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职德育教学的探索


  中职学校每年为国家输送许许多多具备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以促进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新课改提出,中职生除了需要掌握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为了使中职德育教育进一步发展,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上日程。本文就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职德育教学进行探讨。
  一、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
  德育是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目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通过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情感体验等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帮助和疏导,使之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职德育教学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职德育教学的必要性
  1.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群体,不仅体现在学习水平的高低,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原因。首先,中职学生的思想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他们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行动上就会很容易出现偏差,对学习不会十分关注,在生活上过于追求自由和享受。其次,他们很多来自外出务工家庭或单亲家庭,父母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培养他们,长时间的忽视和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们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会出现很多问题。再次,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不高,学习能力低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理论课的学习表现出排斥的心理,但动手能力较强。最后,中职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遇到问题会表现出暴躁、冲动或者逃避的倾向,沉迷于游戏和玩乐,思想单纯,做事不计后果。中职学生的这些特点都反映出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应当也必须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端正他们的人生态度,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2.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缺乏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局限于课本,然而课本内容较为陈旧,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书本上的内容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让学生产生认同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师的讲课又大多以课本为中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教育更是甚少涉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学生心理和思想上出现问题的时候找不到解决途径,难以疏导心理情绪,导致负面行为的产生。
  三、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的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真正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操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要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从而获得情感上的真实体验。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知识进行疏导,真正发挥心理健康的作用。
  2.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由于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更新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如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视频和电影等媒介作為教学契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视频和电影中存在的道德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另外,教师可以采用体验教学法等方式,让学生自愿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获取心理最真实的感受。
  3.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
  中职教师,特别是德育教师,不能单纯地把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而应当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标,采用积极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的进步。教师应当留心观察学生课堂和课下的表现,增加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及时了解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多角度、多方面地掌握学生真正的心理情况,做到随时、及时的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出正确的指导,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方法,多多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
  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想真正培养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性格,就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真正完善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网站目录投稿: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