至1857年最后一代皇帝被废黜流放。国家从此衰弱,领土也被地方势力和英国瓜分。1857年的印度反英起义中,民族起义军与英军在红堡激战,华丽的宫殿遭受了不小的破坏。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国旗第一次在这里升起。红堡也成了印度民族力量的象征。
  红堡位于德里东部老城区,紧邻亚穆纳河,因整个建筑主体呈红褐色而得名红堡。整座城堡都是用红色砂岩所建,占地面积195*548*34立方米,周围城墙高耸,气势非凡。城堡内的建筑包括明珠清真寺、公众厅与私人厅以及专供皇帝使用的冉玛哈勒宫等。红堡有护城河环绕,东北角为建于1546年的萨林加尔古堡(Salimgarh),四面环以厚重的围墙。围墙为石质,总长度约2500米,高度临亚穆纳河一侧稍低,临德里主城区侧偏高,从16米至33米不等。红堡外墙呈不规则八角形,有亭阁、阳台和大理石窗户,所以看起来不是那么单调。内殿则是用大理石和其他名贵石料砌成,壁上刻有花卉人物的浮雕,镂空窗板上镶有各色宝石。城堡以砂岩砖石和红色大理石建成,融合了波斯、贴木儿王朝和印度建筑元素,同时又保持了伊斯兰传统特色。在这种独一无二的风格之外,建筑还体现出精巧复杂的对称结构,这即是沙贾汉风格。宫殿的规划以伊斯兰原型为依据,而每座亭子展现了具有莫卧儿王朝典型建筑特征的元素,反映出波斯、贴木儿王朝和印度建筑传统的相互融合。红堡的创新性规划和建筑风格及其花园设计,对于后来拉贾斯坦、德里、阿格拉和其他地方的建筑及花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印度人心目中的红堡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故宫,他号称世界上最鲜艳的皇宫,很多印度人说到旧德里城,一定要去参观德里红堡群。
  28 印度简塔·曼塔天文台 (2010)
  The JantarMantar, Jaipur
  印度斋浦尔的简塔·曼塔天文台建成于18世纪初,建筑为砖石结构。天文台内建有一组由20多个主要固定装置构成的观测设备。它们是已知观测装置中的不朽杰作,并在许多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简塔·曼塔天文台为用肉眼进行天文观测而设计,其建筑和装置都采用了不少创新设计。它是印度最重要、最全面、保存也最完好的古天文台,展现了印度莫卧儿时代末期对宇宙的认知以及探究天文学的能力。
  天文台是斋浦尔城的建造者萨瓦伊·杰伊·辛格二世的杰作,于1738年完成。天文台是当年的星象家用来观测天象,预测事务的场所。碧绿的草坪上,散布着众多奇形怪状的砖砌建筑,以及世界最大的日晷,每个都有特别的用途。精准的观测设施体现出古代印度人民的聪明和智慧。斋浦尔的简塔·曼塔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天文台,各种观测仪器,至今还能为天文学家所用。
  天文台的建造者萨瓦伊·杰伊·辛格二世是莫卧儿王朝末期的一位国王,他对天文学和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他引进了古希腊和伊斯兰的很多集合和天文著作,并修建了天文学图书馆。他一生共建了五座天文台,其中三座分别位于德里、斋普尔和瓦拉纳西。他于1724年在德里修建了第一座简塔·曼塔,又于1728-1734年修建了斋普尔简塔·曼塔。德里的简塔·曼塔,跟斋普尔的很像。斋普尔的简塔·曼塔天文台是最大的一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19世纪,天文台曾遭到损坏。陆军少校及业余天文爱好者亚瑟·嘉莱特(Arthur Garrett)曾任斋浦尔地区的助理工程师,其于任职期间内曾主持对天文台进行初步维护。游人如今看到的这座天文台是1901年恢复的。
  该天文台是由十九部以固定装置为主体的天文仪器组成的。这些天文仪器是已知古代观测装置中的不朽杰作,并在许多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天文台中的萨穆拉日晷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制日晷。天文台的天文仪器观测三类主要的天球坐标系统:地平坐标系统,赤道坐标系统和黄道坐标系统。在天文台的天文仪器中,有一台名为卡巴拉(Kapala Yantra)的观相仪可以对两种天球坐标系统进行转换。天文台的建造和观测仪器显示出古印度人的惊人智慧,他们很早就具有了观测天文的科学知识,这使该天文台颇具盛名。