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儿女们》 1945 黑白片 195分钟 法国新百代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马塞尔·卡尔内 编剧:雅克·普莱维 摄影:罗歇·于贝尔 主要演员:阿尔莱蒂(饰迦朗丝) 让-路易·巴洛(饰巴蒂斯特·德比洛) 比埃尔·布拉瑟(饰弗雷德里克·勒梅特尔) 马塞尔·埃朗(饰弗朗索瓦·拉瑟奈) 路易·萨鲁(饰爱德华比埃尔·雷诺阿(饰耶里旭) 本片获1946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剧情简介】 本片分上、下两集。 上集《罪恶大街》。法国王政复辟时期(1824—1830)。初春的巴黎。"罪恶大街"上行人如织。那里剧院林立,酒馆咖啡厅鳞次栉比。剧院中演出描写杀人越货的情节剧,大街上也时时出现男盗女娼的案例,大街因此而得名。 忽然,人声鼎沸:有个胖子发现自己的怀表失窃,他认定是在他身边搔首弄姿的美丽女子迦朗丝所为,便不由分说将她扭到派出所。这时一位青年见义勇为,挺身而出,为无辜的女子辩诬。因为他亲眼见到小偷行窃,他用哑剧的手势表现那小偷行窃的过程。无罪开释的迦朗丝扔给他一朵玫瑰花,以示感谢。青年人受宠若惊,因为他已为迦朗丝的美貌所倾倒。这位青年是"杂耍剧院"哑剧名角德比洛的儿子,名叫巴蒂斯特。 "杂耍剧院"演员巴里尼阿斯因与人发生争执离职而去,这倒为剧院的两名青年提供了登台的机会。巴蒂斯特热衷于表演哑剧,弗雷德里克则梦想主演莎士比亚的戏剧。 舞台监督的女儿娜达莉钟情于巴蒂斯特,而巴蒂斯特却对迦朗丝梦萦魂牵。有一次,他的一位乔装成瞎子行乞的朋友,把他带进"红酥胸"酒馆,让他见见世面。巴蒂斯特发现迦朗丝正陪着一个男人喝酒。他鼓起勇气去请迦朗丝跳舞,岂知迦朗丝陪伴的是黑社会里出名的"智多星"拉瑟奈。他正兴冲冲地与迦朗丝婆娑起舞,拉瑟奈的打手过来,硬把巴蒂斯特推出酒馆。怒不可遏的巴蒂斯特冲回酒馆,挥拳痛打这无礼的流氓,他的勇猛让迦朗丝惊喜不已。 两人在散步时,迦朗丝向巴蒂斯特诉说了自己下贱的身世。巴蒂斯特并不因此轻视这卖笑为生的女子,反而更爱怜她了。这时忽然风雨袭来。巴蒂斯特为迦朗丝在自己寄寓的旅馆里租下一间客房。他向迦朗丝表白了自己对她的倾慕,然后,他羞怯地回自己的客房去了。 寄寓在同一家旅馆的弗雷德里克却与巴蒂斯特不同。他也爱上了迦朗丝,同她形影相随。巴蒂斯特只把迦朗丝当作美丽的女神,他把纯洁的爱埋在内心深处。他创作了一出名为《幻象之宫》的哑剧,以表达他单相思的苦恋之情。 腰缠万贯的爱德华伯爵也迷恋迦朗丝的美貌,他常炫耀自己的富有,想以此打动美人的心。但迦朗丝并不贪慕金钱,她也深爱着巴蒂斯特,只因为她知道娜达莉热恋着他,她才把自己的真情隐瞒起来。 那时恶棍拉瑟奈也在这家旅馆租了一间客房。他在这里策划一次抢劫。案发之后,迦朗丝因为同拉瑟奈有过往来而受到牵连。幸亏她出示了伯爵给她的名片,才没有被警察带走。至此,她知道像她这样的风尘女子,少不了伯爵那样有钱有势的人的保护。 下集《白衣人》。时间距离上集已七年之久了,法国"七月王朝"时期(1830—1848)。迦朗丝虽已成为伯爵的情妇,但她一直念念不忘巴蒂斯特。巴蒂斯特那时已同娜达莉结婚,而且他们已有一个五岁的儿子。他在艺术上已经成名,他创造了一个人称"比埃洛"的哑剧人物:满脸涂成青白色,表情木然,身穿肥大的白衣裳。弗雷德里克也已成为舞台上的名角,过着一掷千金、放浪形骸的生活。 弗雷德里克应付罢一群债主之后,又挖苦三位剧作者。当时他正在演出他们编写的剧本。他故意把戏演得夸张可笑,三位自尊心受到损害的蹩脚剧作者气得提出同他决斗。 弗雷德里克因决斗而受轻伤。那天他来"杂耍剧院"观看巴蒂斯特演出的哑剧新节目,不意遇到了蒙着面纱的迦朗丝。原来每当巴蒂斯特上演新节目,迦朗丝总要悄然来到包厢观看。她把这些年的生活告诉了弗雷德里克,并表示很想同巴蒂斯特见面。弗雷德里克让她不要走开,他马上去后台找巴蒂斯特。 服装师耶里旭抢先把这消息告诉了娜达莉。娜达莉怕失去巴蒂斯特,便派五岁的儿子去包厢对迦朗丝说,他们一家生活得很幸福、很安定。迦朗丝痛感自己已是多余的人,黯然离开剧院。当巴蒂斯特赶来找她时,早已人去楼空。 拉瑟奈打听到迦朗丝的住处后,前来找她,临别时正巧遇到伯爵。伯爵对他倨傲不恭,拉瑟奈也不客气地羞辱了伯爵一番。