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many 1亚琛大教堂 (1978) 2施佩耶尔大教堂 (1981) 3维尔茨堡宫及宫廷花园和广场 (1981) 4维斯教堂 (1983) 5布吕尔的奥古斯塔斯堡古堡和法尔肯拉斯特古堡 (1984) 6希尔德斯海姆的圣玛丽大教堂和圣米迦尔教堂 (1985) 7特里尔的古罗马建筑、圣彼得大教堂和圣玛利亚教堂 (1986) 8罗马帝国边界(1987, 2005,2008) 9吕贝克的汉西梯克城 (1987) 10波兹坦与柏林的宫殿与庭园 (1990, 1992, 1999) 11洛尔施修道院 (1991) 12上哈尔茨山的水资源管理系统 (1992, 2010) 13班贝格城 (1993) 14莫尔布龙修道院 (1993) 15弗尔克林根钢铁厂 (1994) 16奎德林堡神学院、城堡和古城 (1994) 17麦塞尔化石遗址 (1995) 18包豪斯及其在魏玛、德绍和伯努的遗址(1996, 2017) 19科隆大教堂 (1996) 20埃斯莱本和维腾贝格的路德纪念馆建筑群 (1996) 21古典魏玛 (1998) 22柏林的博物馆岛 (1999) 23瓦尔特堡城堡 (1999) 24德绍-沃尔利茨园林王国 (2000) 25赖谢瑙修道院之岛 (2000) 26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 (2001) 27施特拉尔松德与维斯马历史中心 (2002) 28莱茵河中上游河谷 (2002) 29不来梅市市场的市政厅和罗兰城 (2004) 30穆斯考尔公园 (2004) 31德国多瑙河畔"雷根斯堡旧城" (2006) 32原始山毛榉森林和欧洲其他地区(2007, 2011,2017) 33柏林现代住宅群落(2008) 34瓦登海(2009, 2014) 35德国法古斯工厂(2011) 36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 (2011) 37拜罗伊特侯爵歌剧院 (2012) 38威海姆苏赫山地公园(2013) 39加洛林加王朝的威斯特沃克与奇维塔斯(2014) 40仓库城,康托尔豪斯区和智利屋 (2015) 41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对现代主义运动有杰出贡献 (2016) 42斯瓦比亚朱拉的洞穴和冰河时代艺术 (2017) 43赫德比边境古景观及土墙 (2018) 44瑙姆堡大教堂 (2018) 45厄尔士克鲁什内山脉矿区 (2019) 46奥格斯堡水利管理系统 (2019) 1 德国亚琛大教堂 (1978) Aachen Cathedral 亚琛 (Aachen),又译作阿亨,位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与比利时和荷兰接壤,是著名三国交界城市以及旅游胜地,并以温泉(欧洲中部最热的温泉)著名,从西元1世纪起这里就是疗养圣地。 亚琛大教堂:建于1200年前,由三个不同风格的建筑组成,带有钟楼的门厅部分,六角型的中庭建筑和哥特式的唱诗班堂。教堂坐东面西,最古老的是中间的双层中庭部分。这里最早有过一个小教堂。公元794~801年,查理大帝命人在它的遗址上建起了他的行宫教堂。这个教堂本来只有一层,地基是一个十六边形。它上面的第二层是19世纪建造的,与门厅钟楼的建造年代相同。这个中堂中间是一个八角形的厅,密集的排着座椅。厅的正中悬挂着一只巨大的蜡烛台,是1165年间的产品。八角厅四周是一圈回廊,由八个大柱子作为连接点而被分成八个空间。每一个空间的天花板都布满了各不相同的精美绝伦的马塞克装饰,金色的图案在昏暗的光线下仍然奕奕发光。这个回廊的上面一层也有同样精致的天花板图饰,只是空间更高,廊柱和雕栏更华丽辉煌。在二层回廊上还有一个大理石宝座,据称是查理大帝当年坐过的皇位。这个层楼和唱诗班堂不开放,游人只能跟着讲解员去参观。大教堂东部的唱诗班堂是1355~1414年附加的哥特式建筑,在它的最里面供着查理大帝的金制遗骨龛。唱诗班堂与中庭的接口处现为教堂的祭坛。在祭坛的右上方有一个镶满宝石的镀金讲台,是皇帝弗里德里希二世在1024年左右制造的布道台。大教堂中还有很多珍希宝贝,象在大门门厅里的母狼铜像,即是公元180年时的文物。附着教堂的中堂还有五个小祈祷室,其中最迟建造的是门厅南边的匈牙利厅,1767年完工。大教堂里每天都有多场礼拜仪式,从早上7点开始举行。亚琛大教堂是德国被选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一个。今天,这个石头做的宏伟的哥特式建筑是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和基督徒们向往的地方。在这个大教堂周围,漫长的岁月被封存在了那些古老的小巷里。 公元9世纪初期,查理大帝命人修建礼拜堂,于是便有了具有八角形囚屋顶的大教堂罗马式和哥特式的结合构成立的建筑风格从教堂的边门进入,可以到达位于两侧的珍宝馆(Domschatzkammer)。馆内藏有查理大帝的硕大金胸像以及其他多种美术品,皆不可不看,从中还能让人间想起查理大帝及其帝国的光荣历史。 皇帝、国王和朝圣者都捐赠了大量的内部装饰品和其他珍宝。马赛克装饰穹顶下的圆形吊灯就是来自弗里德里希一世巴巴罗萨国王(Friedrich I. Barbarossa)的捐赠。大教堂珍宝馆(Domschatzkammer)是欧洲最伟大的教堂珍宝馆之一,这里所展示的全是亚琛大教堂收藏的历史上的无价之宝,如公元1000年左右的洛塔尔圣十字架(Lotharkreuz)和1349年之后局部镀金的银质查理大帝半身像(Karlsbüste)等展品。 这座宫殿式教堂整体结构呈长方形,屋顶为拱形,修建于约公元790至800年查理曼大帝执政时期。建造这座教堂的灵感来源于东罗马帝国的教堂,在中世纪又对其进行了扩建。 2 德国施佩耶尔大教堂 (1981) Speyer Cathedral 施佩耶尔大教堂位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莱茵河畔的城市施派尔,是天主教的施佩耶尔教区主教座堂,用红色砂岩建造,是施佩耶尔市的著名标志。施佩耶尔大教堂在罗马式建筑中最宏伟并最具代表性。它继承和发展了卡洛林和奥托的建筑风格,在罗马式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 施佩耶尔大教堂最初是由康拉德二世于1030年组织修建的,后于11世纪末进行了一次重修。大教堂的主要部分包括长方形教堂、四个角塔和两个拱形顶。这是神圣罗马帝国时代最著名的罗马式建筑之一。在近300年的历史中,德国皇帝都安葬在这里。 建筑长130M,中廊宽13.5M、长70M、屋顶高2.7M,是现存罗马风教堂中规模最大(据记载,最大的罗马风教堂是法国的CLUNY三世教堂,但建筑主体已被拆毁)。在教堂正门前,矗立着容积为1560升的主教圣杯,那曾经是城市与主教权力范围的界标。在教堂南侧的花园里,有一座被称为橄榄山的雕塑,它所在的位置曾经是教堂十字型基础的中心。 建筑的中廊和侧廊通过有壁柱的柱垛来划分,柱垛之间由拱券连接,柱垛每隔一跨,在截面上有所补强(壁柱加粗)。屋顶在始建时是木屋架,后改成十字拱结构(12世纪时),西立面中央和中廊与横厅的交叉处有采光用的塔,室内空间深远高峻。建筑的圣坛部位和塔的檐口下有拱廊,此种手法后来被莱茵河流域教堂普遍采用。施派尔大教堂在平面、结构及建筑空间方面,对后来的莱茵河流域的教堂有深刻影响,尽管后来有不少不同风格的增建和改建,施佩耶尔大教堂仍不愧为是初期罗马风建筑的杰作。 施佩耶尔大教堂,也称作凯撒-玛丽亚大教堂,由德国皇帝康拉德二世斥资建造,建筑过程自1030年至1061年历时30多年。这座教堂同时也是皇室的最终归属地。唱诗班席位的下面,是保存完好的未经改动的地宫,那里埋藏着8位德国皇帝和国王,4位王后及几位大主教。 法兰克尼亚王朝(萨利安王朝)的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二世在1030年下令建造施派尔大教堂,目标是建立一座欧洲最大的教堂,但是他甚至是他的儿子亨利三世都没能亲眼目睹大教堂的完工,直到他的孙子亨利四世时的1061年大教堂才得以交付使用。传说康拉德二世先是为BadDurkheim的Limburg修道院奠基,然后带着他的妻子和儿子骑马来到施派尔为大教堂和圣约翰教堂奠基,为了将建造大教堂所需的石料和木材运送到施派尔,还特意挖凿了一条从普法尔茨森林通往莱茵河的运河。 大教堂动工将近20年后,亨利四世下令推倒了其中一半的建筑,为的是能够实现比原先设计更大的规模,教堂的西楼楼顶被拆除,建筑增高了5米,并根据当时的罗马式建筑风格,将木质平顶换成了浅色的十字形穹窿。教堂的东楼则被完全拆除,重新铺设了8米深的地基,东楼的钟楼穹窿是当时典型的罗马样式。在亨利四世去世的1106年新教堂终于竣工,大教堂长444罗马尺(1罗马尺约合31厘米至34厘米),宽111罗马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建筑。 施佩耶尔在当时仅有500个居民,为什么亨利四世会在这么小的一个城市建造那么大的教堂,这是有着他特别的政治原因: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不仅是世俗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他也认为是宗教世界的领袖,由此导致了他与教宗圣额我略七世在继位权纷争中激烈的政治矛盾,施佩耶尔大教堂的规模和气势就是为了彰显皇帝宏大的政治权力抱负。 1689年,施佩耶尔在大同盟战争中遭受法国军队的进攻,市民们将他们的家具搬到大教堂中,希望这样能够免于被法国军队烧毁。几米高的家具堆在大教堂内,但并没有因此而幸免,法国军队依旧焚烧了家具,浓烈的火焰高温使得教堂西楼穹窿倒塌,而东楼在火灾中得以屹立未倒,教堂内的一部分皇室墓冢被法国军队破坏并洗劫一空。18世纪后半叶,施佩耶尔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重修大教堂的西楼,新楼被建造成巴洛克风格,但它仅仅安稳了约60年时间。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施佩耶尔大教堂再次成为人们政治攻击的目标,暴动的人们损毁了教堂内的所有圣坛,1806年人们又打算将大教堂完全拆除,所幸得到美因茨主教JosephLudwigColmar的阻止。拿破仑的法国军队还曾将大教堂作为他们的牲畜圈、粮食和物资仓库。 拿破仑溃败后,大教堂得到重新整修,1818年起成为主教府,1846年至1853年德国画家Johannvon Schraudolph受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委托,为大教堂绘制了一组Nazarene风格的湿壁画作品,而保存至今的教堂内西侧的作品则是1854年至1858年间完成的,它们被认为是19世纪的大型作品,路德维希一世甚至相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施佩耶尔大教堂内的绘画作品是最大的。 施佩耶尔大教堂在罗马式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继承和发展了卡洛林和奥托的建筑风格。那个时代困扰建筑师的最大问题是教堂的穹窿,小教堂可以使用半圆形的穹窿,亨利四世在施派尔大教堂的侧翼使用十字形的穹窿,它不再是传统的一整个平面而在中殿使用圆形穹窿,这给人以一种全新的空间感受,这种在垂直高度上的运用已经有些类似哥特式。大教堂中殿穹窿的建造要求很高的技术,因为它不再是传统的一整个平面,而是由很多小块组成。施佩耶尔大教堂的外部由一种独特的罗马样式装饰,与当时著名的美因茨大教堂和沃尔姆斯大教堂完全不同。 3 德国维尔茨堡宫及宫廷花园和广场 (1981) Würzburg Residence with the CourtGardens and Residence Square 德国维尔茨堡宫、宫廷花园和广场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下法克尼亚区,这座金壁辉煌的巴洛克式宫殿是德国最大和最漂亮的宫殿之一,是由两位大主教卢塔·弗朗茨和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肖恩伯出资修建的,周围有美丽的花园环绕。18世纪,巴尔塔扎·诺伊曼领导的一个由建筑师、画家(包括提耶波罗)、雕刻家和泥水匠组成的国际团队修造并装饰了这一著名的宫殿。 维尔茨堡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下法克尼亚区。它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居住在此的凯尔特部落。维尔茨堡中的"堡"其最初含义就是依山而建的原始城寨,亦即后来城市的雏形。凯尔特人紧临美因河与维尔茨山建"城堡",人们世代捕鱼为生。公元6世纪被法兰克人纳入管辖区,并就此成了法兰克公爵的世袭领地。从8世纪初开始,维尔茨堡人大量修建教堂,并推举布卡德为第一任地区主教。于是这里成了莱茵河右岸地区的宗教中心。1030年10月13日,国王康拉德二世宣布成为该城主教,并获得税收、制币和司法的自主权。到了德国中世纪的辉煌盛世施陶芬时期,维尔茨堡再次繁荣昌盛。1573年,尤利乌斯·艾希特当选地区大主教,他的上任标志着维尔茨堡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开创了一种"尤利乌斯流派"的建筑风格。1802年,主教统治结束,巴伐利亚人统治该城。但仅过了两年,拿破仑军队又征服了这里,并将它划归哈布斯堡大公管辖。1814年,巴伐利亚人卷土重来,收复失地,真正成为维尔茨堡的主人,并一直延续至今。 德国曾是一个极其信奉宗教的公国,而维尔茨堡宫、宫廷花园和广场作为其时的政府所在地,不仅吸收了当时在德意志南部占主流地位的巴洛克艺术和建筑风格的精华,而且也融入了纪念顺博恩家族的历史意义。顺博恩家族在巴洛克时期产生了无数的主教。1720年,来自顺博恩家族的约翰恩.菲利浦·弗朗茨在此打下了地基,并委托一个名叫诺伊曼的建筑师全权负责设计和施工。诺伊曼在这之前曾博得了该建筑订约人(即约翰恩.菲利浦·弗朗茨)的叔叔——美因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部城市,莱茵兰-法耳次州首府)选帝侯(德国有权选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诸侯)和约翰恩·菲利浦的兄弟——维也纳(奥地利首都)副长官的青睐;最后诺伊曼不仅将二者各自的主建筑师纳为旗下,而且还聘请到了两位享誉巴黎的法国宫廷建筑师。其中约翰恩·菲利浦兄弟的建筑师卡尔负责该建筑内部的设计,并于1729年正式着手规划,为了使维尔茨堡宫、宫廷花园和广场呈现典型的欧洲风情,他找来了一大批维也纳、意大利、哈普斯堡低地(比利时)的艺术家。 在那些外表几乎千篇一律的房间中脱颖而出的是一个改造过的带镜子的橱柜和大理石制成的小礼拜堂,它们是那样独具匠心,与众不同,以至于人们见后总是过目不忘。整个宫殿竣工于1744年。8年后,来自威尼斯的泰波罗创作了大厅中的壁画,这幅悬挂在楼梯上的巨大壁画,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天花板油画。 维尔茨堡宫出自巴洛克式建筑专家、宫廷建筑师巴尔塔萨尔·诺依曼之手。装潢人员大多是来自维也纳、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的艺术家,从而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欧洲建筑——金灿灿的黄色砂岩外墙、厚实宽敞的楼梯、装饰豪华的罗马式房间,以及向外延伸、布局精巧别致的花园。 这座号称"万宫之宫"的维尔茨堡宫,建筑平面呈马蹄形,长175米,宽为90米,两翼有环绕两个庭院而建的宏大侧楼。其中主楼三层,配楼两层。主楼有大理石雕刻装饰,突出的门厅朝向花园。侧楼中央部位正面也有椭圆形大厅,这些大厅属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十分庄重。 主楼内的宫廷教堂是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作,它在设计理念上运用了椭圆形与三角形的巧妙结合,配以富丽堂皇的立柱雕塑,辅之以欧洲名画家的大手笔,使得这座教堂成了艺术宫。主楼会客厅的装饰宏伟壮观。从前厅起,越向里走,装饰气魄越宏大,皇帝宝殿达到顶峰。 巴尔塔萨尔在南楼设计修建的宽大楼梯分为三段,匠心独具。皇帝寝室的装饰表现出18世纪艺术如何从类似法国摄政时期的装饰风格发展到巴洛克风格。其中最有价值是当时威尼斯画派的吉奥瓦尼·巴蒂斯塔·提坡埃罗的巨幅群像天顶画。 在宫殿的东侧是一片宫廷花园。与法国人不同,德国人在修建宫殿时对于花园的设计并不十分重视。倒是花园里大大小小的雕塑十分引人入胜。19世纪花园重新修缮,改变布局,在东侧增修了一座堡垒式建筑,使得花园和古堡相映成趣,这在宫廷花园的建筑设计中实属罕见。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许多巴洛克式建筑围成的正方形宫殿广场,至今仍保留原来的造石路面,是德国屈指可数的几座保存完好的宫廷广场之一。 4 德国维斯教堂 (1983) PilgrimageChurch of Wies 维斯教堂,意为"维斯受鞭打的救世主朝圣教堂",位于德国的巴伐利亚州施泰因加登镇维斯区,距慕尼黑西南约70公里。它兴建于1746年10月,于1754年竣工。