在这里,可看到两个圆形分许多格子测时间用的、距今有近300年历史的日晷, 好像是现代的而不是年代久远的仪器。院内十二个三角形的小建筑,代表十二个星座,每个星座的角度及方向都朝着各自的星座,很准确、科学,至今还被用于研究占星学。天文台里面的每一个仪器都有它专门的用途,比如测量星星的位置、高度和方位角,比如计算日蚀,据说有的现在还在使用中。天文台展现了莫卧儿时代末期印度人对宇宙的认知以及探究天文学的能力。该天文台建筑为砖石结构,而天文仪器以砖石和铜器制成。这些天文观测仪器的原理来自于古代印度梵文典籍,并辅以莫卧儿时期获得的伊斯兰天文学数据。这些天文仪器使得人们可以利用肉眼观测星体位置。该天文台既在建筑工艺上有创新,又从18世纪印度不同的宗教和社会思想中获得灵感。该天文台是托勒密式定位天文台的一个典型代表。
  29 印度西高止山脉 (2012)
  Western Ghats
  西高止山脉(Western Ghats)是印度南部的一座山脉,位于德干平原的西部,大体与阿拉伯海的海岸平行,距离海岸大约30-50公里。山脉呈南北走向,北起塔普蒂河,南至尼尔吉里丘陵与东高止山相会合,继续南行,止于科摩林丘陵,长度约1600公里,海拔平均为900米。西高止山脉纵穿印度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和喀拉拉邦。
  西高止山脉东坡平缓,西坡陡峭。西临海岸平原,地势陡峻,且当季风之冲,降水丰富,森林茂密,南部发育为热带雨林,成为重要的热带作物和茶树种植地带。东接德干高原,坡度平缓,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有山口多处,为东西间交通孔道。在南部,西高止山脉的南边与其他小的山脉相连,特别是泰米尔纳德邦西北部的尼尔吉里丘陵。这些小山脉和丘陵与东高止山脉相连接,起到野生动物走廊的作用,通过此走廊,大象等动物可以在东边和西边的山脉之间自由穿梭。
  西高止山脉的最高峰是A nai Mudi 峰,海拔2695米,位于喀拉拉邦。另外主要的山峰还有北段(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几座高峰。
  西高止山脉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极高并且拥有大量特有物种,它是世界公认的八大"最热门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遗产范围内的森林,包括一些全球各地的非赤道热带常绿林的优秀代表,生活着至少500多种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其中至少325种属于全球濒危植物、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这325种濒危物种中包括229 种植物,31种哺乳动物,15种鸟类,43 种两栖动物,5种爬行动物和1种鱼类。 在325种濒危物种中,129种被列为珍惜物种,145种被列为濒危物种,51种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由于当地农业和种植业的扩展,西高止山脉的生物多样性一直岌岌可危。一项1997年的研究显示, 1927年~1990年,该地区失去了约40%的森林覆盖——转而变成农田、咖啡和茶叶种植园,原始森林缩减至原来的10%。栖息地破碎使当地特有物种,如尼尔吉里林鸽、尼尔吉里塔尔羊、马拉巴灵猫等动物被列入极度濒危动物名单之中。
  30 印度拉贾斯坦邦的高地城堡 (2013)
  Hill Forts ofRajasthan
  拉贾斯坦邦的高地城堡位于印度西部的拉贾斯坦邦,列入遗产名录的包括6座城堡。6座城堡是当年的6个高地要塞,这些要塞是公元8世纪至18世纪该地区藩王权利的证明。
  拉贾斯坦邦的高地城堡的6座城堡分别是:吉多尔格尔堡、贡珀尔格尔堡 、伦塔波尔堡、杰伊瑟尔梅尔堡、琥珀堡 以及加戈隆堡。这6座城堡分别位于拉贾斯坦邦的不同城市,建筑时间跨越8世纪至18世纪,为拉其普特时期军事建筑。城堡巧妙运用附近地形,因地制宜,凭借山岭、沙漠、河流和密林等天然屏障,组成坚实的防御体系。在高大宏伟的城墙之内,城市中心,宫殿、庙宇、集市应有尽有,反映了印度中世纪及中世纪后期的建筑风格的演变,为印度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拉贾斯坦邦的高地城堡利用有利的地形而建造,坚固的防御工事使其成为易守难攻的地方,也成为作战最有利的地方。