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雾满拦江 (01) 公号《视觉志》,引央视《今日说法》节目,问出个问题: 世上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 (02) 问出这个问题的孩子,名叫马亮(化名),21岁。 父母离异,弃他而去。无以为生,四方流浪。流浪者也有生存权,要活命必须想办法。 他能有什么办法?无非是偷窃而已。 偷就有可能被抓,所以马亮每到一地,待上短短的一段时间就走。等到当地发现窃案,他早就远走高飞,萍飘四方了。 形踪不定,来去无迹。马亮称得上犯罪界的高手了。 然而,当他流窜到渭南时,却停了下来。 一年多了,他还没有离开,终于被警察逮到。 逮到后问他:你不是流窜作案吗?为什么不走了呢? 马亮回答:我要留在这里,照顾弟弟。 弟弟……警察大吃一惊:你孤身一人,怎么跑出来个弟弟? 弟弟跟他毫无血缘关系,只是一个同病相怜的苦孩子。 (03) 马亮在5岁前,还算蛮幸福的。但5岁那年爸妈离婚。妈妈远走,爸爸高飞,抛下他没人管,最终沦落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当他来到渭南,竟遇到个与他身世惊人雷同的孩子。 孩子名轩轩,父亲生他时才19岁,妈妈20岁,这俩人其实还是孩子。 俩孩子又生下一个孩子,丢在爷爷那里不管,可怜的爷爷自己活得都难,根本照顾不了小孙子。轩轩都8岁了,还没有上过学。 发现了外地来的小哥哥马亮,心很善良,轩轩就立即寸步不舍的跟在后面。白天两人抱团取暧,夜晚睡在城中村的荒地里。 天很冷。 可是轩轩说,他不冷。 大概是因为他跟哥哥在一起吧? (04) 轩轩很懂事,很愿意帮哥哥做点什么。 发现哥哥偷东西,轩轩就自告奋勇,要给哥哥做助手。 马亮断然拒绝。 马亮说:你长大了不要像我。 马亮是个小偷。 可是真的很善良。 (05) 在渭南呆了一段时间,大概感受到了危险,马亮准备离开。 轩轩央求他:再呆100天吧,就100天。 这……看着轩轩央求的眼神,马亮心软了。 如果他走了,就再也没人照顾轩轩,没人给轩轩讲故事了。轩轩长到8岁,从未有人给他讲过故事,除了马亮,这位萍水相逢的哥哥。 100天很快到了,轩轩又哀求道:再待一个星期,就一个星期。 马亮又在渭南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后,轩轩又要求:再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就这样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一年多过去了,马亮也没有离开。 直到警察来到,两人这才依依不舍分手。 马亮将入狱服刑四年。 此事曝光后,轩轩得到好心人的帮助,终于可以上学了。 (06) 马亮,遭遇了生活那么残酷的磨难,已经被打落社会最底层。但那颗柔软的心,始终未改丝毫。当然偷盗是犯罪,但马亮终非好逸恶劳之人,他只是无路可走,只是努力让自己存活下去。如果这也是错,那也轮不到我们来责怪他。 他给予轩轩的保护与关爱,犹如酷寒季节的阳光,照亮我们暗黑的心,也让这个充盈着物欲的世界而羞愧。财富盈余时的付出,固然值得嘉许,但于孤绝雪夜为人抱薪之举,才是真正的仁义与善良。 这个小偷,是我知道的最仁善之人。 (07) 马亮说,他总觉得世上坏人多,好人少。 这句话,或是他飘泊时的感受吧? 那么脆弱,那么孤独,那么无助,十几年于苦难中的所历所经,他所说的自有其道理。 ——但,他终究是那个于孤绝之地、照亮轩轩内心的人啊。他说这句话,也许并不想直接下个结论,只是希望这个世界,能有更多一些的爱,更多一点的温暖,也让如他这样的孩子,不再遭受栖惶苦怨吧? (08) 世间到底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 想弄清这个问题,先得给好人坏人,下个定义。 长什么模样的,算是好人呢? 必须要符合三个条件: 一是有行为能力。 二是无恶意。 三是没必要但是表达出了善意。 看看这三条。如果少了第一条,可能是个婴幼儿。少了第二条,对方也许是个骗子。少了第三条,对方最多不过是路人。只有三条都足具,这个人才能称为好人。 什么型号的,算是坏人呢? 也是三条: 第一是伤害你。 第二是伤害超出了他的权限。 第三是伤害超出你应该接受的。 看看这三条,如果缺了第一条,就没有了伤害。连伤害都没有,凭什么说人家是坏人?如果缺了第二条,也许是警察在执法,拼老命的阻止你犯罪,你嗷嗷怪叫不答应,这种情况你挨揍也是活该。如果少了第三条,也许是你干坏事时,对方防卫过当,最多是技术不过硬,不能说对方就是坏人。