这个座落在风光宜人的阿尔卑斯山谷中的白色教堂,是具有巴伐利亚人特色的洛可可式建筑的优秀代表作,因相传教堂内的救世主像曾落泪而成为圣地,是一座雄伟的朝圣教堂。 维斯教堂(1745至1754年)坐落在风景秀美的阿尔卑斯山谷中,保存十分完好,是建筑师多米尼克斯·齐默尔曼的作品,是巴伐利亚洛可可风格的优秀代表作。整个作品充满了活力,欢快而且色彩丰富。 在维斯有100多个教堂和圣坛,而且从巴伐利亚北部到施泰尔马克(奥地利东南部一州)最南端,迄今为止已发现有1500多个类似这样的地方。作为朝拜救世主之地,早在8世纪,维斯教堂的声望就已经风靡于整个欧洲。 维斯教堂中供奉的是一尊受鞭打的救世主雕像,由帕特尔·马格努斯·施特劳布和卢卡斯·施魏格尔兄弟于1730年在上巴伐利亚的施泰因加登修道院雕刻完成。传说1738年6月14日,维斯的一位名叫玛丽亚·洛吕的女农民在救世主雕像的眼睛中看到了几滴眼泪,消息传开以后,很快引来了礼拜和朝圣的人潮,人们蜂拥前往一睹传说中流泪的救世主雕像,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维斯建造起了一座小型的礼拜堂,它就是维斯教堂的前身。 维斯教堂建在一片辽阔草地的正中央,由于该处地势比周围要高,所以即使从很远的地方,人们也可以一眼眺望到这座与众不同的教堂。整个建筑的设计思想都围绕着"朝圣"这个中心原则,它着重体现了苦难、悔罪和拯救。精雕细琢、超凡脱俗体现在教堂的每一个细节中,但这一切看上去却并非华而不实,所有细节连同那些各式各样的装饰品都像是视觉感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维斯教堂将建筑风格以及人们心中的"天堂"融入到各种装饰之中,如此天衣无缝的结合真是不可思议的奇迹。洛可可式的建筑风格在此处可谓是达到了极点,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一例。 维斯教堂结构简洁,布局合理,具有古朴典雅的气质。教堂的装饰协调、空间宽广、主要包括宽25米、长29米的椭圆形身廊和一个长方形大厅。教堂圣坛上的画作是由慕尼黑的宫廷画师巴尔塔萨·奥古斯特·阿尔布雷希特创作的;四位西方世界伟大神学家希尔尼玛斯、安波罗修、圣奥古斯丁和教宗额我略一世的雕像,是蒂罗尔画家安东·施图尔姆的成熟期作品;教堂的管风琴造于1957年。 除此之外,维斯教堂的神学来源也是不可估量的。教堂的精神是中心上帝的儿子、人类的救世主——耶稣基督。许多来自世界各地拜访维斯的游客,都希望能从这里获取生活的方向,教堂凭借自身的艺术表达形式和其精神源泉的力量,满足人们的欲望。 随着巴伐利亚地区政教分离的开始,19世纪初维斯教堂曾被下令准备拍卖和拆除掉,被当地的农民抢救了下来,也使得朝圣能够继续。在198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从1984年到1991年,经过长达7年的恢复重建工作,维斯教堂成为为数不多的具有完整的18世纪之风的教堂保护区。如今,古老的维斯教堂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又焕发出新的光彩。威斯教堂依然是人们心目中的天路教堂,在此可以进行朝拜、祈祷;同时,这里也是吸引游客之旅游观光胜地。每年到威斯的来宾、普通游客、艺术爱好者和圣地朝圣者数以百万计,教堂内经常性地举宗教音乐会。5月1日是每年维斯朝圣的开始,而每年的6月14日和接下来的星期日则是"耶稣的眼泪"节,以纪念救世主雕像落泪奇迹的发生和维斯圣地的建立。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于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洛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甜腻温柔、纷繁琐细。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洛可可一词由法语ro-caille(贝壳工艺)演化而来,原意为建筑装饰中一种贝壳形图案。1699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在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洛可可风格最初出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音乐和文学领域。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贝壳和巴洛克风格的趣味性的结合为主轴,以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显得非常复杂。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5 德国布吕尔的奥古斯塔斯堡古堡和法尔肯拉斯特古堡 (1984) Castles ofAugustusburg and Falkenlust at Brühl 德国布吕尔城内有两座深受游人青睐的古堡--奥古斯塔斯堡古堡和法尔肯拉斯特古堡,它们是巴洛克时代晚期和整个莱茵兰(德国莱茵河西部)地区举足轻重的建筑。二者建于德意志帝国克莱门斯-奥古斯特选帝侯(德国有权选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诸侯)当政时期。1985年,整个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古堡城市布吕尔每年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总数达到4,000,000人!如此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绝非出自偶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其客观因素:这里与闻名世界的两大城市科隆(联邦德国城市)和波恩(原联邦德国首都)近在咫尺;又与法国埃菲尔铁塔和七座山相连,形成了绝妙的"一条龙"旅游路线,所以游人络绎不绝地来此参观游玩也就不足为奇了。 幅员广阔的古堡位于布吕尔城市的中心地带,其占地面积几乎达到了40公顷。古堡四处布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花圃和铺展开的森林。在古堡葱郁、宁静的森林中悠然自得地散步,同时呼吸着鲜花芳草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缕缕香气,犹如步入仙境一般,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从宽阔的林荫道上,就会一览无余的观望到令人难以忘怀的奥古斯塔斯堡古堡。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这座卓而不凡的古堡都是都会吸引来自西面八方的游人,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汇聚场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奥古斯塔斯堡古堡中,具有楼梯的中央大厅的构思设计来自于建筑大师巴尔塔扎·诺伊曼。在1725-1768年间,巴尔塔扎·诺伊曾经设计并建造了带有巴洛克时期典型艺术和建筑风格的居住区,与此同时,巴尔塔扎·诺伊曼的大名享誉于世,闻名遐迩。 在这个久负盛名的公园的另一端尽头,是法尔肯拉斯特古堡的所在地,人们通常所称的法尔肯拉斯特灌木丛和供打猎用的法尔肯拉斯特山林小屋,就交汇在这里。当你穿梭于这个小巧玲珑的古堡之中时,那些逝去的华丽壮观的场面仿佛又慢慢浮现于眼前。甚而,你会情不自禁的以为自己正置身于豪华宫廷、参加打猎聚会呢! 奥古斯塔斯堡象一个巨大的田园。是科洛涅大主教奢华的住所,也是法尔肯拉斯特打猎时的落脚地,是18世纪德国涡卷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奥古斯塔斯堡周围风景优美,颇具田园风情,而法尔肯拉斯特古堡则是一处狩猎场(小规模乡下活动)。这两个建筑都是18世纪德国洛可可风格最早的杰作。 6 德国希尔德斯海姆的圣玛丽大教堂和圣米迦尔教堂 (1985) St Mary"sCathedral and St Michael"s Church at Hildesheim 希尔德斯海姆是德国下萨克森州南部的一座城市,希尔德斯海姆县的首府。 圣米迦尔教堂建造于公元1010年至1020年间,严格遵循了对称的设计理念,两个对称的半圆形后殿是老撒克逊时期典型的奥图罗马式风格。教堂的内部装潢设计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罗马式教堂风格,特别是木制天花板、粉刷的墙壁,以及有名的青铜门和伯那德青铜圆柱。 圣玛丽大教堂(Dom St. Mariae Himmelfahrt)。公元815年希尔德斯海姆教区成立后,曾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大教堂和修道院教堂,几经时代变迁如今只剩下两处遗址。圣玛丽大教堂始建于主教阿尔特弗里德(Altfrid)时期公元872年,是一座三殿式教堂,西部两层呈十字布局,属于德国最古老的罗马式大教堂。教堂内三殿堂由两排支撑柱廊间隔,可以见证早期下萨克森式石柱风采,公元1046年教堂在一次火灾中遭遇毁坏。几个世纪以来,圣玛丽大教堂历经多次维修重建,包括公元14世纪融入新的设计理念,公元19世纪又增建了双塔钟楼立面。二战期间这座大教堂也无法避免炮火的轰炸,战后以简化形式放弃了巴洛克式内部装饰,外部西立面按原始罗马风格重新修复,仍不失为希尔德斯海姆标志性建筑之一。圣玛丽大教堂东部后殿环绕一个十字回廊,是德国少有的两层建筑回廊,楼上古罗马式拱柱窗引人注目。回廊庭院中间有一座安妮小教堂(Annenkapelle),于公元1321年建成,是希尔德斯海姆最早的纯哥特风格教堂。庭院里覆盖大教堂半圆形后殿的繁茂绿色枝藤,被誉为千年玫瑰花丛,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玫瑰。 7 德国特里尔的古罗马建筑、圣彼得大教堂和圣玛利亚教堂 (1986) Roman Monuments,Cathedral of St Peter and Church of Our Lady in Trier 特里尔位于摩泽尔河畔,在公元1世纪时是罗马殖民地。从公元2世纪开始,逐渐发展成了一个伟大的贸易中心。到了公元3世纪末,这里则成了四帝制的首都之一,称作"第二罗马"。它的保护完好的大量历史遗迹都是罗马文明的有力证据。 特里尔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位于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西南部,摩泽尔河岸,靠近卢森堡边境。特里尔建于公元前16年奥古斯都(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统治时期,距离最初的凯尔特人圣所不远。公元3世纪末,古罗马皇帝戴克里先(284-305)将它作为其宫廷所在地和罗马帝国西部地区的首府。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特里尔相继建成了许多历史性建筑。"黑门"是罗马城的北大门,几个世纪的风化、烟灰和尘埃使大门变得漆黑,"黑门"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罗马桥"是阿尔卑斯山北部古老桥建筑的代表之作。即使是在今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在其上面依旧川流不息。回顾历史我们发现,"罗马桥"总共经历了3个建造阶段。它与特里尔城同期始建于公元前16年,当时用生长了16年的橡胶树作为桥柱横亘在摩泽尔河(法国东北部和德国西部河流)上。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人类就在特里尔地区繁衍生存,而特里尔是阿尔卑斯山北部第一个可以称之为"城市"的地方,与此同时这里逐渐发展成为早期基督教的中心。特里尔的罗马教堂不仅是德国最古老的教堂,而且是西方文明最壮观的历史见证之一。就像人们如今所看到的那样,教堂最初就建在离大集市不远的地方,其装饰艺术集罗马时代至19世纪德国雕刻成就之大成,令人赞叹不绝。 大教堂如今仍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大片古罗马建筑,这些建筑大都建于公元4世纪。大集市附近的圣母教堂,将早期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它被认为是哥特式中心建筑最早、最重要的代表作,是德国最大的早期复式基督教建筑之一。12世纪之前,对教堂的改造一直将南半部分的石造建筑兼收并蓄下来,我们今天看到的教堂是建于1235-1260年间的建筑。在这里德国和法国的建筑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圣安东尼教堂是建于15世纪晚期的古老的教堂,它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中纤巧华丽的洛可可式讲道坛。位于现在市郊的圆形剧场与皇家温泉浴场相隔不远,它大约建于公元100年间,经过后来几个世纪的装饰,愈加显得豪华而精美。剧场可以同时容纳20,000名观众,西半部分建有专供贵族使用的包厢和座椅,主门的正面最初修建得富丽堂皇,三条贯穿南北的宽阔的通道上面均有拱门相称,在主门的西边开有两个小门,由此可以拾级而上。在公元4、5世纪时,该剧场还兼为城市的通路,因此北边的大门开在城内,南边的大门则在城墙外。大门的建筑构成和城墙遗迹在中世纪时曾用来采石。 从12世纪开始,特里尔经历了长期的繁荣兴盛,直到18、19世纪之交才败落下来。特里尔曾有一小段时间控制在法国人手中,1815年,成为普鲁士王国的一部分,卡尔·马克思就出生在这期间,并且在特里尔度过了他的童年。 罗马时代占据着重要政治地位的特里尔,文化上亦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观。1984年,特里尔迎来了它建城2000周年。在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洗礼之后,一直到今天,特里尔宏伟精美的建筑及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中珍藏的雕刻品风采依旧,仿佛在向人们诉说那漫漫历史长河也掩饰不住的昔日辉煌。 8 罗马帝国边界 (1987, 2005,2008) Frontiers of theRoman Empire 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英国的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Antonine Wall)和德国的上日耳曼-雷蒂安界墙(DerObergermannisch-raetische Limes),是罗马帝国扩张的历史见证。 英国哈德良长城(Hadrian"s Wall)全长118公里,于公元122年由哈德良皇帝下令建造而成,是罗马帝国在不列颠省的北部边界。这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证明了古罗马的军事组织状况,并说明了防御技术和地缘政治战略。 苏格兰安东尼长城(Antonine Wall)是一个长达60公里的防御工事,公元142年由安东尼皇帝下令建造,用以防御不列颠北部的"野蛮人",这是罗马帝国边境西北部最远的界墙。 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是罗马帝国在上日耳曼行省和雷蒂安行省内修建的一段边境防御工事,建筑于83年到260年间。它把罗马帝国和未被征服的日耳曼部落分隔开来,从莱茵河上的波恩延伸到多瑙河上的雷根斯堡。总长568公里,包括至少60座堡垒和900座了望塔。这条路线上特别吸引人的景点有:巴特洪堡 (BadHomburg) 的萨尔堡(Saalburg)、一座整体重建的碉堡、奥斯特布尔肯 (Osterburken) 的古罗马人博物馆 (Römermuseum)、阿伦市 (Aalen) 设有考古公园的界墙博物馆 (Limesmuseum)、碉堡、古罗马温泉以及位于魏森堡 (Weißenburg) 设有界墙信息中心的古罗马人博物馆。 9 德国吕贝克的汉西梯克城 (1987) Hanseatic Cityof Lübeck 吕贝克的汉西梯克城位于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是德国中世纪最宝贵的建筑。吕贝克,汉萨同盟的前首都和皇后城,建于公元12世纪,作为北欧的重要商业中心曾一度繁荣, 直到16世纪。今天,这里仍是海上商贸中心(尤其与北欧国家的海上贸易)。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了一定的损毁,这座老城的基本城市结构还是保留了下来,这点从15世纪至16世纪建造的贵族居所,历史古迹(如著名的豪斯顿砖门)、教堂和盐场等都能够看出来。 德国最北端的石—荷州(石勒苏益格—荷尔多斯泰因州)是个奇异而美丽的地方,它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其北部大部分地区隔海与丹麦相望。