要面子的伯爵气得要同他决斗,无耻的拉瑟奈干脆不予置理。这件事很使伯爵耿耿于怀,拉瑟奈的话使他认识到迦朗丝另有所爱。但谁是他的情敌?伯爵颇费思量。有一次他陪迦朗丝去"大剧院"观看弗雷德里克主演的《奥赛罗》。演出很成功。伯爵从迦朗丝的激动中却产生了强烈的嫉妒,他怀疑弗雷德里克就是他的情敌。于是他故意找茬,想挑动弗雷德里克同他决斗。赶巧那天巴蒂斯特也来观剧。他发现了分手10年的迦朗丝,便悄悄把她引到剧院窗外的阳台上,以叙别后思念之情。拉瑟奈这时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他一面恶毒地辱骂伯爵,一面别有用心地挑开窗帘,有意让人们看到阳台上的情侣,但伯爵那时只顾向弗雷德里克挑衅,根本顾不上注意他们。他要弗雷德里克明天与他决斗。 迦朗丝见状只得与巴蒂斯特分手,因为她要制止决斗;为了救弗雷德里克,她同意跟伯爵远走高飞。偏偏这时娜达莉也闻讯赶来,见到丈夫果然同迦朗丝在一起,便不依不饶地声称要维护自己作为妻子的权利。迦朗丝匆匆跑出剧院,在街上截了一辆马车走了。巴蒂斯特在马车后追着,呼喊她的名字,但是街上狂欢的人群阻挡了他,在奇装异服的狂欢者中,有不少人装扮成巴蒂斯特创造的哑剧人物——比埃洛。 【鉴赏】 这是一部纪念碑式的巨片。它的拍摄和上映本身就具有传奇的色彩。 1942年,卡尔内和普莱维完成了影片《夜间访客》之后,想再找一个新颖而有意义的题材,再拍一部影片。1943年1月,他们在尼斯请教戏剧大师让-路易·巴洛。让-路易·巴洛建议他们把19世纪法国哑剧大师德比洛的生平搬上银幕,并向他们讲述了德比洛生平的颇具戏剧性的一段故事:有一次德比洛带着妻儿在街上散步,无意中与一个青年相撞。那人出言不逊,哑剧艺人怒不可遏,用手杖打了泼皮的脑袋,不料却闹出人命。死者家属告到法院,开庭的那一天巴黎人竟然万人空巷地涌去旁听,因为那是哑剧名角第一次当众开口说话。这个故事给卡尔内和普莱维的印象极深,况且用银幕形象再现19世纪的"罪恶大街",这建议本身就具有挑战性。于是他们潜心研究那个时代的各种文献和资料(例如影片狂欢场面,就得自一张邮票图案的启发)。但是,他们反复推敲,总觉得把德比洛误伤致人于死命的故事搬上银幕并不适宜,所以他们决定另外编些情节。起初,普莱维给剧本起名为《走索艺人》,他把几个与德比洛同时代的人——例如名伶弗雷德里克·勒梅特尔和臭名昭著的流氓拉瑟奈——也写进剧本。人物虽用真名真姓,故事却纯属虚构。 这是普莱维创作的剧本中情节最复杂、人物最多、构思最宏伟、最壮丽的一个剧本。卡尔内决定要把它拍成一部空前的巨片。然而,当时无论政治气氛和经济条件都不利于影片的拍摄。因为那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决战的前夜。占领了法国的德军当局加紧了对占领区的思想管制。影片一般都不准超过90分钟,但《天堂的儿女们》的故事的时间跨度长达10年左右,再加上曲折的情节,影片很难少于两个半小时。这是严格实行灯火管制的占领军当局所绝对不允许的。更何况影片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卡尔内想借影片来弘扬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影片拍成后,当局的审查难免不作出有损于影片精神的裁决。这是卡尔内最不愿见到的事。所以,他让拍摄工作进展得很慢,暗中希望法西斯早日垮台,好让这部拍摄于占领时期的影片无愧于迎接祖国的解放。物资的匮乏也给拍摄造成了困难,后来又出现停电的情况,但卡尔内一点也不愿意马虎从事。仅"罪恶大街"那一堂布景(最高处达200公尺,是法国电影史上最宏伟的布景之一),就需要大量的灰浆、板条、钉子、玻璃等等战争期间最最缺乏的建筑材料。政治上造成的问题也不小。当时法律明文规定禁止雇用犹太人。卡尔内雇用了作曲家约瑟夫·戈斯玛为影片配曲,布景师阿历山大·特劳纳担任影片美工设计,他们都是犹太人,只能暗中工作。更令人头痛的是扮演"杂耍剧院"服装师耶里旭的罗贝尔·勒维冈,因为曾参加过法西斯电台的广播节目,地下抵抗组织给他发出恐吓信,声称要处死他,吓得他不敢再到尼斯的摄影棚中拍戏。卡尔内只得中途改请比埃尔·雷诺阿扮演那个角色,以前拍好的胶片,凡有那个角色出现的场面,都得重拍。