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对中国的高中教育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17年新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原有课改基础上,进行了更大手笔的动作。不仅仅是内容模块化,必修选修学分的变化,和新课标增加了评价标准,关键是在学校课程管理上实行了选课走班制教学,更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化发展和为高考专业选择做了很好的早期铺垫作用,强调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后期兴趣专业发展早期引导。同时选考科目的灵活选择组合,更突出实用性和专业化,让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我想学有了更多的可能。充分体现了不同个性和可能的学生在选择不同专业发展道路时学科教学的差异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加了更多的选择。同时高中新课改,也改变了以往的师生关系、课堂教与学形式、学校管理模式、学生评价方式和教师评价方式,从理念上来说,想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突出育人和更好的为大学服务课程改革目的,而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充实。 为了迎接新课改,各省市无论是在硬件投入上还是在软件管理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先行试点的上海浙江等省份,也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特别是面对新课改,为适应"新教学"的大容量、大情境、大单元,又产生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急于求成心理也开始显现。 课改不会一蹴而就,会面临很多问题、困难和挑战。为防止新课改走偏,或穿新鞋走老路,突出形式,而不是抓住本质。我们有必要对课改进行反思,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它是循环往复永远在路上的事情!未避免走弯路,有必要一同来学习一下褚清源老师的一篇文章: 纠偏,让课堂走向更深处 褚清源 2018年5月于北京 被曲解和误读是表达者的宿命,也是理念提出者和经验创造者的宿命。 尽管如此,媒体人和写作者依然要诉诸表达,理念提出者和经验创造者依然要投身研究和实践。 因为这样的宿命,你会发现在课堂改革领域,一些经验在迅速风行的同时,一定也同时伴随着批判声和质疑声;一个新概念逐步流行和普及的过程,也可能是被误读和异化的过程。 同样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一种经验在解决一种或几种问题时,总会衍生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当你倡导课堂教学需要通过建模来提高效益时,就一定有人可能将课堂带入"模式化"的危险;当你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少教"时,就一定有人可能陷入"不教",甚至"一讲就是罪恶"的误区。 如果沿着这一线索继续思考会发现,还有不少让你费解的课改现象存在。 课改的风险不仅在于某一理念和经验在趋之若鹜的追捧、盲从中被妖魔化和肤浅化,还在于过度强调教学的某一点,就可能忽视另一面。比如,过度关注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就可能成为一种黑洞;过度关注教和学方式的变革,教学内容的优化就可能被悬置。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曾说,要警惕教学中的"黑洞现象"。如果教师都要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模式、教学风格,把兴奋点都放到这些方面,而忽略了教学的基本问题,那就可能会产生教学的黑洞。 所以,有时候,课堂改革一不小心就有滑入肤浅的危险,执迷于某一点的改革一不小心就可能走向课改的反面。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课堂改革过度行为和不及行为的纠偏和辩证性审视,意味着走向课堂更深处成为可能。 我曾用"课改即纠偏"来表达对深度课改的理解。教育有太多的局。几乎每一位有话语权的人都在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局,需要警惕的是,人不能只陶醉于自己的局中,有时候人生不仅需要入局,还需要不断地出局,出局才能看到更大的局。 每一个局内都有一个高高举起的旗子。旗帜之下是风生水起的变革和自圆其说的经验。我要提醒的是,没有哪一种变革或经验只有积极作用,也没有哪一种变革或经验只有消极作用。 所以,我重提"纠偏"。纠偏,是我们理解教育变革的一种视角;纠偏,需要我们不断地入局再出局。 中国教师报特聘课改专家王红顺先生曾撰文分析:纠偏不是否定过往,不是非此即彼的一元论思维;纠偏不是奉行"中庸"之道,有人谈课改时常常把"既不……又不……"或"既要……又要……"的句式挂在嘴面,表面上看很似严谨,但仔细推敲,写的都是正确的废话。 纠偏是另一种深刻。不断纠偏才可能让课堂不断走向深刻。就像教学远不是"少教多学""先学后教"这么简单的逻辑一样,学生的学习也远不止"放手让他们自学"那么简单。如果教育人总是执其一端,则可能引发课改的"钟摆现象"。在课改实践中,这样的"钟摆现象"每天都在发生。 好的课堂需要反思,而不是指摘或过度装修。如果说指摘是课改人的毒药,那么过度装修则是课改人的迷魂药。过度指摘或过度装修都会使自己站在真改革的对立面。 时下,我们所关注的课堂更深处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一)需要用生活视角重塑课堂,用设计思维改变教与学;(二)需要研究教的设计触及学科本质和成长本质;(三)需要从碎片化学习走向整体化的单元设计、跨界整合;(四)需要更多地了解和研究学生以及学生的学,最大限度地收集学情、利用学情,让学情主导课堂教学。因为"教"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学",教育的目的意味着聆听每一位学生,读懂每一位学生。 台湾教师李玉贵也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课堂教学要有设计感,设计的真正意义是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进而构筑让学生有存在感的学习氛围与情境。 我们深知,深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一时期所关注的课堂深处的要素都有其具体的应用场景。今天所谈的深处可能是明天更深处的起点。 但无论应用的场景如何切换,关注的要素如何更新,课堂改革的最前方都需要一个不变的灯塔。这个灯塔就是一颗平等、真诚的"爱孩儿"之心。当你真正沿着爱照见的方向实践教学的时候,你便可能走向课堂更深处。 温州教科院曹鸿飞老师说,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找到适合的切入项目,并树立四种思维——质量思维、整体思维、整合思维、辩证思维。用好这四个思维,你就能更好地处理好不同阶段面临的复杂关系和棘手问题,也便可能不断走向课堂更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