这些山地城堡是拉贾斯坦邦强有力军事据点的最杰出代表,也是拉贾斯坦邦军事防御建筑发展的例证。高地城堡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至7世纪,从7世纪至18世纪的堡垒应有尽有,每一座堡垒都代表着一种建筑结构,同时也简述了拉贾斯坦邦的军事历史,说明了13世纪至19世纪拉贾斯坦邦军事防御能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游客来到拉贾斯坦邦的高地城堡可以观赏到风格迥异的城堡,由于建筑结构不同,想要了解每个城堡,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
  建于1592年的琥珀堡(Amber Fort)位于拉贾斯坦邦首府斋浦尔城郊北面11公里的一座小山上,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城堡由奶白、浅黄、玫瑰红及纯白石料建成,远看犹如琥珀,故称之为琥珀堡。也有一说因城堡建在一座叫琥珀的小山上,故称之为琥珀堡。城堡内面积较大,有数座独立建筑物。琥珀堡建筑宏伟,装饰华丽,让人流连忘返。琥珀堡的建材主要是砂石及大理石,其城墙、门以及石头道路等建筑元素体现了当时印度文化和拉吉普特部落文化的交流,如今已是斋浦尔地区富有盛名的旅游景点,游客可骑大象上山参观。琥珀堡建在一座能俯视斋浦尔全城的山丘之上,是印度古代藩王RajaManSingh建立的都城。堡垒内规模宏大华丽,由多个不同时期的宫殿组成,并依山势兴建,层层叠叠,极为壮观,是最典型的RAJPT风。1675年建的"镜之宫" (Sheesh Mahal) 最为著名,宫殿尤其瑰丽,宫殿用玻璃嵌壁,在阳光的反射下,整个宫殿熠熠生辉,这里曾是藩王的寝宫。其镶嵌镜片和彩色宝石手法,与阿格拉著名的泰姬陵如出一辙。只需燃起一点烛光,即可反射出千点光芒闪烁,堪称世上绝无仅有的奇观。虽然目前宝石已改成赝品,但是在其中点燃一盏烛光,仍可看见镜片经过光线折射后,有如芒钻漫天飞舞、非常奇妙。琥珀堡所在位置地势险要,下方有一条护城河,周围环绕着蜿蜒的高墙。整座城堡居高临下,捍卫着斋普尔城。据说这里曾经作为印度的首都长达6个世纪之久。宫殿的拱形屋顶、几何图形的细格子窗棂、大理石廊柱和花朵植物雕刻,都是受到莫卧儿建筑风格影响(其实也就是有较重的伊斯兰教风格)。琥珀城堡上方还有一座杰加尔堡(Jaigarh)。琥珀堡中的御居十分有趣。地面一层分隔成十二所房子,各住一位王妃。建了十二道独立楼梯通往各妃子的房间,王妃的居室中间却由墙壁分隔,不能互通,无法知道国王到哪位妃子的房间去了。众妃子呷醋争吵还要到中央的广场去才骂得成,而国王则在二楼阳台一目了然,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杰伊瑟尔梅尔城堡(Jaisalmer Fort)是用黄色砂岩建造而成的。它历史悠久,是拉贾斯坦邦最古老的城堡之一。杰伊瑟尔梅尔是古印度通往国外的贸易地,现因临近巴基斯坦,所以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大部分建筑均采用金黄色的岩石雕刻而成,每到日落,在夕阳的照耀下,整个城市一片金黄色,杰伊瑟尔梅尔又有"黄金城市"的美誉。人们相信,杰伊瑟尔梅尔原是天上的宫殿,只因了魔法师的咒语,一夜之间,被移到了荒凉的塔尔沙漠腹地,这个故事已经记载在《一千零一夜》里。
  贡珀尔格尔堡(Kumbhalgarh Fort)是一幢非常独特的建筑,以其在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万里长城的居于第二位的城墙闻名于世。
  31 印度大喜马拉雅山脉国家公园保护区 (2014)
  Great HimalayanNational Park Conservation Area
  大喜马拉雅山脉国家公园坐落于印度北部的喜马偕尔邦的库鲁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部,建立于1984年,占地面积达1171平方千米,海拔1500米至6000米。