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对国内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研究成果的梳理和2000年至2014年间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化及生态环境压力的综合分析,运用脱钩关系模型进行研究,得出京津冀地区15年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得出关系的同时对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查找。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和发展展望。 关键词:京津冀;城市化;生态环境,脱钩关系 引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国家对京津冀地区寄予厚望,以期其能够在未来成为在国际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群。但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地区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大城市群落因此,未来京津冀在进一步加强城市化、建设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落的进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京津冀城市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是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由于建设初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使得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探索未来新的发展模式中,如何使得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发展不再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是新一代建设者需要慎重思考的议题。 一、数据及研究方法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区域,文中所用历年数据来源于2000年-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河北省经济年鉴》、《天津统计公报》、《北京统计年鉴》。为了能够准确地对城市化水平及生态环境状态做出评价,同时兼顾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从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及社会生活城市化三个方面选取了京津冀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由于所选取的指标数据存在量纲差异,为了便于比较,对原始数据采用极差法进行标准化处理。 本文旨在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压力综合评价指数,将综合效益评价指数运用于脱钩理论模型之中,通过因子分析法与脱钩理论模型的结合,研究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脱钩关系。 采用R型因子分析理论,分别计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压力各指标权重系数。通过综合评价京津冀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压力状况,计算出二者综合评价指数,再进一步结合Tapio弹性系数法,以生态环境压力与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变化率之比来表示脱钩程度,计算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脱钩指数。 OECD将脱钩程度划分为脱钩、连接、负脱钩三大类,Tapio的研究中,将脱钩状态进一步细分为强脱钩、弱脱钩、衰退性脱钩、衰退性连接、增长性连接、扩张性负脱钩、弱负脱钩、强负脱钩8种状态。(详见表1) 当ΔST<0,ΔCSH>0,T<0 时,表现为强脱钩(城市化正向增长,生态环境压力为负);当ΔST>0,ΔCSH>0,T>1.2 时,呈现生态环境压力增长大于城市化发展的扩张性负脱钩; 当ΔCSH>0 时,ΔST越小则会使得T越小,脱钩程度就越高。 二、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处于强脱钩状态,城市化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压力却处于下降态势;自2003年起,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退化为弱脱钩状态,城市化的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压力不断上升,城市化建设以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为代价;至2007年,这种不和谐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再次处于强脱钩状态;2011年之后的几年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脱钩情况时有反复,徘徊于强脱钩于弱脱钩之间。 三、建议与展望 由前文分析中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15年间,城市化发展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然而生态环境压力却在总体上呈现波动状态,在生态环境压力下降的年份里,城市化发展脚步并未停滞,这表明生态环境的恶化并不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北京奥运会前后生态环境压力的明显减弱,充分说明京津冀地区对城市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力度,是能够产生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脱钩效果的。因此,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应碍于对城市发展的担忧而废止,随着上至政府下至百姓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愈发深入,环境保护意识愈发加强,有利于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应相互借鉴有利的发展模式,全面改善地区生态环境状况。 1.国家对京津冀地区进行整体规划 京津冀地区作为协同发展的整体,其地区规划是分开进行的。这样就造成了各地规划不同步、城市规划不协调的现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依托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优势,将城市发展规划收到国家层面,并系统性地将城市化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有机统一,发挥各地不同优势,实现区域资源共享的发展理念。 2.大力重视环境保护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作为传统工业区的京津冀地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体量非常巨大,这就给区域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以往,为了实现北京地区环境的优化,会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向河北地区迁移,但是随着大气环流的影响,污染废气会直接影响整个区域的环境。所以要改变以往的发展理念,对企业进行环保生产设备资金的转移支付,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并加大环保检查力度,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对违法企业进行顶格处罚。 3.科学谋划城市布局 城市化发展与环境友好协同推进关键在于对城市布局的科学谋划,避免走过去城市发展"摊大饼"的老路,减少城市病的发生。加大卫星城市和副中心城市的建设,使市政规划与自然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形成城市中有森林绿地,森林绿地在城市周围环绕的布局。按照区域整体布局、地理地貌、气象风向、水文地质的不同,重新规划和完善不同城市发展定位,使得区域内城市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OECD. 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for economic growth[R]. Paris:OECD,2002 [2] Becky P.Y. Looa, David Banisterb. Decoupling transport from economic growth: Extending the debate to includ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externalitie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Volume 57, December 2016, Pages 134–144. [3] Mariana Conte Grand. Carbon emission targets and decoupling indicators[J]. Ecological Indicators, Volume 67, August 2016, Pages 649–656. [4]彭佳雯,黄贤金,钟太洋,赵雲泰.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研究[J]. 资源科学,2011,(04):626-633. [5]杨嵘,常烜钰. 西部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脱钩及驱动因素[J]. 经济地理,2012,(12):34-39. [6]盖美,胡杭爱,柯丽娜. 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13,(02):185-198. [7]盖美,曹桂艳,田成诗,柯丽娜. 辽宁沿海经济带能源消费碳排放与区域经济增长脱钩分析[J]. 资源科学,2014,(06):1267-1277. [8]苑清敏,邱静,秦聪聪. 天津市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的脱钩关系及反弹效应研究[J]. 资源科学,2014,(05):954-962. [9]王书斌,徐盈之. 环境规制与雾霾脱钩效应——基于企业投资偏好的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15,(04):18-30. [10]车亮亮,韩雪,赵良仕,武春友. 中国煤炭利用效率评价及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3):104-110. 作者简介: 李睿(1989- ),女,汉族,籍贯: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应用经济学,研究方向:区域經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