只有三个条件都具备,对方才算是个合格的坏人。 一旦给好人坏人下了定义,我们就会立即明白了: ——做个好人,并不容易。但做个坏人,也挺难的。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平庸者流,你说他好吧,他也没好到哪儿去。可你说他坏吧,他距离一个合格坏人还有很大差距。 ——但相对来说,做好人成本更低,回报率也高,我们更多的偏向好人一边,所以在内心中,认准自己是难得的大好人。 世界上,好人的比例远高于坏人。 ——可为什么,我们都跟马亮一样,有种坏人多,好人少的感觉呢? 这是因为坏人是一票否决,遵循死老鼠定律。 (09) 什么叫死老鼠定律? 你煮一大锅米饭,掀开锅一瞧,窝咧个擦,米饭中,有一只死老鼠。 如果有人跑来对你说:骚年,你要全面的看问题。米饭里是有只死老鼠不假,但那只是个别现象,米饭还是大多数吗。你不要心理太阴暗,只把眼睛盯在死老鼠上,要看到成绩,看到进步,看到好米饭……你听了这话,肯定会削他。 坏人数量少,污染极严重。一只死老鼠,能让一锅好米饭没法再吃。就以少年马亮为例,假如他来到一座城市,这里九成九都是善良的好人,但只有一个坏人。可这些好人,并不知道马亮的存在,就算是遇到,也不知马亮的身世经历,只会擦肩而过,两厢里互成路人。 但坏人就不同了,坏人要找机会干坏事。当他发现马亮只是个孤立无援的孩子,就会悄悄跟到城中村,把正在照顾和自己同病相怜的轩轩的马亮暴打一顿。那么马亮就会很绝望,自己好端端的,没招谁没惹谁,就是照顾个无家可归的孩子,这居然都要被人打,可见这座城市太糟糕了……这就是一粒老鼠屎,弄坏一锅粥,一只死老鼠,废掉一锅好米饭。坏人的伤害,就是这么严重。 坏人和坏事,就是这样的可怕。 你往一桶清水里,倒入一小勺污水,这桶清水就污了。 你往一桶污水里,倒入一大勺清水,这桶污水也清不了。 要将坏人坏事的污浊冲洗干净,非得洪水激流,需要极大的仁善之力,这就是马亮想要告诉我们的。 (10) 我们为什么会在马亮面前,肃然起敬? 因为他告诉了我们一个极重要的道理: 好人与坏人,好事与坏事,好的德品与坏的行为,不是数量多少的问题。 ——而是程度的差异。 马亮和轩轩的父母,在他们现在各自的人际环境中,也许是很不错的人,有说有笑,与人为善。可是他们的所谓友善,能够赎补他们给孩子造成的痛苦吗?在他们能力最不具备、也缺乏足够的责任心的情形下,轻率的将孩子带到这世界,却又不能给孩子以爱,以温暖,甚至不能给孩子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这是怎样的恶孽?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不至于荒唐到了如马亮、轩轩的父母这样,但我们在无心之时,无意之时,说出一些伤人的话,或是做出一些伤人的事儿。于我们而言那一切早就过去了,就如同马亮与轩轩的父母,全当这两个孩子不存在,想都不愿意想起,可我们所言所行造成的后果,给对方心里留下的伤痕,一直都在,始终在疼,始终在流血,在呼唤着我们回头,赎补那一声我们迟迟不肯的道歉与愧疚。 仁善之人如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卑微的心。古人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个人做好事,犹如登山一般艰难,而一旦听从心中恶意的唆使,干起来坏事,就犹如雪崩一样,倾刻之间就会埋了我们的良知。这就是马亮值得尊重之处,他的处境那么难,却从未曾泯灭善根,知道保护轩轩,不让这个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这么好的孩子,却遗弃于孤苦之境无人问津,这是社会之恶。雪崩时,每一片雪花都说自己是无辜的,一如我们在马亮事件上,任谁也看不出自己与他有什么关系。但,如果马亮和轩轩的父母,处境不是那么的艰难,如果他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周边的环境能够更好些,得到的实质性帮助更多些,这两个孩子的命运,又何至于如此?我们,以及所有那些以好人自居者,应该在马亮和轩轩面前醒悟了,我们只是朝代的幸运儿,成就我们的更多是周边人的善意与时运,而非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所谓的好,还远远不够,我们的社会,更缺乏足够的救济与扶助,只要这世上还有一个孩子忍饥挨饿,我们就还不够资格称为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