保护区面积905.4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265.6平方千米,保护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美景和生物的多样性"于2014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大喜马拉雅山脉国家公园保护区由高高的山峰、面积广阔的高山草甸、潺潺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组成,为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高山冰川和积雪融水成为溪流的主要水源,对于下游成千上万的使用者至关重要。保护区内保护着受季风影响的森林和高山草甸,成为375种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包括31种哺乳动物、181种鸟类、3种爬行动物、9种两栖动物、11种环节动物、17种软体动物和127种昆虫等,其中有4种哺乳动物和3种鸟类属于世界濒危物种。这些动物在保护区内安逸地生活,受到了良好的保护。根据1972年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任何形式的狩猎都是禁止的。保护区内还生长着大量的药用植物。
  大喜马拉雅山脉国家公园保护区还是四条河流的发源地,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产生的涓涓溪流汇成了向西流淌的吉瓦纳尔河、塞恩河、特桑河以及向西北方向流淌的帕尔瓦蒂河的源头。
  32 印度古吉拉特邦帕坦县的皇后阶梯井 (2014)
  Rani-ki-Vav (theQueen’s Stepwell)at Patan, Gujarat
  古吉拉特邦帕坦县的皇后阶梯井坐落于印度最西部的邦——古吉拉特邦的帕坦县,皇后阶梯井修建在萨拉斯瓦蒂河河畔,是为了纪念公元11世纪的一个国王而修建的。这是一座带有台阶的,人可以自由上下的井,这种井是印度古吉拉特邦帕坦地区的特色。
  皇后阶梯井既可以说是一口井,也可以说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地下宫殿,深度达30米,分为七层。有台阶层层向下,据统计共有3500多个台阶。它的阶梯式结构是古印度人最高明的发明,体现了干旱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宗教需求,同时展现了古印度石匠的高超技术。阶梯井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分布于井壁上的雕塑,每一层的池壁上都排列着各种各样的雕塑:神像、人物、动物,几乎包括了印度教中所有主要的大神。
  皇后阶梯井是在索兰奇王朝时期修建的。一般认为,该阶梯井是为了纪念索兰奇国王布希密迭夫一世,由其孀妇乌达雅玛提修建的。布希密迭夫一世是索兰奇王朝的创立者穆拉雅加的儿子,而阶梯井大约是在布希密迭夫一世的继承人卡然迭夫一世在位时期完成的。乌达雅玛提为布希密迭夫一世修建皇后阶梯井的故事被记录在一部1304年完成的耆那教史诗中。
  皇后阶梯井建筑群规模庞大,约64米长,20米宽,30米深,整体呈东西走向,是类似建筑中体积最庞大,也是最奢华的之一。多层的石柱将阶梯井的台阶走廊均匀的分隔开来,虽然洪水带来的淤泥将该阶梯井的大部分埋于地下,只有井壁的部分浮雕可见,但从现存井壁西侧的一部分依然可以看见。井体本身是由砖砌成,表面覆以石制材料。井壁的墙上伸出成对的竖直扶手,扶手由井壁支撑,上面布满精美的刻饰,这些刻饰是类似雕塑中最精美的之一。因为皇后阶梯井的名字及其精美的艺术,人们也称其为"印度阶梯井中的皇后"。皇后阶梯井这座遗址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迹,折射出了印度十一世纪历史、建筑、雕塑以及科学技术和宗教艺术的灿烂光辉。皇后阶梯井反映了印度匠人修建阶梯井技术的高度,其精湛的技术、复杂的工艺和精致的细节使其成为玛鲁-古嘉拉式建筑的典范。
  33 印度那烂陀寺考古遗址(那烂陀大学),比哈尔邦那烂陀 (2016)
  ArchaeologicalSite of NalandaMahavihara(Nalanda University) at Nalanda, Bihar
  那烂陀寺遗址位于印度东北部的巴哈尔邦。遗址由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3世纪存在于此的寺庙和佛学院遗留下的古迹组成,包括窣堵坡(坟冢),舍利塔,寺庙(僧房学舍),以及重要的墙画、石刻、金属器物等艺术作品。那烂陀作为印度次大陆上最古老的大学而引人注目,其作为有序的知识传递场所存续长达800年,发展的历史见证了佛学宗教化的过程,以及寺院和教育传统的繁荣。