石—荷州景物独特,别具风韵:宽阔花圃式农场与田野,幽静、清洁、整齐、古朴的城镇,精美典雅的砖砌建筑,别致的小茅草农舍,散布在落叶林中的上百个湖泊,还有空中漂浮着的淡淡的海水气味……到处呈现着宁静平和怡人的气息,让人从中感受着一种田园诗般的美妙。 坐落在石—荷州的吕贝克古城(又称汉西梯克城),有着千年的历史,从"可爱之城"到"自由城邦"再到海上贸易大港。13-14世纪人称吕贝克为"波罗的海的女王"。汉萨同盟的繁盛阶段,吕贝克作为同盟中心,其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吕贝克老城区至今仍保持着中世纪的完整格局,它是欧洲中世纪城镇的重要典范,它将10世纪以来城市建筑群体的宗教性与世俗性和谐地融为一体。 老吕贝克城堡早在公元819年便出现了,11世纪时曾改名为留比斯,意为"可爱之城"。公元1143年荷尔斯泰因伯爵阿道夫二世在留比斯城的基础上重建吕贝克城,形成如今内城的雏形。1159年大火焚城之后,吕贝克重新规划,街道巷路布局形似鱼骨,四通八达,这种模式后来成为西北欧城市建设的追求,以至斯德哥尔摩等城市都来效仿。126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希二世将吕贝克辟为"自由城邦",其行政隶属"中央"直辖,经济上则像"特区"或自由贸易港口。 1356年,随着经济贸易的突飞猛进,吕贝克成为汉萨同盟的总部,确定了当时它在欧洲经济与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在中世纪的德语中,"汉萨"意为"行会"或"协会",近似于现代的"欧共体"或"欧盟"。当时的汉萨同盟是由德意志北部的汉堡、不来梅、罗斯托克等城市创立的商业组织,以便在商贸活动中维护各方利益。1370-1402年,由于海盗劫匪猖獗,一些城镇为寻求保护,纷纷主动加入汉萨同盟。他们集体组织武装,抗击匪寇,很有成效。到14世纪末时,其成员达到160余个。发展航海事业,扩大与西欧、东欧、北欧、北非、中亚地区的贸易交往,并在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俄国开设贸易处,构成当时洲际商贸网络。1375年,德意志皇帝卡尔四世和皇后伊莎蓓拉巡访吕贝克,赐名为"圣城",使其与罗马、威尼斯、比萨、佛罗伦萨等四城市齐名。 随着北欧诸国的崛起并逐渐强大,15世纪汉萨同盟开始衰落,吕贝克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而1669年汉萨同盟最后一次大会召开后,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汉萨同盟近于解体,已是名存实亡。 吕贝克古城为德国典型的中世纪山地城市,在特拉贝河及其运河环抱的中心岛上。老城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东部和北部区域;二是西南区域:三是圣玛利亚教堂和市政厅区域。其中北部和南部的大教堂区域之间的地区,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吕贝克古城又被誉为"金楼之乡",那些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古建筑屋顶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古城门、市政厅、七座教堂、圣灵医院、世俗建筑群、托马斯・曼纪念馆以及各类博物馆等。荷尔斯腾门是古城西部的城门,巍峨壮丽,是残存古城墙中最美的一段,为古城标志性建筑,城墙壁厚度达3.5米,具有御敌的功用。该城墙建于1467-1478年,至今已有525年的历史。古城门为双塔式尖圆锥体,入口上方用拉丁文刻着著名的格言——"对内一致,对外和平"。内部为市历史博物馆,陈列着过去的城市模型、帆船模型以及中世纪武器、刑具等。城门内右侧为一排16-18世纪建造的储盐库房。市政厅位于古城的中心地区,建于1240-1484年左右,为德国最古老、最美丽的市政厅。它采用吕贝克特有的黑色釉面砖建造,从视觉上给人以稳重的感觉。作为当年汉萨同盟盟主的大门,至今仍然保留着。 吕贝克古城以哥特式砖砌教堂而著称,高高耸立的七座教堂塔楼,突出了古城特有的风貌。吕贝克大教堂始建于1173年,是最受撒克逊地方风格影响的、最古老的罗马式砖砌结构教堂。原本修建成长方形廊柱式,但13-14世纪时改建成现存的哥特式。圣玛利亚教堂坐落于市政厅北侧,始建于1159年,原是罗马式教堂,13世纪经过三次大规模改建,成为具有两座高尖塔的哥特式砖结构教堂。沿波罗的海的城市,都依它为样板仿建教堂。教堂内拥有一架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据记载大音乐家巴赫曾徒步300多公里的路程赶来此处,专为欣赏一位名家用这架琴演奏《音乐之夜》。1941年英军空袭中,该教堂遭毁,战后修复,但因遭轰炸而陷入双塔下的大钟却一直保持原态,以示对和平的祈愿。圣・凯瑟琳教堂建于14世纪,其门口上方的外墙上有巴赫的人像雕刻,现在教堂内为宗教美术博物馆。教堂旁有创立了400年之久的高级中学,作家托马斯兄弟曾就读该校。吕贝克商人于1265年在雅各比教堂旁建造的圣灵医院,现已改作养老院。在4座尖塔之间的双坡屋顶构成医院的正面,全部为吕贝克的世俗建筑极具特色,那些临街的房子将内院与大街隔离开来,形成相对封闭的格局,同时也形成了古城区特有的品位。古城东区多为手工艺人的住地,其外表朴素无华,一般都无内院。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体现13-15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风格的低矮民居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至今尚有850余处列入市政府文物保护的范围。 吕贝克不仅拥有古老肃穆的教堂,雄伟壮观的古城门,富丽堂皇的市政厅等中世纪建筑瑰宝,同时还哺育了名垂青史的世界级的文化人物,最令吕贝克引以为荣的两位就是著名作家托马斯・曼和亨利希・曼两兄弟。他们让吕贝克市感到骄傲与自豪。1900年,年仅25岁的托马斯・曼在这里完成了长篇巨著《布登勃洛克一家》,为此荣获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他公开反对纳粹,1933年离开祖国,直到1949年才重返德国,1955年逝世,享年80岁。他的其他著作还有《死在威尼斯》、《魔山》、《福斯图斯医生》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希・曼的主要作品有《臣仆》、《垃圾教授》等。吕贝克市建有托马斯兄弟纪念馆,展出托马斯兄弟及其家族有关物品。纪念馆附近的布来特街38号就是他们的出生地。红砖砌筑,色彩鲜艳,保存良好。其十字拱顶上有13世纪的水彩壁画,十分珍贵。 10 德国波兹坦与柏林的宫殿与庭园 (1990, 1992,1999) Palaces andParks of Potsdam and Berlin 位于德国波茨坦州的波茨坦与柏林的宫殿和庭院,建于普鲁士弗雷德里希二世时。国王弗雷德里希亲自参与了宫殿的建筑,著名的孔雀岛就位于附近,《波茨坦协定》的签署地——采茨利霍夫宫也位于此地。 拥有500公顷的公园和150座1730年至1916年期间的建筑物,波兹坦宫殿和庭园共同构成了一个艺术整体,其折衷性强化了其独特性。遗址一直延伸到柏林-采伦多夫区,其间的宫殿和庭园把哈弗尔河和格列尼克湖连接起来。位于桑图谢-苏西宫殿的伏尔泰宫是1745年至1747年期间弗雷德里克二世在位期间修建的。 波兹坦位于中德北部的侵蚀山脉和冰川区内,距离柏林10公里。柏林纳森林和哈维尔河形成的一系列湖泊和池塘,为波兹坦的宫殿和庭园提供了优越的自然资源。这个地方的历史,人们最早能追溯到公元10世纪。这里在历史上曾经是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心,现在是柏林地区的主要城市。 公元10世纪,斯拉夫部落占据了波茨坦地区;公元12世纪,阿斯卡尼亚王朝在这里设城建立了统治。在中世纪时期,霍亨佐伦人迁徙到勃兰登堡平原,这是波茨坦在历史上的转折点。1617年,他们在波茨坦建造城堡,作为他们的居住地。30年战争(1618-1648)以后,统治者弗里德里希·威廉在这里建造宫殿,重建了城市。1685年,波茨坦敕令颁布以后,胡格诺派教徒和荷兰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他们也与波茨坦的繁荣有很大的关系。在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统治时期,城市的主要功能加强了,建立了法国教堂和荷兰居民。在弗里德里希二世时期,波茨坦进入其兴盛期,它成为普鲁士事实上的首都。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热衷于艺术与文学,他促成了无忧宫庭园和宫殿的发展。7年战争(1756-1763)之后,他建造了包括新宫殿在内的许多建筑。19世纪,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在无忧宫庭园内增建了7座建筑和庭园。其他的庭园和公园整体因此也增加了空间。 波茨坦是城市设计中的杰作,它根据自然背景,从有利的视觉角度来组织城市中园林和宫殿建筑,在设计中运用了对称和自然的原则,后者借鉴了英式花园的风格。尽管建筑样式丰富和风格多样,整座城市仍然保持着和谐。除了巴洛克或古典风格,这里还有洛可可风格,无忧宫庭园正是这种混合风格的卓越典范。克诺贝尔斯多夫、辛克尔和莱内,这些著名的艺术家使19世纪盛行的复古主义在早期的无忧宫庭园建筑中留下了足迹。 无忧宫:整个王宫及园林面积为90公顷,因建于一个沙丘上,故又称"沙丘上的宫殿"。宫殿正殿中部为半圆球形顶,两翼为长条锥脊建筑。殿正中为圆厅。瑰丽的首相厅,天花板上装潢富有想象力,四壁镶金,光彩夺目。室内多用壁画和明镜装饰,辉煌璀璨。宫殿前有平行的弓形6级台阶,两侧和周围由翠绿丛林烘托。宫殿前有喷泉,正对着大殿门廊。此喷泉采用圆形花瓣石雕,四周有"火"、"水"、"土"、"气"4个圆形花坛陪衬,花坛内塑有神像,尤以维纳斯像和水星神像造型精美,形象生动。据说整个宫内有1000多座以希腊神话人物为题材的石刻雕像。宫殿东侧还有珍藏124幅名画的画廊,这些绘画多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荷兰画家的名作。画廊宽敞明亮,每逢佳节,这里都举办音乐会。在无忧宫的一侧,有一座虽不宏伟但金碧辉煌的亭楼,该建筑被称为"中国楼",采用中国传统的碧绿筒瓦、金黄色柱、伞状盖顶、落地圆柱结构。亭内桌椅完全仿造东方式样制造,亭前矗立着中国式香鼎。无忧宫是18世纪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全部建筑工程前后延续时间达50年之久。无忧宫虽经战争,但未遭受炮火轰击,至今仍保存完好。 新宫:弗里德里希大帝有着近乎刻薄的讽刺幽默感,他曾把这座于1764年至1765年间修建的客房,戏称为吹牛之作。新宫以其300件客房虚构出普鲁士仍然十分富足的假象。新宫对面的拱廊是纯粹的背景建筑。 夏洛登霍夫宫:夏洛登霍夫宫建造于1826至1829年间,参与设计建造的是普鲁士的建筑大师:整体设计由申克尔参考罗马的阿尔巴尼别墅完成。具体建造工作由申克尔的学生佩尔西乌斯负责。莱内负责花园的设计。 橘园宫:为给妹妹夏洛特和妹夫尼古拉沙皇一个意外的惊喜,在研读了大量的文献之后,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于1851年博采众长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宫殿,作为暖房使用,也带有夏季休息室,它是国家公园卡尔斯河谷低地公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巴贝尔斯贝格宫:早在其无嗣的哥哥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执政时,皇帝威廉一世就想拥有自己的官邸。他的妻子奥古斯塔曾拜哥德为师学画,她设计了建筑草图。彼德·约瑟夫·莱内和后来成为侯爵的皮克勒两人共同完成设计工作。拥有500公顷的公园和150座从1730年到1916年期间建造的建筑物波斯坦宫殿和庭院的结合构成子一个艺术体系。它的唯一感觉就是折衷的自然性。它一直延伸到伯林-采伦多夫区,并且宫殿和庭院把哈弗尔河和格列尼克湖连接起来。 11 德国洛尔施修道院 (1991) Abbey and Altenmünster of Lorsch 洛尔施修道院及其颇具纪念意义的入口——著名的"托尔哈尔"是卡洛林时代珍贵的建筑遗迹,那时遗留下来的雕刻和绘画都保存得十分完好。 洛尔施修道院是德国"前罗马式"建筑艺术最具代表性的遗迹之一。尽管这所修道院的具体建造年代及当时的帝王将它作为何用至今仍不为人所知,但毫无疑问的是,其正面墙上和房子顶部华丽的装饰品是现存最大的法兰克王国修道院失传的代表之作。 公元760年左右,在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的命令下修建了洛尔施修道院。起初它被建在一座小岛上,后来,即于774年前迁到了附近的一个由风吹积而成的沙丘周围。由于受到特别优厚的待遇,洛尔施修道院享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由一个小型的贵族私人修道院一跃成为莱茵河(欧洲西部河流)东部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修道士中心,它的不动产分布广泛,几乎遍布了从北边海域到阿尔卑斯山的广大地区。 作为中世纪早期及其后大部分时间里的文化中心和不可忽视的政治因素,洛尔施修道院对其周围地区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1231年,随着本笃会隐修院规章时代的结束和属于贵族的修道院不动产的日渐减少,洛尔施修道院开始走向衰落,1557年它在大革命中被查封。1621年,修道院的建筑被破坏殆尽,如今人们只能从缴纳什一税(宗教捐税)的棚屋和残存的石墙中依稀辨认出当年洛尔施修道院的范围。 洛尔施修道院与洛尔施城的整体特色融为一体,这种和谐之美在二者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洛尔施修道院藏书室的最重要的扩建物目前在全世界已达到50多处,而且洛尔施设有致力于发掘和保护中世纪早期中欧修道院文化的部门,这使得现代人可以亲身体会到祖先杰出的创造力。在当地政府和文化组织保护下的历史遗迹,如小部分位于城外的"古代大教堂"、"民族博物馆"以及"洛尔施烟草博物馆"都会令前来旅游观光的人感到不虚此行。 12 德国上哈尔茨山的水资源管理系统 (1992, 2010) Mines ofRammelsberg, Historic Town of Goslar and Upper Harz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上哈尔茨的水动力采矿系统,位于赖迈尔斯堡矿和戈斯拉尔古城以南,主要用来协助提取有色金属矿,其开发使用的历史达到800年。这套系统最初由中世纪熙笃会僧侣建成,16世纪末到19世纪期间得到了大规模开发。这是一套复杂却关联性极强的系统,组成部分包括人工池塘、小通道、隧道及地下排水渠等,建造的目的是使用水力帮助进行采矿和冶金。这是体现西方世界矿业发展创新的一处重要遗址。 13 德国班贝格城 (1993) Town of Bamberg 班贝格城位于巴伐利亚州,距离北部的纽伦堡50公里,雷格尼茨河和美因河交汇区3公里处。城市山丘众多,而且深入山谷,占据着河流沿岸和岛屿,并被分成两个部分。班贝格城建于公元1007年,曾经发挥着帝国城市和贸易中心的功能,是上弗兰哥地区的主要城市。 从公元10世纪开始,这座城市就成为联系斯拉夫民族,尤其是波兰人和波美拉尼亚人的重要纽带。自12世纪以来,在其鼎盛时期,班贝格城的建筑风格对德国北部和匈牙利产生了极大影响。18世纪末,班贝格城成为德国南部启蒙运动的中心,吸引了黑格尔和霍夫曼等知名的哲学家和作家来居于此。 班贝格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位于雷格尼茨河畔的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城市,也是一座具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皇城和主教城市,据说公元902年,德国被敕封为圣徒的皇帝海因利希二世决心把班贝格建设成为世界的首都,由他开始兴建的大教堂成了中古时期在组织与技术上的杰出之作。在以后的数百年的进程中,这座由皇帝创建的城市由于主教们在经济上的大力投入而使德国出现了一座绝无仅有的教堂城市,由于是水边的城市,它被当地人称为小威尼斯,曾经就是在这里,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第一次遇到了拿破仑。 班贝格仍然拥有着德国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老城,是中世纪早期城市样貌的典型代表,拥有2000多处文物古迹,城内半木结构的房舍错落有致,窄窄的小巷,带有豪华的巴洛克风格的外观,这一切都笼罩在静谧中。广场右侧是巴洛克风格的新王宫(1703年建成),左侧则是罗马风格与哥特风格兼容的班贝格大教堂(1237年重建)。 