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训练,更要升华为一种创造力的培养和人格完善的教学。要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课程的难点。培养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只有对作文感兴趣,学生才不会把作文当成一种负担,写出优秀的文章。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观,激发兴趣。作文对很多同学而言都具有神秘感、恐惧感,他们认为作文是一件非同一般的事,一提起笔,便觉得没什么可写。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不是要堆砌华丽的辞藻,也不是要编造、搜求离奇或重大的故事情节;作文就是写话,即用笔说话,只要用明白、通畅的语言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首先,做生活的有心人。小学生写作文,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才能把生活化的东西运用到文章写作中,没有生活积累就没有写作素材;没有语言的积累,就不能将内心所想的表达出来,内心有情、有感而不能抒发。教师要鼓励小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素材。 其次,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让学生能融入情境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设计,或是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这种生活情境,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过程让学生不仅练习了写作技巧,而且积累了写作经验,在以后的写作中,就不会感到没有写作素材。 二、加强阅读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文应该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描绘多彩的世界,表达真情实感的心灵劳动,然而,在平时作文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在作文时觉得没有材料可写,或在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其原因,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 1、课内阅读是基础。教科书都是经过专家筛选过的,教科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可谓是优美的文章,文中那些优美的词句、优美的语段都值得每一位学生积累沉淀。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积累大部分来自于课本,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要着重训练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2、课外阅读是辅助。虽说学生的语言大多来自课内积累,但是仅靠教科书上的这些语言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写作要求,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书读得多,语言就积累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有效的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中,从低段开始就十分重视加强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过有效阅读,获得语言积累、情感沉淀,从而自然地应用到写作中。 三、提高观察能力是提高作文教学的基础 首先,作文是体现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的一种途径。学生作文中往往相当明显而集中地反映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想认识等各方面的水平及阅读、写作能力和文字才能。 其次,敏锐的观察力是创作主体的功力,也是写作的重要前提条件。观察力强的作家,善于识记、保存、再现生活留给他的独特印象,他创作形象的能力自然就强。学生的习作过程虽然没有作家那么复杂,但要遵循一般的写作规律:首先,必须拥有与作文有关的感性表象和材料,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素材,以及在特定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等。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概括出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选择所应写出的内容,明确所要叙述的事物之间的正确的逻辑关系,确定先后次序、段落层次。最后,选择适当的词句表达这些内容。 再次,学生的写作过程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离开对生活素材的自觉捕捉和用心积累,作文内容就很难丰富、充实,也就很难克服空洞肤浅的毛病。要真实反映生活,就一定要认真观察生活;要细致反映生活,就一定要细致观察生活。可以这样说,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的写作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过程。 最后,观察能力是学生智能结构中的最基本和基础的能力,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改革趋势。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大教学任务观,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和任务,充分挖掘学科内的教育资源,将知识、思想、技能、能力和智力养成和发展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