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接对联是追求意境好重要还是讲究平仄的


  为什么总是要把意境和平仄格律对立起来呢?
  我们去上班,只要工作完成得漂亮,是不是就不用打卡呢?那么你有没有这个资格凌驾在规则之上呢?你是否有决定工作单位生死的权利,能够改变上司、老板制定的规则?
  假如你做得到,当然是随意,想几点上班就几点上班,还可以美其名曰能力决定规则。
  但是你如果做不到那个境界,是不是每天得按时去报到?早会、晚会跑不了?工作做不完,还得加班?
  如果你受不了,可以离职,但就不能再对别人我说我是这个单位的员工。
  写格律诗,作对联是一样的游戏规则。
  你是不是对平仄格律已经吃通吃透了呢?有了高于古人对平仄的理解?是不是能够自行制定对联规则,并且让大家都承认?如果你是对联名家,格律诗大家,对平仄格律的进步能提出了所有内行人都认可的创见,那你当然可以随着你自己的格律走。
  如果你做不到,甚至根本连平仄格律讲些什么都不知道,那你就得老老实实按照规矩来,该平平,该仄仄,先写出合平仄的对联和近体诗来,再去考虑写得好不好,意境高不高。
  同样,如果你受不了,一样可以选择不对对联,不写近体诗,就去写古风、写现代诗、写打油诗好了,根本不要考虑平仄格律的问题,那又何来如此一问呢?
  对联的平仄规则从哪里来?
  相对于盛唐成型的近体格律诗,对联作为单独的形式出现比较晚,大约是在五代十国的后蜀。第一幅楹联是后蜀孟昶所写的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而对偶作为一种文学修辞方法早在赋之中就广泛存在,在骈文中大放光彩。到了骈文没落,近体诗兴趣,经过上官仪的整理,形成了对仗,并强行要求格律诗的中二联对仗,形成了律诗的一个基本条件。
  而单独把近体诗对仗的中二联拿出来使用,就是对联。同时由于对联的独立性,完整性,要求上下两句就把事情、情境表述完整,后来就慢慢地出现了长联,在字数、句数、长短上不再受格律诗规则的限制。
  但是平则相对的法则根深蒂固,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律诗中对仗的二句必然是平仄对仗的,这一基本原则不论对联如何变化,关键位置的平仄还是必须相对的。
  否则的话就不能称之为对联。
  接对联实际上就等于是我们高考中的命题作文。不但上联给出了情境内容的范畴,下联只能跟随对应,同样对联本身的规则也对平仄做出了要求。就好像高考作文中的"诗歌除外",你仗着不懂或者自负,一定要写一首格式不合要求的诗歌交上去,不管你内容写得如何惊天动地,鬼泣神号,你也必然吃个零分鸭蛋。
  平仄相对就是对联的基本规则。
  你要参加这个游戏,又不遵守游戏规则,行家基本上不会看你的意境怎么样。
  浪费了心血,冤不冤枉呢?
  要是说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又何必来此一问?
网站目录投稿:安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