新王宫是班贝格的巴洛克建筑时代的最杰出代表;而大教堂中则沉睡着班贝格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历史人物:奠定一千年前班贝格政治中心地位的亨利二世,著名的国王康拉德三世,以及曾经担任班贝格主角的教皇克莱门斯二世,特别要指出的是,这可是阿尔卑斯山以北唯一的一座教皇墓地。 法兰克尼亚啤酒博物馆位于班贝格市的最高点,也就是著名的圣米歇尔大教堂的所在。从火车站到啤酒博物馆大约有3公里的路程,沿途都是中世纪的房舍,美不胜收,走在班贝格的马路上有如置身于童话世界。站在啤酒博物馆附设的啤酒花园,整个班贝格市区一览无遗,班贝格很幸运逃过了二次大战盟军的轰炸,得以保留了完整的中世纪建筑风格,也使得她名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中。 位于雷格尼茨河畔的巴姆堡又被当地人称为"小威尼斯"。在这些琳琅满目的欧式建筑中,其实有一座是巴姆堡的地方监狱,当年的犯人押送刑场时,走的同样也是水路。"小威尼斯"在当地主要指的是位在玛库思桥(Marku*rucke)和下桥(UntereBucke)之间的一段河岸屋舍,起先是渔夫们的旧房舍(Fisherei);直到19世纪左右,才开始被妆点成好看的屋宅。这些可爱的中世纪山墙建筑、半木屋,衬着鲜花点缀阳台花园的成列宅第,已成了人们最喜欢眺望的城镇角落。 屋旁的河流中,总停泊着细细的舟船,随着轻波左右摇摆。当然了,若想好好欣赏这片风景,最棒的地点不外乎穿越玛库思桥,于桥上驻足远观几许,随后再抵达对岸的AmLeinritt河滨区。 坐镇在河流中央著名的旧市政厅(AlteRathaus)建于14世纪,其左右各有路桥衔接着彼岸,桥心则顺势穿过市政厅的下方,许多人都喜爱漫步在这座11世纪搭起的老桥上,同时欣赏市政厅外观的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彩绘壁画。 巴姆堡地区的城市设计和建筑属于中世纪,文艺复兴对城市形态和从11世纪以来的中欧城市演进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由于巴姆堡的城市规划和大量的宗教和非宗教建筑,它成为早期中世纪中欧城市的标志和典型代表,并因此得到保护。 14 德国莫尔布龙修道院 (1993) MaulbronnMonastery Complex 建于1147年的西多会莫尔布龙修道院,是阿尔卑斯山脉以北地区最完整和保存最好的中世纪修道院。整个修道院周围有防御墙环绕,主建筑建于公元12至14世纪,该修道院教堂是哥特式过渡时期风格,对于哥特式建筑在北欧和中欧的兴起有着重要影响。莫尔布龙修道院的水资源管理系统非常独特,堪称一绝,包括了复杂的排水网络、灌溉运河和水库。 莫尔布龙修道院水利设施举世无双,有精心修建的地下排水管道,引水渠以及水库等。莫尔布龙修道院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了,1147年,来自阿尔萨斯的12个修士仿照勃艮第地区西多会修道院风格建成了莫奥尔布朗修道院。教士们在此生活了390多年,他们在此严格地按照西多会教义进行修行。1556年在宗教改革以后,符腾堡公爵克里斯托弗下令在此修建一座新教教会学校,莫尔布龙修道院也相应地被转化为一所新教神学院,并延续至今。 15 德国弗尔克林根钢铁厂 (1994) Völklingen Ironworks 弗尔克林根钢铁厂是一座位于德国萨尔佛尔克林根、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炼钢厂,所有生铁原料到完成的各种状态,在这里都可以完全了解。直至今日,这座炼钢厂仍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文化点,而且是欧洲工业文化路线的重要停泊点。 弗尔克林根钢铁厂占地6公顷,构成了弗尔克林根市的主体部分。尽管这个工厂已经停产,但它仍然是整个西欧和北美地区现存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综合性钢铁厂遗址,向人们展示着19世纪和20世纪时期建造和装备的钢铁厂风貌。 尤利乌斯·布赫于1873年建造了弗尔克林根钢铁厂,将卢森堡铁矿的原料用来炼铁,生产铁梁和铁路枕木,在这之后的100多年里一直是德国最大的冶铁工厂。这里的4000名工人每天出产超过5吨的生铁,这是一个到处是噪音、火光和刺鼻气体的巨大工厂。它于1879年停止运营,并在两年后被卡尔·Rüchling收购。工厂的第一座高炉(第3号),建于1882年至1883年,并在1885年和1893年之间增加了四个炉。焦化厂于1897年建成,并在三年后引进了第一个喷气式发动机。 弗尔克林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使用高炉煤气来推动巨大的鼓风机为高炉提供动力的炼铁厂。由最初的双引擎,增加至了9个。第六高炉建于1903年,并于1911年构建新的装载平台,为焦炭和矿石提供电驱动悬挂输送系统,这个系统在建立时,是同类系统中最大的。 弗尔克林根是世界第一个气体干燥净化技术远远超出了实验阶段的炼铁厂,并于1911年建立了气体干燥净化工厂。弗尔克林根复杂系统的最后一个主要部分是一个大型的矿烧结厂,在钢包式烧结试验后,在1928年至1930年,公司安装了一个大型带式系统。这个开创性的工厂成为了世界各地的许多其他类似的装置的一个模型。1935年,焦化厂重建并扩大了规模。 到本世纪末,弗尔克林已成为欧洲最有生产力的工厂和德国最大的钢梁制造商之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86年生铁生产停止,尽管工厂于1935年重建, 但原焦化厂的大部分保留了下来,特别是1898年的煤塔。六台1905年和1914年之间建造的喷气式发动机、1911年建造的悬挂输送系统和气体干燥净化厂同时被保存下来。 如今,弗尔克林根钢铁厂是19、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保存最好的炼铁厂,也是欧洲艺术和工业文化的中心。它成为工业博物馆,一些小型的模具房也被改造为地方大学的实验中心和实习基地。这里还被用于文化目的,目前该厂的矿石堆场已经改造成摄影和图片艺术展厅。此外,这里还举办过无数文化活动,每年参观人数超过20万人。 16 德国奎德林堡神学院、城堡和古城 (1994) CollegiateChurch, Castle and Old Town of Quedlinburg 奎德林堡位于北德中部,地处哈尔茨山的边缘,波德河畔,这一地区还耸立着两座高山。奎德林堡建于公元10世纪,曾经是帝国的首都和贸易中心。奎德林堡是建于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典范,城市保留了大量的高质量的木制结构建筑。 护城河沿着防御城墙呈现不归则的轮廓,部分城墙受到保护。老城中狭窄、曲折的巷道,年代久远可追溯到公元10世纪。城市的新建部分有统一的规划,建造于公元12世纪,形成中世纪的格局。老城的中心靠近城市主要广场,是知名的市场。山上建造有城堡,城堡附近环绕着建筑,组成该城市独特的核心。 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和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遍布整座城市,形成奇特的建筑景观。圣瑟维提图斯牧师会教堂建于公元10世纪和12世纪之间,是城市中极为重要的建筑。数量众多的半露木式住宅属于15至17世纪,建筑非常细致,沿着城市弯曲的街道与城市广场接壤。 位于萨克森-安哈尔特地区的奎德林堡是萨克森-奥图大帝统治期间,东法兰哥尼亚公国的首都,从中世纪开始就一直是一个繁荣的商贸小镇。大量高水平的木结构建筑使奎德林堡成为中世纪欧洲城市的杰出典范,城中圣瑟瓦修联合教堂则是罗马式建筑的杰作。 17 德国麦塞尔化石遗址 (1995) Messel PitFossil Site 法兰克福南郊,有个东西长一千公尺,南北宽七百公尺,最深处深达六十公尺的深坑。深坑最早形成的年代在二亿七千万年前,从1875年发掘出第一块鳄鱼化石起,至今发掘出的鱼类和无脊椎昆虫化石的数量多到不可胜数,古代原古马的化石就发掘出四十具。这里可以说是世上能找到哺乳动物进化资料的唯一的一处资源。 麦塞尔化石遗址是了解5700至3600万年间始新世生活环境极为珍贵的遗址,是哺乳动物早期进化的唯一资料。从完好的骨架到那个时期动物胃里的物质,哺乳动物的化石仍保存完好。 麦塞尔化石遗址最显著的特征是动植物的许多微细的组织结构,如绒毛、羽毛等都清晰可辨,实属奇观。第三纪下层的动植物遗迹在遗址中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该遗址保存下来的化石种类(大量的鱼类、鸟类、大型食肉动物、昆虫、脉管植物、菌类植物),在质量上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其数量也很可观,迄今为止已出土了成千上万的化石标本。 18 德国包豪斯及其在魏玛、德绍和伯努的遗址 (1996, 2017) Bauhaus and itsSites in Weimar, Dessau and Bernau 魏玛和德绍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位于德国图林根州和萨克森一安哈尔特州。包豪斯学校1919年5月创建于德国图林根州魏玛市,全称为国立魏玛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该校在一批杰出艺术家的主持下,继承和发扬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建筑设计、工艺美术以及艺术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革命性的探索和创造。他们所倡导的"现代运动",对20世纪建筑设计的变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包豪斯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是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也称包豪斯学派,首先兴起于魏玛,然后扩展到了德绍,该学派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该学派的教授们(沃尔特·格罗皮斯、汉斯·梅尔、拉斯罗·摩利那基和韦斯利·坎丁斯基)修建和装潢的一系列建筑代表了"现代运动"的兴起,同时也为20世纪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格罗皮乌斯,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包豪斯的创办者。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废墟上的整个德国都被战败的阴影笼罩着。这时,在德国中部的小城魏玛,一位名叫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的设计师却与所有沮丧的德国人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致信政府,畅谈战后德国重建最需要的是建筑设计人才。他说,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化生产必将进入未来的建筑领域,而目前欧洲建筑的古典主义理念和风格会阻碍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所以,虽然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但成立一所致力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学校是当务之急。信发出去了,格罗皮乌斯的朋友都认为他疯了,他们说,目前别说在魏玛,就是在整个德国,建一所医院、建一座住宅远比成立一所设计学校重要得多。但是,政府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商议,就采纳了格罗皮乌斯的建议。1919年3月,原撒克逊大公美术学院和国家工艺美术学院合并,成立了"国立建筑工艺学校",36岁的格罗皮乌斯被任命为校长。他说,必须有一种崭新的设计观念来影响德国的建筑界,否则任何一个建筑师都无法实现他心中的理想,他只有模仿那些已经司空见惯的古旧的东西。为此,包豪斯学校当时聘任了一批在各个领域造诣颇高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他们都是富有创新思想的志同道合者。除创办者格罗皮乌斯外,著名的有瑞士建筑师汉勒斯·梅也尔,担任该校建筑系主任;匈牙利画家、摄影家拉斯兹洛·莫霍伊一纳吉,任金工室主任,同时编辑"包豪斯丛书";俄国抽象派大画家兼美学理论家沃西利·康定斯基,任学校的美术教师。此外,还有画家保罗·克利、莱昂内尔·法宁格、约塞夫·艾伯斯,舞台设计师奥斯卡·施莱姆,印刷和图画师赫尔伯特·拜尔,纺织师安利·艾伯斯,雕刻师盖尔哈尔德·马尔克斯,建筑师马塞尔·布罗伊尔以及密斯·凡·德罗等一批大师。这时,离战争结束刚刚过去了四个月。 这之前的欧洲,建筑结构与造型复杂而华丽。尖塔、廊柱、窗洞、拱顶,无论是哥特式的式样还是维多利亚的风格,强调艺术感染力的理念使其深刻体现着宗教神话对世俗生活的影响,这样的建筑是无法适应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格罗皮乌斯针对此提出了他崭新的设计要求: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既是设计的又是实用的,同时还能够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制造。 与传统学校不同,在格罗皮乌斯的学校里,学生们不但要学习设计、造型、材料,还要学习绘图、构图、制作,于是,国立建筑工艺学校拥有着一系列的生产车间:木工车间、砖石车间、钢材车间、陶瓷车间等等,学校里没有"老师"和"学生"的称谓,师生彼此称之为"师傅"和"徒弟"。格罗皮乌斯引导学生如何认识周围的一切:颜色、形状、大小、纹理、质量;他教导学生如何既能符合实用的标准,又能独特地表达设计者的思想;他还告诉学生如何在一定的形状和轮廓里使一座房屋或一件器具的功用得到最大的发挥。格罗皮乌斯的教学为国立建筑工艺学校带来了以几何线条为基本造型的全新设计风格。 国立建筑工艺学校设计的工厂不再有任何装饰,厂房为四方形,平平的房顶、楼身除支柱外全部用金属板搭构,外镶大块的玻璃,简洁而敞亮,完全适于生产的需要。国立建筑工艺学校设计的椅子没有任何装潢雕饰,四方的坐椅靠背仅由几条曲线状的木条或钢条支撑,它在生产流水线上一天就能产出上百把。至此,小到水壶、台灯大到楼房,格罗皮乌斯让他的学生学会了用最简单的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赢得设计样式和风格的现代感。 1932年,国立建筑工艺学校举办了首届展览会,设计展品从汽车到台灯,从烟灰缸到办公楼,展览会最热情的观众是遍布欧洲的各大厂商,实业家们已经预感到了这种仅以材料本身的质感为装饰、强调直截了当的使用功能的设计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因为一旦这样的设计被实施生产,成本降低了而成效却会百倍地提高。格罗皮乌斯的国立建筑工艺学校从此名扬欧洲,它被那些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20世纪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人称之为"包豪斯"。 包豪斯的开拓与创新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敌视,1925年被迫迁往德国东部的德绍。4月1日,包豪斯在德绍正式开学。从这时起,包豪斯开设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课程,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教学模式和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格罗皮乌斯还在学校里专门创办了建筑系,并由他亲自领导,建立起教学—研究—生产于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格罗皮乌斯在此期间设计的包豪斯校舍被誉为现代建筑设计史上的里程碑。这座"里程碑"包括教室、礼堂、饭堂、车间等,具有多种实实在在的使用功能,楼内的一间间房屋面向走廊,走廊面向阳光用玻璃环绕。格罗皮乌斯让包豪斯的校舍呈现为普普通通的四方形,尽情体现着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本身质感的优美和力度,令世人看到了20世纪建筑直线条的明朗和新材料的庄重。特别是,对于建筑的外层面,不用墙体而用玻璃,这一创举为后来的现代建筑所广泛采用。今天,在世界许多城市依旧可见许多格罗皮乌斯"里程碑"式样的楼宇,它们矗立在人们生活的视野中,证明着一种富有预见的思想和行动的伟大。 