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离魂》是元代杂剧剧本。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郑光祖著。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陵)人。生卒年不详。年辈稍长于钟嗣成,而晚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大致卒于泰定元年(1324)之前,为元杂剧后期作家。他曾经"以儒补杭州路吏",为人正直,交友谨慎,待人感情深厚,尤其受到艺人们的崇敬。他病逝后,火葬于西湖灵芝寺,前往吊祭的人很多。郑光祖是元代杂剧后期作家中最负盛名的一个,钟嗣成赞他"名香天下,声振闺阁",贾仲明吊词说他"锦绣文章满肺腑,笔端写出惊人句",为时人所叹服。今知作杂剧18种,现存8种,包括《伊尹扶汤》、《周公摄政》、《无盐破连环》、《王粲登楼》、《三战吕布》、《翰林风月》、《倩女离魂》和《老君堂》。此外《月夜闻筝》存有佚曲,见于《元人杂剧钩沉》。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明代有戏曲批评家对他尤为偏爱。他的《倩女离魂》堪称元杂剧中的上乘之作,但今存的其他作品,思想和艺术都属平平。 《倩女离魂》在《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上有著录,今存《古杂剧》本、《柳枝集》本和《元曲选》本,前二种被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以《元曲选》本最常见。各本曲词大致相同,个别曲文略有出入。《元曲选》本共分4折,第1折前有楔子。内容略云:张公弼之女张倩女,自幼许给王文举为妻。二人成年之后,张公弼和王文举的父母均已故去。王文举进京赶考前住在张家,张母打算在王文举试后为他们完婚,因此让他们以兄妹相称。张倩女以为母亲有悔亲意,又怕王文举高中之后另觅佳偶,烦恼悒郁之余,在王文举走后,就病倒了。张倩女灵魂脱离肉体于深夜追上王文举所乘江船,二人相依相伴,同至京城。王文举一举及第,携妻回归岳家,倩女的灵魂才与病卧床上的肉体合而为一,家中为他们补行了婚礼。 《倩女离魂》本事出自唐代陈玄祐的传奇 《离魂记》。剧中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灵魂和肉体的两个倩女,一个勇敢、执着、泼辣,为爱情和婚姻自由而舍弃一切;另一个则钟情、内在、软弱,默默地经受了许多精神折磨。剧中的王文举是个热衷功名的呆书生,则与张倩女形象形成对比。 《倩女离魂》剧情曲折,富于戏剧性。曲文也典丽工雅,人物心理描绘细腻,有较高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