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讲的什么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是一部描写拉丁美洲的经典之作,本书作者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是一位乌拉圭记者,他14岁就为报纸刊文,此后还担任了周刊、日报的编辑、主编。本书将揭开拉丁美洲孤独百年的真相,内容主要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地球的富有造成人类的贫困";第二部分是"发展是遇难者多于航行者的航行",现代文明却使用了一个不文明的手段参与一起古老的掠夺战。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书评一:
  西班牙在中世纪时代作为长期和穆斯林、阿拉伯对抗的桥头堡,能屹立不倒,并最终收复国土,不能否认天主教的精神信仰出了很大的力,但天主教的意识形态支撑他们斗争的同时,也为他们后面的历史逻辑打上了深深的宗教烙印,这也包括西班牙(包括葡萄牙)殖民、开拓拉美。《血管》记述了西班牙人把自己打扮成(间或部分殖民冒险家自己甚至也相信)上帝(天主教)的布道者,去教化(征服)蛮夷新世界的异教徒,这也部分解释了他们往往凭借聊聊数人就征服广袤土地的精神原动力,似乎不是单纯所谓对金银(财富)的执着,如果是渴求财富那么作为最大财富的当地印第安人缘何被如此屠戮?殖民拉美尤其是最初阶段是一种印着深刻宗教痕迹的,这恐怕也是同北美殖民的差异性,新教徒的殖民虽然谈不上文明,但北美殖民似乎更注重背后的商业利益,于是我们就不该惊讶于看到类似皮萨罗带着一百七十人的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此广大国土的传奇。
  以宗教意识形态为最初目的的征服给殖民地带来巨大的破坏,西班牙灭亡了印加帝国、阿兹特克帝国等古印第安原住民政权,其杀戮远绝不亚于蒙古征服欧亚,西班牙人推到了印第安人的神庙,在上面直接建立天主教堂,杀光了印第安人中祭祀、僧侣等文化精英阶层,让剩下原住民彻底失去对自己文化、历史的认知,从而在拉美撕开了深深的民族(种族)裂痕。
  可能至今这种裂痕应该还在,只是潜藏在深处吧,从而也为使得后来拉美社会持续动荡,经济裹足不前埋下了民族和文化的伏笔。西班牙人为了填补印第安人留下的生存空间,补充他们种植园经济需要的劳动力,又不得不大量购买非洲黑奴。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何羸弱的西班牙-葡萄牙可以一直维持对广大富饶的拉美持续占有——西班牙开放了殖民地贸易、自动采取种植园经济模式、大量买入黑奴、许可金银流出,从而使得开发、殖民的实际利益,即使在最开始也已经被英国、荷兰、法国据有:一方面,英国、荷兰等从欧、非、美洲大三角贸易套利中大获其利;另一方面,西班牙把从拉美运来的金银要么用在奢侈品、宗教仪式、豪华庄园别墅建设上,要么用来进行虚无缥缈的争霸战,反过来无论何种形式的挥霍都最后带动了西欧其他国家尤其是英法国内生产的需求,英、法利用这一历史契机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资本积累,完成了资本主义过度。自然英法就不需要再对拉美动武,进而占据拉美了。后来美国对西班牙开战表面看是为了争夺古巴和菲律宾,实际可能是针对英法,将拉美贸易和经济秩序纳入美国的轨道吧。反过来对拉美而言,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下的拉美只能选择进一步固化殖民地-种植园的社会模式,找到他们在资本主义全球分工中的位置,这真是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逻辑推导。
  1800年前后开始,拉美掀起了独立战争,到1860年左右基本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如何理解这种过程呢?除了一般意义的殖民地独立内在诉求外,也可以认为是英法认为已经十分"包容"的西班牙政策还是不足以满足其需求,英国需要进一步拓展其在拉美的经济存在,我们看到书中提到的巴西、智利、阿根廷的动荡部分原因皆由此而生。这个逻辑也一直延续到其后美国在拉美的做大的逻辑——本质上,拉美殖民地并没有形成一种对宗主国的经济内部循环,而是被纳入英美的盎格鲁萨克森体系。而拉美地区特殊的种族结构和历史矛盾使得拉美没有完成类似北美的工业化进程,转而在种植园经济、殖民经济上越走越远,最终错失了历史发展的窗口,形成了现今的状态。
  作者:Hugo_Guru(来自豆瓣)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书评二:
  在本书成书后约50年的时候,站在制高点上"评价"这本书似乎不太公平,但还是想说说真实想法。
  很遗憾,潘多拉的魔盒其实早在人类选择了更具蛊惑性、也更符合原始人生存本能的"物质发展"方向时,就已经打开。物质欲望的驱使从来就不是哪个主义的专利,而是这条时间线上整个人类从族群的角度来说共有的大方向。无论在任何一个地理或社会意义上的范围内,占最大数量的人类成员义无反顾地沿着这个大箭头飞奔过去,像蚂蚁抱团过河一样,不考虑代价地游向物质丰饶所带来的精神上麻醉性满足的彼岸。人类早就放弃了精神世界的探索,或者说,在被麻醉性满足冲昏头脑的时候,背弃了当初说想要在物质精神达到平衡的时候、一定会更倾向于精神发展的自我承诺。
  而在所谓的"丛林法则"中,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怎么能用一句简单的结论、具有强烈倾向性的情感判断,就述说故事的全部呢?在这场早就背离了更好选择的道路上,没有谁能站在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制高点,谁也并不比谁更高尚。来自一个悲观主义者的谨慎推测是:即使没有这些已经发生了的现实,人类依然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实践在这个物质追求箭头引导下的悲剧和带血的狂欢——对,没错,动物性的贪婪是这场游戏中的主旋律,而这旋律从茹毛饮血的古代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没有改变一个音符。
  战争,掠夺,贸易压制,奴隶剥削,精神歧视……它们都只是可怕人性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只看到表象,甚至只抓着某一事件不放手,看不到全局和更深层次的内在,只会一遍遍可悲地重蹈覆辙——当然,有很多很多人跳了出来,看见了这一切,但这样的人永远只是少数,很难具有改变整个人类发展方向的力量。
  即使这样,我还是愿意心怀希望地看到真正的学者、哲学家能够给人们点亮真正的明灯,让狭隘尽量远离。
  作者:异域(来自豆瓣)
网站目录投稿: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