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了包豪斯校长的职务。1932年,纳粹党强行关闭了包豪斯。当时的校长带领学生们流亡至柏林,学校勉强维持至1933年,直到有一天校舍被纳粹军队占领。从此,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消失了。虽然包豪斯在世界上仅存在了15年,但是它简洁实用的设计理念已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为这种理念来源于对科学进步与民众需要的尊重,并能充分体现20世纪人类日新月异的生活面貌。 1931年落成的纽约帝国大厦仅用四方的金属框架结构便支撑起一座102层的摩天大楼,它的出现既得益于建筑设计观念挣脱了古典装饰的羁绊,又得益于新的建筑材料被科学地运用。1958年,纽约西格拉姆大厦落成,它是包豪斯那位带领学生流亡的校长米斯设计的,米斯发扬了包豪斯的精神,让简单的四方形成为立体后拔地而起,直向云端。从此,现代城市出现了高楼林立的景象,这种景象接着又成为了一座城市国际化的标志。 现代化建筑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思想与精神的一次解放。包豪斯学校所创立的新的建筑形式以及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由其师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它不仅对20世纪建筑和工艺设计的社会化、大众化和现代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在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19 德国科隆大教堂 (1996) CologneCathedral 科隆是阿尔卑斯山以北著名城市,有"北方的罗马"之称。公元前37年的罗马时代,罗马帝王奥古斯都女婿阿格里皮在此地建城,为罗马的殖民城市,其市名就是由Colonial(殖民地的)演变而来,此城遂成为罗马帝国军事要塞。公元50年,该城为罗马皇后克罗迪娅的出生地,并把它正式命名为科隆。 哥特式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历经几个阶段的修建,直到1880才建成。在修建科隆大教堂的七个世纪中,一代代建筑师们秉承着相同的信念,做到了绝对忠实于最初的设计方案。除了其自身的重要价值和教堂内的艺术珍品以外,科隆大教堂还表现了欧洲基督教经久不衰的力量。 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它是由两座最高塔为主门、内部以十字形平面为主体的建筑群。一般教堂的长廊,多为东西向三进,与南北向的横廊交会于圣坛成十字架;科隆大教堂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将人的视线引向上天,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自1864年科隆发行彩票筹集资金至1880年落成,它不断被加高加宽,而且建筑物全由磨光石块砌成,共16万吨石头如同石笋般建筑而成,整个工程共用去40万吨石材。科隆大教堂由两座孪生的连体高塔组成,整个教堂是灰褐色的,左塔(北塔)有半截呈银白色,在夕阳的照耀下,一个鲜亮白净,一个灰头土脸,显得泾渭分明。教堂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南塔高157.31米,北塔高157.38米,是全欧洲第二高的尖塔(仅次于乌尔姆大教堂),教堂外型除两座高塔外,还有1.1万座小尖塔烘托。双尖塔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科隆大教堂至今也依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之一,并且每个构件都十分精确,时至今日,专家学者们也没有找到当时的建筑计算公式。 大教堂内分为5个礼拜堂(有资料说是10座),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43米,中厅部跨度为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中厅。各堂排有整齐的木制席位5700个,圣职人员的座位有104个,全用极厚木板制成。具中世纪晚期风格的唱诗台是德国最大的,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各有一个预留给教皇和皇帝的座位。 教堂四壁窗户总面积达1 万多方米,全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被称为法兰西火焰式,使教堂显得更为庄严。据说,画面如此漂亮,却只有用4种颜色,而且很有讲究:金色——代表人类共有一个天堂,寓意光明和永恒;红色——代表爱;蓝色——代表信仰:绿色——代表希望和未来。在阳光反射下,这些玻璃金光闪烁,绚丽多彩。是教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教堂顶上一共安置了11口钟。最早的是3.8吨重的三王钟(Dreikönigenglocke),铸造于1418年,安装于1437年(后来三次重新铸造)。之后是重达10.5吨的"Pretiosa"(当时西方最大的钟)和5.6吨重的"Speciosa",分别于1448年和1449年安装。而教堂内目前最大的钟是圣彼得钟,重达24吨,直径3.22米,铸造于1922年。每逢祈祷时,钟声洪亮,传播得很远。登上钟楼,可眺望莱茵河的美丽风光和整个科隆市容。 堂内还有好几幅石刻浮雕,描绘出圣母玛丽亚和耶稣的故事。科隆大教堂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其中包括成千上万张当时大教堂的设计图纸,仍保存第一位建筑师哈德设计教堂时用的羊皮图纸,为研究13世纪建筑和装饰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还有从东方去朝拜初生耶稣的"东方三圣王"的尸骨,被放在一个很大的金雕匣里,安放在圣坛上。这里还有最古的巨型圣经、比真人还大的耶稣受难十字架以及教堂内外无数的精美石雕。一些珍贵文物现保存在—个金神龛内,此金神龛被认为是中世纪金饰艺术代表作之一。在教堂祭坛摆放有中世纪黄金匣,由黄金和宝石组成。教堂内还有一座11世纪德国奥托王朝时期的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成为哥特艺术的先导,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唱诗班回廊,还保存着15世纪早期科隆画派画家斯蒂芬·洛赫纳1440年为教堂所作的壁画和法衣、雕像、福音书等文物。这些都是教堂的古老珍藏,具有很高的宗教和艺术价值。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掘教堂地基,发现了历次修建时基础工程的不同做法,十分珍贵。 20 德国埃斯莱本和维腾贝格的路德纪念馆建筑群 (1996) Luther Memorialsin Eisleben and Wittenberg 埃斯莱本和维腾贝格的路德纪念馆建筑群位于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是德国最具影响力的路德纪念性建筑群。 萨克森-安哈尔特的这些纪念馆与马丁·路德及其信徒米郎克孙的生活经历相关。纪念馆包括米郎克孙在维腾贝格的住所、马丁·路德于1483年和1546年在埃斯莱本出生和去世时的住所、马丁路德在维腾贝格的住所、当地教堂以及路德于1517年10月31日提出著名的"95条论纲"时的城堡教堂。正是他的论纲发起了宗教改革,开启了西方世界宗教史和政治史的新时代。 马丁・路德出生在一个从中世纪向现代化过渡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动荡不安,人们越来越怀疑已有的世界观,同时,人们又对世界充满了新的虔诚。无论在艺术方面,还是在科学方面,人文主义者和文艺复兴者都把教会的墨守成规抛在一边。建立的大学越来越多,其中包括维腾贝格大学,它是萨克森州诸侯弗雷德里克・特・维斯于1502年在所居住的城镇创办的。这所大学很快发展为德国最著名的几所大学之一。1525年6月马丁・路德的婚礼给遭遗弃的修道院带来了新的生命。 马丁・路德在1514年曾经是圣・玛丽教堂的一个牧师。他认为"一个基督教徒是掌管万物的自由人,也不受制于任何人;同时,一个基督教徒是万物的仆人,也受制于每一个人。"在1517年的春天,发生了一起滥售免罪符的事情。那些有罪的人只要买约翰・特策尔的免罪符就不必再为他们的罪行担心了。在1517年10月31日,路德写信给教堂负责人,要求立即停止滥售免罪符的行动。他还随信附寄了自己的95个反驳论题。这些论题标志着宗教改革运动已经开始了。这次改革推动了继续反对罗马的战斗,然而却违背了路德自己的最初意愿,即仅靠圣经教义来取得成功。对路德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把《新约》从原来的希腊文翻译成德文。而且还要思考如何实践改革的问题。路德的追随者在维腾贝格进行了这项改革。牧师们结婚,不再举行弥撒仪式,双方思想得以交流,并组织了一个"同心会"。 1522年3月,路德已经打破了对旧偶像的崇拜,对新合约的需求或者甚至是暴力的需求变得迫切起来。他稳妥地接管并规范了这场运动。然而,马丁・路德依然坚信,可以只通过圣经教义取得成功。在1523年,路德最终自己首先开始了宗教改革。1520年和1521年是改革运动的决定性阶段,马丁路德编译了教堂和非宗教的全面的改革内容。1520年6月15日,教皇威胁要把他逐出教会,这使改革达到了它的第一个高潮。教会给反叛者60天的时间以让其收回他所教的所有东西。12月10日,改革者当众焚烧了教规书籍、出版物以及一份教皇布尔法令的复件。这样,于1521年1月3日,教会正式驱逐了路德。教皇宣布路德是一个被驱逐者,按照帝国法律是必须被驱逐的。然而,这又给路德一个最后撤消改革的机会,在1521年4月18日,路德在沃尔姆斯的国会中勇敢的坚持了他的教义,这样皇帝查尔斯五世便把他置于帝国的严禁之下。 为了迎接1983年马丁路德的500年诞辰纪念日,在1980-1982年间对它作了刷新。室内的一切,包括墙壁、地板、天花板和门的构造都是完好无缺的,保持了19世纪的房屋设计特色。 21 德国古典魏玛 (1998) Classical Weimar 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魏玛的小萨克森镇正是处于令人瞩目的文化繁荣时期,它吸引了众多的作家和学者,其中包括歌德和席勒。这次文化大发展主要反映在周边地区有很多高质量的建筑和公园。与歌德国家纪念馆(包括歌德之家)并列的是席勒和李斯特纪念馆、尼采档案馆以及另外16个历史性的纪念馆、纪念宫和纪念碑。魏玛古城的地基上有公爵夫人安娜·阿利娅图书馆,歌德和席勒档案馆,还有在某些方面千变万化却独一无二的建筑物以及魏玛内外的五个公园。 魏玛古城中的诺伊斯博物馆是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始建于1864年,于1869年初步完成。它坐落于卡尔奥古斯特绿荫道的尽头。令人瞩目的是该博物馆与柏林的历史建筑赖希施泰格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象似,尤其是中央的圆屋顶简直就是它的缩制品。另一处纪念馆是歌德之家,它位于弗劳恩布朗,建于1709年,1782年以后,歌德一直住在这里。开始是租的它,后来成为该房屋的主人。不过现在,席勒之家和歌德之家都成为诗人笔下的博物馆了。歌德家族陵墓也是魏玛古城的一个纪念馆。 从1818年起,魏玛的历史陵墓就一直在使用中。在它的中心是俄国东正教教堂式的皇帝陵墓,参观收费,并且不许拍照。歌德和席勒也在这个陵墓中,而歌德家族的其他成员夏洛特·冯·施泰因及库德雷家族和武尔皮乌斯家族则在这个皇帝陵墓之外。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魏玛这一图林根小城见证了当时文化的极度繁荣,吸引了许多作家及学者如歌德、席勒等。这种发展在周围地区高水平的建筑物和公园中也可见一斑。 22 德国柏林的博物馆岛 (1999) Museumsinsel(Museum Island), Berlin 施普雷河在柏林市中心的有一座河心岛,那就是闻名遐迩的柏林博物馆岛。这个岛原名施普雷岛,曾经是普鲁士国王的御花园,自从十九世纪初岛上的第一家博物馆(现柏林博物馆旧馆)对外开放以来,这里慢慢建成了包括皇家博物馆(现柏林博物馆新馆)、旧国家画廊、佩加蒙博物馆等五座重量级博物馆,慢慢的这座岛的名字就变成了博物馆岛(Museuminsel)。 佩加蒙博物馆是博物馆岛占地面积最大也是最著名的博物馆,因镇馆之宝佩加蒙祭坛而得名。它的主题是近东的历史及艺术展品,展示了包括古巴比伦古亚述古希腊已经伊斯兰中世纪时期的灿烂文化。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佩加蒙博物馆,那就是气势恢宏。佩加蒙博物馆与其他大部分博物馆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核心展品不是单个艺术品或文物而是整座建筑。中心展区的佩加蒙祭坛是一座高达9米的建筑,宽35米,前后进深达33米的巨大建筑。佩加蒙祭坛发掘于土耳其,祭坛上有以巨人战役为主题的古希腊雕刻。另一个重量级的展品是巴比伦伊士塔尔门,宝石蓝的城门贴面和金黄色的浮雕可能是古代巴比伦最著名的文化印象了,它被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发掘后,1930年在这个博物馆得以复原。米丽都市场大门高17米,宽29米,发掘于土耳其境内,同样是古希腊文明的瑰宝。尽管目前博物馆部分展馆正在维修,其中佩加蒙祭坛所在的展馆2019年才重新开放,但即便没有佩加蒙祭坛,这座博物馆依然是灿烂的两河流域以及古希腊文明最重要的博物馆,不容错过。 旧博物馆是博物馆岛最古老的博物馆,前身是普鲁士皇家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于1830年建成开放,用于成列和展示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像艺术。旧博物馆位于Lustgarten北侧,正对南侧的王宫,东西两侧分别是柏林大教堂和军械库。按照这座博物馆出资人弗雷德里希威廉三世的意愿,这四座建筑物分别代表了人文教育,王室的尊贵,宗教权威和军队的力量。博物馆按照文化及雕像材质被分为古罗马,古希腊,伊特鲁斯坎三个文明,以及青铜,大理石雕像,浮雕等不同展厅。除此之外还有古代货币展厅,通过货币的变迁展示了古典主义时期地中海的商业文明。当然,对于建筑爱好者来说,这座博物馆的建筑本身才是最大的亮点。旧博物馆的前身普鲁士皇家博物馆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设计,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之一。正面立面由18根爱奥尼亚柱组成,门廊后两侧长通道通向二楼,四四方方的外表下,建筑的正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圆厅,由20根科林斯柱组成,圆厅上的穹顶仿造了万神殿的模样。因为角度关系,从外部是看不到穹顶的,整座建筑正如一个被藏在古希腊神庙里的罗马万神殿。 博物馆是一种社会现象,源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柏林的博物馆岛共有五个建于1824年至1930年间的博物馆,是一种理想的实现,展示了20世纪博物馆设计方式的变革。各个博物馆的设计都有意地在其艺术藏品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而各建筑的规划和建筑质量又大大提升了馆中藏品的价值,这些藏品展示了各个时期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23 德国瓦尔特堡城堡 (1999) Wartburg Castle 瓦尔特堡(Wartburg)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爱森纳赫市(Eisenach)城西的小山上,为罗曼式建筑。1067年由25岁的路德维希·德·史宾格(Ludwig der Springer,1042—1123年 )开始修建,1073年建成。瓦尔特堡(Wartburg),是一座几乎没有遭到破坏的中世纪城堡。这座城堡建于1067年,最后完工在1170年。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建筑规模或城堡内的设施,瓦尔特堡都是首屈一指的。1521——1522年间,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为了逃避教皇和皇帝的追捕而在此避难和躲藏,在城堡中,他以神奇的速度将新约从希腊文翻译成为德文,城堡中至今保存有传说中的路德秘密隧道。 瓦尔特堡与周围的森林完美地融为一体,从许多方面来看,它都是一座"理想城堡"。尽管这里还保留着一些封建原始建筑,但19世纪重建后的形态则展示了这座城堡在军事和权力巅峰时的风采。马丁·路德正是流放在瓦尔特堡时,将《新约》翻译成了德文。 