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是人类语言心声的艺术化表现形态。中国专业声乐在20世纪前半叶处于起步阶段。欧美的美声传入中国,一批学者在国内、国外按照美声的模式学习研究声乐艺术,也出现了一批专业的艺术歌曲。另外,也有的音乐工作者分散地、个别地进行了民族化的尝试。 一、20世纪初20年的声乐发展情况 清末光绪变法维新时,西式学堂兴起。20世纪初,从国外归来的沈心工、李叔同等人,用外国现成的流畅动听的曲调添上中国歌词教学生演唱。这就是近代音乐史上的"学堂之歌"。此外,外国宗教音乐在我国的传播占据着重要的渠道,一般只要有教堂,就会有教会学校,也就会有宗教活动必备的唱诗班,而唱诗班的成员大多都是由教友组成,演唱一些圣歌、清唱剧等。但教授唱歌的老师不一定都是专业老师,因此,多数都是较简单的儿歌或较有趣味的歌曲。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现代演唱艺术的先声。 总之,从20世纪初直至20年代以前,在学堂、教堂和新式军队中都有唱歌活动,但没有专业声乐教育。当时的人们在观念里认为学唱歌就是学会把一个调安上词,或者把一段词唱成一个调子。 二、20世纪20年代的声乐活动 1920年,周淑安女士从美国学成归来,在广东省女子师范开设了声乐课,这是中国最早的美声教育课堂。此后,她又先后在上海中女塾、厦门大学、上海国立音专任教。周淑安女士在教授声乐课的同时还指挥合唱,有《纺织歌》《坚劲歌》等多首声乐作品。 在北方,我国专业音乐教育活动的创始人萧友梅先生,1920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当时,他身兼三职:一是负责北大附属传习所,二是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主任,还兼任北京艺专音乐系主任。北方军阀撤销了北京高等院校中所有的音乐课,于是1927年,蔡元培和萧友梅在上海创立了我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上海国立音专。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声乐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末,燕京大学迁到海淀后建立了音乐系。30年代初,范天祥夫人开始在燕大教声乐课,她最早的学生有杨荣东、刘俊峰、祁玉珍等。燕大还有一个声乐教师叫史密斯夫人,后来还有一位意大利撒埃迪夫人也在燕大教过声乐课。范天祥夫人的音乐审美比较古板,较着重于古典和浪漫派前期的歌曲,而史密斯夫人所教曲目的范围很广。 北京40年代的歌唱家有:男高音沈湘、吕培生。女声演唱家有池元元。沈湘的演唱具有很强的戏剧性,音色辉煌;吕培生属于抒情男高音,音色优美,曾唱过《女人善变》《小丑》等歌剧的选段。 30年代中期,一些大型清唱剧主要有外国人演唱。40年代以燕京大学毕业生为主的歌唱演员,在公理会礼堂演出了《弥撒亚》,领唱为祁玉珍、伍文雅、刘峻峰、杨荣东。1944年,周冠卿和杨荣东翻译和组织排练了完全由中国人演出的《创世纪》,从此以后几乎每年春天演出《创世纪》,冬天演出《弥撒亚》。 在天津,30年代,南开中学有个歌咏团,后来南开被炸,合并到了工商附中。工商附中有个管乐队,加上天津宗教界的圣乐演出,便形成了很好的音乐艺术氛围。天津最早学习声乐的人有王纯芳和刘海皋。刘海皋是著名钢琴家刘诗昆的父亲。 30年代,上海国立音专培养的早期声乐毕业生有:满谦子、喻宣萱、胡然、劳景贤、斯义桂,刘震汉、周小燕以及蔡绍序等等。上海国立音专在30年代产生了一批中国艺术歌曲,有黄自、应尚能、周淑安等人的合唱作品《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等,独唱曲有应尚能的《我侬词》黄自的《思乡》《花非花》,青主的《大江东去》等等。 四、抗战期间国统区的声乐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国立音专的部分师生转移到重庆,建立了国立音乐学院。陈立夫担任国立音乐学院的院长。在重庆浮屠关有音干班,四川江汉有国立剧专。这些学校都开设了声乐专业课。教员有应尚能、斯义桂、谢绍曾、胡然等。重庆也培养出不少声乐人才,如胡雪谷、徐家生、江新美等。很多人都成为五六十年代的声乐演员及教学骨干。 五、延安、东北地区的声乐发展 抗战时,延安的鲁艺有专门的声乐教育,冼星海是系主任。党中央的演出任务都有鲁艺来完成。东北地区的声乐发展受俄国和日本的影响较大。鲁艺从延安迁到东北以后开设了很多课程,除了由外国人任教外,还有老艺人教民歌。 百年中国声乐的发展,时时处处表现出近、现代中国人的命运、情感以及现实生活对声乐艺术的需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期待中国声乐艺术能够更加丰富并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