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汪精卫,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我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汉奸非他莫属了。汪精卫的一生都是在斗争中度过的,自小就与自己悲惨的童年斗争,长大成年后就与人家在学识与觉悟中斗争。为了报效党国,与腐败的晚清政府斗争,为与改良派斗争,与蒋先生斗争,消极思想影响他成为汉奸后与人民斗争。而他与他的后代们都有着怎样的人生境遇呢? 民国美男子斗争的一生 汪精卫原名汪兆铭,1883年5月4日生于广东三水一户商人家庭,"精卫"是他初出社会后给自己起的笔名,取自于山海经中"精卫填海"的故事。在他十三、四岁时期遭遇父母相继去世。 幼时寄人篱下,并饱受家族之气。童年境遇导致他的性格自卑,为争口气他勤于学习,19岁的汪精卫养精蓄锐参加广州府试,不负众望考中秀才,且是秀才中的头筹。他在此时与自己的较劲斗争中取得初步成果。 1903年的他获得公费赴日本留学机会,1905年便凭自己努力得以谒见孙中山先生,并以此机会很快加入同盟会。此后,他成为同盟会的重要骨干,参与起草同盟会章程,立志跟随孙中山先生推翻清廷,恢复中华。 当时年轻气盛的汪精卫,预备做件大事证明自己能力。1910年他与黄复生暗中策划刺杀清摄政王载沣,参与此事的同僚,还有他未来的妻子,一直追随他的陈璧君。 但是刺杀计划败露,汪被捕入狱。他如此大胆的举动给当时的满清朝廷带来当头一棒,举国上下一片哗然,更是让当时的满清贵族人人自危。 按清朝律法,汪应判死刑。身在狱中的汪精卫也意识到自己必死无疑,主审他的肃亲王对汪精卫颇有同情,死罪能免活罪难逃,判他处以终生监禁。就在汪精卫绝望中准备把牢底坐穿时,此时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将其开释出狱。 汪精卫经此一役,虽然重获自由,但优柔寡断与自卑心理作祟,在此时更是越发地明显。生命毕竟只有一次,此次绝处逢生,以后绝无机会。 汪精卫害怕得而复失,在事情判断上越发的退缩。同时,因对肃亲王有感恩之心,于是他渐渐陷入左右为难和消极妥协之中,与自己的斗争更甚了。 全面抗战爆发后,汪在与蒋的反复斗争中,被自己恐日情绪笼罩,在纠结与错误判断中降日投敌。因为他的一系列卖国求荣的举动,最终成了抗战中的大汉奸。 最终"大汉奸"汪精卫61岁因病去世。汪精卫夫人陈璧君,一生为其留下6个子女,一人夭折,其他5个均成人。这5人如今现状如何? 子女现状 1、长子汪文婴, 1913年生于法国,是汪精卫夫妻留法时期爱的结晶。由于战争爆发,孙中山先生紧急召集夫妇二人回国,为不让年幼的孩子跟随自己到处四处奔波,无奈之下将其托付于友人照顾长大。 汪文婴青年时曾留学德国,学习政治经济学,曾跟随父辈脚步,担任过汪精卫政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军需处处长。在战争结束后,他因参与错误政权被关进了监狱,经历了一段孤独悲情的时光。等出狱之后便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定居,在此终老。 2、二儿子汪文悌,1928年出生,就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因被成为汉奸的父亲牵连,后被判汉奸罪进行关押,出狱后的他前往香港从事桥梁建筑行业工作,晚年往返于大陆和香港参与许多项目。 3、长女汪文惺,1914年生于法国。由于是早产儿,小时候身体虚弱。在战争时期,汪精卫夫妇将她与哥哥汪文婴一同交给了方君瑛、曾醒照顾抚养长大。 汪文惺曾在无锡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学习,不知是否不了解自己父亲的情况,读书期间参与大量爱国活动,还与其同学一同前往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门前请愿,自愿要求参与抗战活动,为国效力,并严惩卖国贼,讽刺的是,当时的汪精卫已经是大众眼中的大汉奸了。 抗战胜利后,她与丈夫何文杰选择生活在香港,并在此工作生活了30多个年头。在港期间汪文惺曾于多所小学任教,因其三个女儿都在美国,汪文惺与丈夫晚年赴美,定居在新泽西州,晚年幸福平淡。 4、二女儿汪文彬,1920年生,早期远赴南洋,成年后隐居印度尼西亚,在印度尼西亚当地政府的医药部门做过高级主管,也许是见惯了官场与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也许是看透悟透了人生经历,后来的她抛开尘世成为一名修女; 5、三女汪文恂,于1922年出生,早年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成年后为其父亲汪精卫工作,工作内容多为整理文稿整理资料等。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只身前去香港,为此逃避掉牢狱之灾,后来在香港大学教育系工作,并成为知名教授,再也没有回到过内陆,后逝于2002年,享年80岁。 汪精卫在他一生的斗争中,从先锋革命家、伟大的政治家最后堕落成人人喊打的大汉奸,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子女都非常优秀,在各自的领域具有出色的表现,除去父亲在选择上的错误,是汉奸这一身份,他的儿女并未有大的过错或者不足。 儿女不能选择父母,在战争年代,无论是追随父母脚步也好,撇开世事独自生活也好,他们或多或少都为自己的出身付出了代价。 相较于行事作风都十分高调的父亲汪精卫,他的五个子女的为人处世都异常低调,也许是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心怀愧疚,几乎都很少与内陆有过密切接触。 随着汪精卫的去世,前一辈的轰轰烈烈与恩怨已随风而去,汪精卫的子女大都隐姓埋名低调地在国外生活,再无人涉及政治,在工作与生活上竭尽所能静默低调,晚年的生活都及其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