瓦尔特堡依山而建,以其中世纪罗马建筑风格傲视欧洲。当人们沿着陡峭的山路拾阶而上,攀上山顶,跨过山涧木桥,穿过拱形城门,就进入别有洞天的城堡前院。在这里已没有了远眺古堡时的巍峨,更像踏入了一个古老的庄园:高塔,城墙,水池,长廊,木结构的老屋显得城堡越发古色古香。穿过中门,进入后院,就是城堡的主体建筑和两座中世纪高塔。攀上塔顶,图林根森林风光尽收眼底。在主体建筑内,罗马风格的拱顶房间、小教堂、供吟诗唱歌的大厅,再配以雕刻华丽的石柱、回廊,更让后人惊叹古人的建筑技艺和智慧。 德国人以瓦尔特堡为骄傲,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曾把她作为样板,歌剧大师瓦格纳还曾把她的故事搬上舞台。瓦尔特堡不仅因为历史名人在这里留下的足迹,让后人缅怀,更因它是中世纪古城堡建筑而著称。瓦尔特堡这座千年古堡,记录着德意志民族的历史,讲述着古老的故事,让游人忘返。 24 德国德绍-沃尔利茨园林王国 (2000) Garden Kingdomof Dessau-Wörlitz 德绍-沃尔利茨园林王国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园林设计和规划的典范之作。在花园中有各种杰出的建筑、英国风格观景园和花园以及通过精心设计的农田景致,将美学、教育和经济目的融合到了一起,堪称经典。 德绍-沃尔利茨宫廷花园是由侯爵雷欧波三世弗里德里希弗兰茨.冯.安哈尔特-德绍(1740-1817)于1769年开始兴建的。作为启蒙思想的信徒,侯爵利用景观中的园林艺术表达出自己的政治抱负,许多建筑和雕塑都能给参观者带来灵魂的启迪。 沃尔利茨园林景区总占地约110公顷,是利用易北河边的凹地设计建造的河谷式风景园林,中心是长条形的沃尔利茨湖,通过水面把全园划分为几个景区,有哥特式小建筑、中国桥、人造小火山等。沃尔利茨园在刚建好时就成为一个出色的园林而吸引了大批著名的人物,沃尔利茨园是"德国的最高贵的园林,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自然式园林"。2000年11月,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范围包括路易西欧皇宫、莫奚高皇宫与乔治皇宫,及安阿特画廊等。 十八世纪中叶,在欧洲大陆一些以往的几何式花园被改为风景园的同时,一些新建的园林则直接采用了自然风景园的风格,较早的实例是德国德绍附近的沃尔利茨园。它已不再是简单地模仿英式园林了,而是从观念上和形式上都有了发展。在1763年和1766年,德绍的弗兰茨亲王两次与他的建筑师冯.挨德曼斯多福特及园林师艾瑟贝克去英国考察风景园及历史建筑。后来他们又去意大利,学习文艺复兴建筑,回国后于1769年开始建造夏宫沃尔利茨园。由于受英国与意大利园林及建筑的双重影响,沃尔利茨成为自然与艺术相结合的出色作品。 作为欧洲大陆第一个英伦景观园林,德绍-沃尔利茨园林王国将18世纪的园林设计与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易北河和穆尔德河河畔110多公顷的土地上,镶嵌着宫殿和多座大小建筑以及面积宽广、形态各异的公园。在沃尔利茨公园的中心位置,矗立着1769至1773年间建成的沃尔利茨宫殿,这是欧洲大陆第一座古典主义建筑。 在接下来的四十年中,更多的宫殿和公园在德绍及周边地区建成。其中的杰出代表包括:乔治吉姆宫其中的安尔哈特画廊、路易西欧姆宫、沃尔利茨公园以及西格利策山上的森林公园。受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的影响弗兰茨亲王也想让德国人民欣赏到火山的喷发时的壮观景色,于是在石头岛上建立了一座人工的"属于德国的维苏威火山"这座人工火山在1794年竣工,从此,成为德绍沃尔利茨园林王国的景观之一。 从1805年开始修建的库瑙尔公园为这片园林王国画上了一个句号。出于整体性的考虑,奥兰尼宝姆和莫奚高旧有的园林设施也被纳入到总体规划中,这样,就使得如今的萨克森-安尔哈特地区变成了一个展示古代直至现代建筑的露天博物馆。数不胜数的林荫大道、堤坝小路和景观视轴构成了一个个唯美的园林。 多家休闲度假村可供人们下榻,用一整个周末的时间来探索这里的美。无论是步行还是骑车,园林王国定将令人沉醉其中。在五月至九月的园林王国之夏活动中,沃尔利茨还会举办多场音乐会。 25 德国赖谢瑙修道院之岛 (2000) Monastic Islandof Reichenau 德国康斯坦茨湖中的赖谢瑙岛上完好地保存着贝纳迪克汀修道院的历史遗迹。该修道院建于公元724年,在宗教、认知和艺术方面都曾有过巨大影响。岛上的圣玛丽与马库斯教堂、圣彼得教堂、圣保罗教堂和圣乔治教堂都建于公元9世纪至11世纪之间,为中世纪早期的修道院式建筑提供了一幅可贵的全景图。教堂里的壁画则是各种影响深远的艺术活动的见证。 26 德国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 (2001) Zollverein CoalMine Industrial Complex in Essen 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仑专区的普鲁士"关税同盟"工业区完整保留着历史上煤矿的基础设施,那里的一些20世纪的建筑也展示着杰出的建筑价值。工业区的景观见证了过去150年中曾经作为当地支柱工业的煤矿业的兴起与衰落。 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是"世界上最美的矿区"。建筑师弗里茨·舒普 (Fritz Schupp) 和马丁·克莱默 (Martin Kremmer) 于 1927 年至 1932 年为这里设计的别具一格的工业建筑群,使它无愧于这样的美誉。建筑师们根据对称性和几何学原理,在钢结构中大胆采用红砖外墙,构思巧妙,构图和谐,这种建筑式样时至今日仍然满足最为苛刻的审美要求。 2010 年,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 (Zeche Zollverein) 成为欧洲文化之都 -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 (Nordrhein-Westfalen) 埃森市 (Essen) 的文化和艺术中心。 在长达 135 年的历史中,煤矿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开采和加工出来。直到 1986 年才最终停产。 停产后仅两年,即 1998 年关税同盟基金会 (Stiftung Zollverein) 成立,致力于对这一工业建筑群重新利用并加以保护。 他们的成果显而易见:如今这里已成为鲁尔区 (Ruhrgebiet) 的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展现采矿历史和工业建筑发展历程的一座鲜活的博物馆。 徜徉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关税同盟纪念小道上,昔日的筛煤车间、煤仓和洗矿场、巨大的机器和传送带以及如林的炼焦炉和六根巍峨的大烟囱令人眼花缭乱,令人回想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现代化进程、重工业蓬勃发展的盛况和"黑色金子"煤炭源源不断的加工场景。各式各样的模型、精彩纷呈的影片和高端现今的展示设备极大丰富了游览内容。 令人无法抗拒的并非只有矿区本身的设计;坐落在矿区的红点设计博物馆(Red Dot Design Museum)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当代设计展也成为了这项世界遗产的一部分。每年都会有出类拔萃的设计理念在这里荣获红点奖(Red Dot Award) 殊荣,载誉而归。 27 德国施特拉尔松德与维斯马历史中心 (2002) Historic Centresof Stralsund and Wismar 维斯马和施特拉尔松德这两座中世纪的老城位于德国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是公元14世纪至15世纪汉萨同盟的主要贸易中心。公元17世纪至18世纪,这里曾是日尔曼领土的瑞典管理和防御中心。这两座老城展示了波罗的海地区建筑的砖结构哥特式风格,这集中体现在当地数个主要的砖结构教堂、施特拉尔松德市政厅以及其他一系列居民住宅、商店和手工业作坊上,这些建筑向世人讲述着这两座老城数个世纪以来的变迁。 14世纪,施特拉尔松德和吕北克是德国东海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但它随着汉萨同盟的衰亡而衰落了,直到完全丧失它的经济地位。约翰内斯修道院和港口是旅游者必到的地方。 有82公顷面积的施特拉尔松德市老城是汉萨同盟时代自由城市发展的又一座纪念碑,市容景观极富特色。市政厅是该市的象征。临街一面的建筑物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特征。居民表面楼富丽堂皇的装饰证明了这座汉萨城市曾经的富有。施特拉尔松德位于德国北边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靠波罗的海海峡,他的位置就像吕根岛的门户。施特拉尔松德市作为海上贸易中心的光辉时代可以追溯到中世纪。1234年,施特拉尔松德获得城市自立权以后,它与波罗的海的其它城市,其中有吕贝克、维斯玛和罗斯托克结成了强大的汉莎联盟。施特拉尔松市的帆船远航俄国、斯堪的纳维亚和西欧,带来了法国的葡萄酒、挪威的鳕鱼和俄国的皮毛。走在施特拉尔松德市小胡同里不平的铺路石上,游客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历史。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炸弹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是考古学家在施特拉尔松市总能找到乐趣。这里的街道和广场象几百年前一样,仍然保持着中世纪棋盘式的格局。老城的核心在一个小岛上,几乎完全为大海怀抱。蓝色和红色是这个城市的主体颜色。晴天时,寺院、市民住房和教堂的朱红色外墙在蓝天碧云下闪闪发光。许多哥特式砖石结构的房屋都是十七和十八世纪时盖成的。当时,经过三十年战争后,施特拉尔松市处于瑞典的统治下,成了瑞典的波莫瑞州首府。位在旧市场附近,有着令人印象深刻山墙面的市政厅,及临靠的尼可拉斯教堂,代表着施特拉尔松德市民的骄傲。 维斯马是中世纪晚期及汉萨同盟兴盛时期的见证人。在整个德国北部城市中,它的市中心部分是最具中世纪风貌的。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港湾和通航用的水道仍然保持完好。中世纪向东迁徙的商人们就在如今维斯马所在的地方歇脚。其他的人则敢于深入波罗的海,在宁静的海湾中找到歇息的地方。有些人则不愿意再往前行进了,于是便留了下来。附近的小河维塞马拉水为商人们的聚集区命了名:维斯马。 19世纪时,通过航运贸易,维斯马曾经繁荣一时。20世纪以后发展成一个以造船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这座城市繁荣起来,并同吕贝克和罗斯托克结为三市联盟,由此发展而成为中世纪最强大的商业帝国:汉萨同盟。赤裸裸的金钱和异国货物甚至也吸引了许多害怕光明的人。海盗们在波罗的海上抢掠一切他们可以到手的东西。著名的海上大盗克劳斯-施托特贝克据说就出生在维斯马,或者在这里生活过。但是不久这些海盗们便人头落地了。汉萨同盟大获全胜。维斯马变得如此富庶,它的腰缠万贯的市民们集资建起了宏伟的带有高大砖砌塔楼的教堂-这不仅仅是为了炫耀,也是为了让靠岸的船只有所参照以确定方向。特别是瑞典人前来维斯马的道路畅通无阻。不过,回去就不那么简单了,因此瑞典人干脆就多待一段时间。这一待,就是整整250年。在老城中确定自己的方位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许多游客倘佯在精心修复、错落相间的房屋之间,而汽车则排列成队试图从狭窄的小巷来到市中心。车流从市里的街巷纷纷涌向中心的集市,在那里汇聚成一片车的海洋。拥有1万平方米的这个广场堪称北德最大的广场之一。观看广场周围的建筑,便仿佛走在建筑史书中一般:哥特式的阶梯山墙,清晰的文艺复兴式的线条,还有巴罗克式的繁琐的装饰相互映衬。集市上还有一个已生铜锈的水亭,一百年前,维斯马人还从这里汲取饮用水呢。20世纪对这座城市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没有遭到炸弹摧毁的,也随着岁月而坍塌,被风吹散了,比如1990年,乔治教堂的一部分就是这样倒塌的。在波罗的海滨生活总是意味着,要向天气做斗争,而且要迎风扬帆。船总是用得着的。很久以来,维斯马就一直在建造船只。造船厂如今是维斯马的工业命脉。城边上巨大的厂房就象一块大型蓝色积木一样。这里制造的许多船只往往载着货物重返维斯马的油港、钾盐港或远洋码头。 28 德国莱茵河中上游河谷 (2002) Upper MiddleRhine Valley 莱茵河是德国最长的河流,起源于瑞士,流经德国,法国,在荷兰入海。全长1320公里,在德国境内867公里。在德国,莱茵河被称作父亲河。从美因茨(Mainz)到科布伦茨(Koblenz)一段,是公认莱茵河风景最美的一段。两岸60公里长的河畔散落了20来座古堡,小镇也都基本保留了传统半木结构的民居风格。厚重的历史和活泼的葡萄酒文化,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在这短短的几十公里内完美结合在一起。 延绵65公里的莱茵河中游河谷,与河畔的古堡、历史小城、葡萄园一起生动地描述了一段人类与变迁的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漫长历史。几个世纪来,这里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演绎的许多传奇,对作家、艺术家和作曲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29 德国不来梅市市场的市政厅和罗兰城 (2004) Town Hall andRoland on the Marketplace of Bremen 德国西北部不来梅市市场的市政厅和罗兰骑士雕像是公民自治权利和贸易自由权利的象征,这些是随神圣罗马帝国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不来梅市政厅是15世纪初不来梅加入汉萨同盟后建立的,为哥特式建筑风格,于17世纪初翻修成了所谓的"威悉文艺复兴"风格。20世纪初,在老市政厅旁修建了一个新厅,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免遭炮火轰击的建筑之一。罗兰骑士雕像高5.5米,其历史可追溯到1404年。 30 穆斯考尔公园 (2004) Muskauer Park /Park Mużakowski 德国和波兰共有。穆斯考尔公园是普克勒-穆斯考的赫尔曼大公在1815年至1844年建造的景观公园,公园横跨尼斯河和波兰与德国的边境,面积559.90公顷。这种将周围环境和景观天衣无缝地交织在一起的设计,开拓了一条新的景观设计之路,对欧洲和美洲的园林建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公园的设计是要创作一副"植物画",并不追求古典主义、尽善尽美,或某种迷失的完美,而是选用一些当地的植物来提升现有景观的内在品质。这种一体化景观通过绿色长廊一直延伸到穆斯考城内,成为划分发展区域的城市公园。整个城市也因此成了理想景观的一个设计元素。公园内还有一个重建的城堡、几座桥和一个植物园。 穆斯考尔公园是赫尔曼·冯·普克勒—穆斯考大公于19世纪早期完成的作品,堪称世界上最美的景观和园林艺术品之一。这片广袤的土地横跨波兰德国两国,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这座花园是中欧地区最大的英伦式景观公园,同时也是波兰和德国友谊的象征,它有三分之一的部分(城堡公园、城池公园和风景山公园)位于萨克森州的巴德穆斯考,另外一部分(梯田公园、上园、植物园和外园)位于劳齐茨尼斯河以东的波兰境内。普克勒大公以自己华丽的穆斯考新宫为中心,按照19世纪初期英伦花园的样式打造周围的景观带。在扩建穆斯考尔之前,公爵绕城造了一条绿带并将其并入公园中。最终,公园以19世纪英国摄政时期的风格为蓝本建成。它最为成功的一点,是将整片区域的各个结构化部分通过宽广的景观视轴和蜿蜒的小径连接起来。将劳齐茨尼斯河天然河段完美镶嵌于人工景观中,以及开凿人工河"赫尔曼尼斯"(Hermannsneiße),都是大师级的手笔。旧宫殿 (Altes Schloss)、热带园 (Tropenhaus)、骑兵房 (Kavaliershaus)、水上乐园和山地公园 (Bade- und Bergpark) 以及巴罗克式花厅 (Orangerie) 都是穆斯考园林王国的珍贵亮点。 31 德国多瑙河畔"雷根斯堡旧城" (2006) Old town ofRegensburg with Stadtamhof 雷根斯堡位于德国慕尼黑以北140千米的多瑙河畔,市中心有 1,500 座建筑属于文物保护范围:其中 984 座构成了"包括施塔特阿姆霍夫在内的老城区"。雷根斯堡旧城位于多瑙河畔,属巴伐利亚州。这座中世纪城市里有许多杰出的建筑,见证了雷根斯堡作为贸易中心的历史,也见证了这座城市在9世纪时对这一地区所产生的影响。