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财政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理财、事争一流"为目标,以"理财到位、普惠到家"为宗旨,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为己任,全力推进财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唐山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13.3亿元,收入总量连续6年居河北全省首位。 唐山市财政局2009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第五届河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荣誉称号;2008年和2009年在河北全省财政系统综合考评中连续两年名列第一。 发展经济,夯实财源做活科学生财文章 唐山市财政局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推动经济加快发展,筑牢财源基础,做大财政蛋糕。 ·壮大骨干财源 坚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紧密结合: 2009年科学整合各类资金6.1亿元,支持钢铁、装备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能源、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产业发展壮大,构建两个"三足鼎立"产业格局; 健全财政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机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2009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3%,引导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严格落实增值税转型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负50多亿元,充分调动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达46.3%。 ·培植新兴财源 设立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完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2009年第三产业实现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27.5%,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打造科技研发、服务、合作"三个平台",促进先进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支持电动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业化,推动经济绿色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对财政收入增长贡献率达18.5%。 ·涵养后续财源 把握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力契机,积极争取财政部代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围绕产业优化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改造、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积极推进双向开放,全力支持首届曹妃甸论坛、央企走进曹妃甸等大型对外开放活动。 在金融危机蔓延、国际需求萎缩的不利影响下,2009年利用外资8亿美元,居全省首位,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全民创业十大财税政策,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投入力度,激发全民就业创业热情,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达54.7%。 细管严征,壮大财力做精科学聚财文章 唐山市财政局认真履行财政收入组织职能,严格税费征收,确保足额入库,增强财政实力。 ·用体制聚财 全面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96个乡镇实行了相对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80个乡镇实行了统收统支加激励财政体制;制定《市财政支持"省财政直管县"发展的意见》,帮助产粮大县实现财政体制平稳过渡;制定激励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考核奖励办法,促进县域经济做大做强,2009年全市20个县(市)区有15个全部财政收入超10亿元,其中有5个超20亿元。 ·用政策聚财 制定财政促进唐山湾"四点一带"地区开发建设的激励政策,对地区内县区实现的增值税、经营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行"定额分享、超收全返";对飞地经济实现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部归原县区,促进生产力要素合理流动。2009年"四点一带"地区实现财政收入111.1亿元,占全市26.9%。 ·用管理聚财 在全省率先建立收入预测预警机制,推行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税种动态分析,实现应收尽收。2009年全部财政收入剔除政策性减收因素,可比增长14.1%。实行国税、地税、财政"三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科学组织收入的具体措施,不断提高地方可用财力规模。2009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9.7亿元,增长15.8%,高出全省平均增幅3.3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41.1%,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统筹兼顾,力保重点做实科学用财文章 唐山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调控作用,优化支出结构,集中办好大事,全力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建设。 ·有力支撑城乡统筹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三年来投入农业农村资金75亿元,年均增长34.6%,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政策,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3%。 改善农村环境,深化"以奖促治"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广泛筹措奖补资金,促进农村生态建设。 提高农民生活,按时足额发放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增强农民整体购买能力;积极筹集财政奖补资金,支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三年累计有36万农民进城落户。 ·有力支撑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 提升城镇发展功能,面对财政建设性资金紧张的实际,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支持投资公司广泛融资,推动主城区扩大规模和县城扩容发展,加快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形成"双核双带"城市空间布局和"四城一河"城市框架。 提升城镇服务功能,3年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104亿元,融资100亿元,完善城镇路网体系,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提升城镇宜居功能,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建设领域,推进"绿、美、亮、净"工程实施,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HBA中国范例卓越贡献最佳奖"、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首批"中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 ·有力支撑幸福指数提高 实施助学工程,3年来投入教育资金110.4亿元,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全省率先推行公办普通高中免费教育,全面落实本科、高职专、中职专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 实施助医工程,3年来投入医疗卫生资金35.4亿元,健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实施助居工程,3年来投入住房保障资金8.1亿元,支持震后危旧平房改造、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困难残疾户危房改造援建,缓解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 实施助困工程,3年来投入社保资金86.9亿元,在全省率先建立全市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标准每人每年1300元,城镶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285元,保障水平全省最高,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唐山市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标本兼治,精细管理做强科学管财文章 唐山市财政局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效率,财政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民主管财 强化民主决策,健全完善预算审核委员会议事规则,集体讨论决定预算追加事项,确定年度市本级重点项目预算安排,有效防止预算的随意性。 强化民主监督,选派财政监督员进驻资金流量大的市直单位,实施旁站式监督,提升管财效能。 强化民主评议,年初,将全年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年底,开展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主动接受社会评议,在全市经济管理类行风评议位居第一。 ·阳光管财 推行阳光采购,落实政策公开、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四公开"制度,2009年实现采购额35亿元,节支率11.6%。 推进阳光评审,制定《财政投资评审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评审质量控制办法》,完善评审技术人员、评审专家和相关领导责任制,消除工程建设的腐败因子,2009年完成评审项目552项,审减率18.6%,净审减额9亿兀。 推行阳光审批,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处,实行"一门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建立起公开透明、服务便捷的审批平台,时限内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高效管财 提速服务效率,设立财政服务大厅,开通资金拨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三条快速通道。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关键时期,1个工作日内,将100万元防治流感设备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实行涉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减少周转环节,仅用20天时间,将5亿元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发放到143万农户手中;细化提高办事效率具体举措,提出"五个不让"、"五个必须",对公文传阅、公文签发、公文报送、资金拨付、意见答复等严格办理时限。 提高资金绩效,严格"小金库"治理,防范财政性资金体外循环;建立财政专项资金即时分析系统,实现网上动态监控;规范公有产权交易市场化运作,2009年完成交易总额3.1亿元,实现资产溢价3060万元,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提升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发展示范机关工作制度体系。组织县区、机关处室单位、科级以下干部分层次综合考评,开展一讲两推处长副处长、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完善权力规范运行机制,建设"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战斗集体,为科学理财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