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什么节 龙子节 这是著名学者闻一多在《端午考》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四五千年以前吴越民族奉神龙为图腾,自认为是龙子龙孙,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祭祀的节日,赛龙舟便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这就是说,龙节或称龙子节,不是端午的别称,而是端午节的本名,端午的起源来自于少数民族的龙图腾祭祀日。赛龙舟也不是为纪念屈原,而是早在屈原以前就已存在了的活动。此观点今已被学界所普遍接受。 粽子节 在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节日习俗,无论南方和北方的老百姓,都会在这一天吃粽子。根据历史的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粽子就出现了,到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粽子节"。另外,古人端午吃棕子的时候,还有比较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端阳节 端午节之所以又叫做端阳节,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因为古人认为五是阳数,所以又叫做端阳。还有一种说法出自于《荆楚岁时记》,据其中的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而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另外根据古人用十二地支对应月份的说法,"午"属十二支,而农历五月为午月,午又和五同音,而端午节是每年的五月初五,也就是五五相重,所以端午节又叫"重午节",而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