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郭山 (一)几个学生来访。 终于放寒假了。 有学生过来看我。 这几个学生毕业好久好久了。 都已是社会栋梁。 甚至也可以说是"中年"了。 当然,都并不"油腻"。 H同学已是帝都某高校的副教授;X同学先是在魔都打拼,又返乡创业做了老板;L同学则是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的董事长了。 回忆过去的时光,聊聊现在的事业。 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我表示很欣慰。 (二)发现一段往事。 聊天漫谈,自然说起过去的同学和老师。 我说:F同学当时推荐保送D大学,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或许是指标缩减,又没保送成。当时对她伤害还是蛮大的。后来又下来了K大的保送指标,又推荐她,她却拒绝了。说要参加高考,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后来她一直闷闷不乐,高三下学期成绩一直下降,最后,高考还是考砸了,只上了个一般的学校。十几年过去了,每当想起这件事,总不能释怀,感觉对不起F同学,是保送不成反倒伤害了她,当老师的没有能开导好她,自己也有责任。 X同学说:老师,关于F同学,有件事你可能并不知道。其实,F同学的高考考砸,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那时,咱们学校有个评价老师的办法,每学期让学生对老师打分,也就是评教制度。F同学比较耿直,给某老师打的分不高,那个老师在班里骂F同学了,说的话还比较难听。从那以后,本来性格还算开朗的F同学就一直沉默寡言了,成绩也直线下降了,后来高考失败,也不算是意外。 我:那……,这……,那她现在还好吗? X:还好,现在在上海某大型企业,还不错。 我:那就好,这件事我当时知道一点,但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 X:是啊,老师,您知道吗?老师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老师要成就一个学生,真的是太难太难,可老师要毁掉一个学生,那可是很容易啊。对了,那个老师还在学校吗? 我:唉,历史的悲剧总是重演。这个老师后来还是因为评教在班里吵学生,后来被学生检举,调到其他单位去了。 X:是么,其实这个老师还是有水平的,只是脾气差了些。 一番话,使我无地自容。 一件事,使我汗流浃背。 (三)我伤害过多少学生? 有的人,生而知之,这是圣人。 有的人,学而知之,这是贤人。 有的人,学而不知,这是愚人。 有的人,知而不改,这是坏人。 愚人和坏人,说的就是我了。 在漫长的二十年教师生涯中,我究竟伤害过多少学生? 现在想来,恐怕是一个天文数字,肯定远远超过我成就的学生。X同学说的对极了,帮一个人成才,太困难,而毁一个人,太容易! 可能一次批评就让一个学生自暴自弃;可能一个眼神就让一个学生心灰意冷。 还记得去年刚毕业的这届学生,升入TOP2高校的J同学在毕业后的推文中提到:一次考试后,我考的很不好,亟需老师们的安慰,可老郭(注:指笔者)却告诉我,你那智商就不是考清北的料!我在水房大哭一场。 吊诡的是,J同学提的伤心事儿,我作为凶手,却一点印象也没有! 后来,就此事我向另一位同样升入TOP2高校的G同学求证:我真的说过那句话?我真的伤害了她?不会是她记错了吧,我咋不知道还有这事儿呢? G同学略带惊诧和气愤的说:啥呀,这可是千真万确如假包换啊,当时我还一直安慰她呢。 同样一件事,学生那里已经惊天动地撕心裂肺了,我这边还若无其事不明就里! 原因是啥? 只能是一个原因:我这么干早就习以为常了。 对于我来说,学生考的不好,来找老师求安慰,这并不是重要时刻的重要事件,这只是无数个庸常日子里无数次的机械重复,老师随口说一句嘲讽的话,本意可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自然觉得无伤大雅无碍大局不足挂齿不值一提,所以心里当然也就波澜不惊风平浪静熟视无睹,甚至事后也丝毫没有任何印象。 可是,而对于学生来说,那却是关键时刻的决定性事件。在高考越来越近的模考中,在可能影响到自主招生和人生命运的重要时刻,在十二年苦读后身心疲惫濒临崩溃的时候,在触手可及的梦想可能和自己失之交臂的绝望时分,她需要的只能是鼓励、帮助和信任! 而我却自以为是的给了她一句恶毒的讽刺!更奇葩的是,我自己还认为这是一句反讽!现在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反讽! 愚不可及! 罪过,罪过! 教育中没有哪个时刻比哪个时刻重要,每个时刻都是重要时刻。 成长中没有哪个事件比哪个事件关键,每个事件都是关键事件。 在高考后的聚会中,大家欢笑痛饮,J同学说要抱一下我。 那时,我知道,J同学可能才释怀了。 还有补刀: G:老师啊,你不但伤害了J,你还伤害过我呢。 我:……啊?有吗? G:那一次,我们三个一起来问题,你还说我们仨,数我的脸最大,呵呵,哈哈。 我:……,可是我还说过,你脸大,可你颜值高啊……。 G:那,你又伤害其他俩同学了,哈哈,呵呵。 我:…… 看到没? 防不胜防啊。 千万不要在公开场合对任何学生进行具体的否定性评价。 这尽管很难,但十分重要。 (四)教师可能错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老师究竟意味着什么? 或者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老师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毫无疑问,学生的成长是个复杂系统,其中有多个变量起作用。 排除掉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即自身的努力和天分,其余变量按重要性依次排序是:父母、朋友、同学、老师。 这是时间的力量。 谁和学生相处的时间长关系深,谁对学生的影响就更大。 然而,事情也许并不这么简单。 可能,人们常常低估了老师的影响。 治大国如烹小鲜,做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医院里,面对复杂的人体结构,一场生死攸关的心胸外科手术,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是生命的代价。 学校里,面对更加复杂的灵魂世界,一段惊心动魄的成长历程,一个小小的伤害可能也会贻误终生。 悲剧的是,不少老师都错估了自己的影响力,即:一方面高估了自己的建设力,一方面又低估了自己的破坏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这么玻璃心。 但是,当下玻璃心的学生和家长确实越来越多。 考验教师的时候到了。 教师的影响力,正面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教师的影响力,负面可能比我们预估的要大。 所以,对于教育来说,重要的事情可能除了成就学生,还包括尽可能避免毁掉学生。 所以,对于教师来说,真正的影响力可能除了帮助学生,更重要的是尽量防止伤害学生。 (五)教育是什么?不是什么? 在很多年以前,那时我刚混入人民教师队伍。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经验主义,教育非实验科学。 当时,我并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现在我逐渐明白了。 教育是"经验主义"的意思是:教育与其说是普遍的理论科学,不如是具体的个性化的鲜活成长历程,试图套用某种"教育理论"解决自己面临的具体教育困境,不但水土不服,还可能缘木求鱼。教师必须从真实具体的"经验"中升华理论,而不是套用理论指导经验。 教育非"实验科学"的意思是: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一次性的。尽管老师可以在多轮次的教学实践中改变自己的教学,提升自己的水平,但对于具体的某一个学生来说,他的成长不可能重来,他的人生不可能"实验"。 "实验"可以失败后推到重来,毕竟爱迪生发明灯泡实验了6000次。 可孩子们的人生无法却再次实验,他们只能带着伤痕跌跌撞撞的前行。 教育是经验,教育不是实验。 教育要做"对",教育更要"防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