雷根斯堡保存了数量众多的历史建筑,包括古罗马建筑、罗马式建筑及哥特式建筑,这些建筑跨越了近两千年的岁月。11至13世纪的建筑,包括市场、市政厅和教堂,至今仍是雷根斯堡的特色,到处是高高耸立的建筑、昏暗狭窄的街道,还有固若金汤的堡垒。这些建筑物中有中世纪贵族的房屋和塔楼、许许多多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群,还有建于12世纪的古桥。这座城市的著名之处还在于其许多遗迹都展现了这里浑厚的教育和宗教历史。这里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之一,后又转奉新教。 身为德国保存最为完好的中世纪大型城市,雷根斯堡这座位于巴伐利亚州的古老城池还有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文物建筑:大教堂宝藏博物馆、克洛特集市及圣约翰修道院教堂、以前的大教堂教区 、达豪广场、新普法广场、老谷物市场 、煤炭市场、市政厅广场及海德广场 、罗马城门和意大利式塔楼,各个都是古香古色,令人回味无穷的著名景点。 石桥是雷根斯堡面向多瑙河老城区一侧的地标性建筑。这件中世纪的建筑杰作是许多桥梁建筑的模型和典范,布拉格查理大桥就是其中之一。该桥修建于 1135 至1146 年,是德国最古老并且保存完好的石拱桥。这座昔日的"世界第八大奇迹"长 310 米,宽7 米,建成后成为世界上该类型桥梁中的规模最宏大者,也是 800 多年来乌尔姆和维也纳之间唯一一座跨越多瑙河的石桥。巴巴罗萨皇帝腓特烈一世曾于 1189年5月从这里启程,率领军队踏上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征程。 这座城市的宗教象徽和中心地标是雷根斯堡大教堂,即圣彼得大教堂,现在的建筑为 1260-1520 年重建所成,是莱茵河以东唯一一座法式哥特大教堂,它保存的中世纪玻璃画在全德国绝无仅有。作为巴伐利亚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这座教堂在过去数个世纪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漫步于大教堂回廊,除了众多珍品外,五座哥特式圣坛尤为引人注目——它们是大教堂的一大特色,而可追溯至 1220-1370 年的彩绘玻璃窗也令人印象深刻。此外,大教堂还是雷根斯堡圣堂之雀少儿合唱团的家园,他们在这里为礼拜仪式吟唱。该合唱团号称男童唱诗班中的"斯特拉迪瓦里"。 中世纪贵族城堡和意大利式塔楼是雷根斯堡的典型特征——是这座城市居民实力、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富有贵族家庭的城堡式住宅和高耸入云霄的塔楼,这是中世纪的城市景观——今天,这一特征依旧格外显著。这些塔楼中最夺人耳目的是建成于 1260 年左右的金色之塔,这座九层塔楼高 50 米,如今用作大学生宿舍。 谈到雷根斯堡就不得不提图恩与塔克西斯王侯家族。为这个家族所有的宫殿就就坐落于圣埃默拉姆教堂旁,1812 年成为该家族的府邸。每年夏天,一年一度的城堡节都会吸引 30,000 多人齐聚雷根斯堡,促使这座王宫成为该地区的夺目焦点。图恩与塔克西斯王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 12 世纪。 近两百年以来,圣埃默兰宫一直是图恩与塔克西斯家族的官邸。1812 年,作为对巴伐利亚邮政垄断损失的补偿,侯爵家族获得了圣埃默兰帝国大修道院从前的修道院建筑。1816 年起,修道院被改建成了富丽堂皇的行宫,现在,在德国它已成为最重要的历史主义纪念碑之一,也是历史风格的延续。本笃会修道院的罗马哥特式十字回廊是宗教历史的重要见证,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十一世纪。其他的亮点还有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大理石楼梯大厅和一些华丽的房间,比如"金色客厅"和"银色客厅",金银镶嵌的御殿尤其光彩夺目。两层的舞厅更是突现了浓郁的节庆气氛,融合了洛可可和新洛可可风格。图书馆巴洛克大厅的天花板上有著名画家科斯玛斯·达米安·阿萨姆在 1737 年创作的一幅湿壁画,这里有 12 万册藏书。值得一游的是侯爵酿酒屋,它在 1910 至1935 年间曾被用作马车棚、马厩和侯爵宫廷大元帅的办公场所,此外还有侯爵藏宝间,这里陈列了珍贵家具、名贵武器和精美瓷器。 当然,雷根斯堡还有很多其它的名胜古迹,例如瓦哈拉,翻译后的意思为"英烈祠",是在路德维希一世国王统治时期由建筑师莱奥·冯·克伦泽在 1830年至1842年间建造的。同样,位于凯尔海姆市以北的解放纪念馆也是一处名胜,它是用来纪念解放战争期间抵抗拿破仑战役的辉煌胜利。 32 原始山毛榉森林和欧洲其他地区 (2007, 2011,2017) Ancient andPrimeval Beech Forests of the Carpathians and Other Regions of Europe 这个世界遗产地点的延伸喀尔巴阡山脉原始山毛榉森林和德国古山毛榉森林(德国,斯洛伐克,乌克兰)绵延超过12个国家。自上一次冰河时代结束以来,欧洲的山毛榉从阿尔卑斯山的一些孤立的山丘蔓延开来。地中海和比利牛斯山在一个仍持续不断的过程中,在几千年的短短的时间里。这种成功的扩张与树木的灵活性和容忍不同气候、地理和物理状况有关。 33 德国柏林现代住宅群落(2008) Berlin ModernismHousing Estates 柏林现代住宅群落位于德国首都柏林,是德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 柏林现代住宅群落。该房产由6个住宅区组成,证明了1910年至1933年期间的创新住房政策,尤其是在 Weimar Republic 期间,当时柏林市在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尤其进步。 该房产是建筑改革运动的一个突出例子,通过新颖的城市规划、建筑和花园设计方法,改善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和生活条件。 此外,屋邨亦提供崭新的市区和建筑类型的例子,以崭新的设计方案,以及技术和美学上的创新。 布鲁诺 · 托特、马丁 · 瓦格纳和沃尔特 · 格罗皮乌斯是这些项目的主要建筑师,他们对世界各地的住宅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9世纪时,柏林逐渐发展为国际大都市,住宅问题随之日益凸显。工厂工人居住在狭小、昏暗、有多个后院的出租屋里。19世纪末期的法律修订以及房屋建筑互助协会的成立,使得社会改良式住宅建筑成为了可能,全新的福利住房文化及生活设计规划得以实现,英式花园城市成为效仿的范例,而光线与空气则是追捧的目标。 为了改变工人的居住条件,柏林现代派建筑师们提出了"让穷人也活得有尊严"的口号,他们决定为工人建造温暖、明亮、结实、便宜的住宅。在他们设计的现代住宅中,阳光撒满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住宅楼的外面环绕着清水池塘和绿荫碧草。 住宅群落建于1919至1934年间,是上世纪20年代住宅建筑的经典代表。这些住宅空间明亮、光线通透,与帝国时期柏林住宅建筑后院昏暗、空间狭窄、缺乏日照、卫生条件差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这批建筑是当时及整个20世纪福利住宅建筑的重要见证。 柏林现代住宅群,也称"社会保障住宅"(由国家出资,提供给低收入人群居住的集中住宅区),共有6处,它们分别是:特雷普托的福尔肯堡花园城、崴丁的席勒公园居住区、新科隆的布里茨大居住区、贝茨劳山的卡尔·莱吉恩居住城、埃尼肯村的白城社区和夏洛腾堡和施潘道的西门子城大居住区。 这些建筑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他们设计的这些住宅楼体积庞大,可容纳成百住户,在那个人口激增的年代大大解决了普通人的住房问题。住宅楼外观简洁大方,内部设施相当齐全,浴室、集中供暖、阳台一应俱全,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因为在此之前德国普通人的住宅里并没有专门的浴室,厨房往往还兼任盥洗室和客厅。现代派建筑师们始创的客厅—厨房—浴室分开的格局,直到今天仍是普通住宅的标准样式。其明快的建筑外观展现出经典的现代主义风格,对20世纪的建筑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与柏林现代住宅群设计的设计师主要有:布鲁诺·陶特 和马丁·瓦格纳 ,当年的数位明星建筑师也有参与其中,如汉斯·夏隆 、胡戈·黑灵和沃尔特·格罗佩斯。 布鲁诺·陶特是这批建筑师中的佼佼者,后因遭纳粹迫害而四处逃亡,1933年起,他在日本居住了三年,在仙台受雇于工艺研究中心,并且写下有关日本艺术和文化的论述。1936年又逃往到土耳其,直到1938年死在那里。他与马丁·瓦格纳主持建造的布里茨大居住区(1925-1931年设计建造),被认为是魏玛共和国政治结构的象征。整个大楼呈马蹄状,将中心为一片池塘的绿地包在中间,很有情趣,住宅与周围环境亦十分协调。这座大楼集中体现了陶特的建筑思想,即从整个城市规划的高度来看每一座建筑,注重实用,兼顾美感,同时强调社会效益。 34 瓦登海(2009, 2014) Wadden Sea 瓦登海是位于荷兰东北部和德国西北部,核心保护面9683.93km2。遗产地由荷兰的瓦登海保护区和德国下萨克森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瓦登海国家公园组成。遗产范围占整个瓦登海的66%以上,是一个较平坦的辽阔的温带沿海湿地。瓦登海是世界上最大的不间断的潮间带沙和泥滩系统。这是一个大型的,温带的,相对平坦的沿海湿地环境,是由物理和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这些因素导致了许多具有潮汐通道,沙滩,海草草甸,贻贝床,沙洲,滩涂,盐沼,河口,海滩和沙丘。该地区是众多动植物物种的家园,其中包括海豹,灰海豹和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 这里的水域遍布浅滩,也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海床漫步区。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当地人就发现了徒步穿越海床的路线,这一运动也逐渐发展成了当地的传统运动。1968年,弗里斯兰海床行走中心成立了,为所有准备体验这奇妙之旅的人提供专业的指导。每年6月到9月初的周末,这片海域上随处可见背着行囊、在泥泞中小心跋涉的人们。这绝对是段危险的行程。在3个小时的路程中,只有两个驿站供人们休息和补充淡水。行进的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因为一旦潮汐来袭,所有的一切都会被淹没在水下,迟到者的去路将被阻断,只有等待救援。 35 德国法古斯工厂 (2011) Fagus Factory inAlfeld 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阿尔费尔德的法古斯鞋楦工厂建筑,以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墙建筑而跻身于世界遗产。法古斯工厂的设计者是20世纪初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师格罗皮乌斯。1910年,他与建筑师梅耶尔合作,在柏林开设建筑事务,次年为法古斯工厂设计了这座建筑。它的整个立面是以玻璃为主的,采用了大片玻璃幕墙和转角窗,在建筑的转角处没有用任何支撑。这样的设计构思在建筑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个工厂的建筑形态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开山之作。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出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学校的创办人。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 这一由10座建筑物组成的建筑群是现代建筑与工业设计发展中一个里程碑。它由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于1910年左右开始设计。法古斯鞋楦厂位于下萨克森州莱纳河畔的阿尔费尔德,厂房建筑按照制鞋工业的功能需求设计了各级生产区、仓储区以及鞋楦发送区。直至今日,这些功能区依然可以正常运转。开创性地运用功能美学原理,并大面积使用玻璃构造幕墙,法古斯工厂建筑群的这一特点对不仅对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作品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欧洲及北美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36 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桩建筑 (2011) Prehistoric PileDwellings around the Alps 由瑞士、奥地利、法国、德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等欧洲六国共同申报、分布在阿尔卑斯地区的史前湖岸木桩建筑,这些遗迹为人们了解公元前5000-500年的早期农业定居生活提供了特殊的视角。这一遗产包括位于阿尔卑斯山区内、外的湖边、河岸及湿地边的111处(其中的56处位于瑞士)史前木桩建筑(又称干栏建筑)遗迹。对部分遗址的考古挖掘,已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史前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人民的生活以及人类社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情况的证据。这是一组保存极其完好、文化内涵丰富的定居点考古遗址,是研究这一地区早期农业社会的最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 37 德国拜罗伊特侯爵歌剧院 (2012) Margravial OperaHouse Bayreuth 侯爵歌剧院(德语:Markgräfliches Opernhaus)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拜罗伊特市。拜罗伊特这一德国东部边境小城,不但是一个拥有皇家宫廷官邸的世界历史名城,而且是众多音乐迷的圣地。一百多年前,德国著名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发现并定居于此之后,这个城市的文化地位就发生了巨变。对于与音乐、戏剧相关的人士来说,它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而对于瓦格纳音乐的爱好者来说,这里更是毕生向往之地,是他们心目中的麦加。这里最著名的就是每年7月25日—8月28日举办的瓦格纳音乐节,每年大约有10万名歌剧爱好者会聚集到这座小城。瓦格纳音乐节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名。从合唱队,乐队指挥,导演乃至舞台布景设计师都是世界一流水平。黄昏时分,在剧作的开幕号角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观赏者聚集在节日歌剧院前,准备入场。据说想要拿到预定的入场券需要等待10年之久。音乐节除了节日歌剧院的表演外,还会举行数十场相关的大型表演活动。 歌剧院建于1745年至1750年间,是巴洛克式剧院建筑的杰作,是唯一完全保存下来的典型建筑,在这里,500名观众可以真正体验巴洛克宫廷歌剧文化和音响效果,因为它的礼堂保留了原始材料,即木头和帆布。它由 Brandenburg-Bayreuth 著名剧院建筑师马格雷夫的妻子马尔格莱因·威廉敏娜委托设计,由朱塞佩·轧利·达·比比恩纳设计。 作为一个公共空间的宫廷歌剧院,它预示着19世纪的大型公共剧院。 高度装饰的剧院分层结构的木材与错觉油画帆布代表短暂的仪式性建筑传统,被用于庆典和王子的自我表现。 拜罗伊特侯爵歌剧院被公认为是欧洲最美的巴洛克式剧院。它兴建于1745年与1750年之间,受弗雷德里克侯爵夫人威廉米娜的委托,建筑师为约瑟夫·圣皮埃尔,内部设计师为当时最著名的剧院建筑师、出身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剧院建筑世家的朱塞佩·加利·比比艾纳(Giuseppe Galli Bibiena)及其儿子卡洛,他们共耗时4年,建造了这座巴洛克式建筑。而普鲁士的威廉公主,弗雷德里克侯爵的夫人,作为作家,演员,作曲家,演员和导演也参与了剧院的设计。剧院的风格为晚期巴洛克风格。1871年以前,它一直都是德国境内最大的歌剧院,其舞台的进深达27米。