  在公元5世纪时,印度笈多王朝的鸠摩罗笈多王护持佛法不遗余力,为了佛法的传承在那烂陀创建了一所佛教大学——那烂陀寺。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中部都会巴特那东南90公里。梵语"那烂陀"三字意谓"施无畏"或"无畏施"。
  那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九百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最盛时有万余僧人学者聚集于此,教师达1500名,精通三藏的达1000多人。那烂陀不仅是研究佛学的重要地方,也是培养佛学家和佛教徒的重要场所。这里不但成为讲经说法、学习佛法的场所(每天都有一百多个讲坛),而且是研究因明、声明、医学、天文历算、工巧学、农学等的地方。七世纪时已成为全印度瞩目的大乘佛学中心。
  7世纪,大唐玄奘在那烂陀寺游学多年,撰写了《大唐西域记》,记录了古印度历史文化和那烂陀寺辉煌的佛学成就。
  12世纪末,穆斯林军队入侵印度建立穆斯林国家,那烂陀寺为穆斯林焚毁。
  19世纪末,考古学家在印度比哈尔邦发现了佛教遗址,出土许多精美佛教石雕、铜像、铜盘和印章等,经与《大唐西域记》核对,证明是那烂陀寺旧址,那烂陀寺遗址重现。
  34 印度甘托克国家公园 (2016)
  KhangchendzongaNational Park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心脏在印度北部(锡金州),甘托克国家公园包括一个独特的多样性的平原、山谷、湖泊、冰川和壮观,白雪皑皑的覆盖着原始森林的山,其中包括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神话故事与这座山有关,大量的自然元素(洞穴、河流、湖泊等)是锡金土著人崇拜的对象。这些故事和习俗的神圣意义已经与佛教信仰的综合构成了锡金人身份的基础。
  35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对现代主义运动有杰出贡献 (2016)
  TheArchitectural Work of Le Corbusier,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ModernMovement
  柯布西耶(1887-1965),法国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雕塑家、画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他和巴克敏斯特·富勒、密斯·凡·德·罗并称为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柯布西耶1887年出生于瑞士西北纳沙泰尔州,汝拉山区的拉绍德封。1907年先后到布达佩斯和巴黎学习建筑,在巴黎到以运用钢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筑师维克多·拉卢处学习。德国孟德尔松事务所工作,埃瑞许·孟德尔松事务所以尝试用新的建筑处理手法设计新颖的工业建筑而闻名,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在那里工作的巴克敏斯特·富勒和密斯·凡·德·罗,他们互相之间都有影响,一起开创了功能主义建筑的思潮。
  他于1917年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室内设计,与新派立体主义的画家和诗人合编杂志《华丽精神》,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笔名为勒·柯布西耶。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著名的"新建筑五点"(Cinq points de l"architecture moderne),它们是:
  底层架空(les pilotis):主要层离开地面。独特支柱使一楼挑空。
  屋顶花园(le toit-terrasse):将花园移往视野最广、湿度最少的屋顶。
  自由平面(le plan libre):各层墙壁位置端看空间的需求来决定即可。
  横向长窗(la fenêtre-bandeau):大面开窗,可得到良好的视野。
  自由立面(la façade libre):由立面来看各个楼层像是个别存在的楼层间不互相影响。