然而,种种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困难,都没有动摇卡尔内坚持完成影片的决心。卡尔内、普莱维以及《天堂的儿女们》的全体职演员们,凭着他们的决心和勇气,终于以这部凝聚了他们高尚的艺术品格的巨片,迎来了祖国的光复。 《天堂的儿女们》之所以成为一部纪念碑式的影片,不仅在于它的规模宏伟,更主要在于它在艺术上的精致和完美。它的剧作结构巨大而复杂,除了有好几条情节线并行发展之外,影片中还穿插了六段"戏中戏"(四段哑剧和两段话剧)。这些"戏中戏"并不是游离于剧情之外的插曲,而是剧情的"画龙点睛"之笔,它们使影片的几个主旋律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天堂的儿女们》具有多重涵义: 所谓"天堂",是指剧院最高层的楼座。那是剧院中票价最廉的座位,只买得起便宜票的贫穷老百姓就成了"天堂"里的"上帝"。不用说,"天堂的儿女们"当然是指舞台上的演员了。整部影片是暗示"天堂的上帝们"和"天堂的儿女们"之间的关系。影片开始是幕布拉开,影片结束是幕布合上。影院里的观众因此都成了"天堂"里的"上帝"。而"上帝"与"儿女们"的关系实际反映了生活本身与艺术之间的亲缘关系。影片中的"戏中戏"——尤其是哑剧艺人巴蒂斯特根据自己亲自经历或内心体验所创作的那几段哑剧——强烈地显示了这种亲缘关系。 《天堂的儿女们》也可以被看作一篇探讨爱情本质的论文。影片中有各种类型的爱情:有理想主义的浪漫爱情(巴蒂斯特),有无拘无束的世俗爱情(弗雷德里克),有好嫉妒的占有欲的爱(伯爵),还有只顾享受的自私的爱(拉瑟奈)。各种爱情都与人性的本相与扭曲、人性的完善或丑恶联系起来加以精细地描述。 这部影片还是一次比较艺术的探讨,它把哑剧和话剧同与它们相近的电影(有声片和无声片),进行了价值上的类比。 归根结底,影片对现代社会的人类处境进行了深刻的评述:在受到命运左右的、充满幻想的人类生活中,爱情只能是难以捉摸和稍纵即逝的幻影。巴蒂斯特去追赶乘车远去的迦朗丝,被狂欢的人群所阻挡。狂欢者中许多人穿着比埃洛这个由巴蒂斯特所创造的哑剧人物的衣冠,这就是说,在茫茫人世中, 巴蒂斯特并不是唯一的爱情失落者。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电影形象! 影片的人物塑造也十分成功。迦朗丝是普莱维笔下创造过的最美丽的、最多面的女性形象。她有几副面孔,也许影片开始时我们看到的是她的"本相"。但是,在巴蒂斯特的眼中,她是精神恋爱的化身;在弗雷德里克看来,她是愉快的情侣;在伯爵面前,她是娇美的交际花;在拉瑟奈的心目中,她是难以得手的尤物,是不易取胜的挑战。阿尔莱蒂把这个角色演得惟妙惟肖。倘若没有她那种令人折服的美和莫测高深的神秘感,这个人物形象就不会具有那样强烈的艺术信服力,整部影片的可信性也会大受影响。迦朗丝是阿尔莱蒂漫长的演员生涯中创造过的最成功的一个角色。巴蒂斯特是个虚无缥缈的梦想家,像是从月亮上来的天外客。他自己也承认:"月亮是我的故乡。"戏剧大师让—路易·巴洛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在形体动作方面作了精细的设计。他有意突出人物的丈夫气概,否则,巴蒂斯特对迦朗丝执着的爱恋和持久的激情就会显得不真实。但这种丈夫气概又不能掩盖这个人物的纤细和敏感,否则他就不是以月亮为故乡的梦想家了。更可贵的是,影片中的人物性格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发展,从而使性格更丰满,更有血有肉。迦朗丝在巴蒂斯特的影响下变得认真、敏感起来,是巴蒂斯特的纯洁使她不再堕落;而巴蒂斯特也变得逐渐踏实。最后,他们在阳台上重新聚首时,已完全达到和谐了。 《天堂的儿女们》标志了卡尔内艺术创作的顶峰,是他的公认的代表作。著名的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称它为"壮美的、华丽的影片,宏伟的、充满哲理的芭蕾舞剧";法国电影艺术和技术学院在1979年把它评为"1929年(有声片出现)以来10部最佳法国影片中的第一名"。的确,这部影片是法国电影史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