时至今日,歌剧院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当年的建筑设施和艺术风格,是德国乃至欧洲保存最为完整的巴洛克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可以真实感受到严肃歌剧这一艺术流派在专制统治时期作为艺术典范被推崇的剧院。歌剧院内部观众席和舞台装置非常豪华灿烂。看上去像大理石一样的柱子和楼梯扶手原来却是木头制造的,令人惊奇。 38 德国威海姆苏赫山地公园 (2013) BergparkWilhelmshöhe 威海姆苏赫山地公园位于德国黑森州卡塞尔市西郊五公里处,是欧洲最大的巴洛克式山林公园。公园建于1701年至1717年,占地2.5平方公里,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依山势而建,山上有两座宫殿、三座博物馆和五个瀑布。 威廉宫坐落在半山腰,建于1786年至1797年,犹具黑森王国风貌,原系拿破仑一世的弟弟威斯特法轮国王耶莫默的官邸。1871年拿破仑三世囚禁于此,后来又成为威廉二世的避暑行宫。如今已成为宫廷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世界著名的艺术和绘画作品,如德国杰出大画家杜勒于1499年作的妇女肖像画"图赫",这幅不朽之作被印到二十马克钞票的图案之中。馆中还珍存17幅雷布兰特的作品、8幅鲁本斯的作品、11幅范·戴克的作品及以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塑像为代表的雕塑。 威海姆苏赫山地公园是独一无二的,其中的大力神海格立斯雕像(Herkules-Statue)是这里最重要的名胜之一,自然景观、各个时期艺术风格的稀世建筑珍品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艺术整体。 从一座巨大的赫拉克勒斯雕像俯视下来的一座长山上,威廉姆斯纪念碑式的水景展示由黑塞-卡塞尔的兰德格雷夫 · 卡尔于1689年围绕一条东西轴线展开,一直延续到19世纪。 大力神纪念碑后面的水库和水道为一个复杂的油气系统供水,这个系统为该地巨大的巴洛克式水剧院、洞穴、喷泉和350米长的大瀑布提供水源。 除此之外,河道和水道蜿蜒穿过轴线,汇入一系列激动人心的瀑布和急流,喷泉般的大喷泉高达50米,这个湖泊和幽静的池塘使卡尔的曾孙威廉一世在18世纪创造的浪漫主义花园变得生气勃勃。 公园巨大的面积和水源,以及高耸的赫拉克勒斯雕像,体现了专制君主制的理想,而整个乐团则是巴洛克时期和浪漫时期美学的卓越见证。 39 德国加洛林加王朝的威斯特沃克与奇维塔斯(2014) CarolingianWestwork and Civitas Corvey 加洛林王朝(法语:les Carolingiens,旧称Carlovingiens,中世纪拉丁语:Karolingi)是自公元751年统治法兰克王国的王朝。在此之前,其王朝成员以"宫相"的身分涉理王国朝政,在公元751年,加洛林家族取代墨洛温家族,正式坐上法兰克王国的王位。在王朝其后的鼎盛时期,加洛林家族开创了后世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这使加洛林王朝成为最为后人所记得的法兰克王朝。帝国的规模在其成立之初就在1,112,000平方千米(429,000平方英里),人口在1000万到2000万之间。疆界南至科尔多瓦(824年之后是潘普洛纳王国),北至丹麦; 西部有与布列塔尼公国一个短的陆地边界,东部和斯拉夫人、阿瓦尔人有漫长的边界,他们被加洛林帝国击败,大片领土归入帝国。在南意大利,加洛林帝国宣称的主权被东罗马帝国和伦巴德王国的残余贝内文托公国统治。 该场地位于赫克斯特郊区的 Weser River 沿岸,公元822年至885年间,在一个基本上保存完好的乡村环境中,建造了加洛林王朝的威斯特沃克和奇维塔斯。 西部建筑是唯一可以追溯到加洛林时代的现存建筑,而原始的帝国修道院建筑群作为考古遗迹被保存下来,只有部分被挖掘出来。柯维的西部作品独特地阐释了加洛林最重要的建筑表达之一。 它是这一时期的真正创造,它的建筑结构和装饰清楚地表明了帝国修道院在保证领土控制和管理,以及在整个欧洲传播基督教和加洛林王朝文化和政治秩序方面在法兰克帝国内发挥的作用。 40 德国仓库城,康托尔豪斯区和智利屋 (2015) Speicherstadtand Kontorhaus District with Chilehaus 汉堡仓库城和毗连的康托尔豪斯区是德国港口城市汉堡市中心建筑密集的区域。仓库城最早是1885至1927年间建在易北河上一些狭长的岛上的(部分在1949至1967年间重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仓库群遗址(300,000平方米)。它包括十五个大型仓库区和六个附属仓库群以及一个相连的短运河系统。毗连智利屋写字楼,康托尔豪斯区是一片占地超过五公顷,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六座大型写字楼群,主要用于从事港口相关的商业事务。这片遗址展示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贸易快速发展的成果。 41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对现代主义运动有杰出贡献 (2016) The ArchitecturalWork of Le Corbusier,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Modern Movement 柯布西耶(1887-1965),法国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雕塑家、画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他和巴克敏斯特·富勒、密斯·凡·德·罗并称为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柯布西耶1887年出生于瑞士西北纳沙泰尔州,汝拉山区的拉绍德封。1907年先后到布达佩斯和巴黎学习建筑,在巴黎到以运用钢筋混凝土著名的建筑师维克多·拉卢处学习。德国孟德尔松事务所工作,埃瑞许·孟德尔松事务所以尝试用新的建筑处理手法设计新颖的工业建筑而闻名,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时在那里工作的巴克敏斯特·富勒和密斯·凡·德·罗,他们互相之间都有影响,一起开创了功能主义建筑的思潮。 他于1917年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室内设计,与新派立体主义的画家和诗人合编杂志《华丽精神》,按自己外祖父的姓取笔名为勒·柯布西耶。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著名的"新建筑五点"(Cinq points de l"architecture moderne),它们是: 底层架空(les pilotis):主要层离开地面。独特支柱使一楼挑空。 屋顶花园(le toit-terrasse):将花园移往视野最广、湿度最少的屋顶。 自由平面(le plan libre):各层墙壁位置端看空间的需求来决定即可。 横向长窗(la fenêtre-bandeau):大面开窗,可得到良好的视野。 自由立面(la façade libre):由立面来看各个楼层像是个别存在的楼层间不互相影响。 按照"新建筑五点"的要求设计的住宅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勒·柯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三十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 确实,在二十世纪的建筑行业中,勒·柯布西耶无疑是以其风格独特的作品以及观点鲜明的创作理论而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位大师,享有建筑行业的毕加索的美称。事实上,勒·柯布西耶不仅仅是一位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画家以及雕塑家,他的友人中就曾经包括法国著名画家勒热(Ferdinand Leger)等,他与毕加索也曾有过交往,他最初闻名于世的并不是他的建筑设计,而是他所负责编辑的《华丽精神》杂志, 《华丽精神》杂志的内容涉及美术、建筑、文学、电影、舞蹈、戏剧、音乐以及体育等多方面,整体上宣传科学的美学,该杂志上首次刊登了达达主义诗人的作品。可以说是在艺术领域走在时间前面的前卫性刊物。 勒·柯布西耶致力于让居住在拥挤都市的人们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在都市计划有相关的影响,也是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的创始成员。柯布西耶被列入世界遗产的17个建筑作品为柯布西耶的代表作,分布在全球7个国家,即阿根廷、比利时、法国、德国、印度、日本和瑞士。这17座建筑历时半个世纪建成,用柯布西耶的话来说,这是一个"耐心的探索",创造出一种与过去决裂的全新的建筑语言。这些建筑包括印度的昌迪加尔市政大厦和政府总部、日本东京的国立西洋美术馆、阿根廷拉普拉塔库鲁切特博士住宅、法国马赛的马赛公寓、法国巴黎的萨伏伊别墅、比利时的吉耶特大宅(Maison Guiette)等,体现了现代主义运动为了适应社会需求而引入的全新的建筑技法,而这些天才之作也是全球建筑事务国际化的重要证明。这些创意天才的杰作也证明了全球建筑实践的国际化。 42 德国斯瓦比亚朱拉的洞穴和冰河时代艺术(2017) Caves and IceAge Art in the Swabian Jura 现代人最早来到欧洲是在43000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河时期。 他们定居的其中一个地区是斯瓦比亚朱拉。 在19世纪60年代出土的六个洞穴中,发现了43000到33000年前的物品。 其中有动物雕像(包括洞狮、猛犸象、马和牛)、乐器和个人装饰品。 其他雕像描绘的生物是一半动物,一半人类和有一个小雕像的女人。 这些考古遗址以世界上一些最古老的具象艺术为特色,有助于揭示人类艺术发展的起源。 43 德国赫德比边境古景观及土墙 (2018) ArchaeologicalBorder complex of Hedeby and the Danevirke 赫德比的考古遗址由一座包含道路、建筑、墓地的贸易集镇和一个古海港,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世纪初和公元2世纪初期 。整个遗迹被丹尼维尔克防御工事包围,该防御工事是穿过石勒苏益格地峡、将日德兰半岛与欧洲大陆其他地区隔开的一条防御线。这里位于南部法兰克帝国与北部丹麦王国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赫德比成为欧洲大陆与斯堪的纳维亚之间,以及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的贸易枢纽。由于考古资料丰富且保存完好,它已成为解读维京时代欧洲经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要遗产。 44 德国瑙姆堡大教堂 (2018) NaumburgCathedral 位于图林根盆地东部的瑙姆堡大教堂始建于1028年,是中世纪艺术和建筑的杰出代表。它的罗马式结构和两侧的哥特式唱经楼展示了从罗马式晚期到哥特式早期的风格转变。可追溯至13世纪上半叶的西侧唱经楼反映了宗教实践的变化,以及科学和自然在具象艺术中的显现。唱经楼和真人大小的大教堂创建者雕像是该遗产地的代表,被称作"瑙姆堡大师"作品。 大教堂开始建造的日期可以上溯到1213年,但是在19世纪,它经历了几次变更。除了其两座祭坛、4座塔和漂亮的罗马式地下小教堂外,它的大部份声誉来自12位创建人的惊人雕刻,它们位于西祭坛一一一位瑙姆堡大师未具名的作品。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两帧装饰屏和一块描绘耶稣受难的华丽中楣。 45 厄尔士 克鲁什内山脉矿区 (2019) Erzgebirge/Krušnohoří Mining Region 捷克德国两国共有。位于德国东南部(萨克森)和捷克西北部。厄尔士/克鲁什内山脉又称"金属山脉",蕴藏着各种金属,当地的采矿活动可追溯至中世纪。在1460-1560年间,这里是欧洲最大的银矿开采地,触发了当时的技术革新。锡是在该矿区历史上第二种被提取和加工的金属。19世纪末,厄尔士/克鲁什内山脉矿区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铀出产地。800年(12-20世纪)几乎从未间断的采矿活动在这里留下了矿山、先进的水利管理系统、创新的矿物加工和冶炼场地、矿区市镇等遗产,深刻影响了金属山脉的文化景观。 46 德国奥格斯堡水利管理系统 (2019) Water ManagementSystem of Augsburg 奥格斯堡市的水利管理系统自14世纪至今已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发展。该水利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运河网络、数个历史可追溯至15-17世纪的水塔(内部为抽水装置)、1座水冷式屠宰行业建筑、3个雕塑喷泉系统以及仍在为奥格斯堡提供可持续能源的水电站。该水利管理系统产生的技术创新让奥格斯堡成为发展水利工程的先驱城市。 奥格斯堡水利系统成功的秘诀在于它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具有创造性的工程学知识,堪称一件艺术品。历经8个世纪后,仍然是创新精神与精湛的工程技艺相结合的典范。奥格斯堡的工程师和学者们在水利工程方面被视为欧洲的先驱。当初他们大胆地将流经这座城市的三条河流莱希河, 韦尔塔赫河及Singold河的河水阻断,给它们重新定向引流,使水源得以滋润整座城市。 德国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比奥格斯堡的水渠多,奥格斯堡也因此拥有众多桥梁,堪比威尼斯,超过500座。在这个精妙的系统中,水渠、水闸、水塔以及后来的水力发电厂在不同的位置上兢兢业业地协作着。 对于奥格斯堡高位水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346年,莱希河河水就是由此被引入水渠的。1416年,为了给上游城区供水,人们又修建了高架水渠。通过高架渠引入上游城市区域的水还会先在水塔里经过处理。这便是德国和中欧地区最古老的供水系统。自16世纪起,为了将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开运输,排架水闸投入使用,同时它也是城市森林的重要水道。 奥格斯堡水利系统的一大功绩就在于给当地的人们提供了清洁的饮用水源,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当时的建筑师Elias Holl在设计奥格斯堡的肉店时做了这样的构思:一方面,在建筑内流动的水可以给肉降温,起到保鲜作用;另一方面,所有废水排入水渠进行处理,这一套体系后来成为了当地的卫生标杆。 水塔为城市的蓄水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最早的两座水塔建在红门附近,第一座水塔起初是木质的,后来又用石头改建过。然而一座水塔的蓄水量毕竟有限,于是1470年又修建了另一座水塔并在后面的若干年里不断加高。市民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1955年另一座新的水塔竣工。至此,三座屹立的水塔成为了城市蓄水的支柱。 得益于水利系统,人们掌握了用水轮带动磨盘,锤子和泵的技术,奥格斯堡的手工业生产也随之在14世纪蓬勃发展起来。慢慢地,该市逐渐成为了早期纺织和造纸中心。直到19世纪,奥格斯堡丰富的水资源仍然是重要的区位因素。 1879年,奥格斯堡高位水闸处的水厂投入运营,被视为现代化供水的开端。用两个双活塞泵从城市森林的水井中抽取地下水,引流入发动机室下的铸铁水池,并从那里进入饮用水网络。今天,该建筑成为了一个水力发电站,也是值得一看的技术博物馆。这座水厂吸引人的地方不仅在于它的内在技术,其城堡式的建筑外形在当时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电需求量猛增,第一批水电站解决了燃眉之急。在莱希河和韦尔塔赫河交汇处,Wolfzahnau水电站作为奥格斯堡市区的第一个完全独立于工业区的发电厂,自1901年以来一直供电至今。也是在1901年,莱希河上的第一座大型发电站建成,这是区域范围供电的开端,惠及巴伐利亚施瓦本地区。 其实奥格斯堡这座城市还和1972年的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有着不解之缘。奥格斯堡为皮划艇比赛修筑了一条人工赛道,至今仍用于欧锦赛和世锦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