  按照"新建筑五点"的要求设计的住宅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勒·柯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三十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
  确实,在二十世纪的建筑行业中,勒·柯布西耶无疑是以其风格独特的作品以及观点鲜明的创作理论而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位大师,享有建筑行业的毕加索的美称。事实上,勒·柯布西耶不仅仅是一位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画家以及雕塑家,他的友人中就曾经包括法国著名画家勒热(Ferdinand Leger)等,他与毕加索也曾有过交往,他最初闻名于世的并不是他的建筑设计,而是他所负责编辑的《华丽精神》杂志, 《华丽精神》杂志的内容涉及美术、建筑、文学、电影、舞蹈、戏剧、音乐以及体育等多方面,整体上宣传科学的美学,该杂志上首次刊登了达达主义诗人的作品。可以说是在艺术领域走在时间前面的前卫性刊物。
  勒·柯布西耶致力于让居住在拥挤都市的人们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在都市计划有相关的影响,也是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的创始成员。柯布西耶被列入世界遗产的17个建筑作品为柯布西耶的代表作,分布在全球7个国家,即阿根廷、比利时、法国、德国、印度、日本和瑞士。这17座建筑历时半个世纪建成,用柯布西耶的话来说,这是一个"耐心的探索",创造出一种与过去决裂的全新的建筑语言。这些建筑包括印度的昌迪加尔市政大厦和政府总部、日本东京的国立西洋美术馆、阿根廷拉普拉塔库鲁切特博士住宅、法国马赛的马赛公寓、法国巴黎的萨伏伊别墅、比利时的吉耶特大宅(Maison Guiette)等,体现了现代主义运动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而引入的全新的建筑技法,而这些天才之作也是全球建筑事务国际化的重要证明。这些创意天才的杰作也证明了全球建筑实践的国际化。
  36 印度艾哈迈达巴德历史城区 (2017)
  Historic City ofAhmadabad
  艾哈迈达巴德是印度第6大城市,人口近600万,是印度重要商埠。当地以精美的穆斯林建筑、印度教寺院及陵墓而出名。艾哈迈达巴德跨萨巴马蒂河东西两岸,其中旧城在河西,在这里到处可看到展售的传统工艺品,很多房子的窗棂、阳台都装饰得美轮美奂。这里也有许多名胜古迹可供参观,清真寺、耆那教寺院,或具当地特色的石阶井,都可领略到出色的工匠技艺。其中建于1501年的达达·哈里台阶井作为建筑学上的杰出作品闻名世界。
  在萨巴尔马蒂河东部遗产展现了一个丰富的建筑遗产点,尤其是巴德拉的城塞。城堡的墙壁和大门,以及许多的清真寺和陵墓,以及一些重要的印度教的庙宇。城市由密集的传统房屋组成,有着特有的特征,例如鸟类喂食者,公众井和宗教机构。
  37 印度孟买维多利亚的哥特式和艺术装饰合奏 (2018)
  Victorian Gothic and Art Deco Ensembles of Mumbai
  在如今已成为全球贸易中心的孟买,19世纪下半叶实施了雄心勃勃的城市改造。临近椭圆广场的开放空间就是改造的结果,前期的改造为维多利亚新哥特式样式,然后在20世纪初转为装饰艺术风格。维多利亚样式中还融合了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印度元素,如阳台设计。装饰艺术风格的电影院和住宅建筑中也带有浓郁的印度设计气息,形成独特的"印度装饰艺术"。这两类建筑诠释了孟买在19和20世纪经历的现代化历程。
  38 印度拉贾斯坦邦斋浦尔城 (2019)
  Jaipur City,Rajasthan
  斋浦尔,位于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由萨瓦伊·辛格二世于1727年建立,是一座带城防的城市。不同于该地区的其他城市位于丘陵地形,斋浦尔是建立在平原上,其格局采用棋盘方格式设计。商铺门前的廊柱极富特色街道上可见门前带廊柱的商铺,被称为"肖帊"的公共广场往往位于道路交汇处。主街沿线的街市、摊档、住宅和寺庙都有风格一致的外墙。这座城市的城市规划展示了古代印度教文化、现代莫卧儿王朝以及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网格式布局是西方通行的设计,而不同街区的分布则遵循传统的印度教理念。 作为一个商业之都,这座城市至今仍保持着当地的商业、手工艺和合作传统。
