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表演活动区域环境的创设是激发幼儿自主参与表演活动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幼儿表演活动区域的创设要做到动态与静态的结合;要做到环境美与教育美的结合;要做到合理性和有效性的结合,使表演区域活动真正发挥出教育实效,成为幼儿真心喜欢,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天地。 关键词:幼儿园;表演;活动区;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为幼儿的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在幼儿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创设出融合幼儿节奏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故事表演和时装秀表演等多种活动于一体的活动空间,就会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好自我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幼儿就能主动运用自己已有的认知,激发潜能,主动表达,积极展示。为此,创设合理有效表演活动区域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做好表演活动区域的环境创设呢? 一、做到动态与静态的结合 由于幼儿音乐表演的活动类型的多样和内容的丰富,因此决定了我们在创设表演活动区域空间时,要根据不同的表演活动类型进行合理有序地摆放。比如:角色性故事表演《小熊请客》、《三只小猪》,"我是小歌手"演唱,皮影戏等活动属于偏静的活动类型。在这类活动区域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上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和节目内容投放一些动物的头饰,创设有关情景、背景、氛围,提供有针对性的音响、道具、挂图、音乐画册等。幼儿可以戴上头饰、听着故事音乐、看着画册,在教师创设的意境里一边看一边唱,一边表演。这样的环境会容易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营造出宽松、自由、愉快的活动氛围,有利于幼儿自由的思考,大胆的想象主动的选择,幼儿的创造才能才会得到积极主动地发挥。 而对于舞台剧、舞蹈、时装秀等动态特征明显的表演活动,我们在设置时就要考虑到活动特点、空间布局。对于橱柜的摆放,按类投放的材料筐的颜色和标识要鲜明有序,切记杂乱无章,要形成摆放合理有序的表演活动空间。 二、做到环境美与教育美的结合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教育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音乐表演活动区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场所。因此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要做到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并存,这样才能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良性的刺激作用。 1、表演活动区域的创设要做到环境美与活动的主题相结合。比如,在母亲节来临的时候,我们在表演区创设了"妈妈爱我,我爱她"主题背景墙,背景墙上有妈妈爱宝贝们和宝贝们爱妈妈的照片、还创设了一棵爱妈妈的"表达树"。我们提供歌曲节目单《我的好妈妈》、《小乌鸦爱妈妈》、《我爱妈妈的眼睛》、《大树妈妈》、《小鸟小鸟你真好》等和儿歌节目单《妈妈呀妈妈》、《想妈妈》、《我爱好妈妈》等,让孩子在欣赏和熏陶中感受音乐、儿歌的美和妈妈对宝宝的爱,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2、表演区域的环境设置还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比如:春天来了,我们可以结合自然角、饲养角以及可采摘的春天的花、草、树木等融入到表演区,把歌曲《春天》、《踏青》、《放风筝》、《柳树姑娘》、《春天在哪里》等及故事表演《小蝌蚪找妈妈》、《三只蝴蝶》等的学习延伸到表演区,把表演区的环境与春天的美景融合起来。笑嘻嘻的太阳公公、高高的蓝天、白云朵朵、飘动的风筝、欢快的小鸟、池塘垂柳、小鸟鲜花、青青小草,美丽的景象跃然于墙面,春天来到了小朋友的眼前,孩子们也情不自禁地走进了春天,在春天里歌唱,在春天里跳舞,表达着幼儿内心的感受。又如:组织音乐游戏《小兔乖乖》活动时,我们把舞台的背景设计成在郁郁葱葱的大森林里有造型独特的小木屋、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孩子学一学,做一做,分别扮演兔妈妈、勇敢机智的小白兔以及狡猾凶狠的大灰狼。这样,孩子们既感受到了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又丰富了幼儿的活动经验。 三、做到合理性和有效性的结合 皮亚杰提出"幼儿的智慧来源于材料"。材料是幼儿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材料的适宜性直接影响幼儿表演活动的成效。所以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中,要尽可能的提供丰富的表演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 1、在组织幼儿表演活动时,教师要勤于观察。在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音乐表演水平引导并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在材料的投放上要适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材料的来源尽可能做到来源于生活,比如:旧光盘丝线做的时装、可乐瓶,饮料罐装豆子做成的沙锤;铁盒子、蛋糕和等材料做成的架子鼓,以及用生活中的各种废弃品做成的头饰,手指玩偶等等。当孩子们穿上自己参与制作的时装、演出服、头饰,演奏自己制作的乐器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表演欲望。 2、材料的投放要做到丰富多样,避免一成不变。进入表演区表演的孩子在能力和水平上是有差异的,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也不尽相同。为了让所有进入表演区域活动的幼儿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充分的得到活动,就要尽可能的做到材料的丰富多样,否则幼儿就会逐渐对材料失去兴趣,进而对表演的欲望也会大大降低。同时,还要根据活动主题及时对材料进行更新,对活动区域的整体环境进行合理的变换。 3、在表演区域环境材料的投放要实现多功能性。教师在设计和投放幼儿表演活动材料过程中,如果能做到一物多用,一物多玩就会显现"小变化,大效果"。比如:一个可乐瓶子,教师通过转换不同的角色贴纸和标识,在孩子的眼中就会是不同的人物和他对话沟通和交流;把这些瓶子里装上沙粒,豆子就变成了孩子进行节奏表演的沙锤;把瓶子的底部套上一个半球,里面固定住橡皮泥,又会变成一个不会摔倒的"会唱歌的圣诞老人"。再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筷子,我们把几根筷子捆在一起,尾部系上红绸子。幼儿可以拿它作打击乐器,又可以跳筷子舞,还可以在卡拉OK上作为自己的特色麦克风。 总之,幼儿表演活动在幼儿智力能力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演区域的环境创设和材料的投放又为儿童的表演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的舞台和天地。教师在表演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上,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观察,积极引导,做到环境创设有特色,材料投放有的放矢。这样就能使表演区域活动,真正发挥出教育实效,成为幼儿真心喜欢,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天地。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冯晓霞、卢尊容.幼儿园教育活动艺术领域.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戚庆珍编著.幼儿音乐指导.测绘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