  斋浦尔和德里及阿格拉被称为印度旅游的"金三角"。1727年,由当时的统治者贾伊·辛格大君策划建设,全城以长方形为主,分为六区。1782年,他下令建设一座天象观测所,成为印度保存最大的古天文台。公元1876年时,斋浦尔为了迎接英国威尔斯王子(Prince of Wales)到访,将旧城内建筑物全部漆成粉红色,外加白色边框,所以又被称为"粉红城市"(Pink City)。斋浦尔现分为新旧两城,旧城多为古旧建筑物,亦是粉红城所在地,有城墙环绕着旧城并有七道城门,每条街道,都可通往城市宫殿(City Palace),还有著名的琥珀堡、老虎堡、风之宫殿等众多古老华丽的典型印度建筑。新城则为火车、巴士运输站及大酒店等新式楼房所在地。斋浦尔最大的特色就是粉红色,置身于斋浦尔的街头,环顾四周,一座座建筑整齐排列,粉红色的墙,粉红色的窗,粉红色的穹顶,就连街边小店、小摊,甚至厕所也都涂成了粉红色。尤其是在傍晚时分,残阳如血,彩霞满天,在既不剌眼又让人能看清轮廓的日照之下,整个斋浦尔就是一个粉红色的梦。
  风之宫殿是18世纪中叶的建筑,因其拥有众多窗户的巧妙的设计,使得宫殿内任何地方皆有风可吹入。倘若遇上狂风吹袭,只要将窗门全部开启,大风就会对穿前后窗户,而不致将宫殿吹倒,所以这座风之宫殿,含有屹立不倒的意思。这些砂红色镂空成蜂巢式的窗户呈半个八角形,每当皓月当空,整座风宫便闪闪发亮,所以这里又被称为"月宫"。从镶嵌有雕刻的窗户中,皇宫内众多王妃可以俯瞰街景和庆典,又可以不被丈夫之外的男子看见自己的面容。
  琥珀堡位于斋浦尔的旧都Amber一座能俯视全城的山丘之上,是印度古代藩王Raja ManSingh于1592年建立的都城。不同于"粉红之城"的其他建筑颜色,城堡由奶白、浅黄、玫瑰红及纯白石料建成,远看犹如琥珀,故称之为琥珀堡。堡垒内规模宏大华丽,有接见公众的Hall of Public Audience、接见大臣的Hall of Private Audience、皇室居住的庭院。特别是"镜之宫"Sheesh Mahal尤其瑰丽,宫殿用玻璃嵌壁,在阳光的反射下,整个宫殿熠熠生辉。堡垒中的御居十分有趣。地面一层分隔成十二所房子,各住一位王妃。建了十二道独立楼梯通往各妃子的房间,王妃的居室中间却由墙壁分隔,不能互通,无法知道国王到哪位妃子的房间去不在话下,呷醋争吵还要到中央的广场去才骂得成。而国王则在二楼阳台一目了然,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皇宫位于旧城中心,是印度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古迹之一。王宫是拉贾斯坦城邦臣服于莫卧儿帝国后,于1728年兴建的宫殿,斋浦尔国王还生活在皇宫内。皇宫由多个宫殿组成,单是城门就有8个之多,建筑奢华,几乎占了旧市街四分之一面积。整座主殿以大理石建成,宫门两边各有一只由大理石造成的大笨象。城市宫殿的建筑混合着拉贾斯坦和蒙兀儿的风格,外墙由Jai Singh所建,其余的宫殿是历任王公逐步增建,有些部份还是20世纪才加入的,像是建于19世纪末的贵宾接见厅(Mubarak Mahal),接见厅是国民向君主表达意见,或君主宣布大事的地方;接见厅内有两个全球最大的银壶,是当年爱德华七世加冕时,当地君主为了亲身到伦敦庆贺,特别下令打造,以便盛载恒河圣水供旅途使用的,真有气派!城市宫殿的建筑混合着拉贾斯坦和莫卧儿的风格,宫殿部分地方改建成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当时斋浦尔国王使用的精致用品和珍宝,分为军事收藏馆、皇家用品馆等。更藏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银瓶,这个瓶子曾用来运载恒河圣水给远赴英国的印度皇子饮用。
  老虎堡位于琥珀城堡上方的山上,这座建在山上的城堡有着坚固军事防御设施,当年一次次地抵御了外来侵略者的进攻。这里有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大炮,也是由于该城堡,整个斋浦尔才以不可战胜而闻名。这座城堡在当地语言中意为"胜利之城"。
网站目录投稿:寻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