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洪铭+鞠梦迪 摘 要:园林绿化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将不断得到研究与推广,从理论上、实践上、建设方法上、技术提高上全面研究城镇园林建设。当今社会对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关注,以及各领域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重视,必将推动园林植物群落在城市建设中的发展。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群落;群落设计 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科学、合理的应用,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完善。随着风景园林学科地位的提高,科研经费也将增加,建议国家增拨这方面的研究经费,增设这方面的研究课题,各个地方也应开展相应的研究。研究成果的积累、丰富,以及技术实践的经验总结与探索创新,必将推动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更多地融合多学科的技术内容,发展成为园林植物配置技术领域中具有鲜明理论特色与实践价值的集成应用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服务于城市化地区生态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园林植物群落的定义 园林植物群落,是人们根据植物喜阳或喜阴、喜酸或喜碱、喜湿或喜干的不同生态习性,结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搭配而成的。这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与多种环境因素相协调的特点。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显然人们对于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需求不断地增多,因此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就目前而言,此定义不能完全做到将园林生态的理论和园林学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此,可以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进行如下定义:在一定城市园林的范围内,拥有特定的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的含义,能做到满足不同角度的植物生态学要求的总和。这个定义相比之前的定义更完整全面,着重强调了其在生态学方面的意义。 二、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方法 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得以应用的同时,就提出"设计人工植物群落,提高园林绿地质量"。正式开展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探索性研究应用,针对湖北省城镇园林绿地建设,提出了知识型、抗逆型、保健型、观赏型、生产型、文化型、防护型7 种植物生态群落的类型,强调从功能角度进行植物选择,并提出具体的设计配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认为"绿化系统内建立大量开敞绿地的同时,应注意植物群落结构构建的研究,因为在自然界,植物都是以群落状态存在的";以及借鉴"接近自然的林业"的理论观点,为实现"回归自然"的理想,"还必须有生态学的理论指导,以现存的人工植物群落为基础予以保护、改造和发展"。综上所述,有关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研究,主要从特定功能目标要求、特定群落结构特征或特定景观美学特征,进行园林植物群落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研究。历经多年探索与讨论,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得以不断完善,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并解决几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推进技术实践。 三、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发展建议 (一)明确合理的技术定位 对于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体系中要有合理适宜的技术定位。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是以群落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侧重群落结构功能关系进行植物配置的技术方法之一,服务于提升植物造景的目标。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是园林植物配置技术的基础与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林艺术开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能更好地服务于植物造景的目标。 (二)落实具体的"群落单位" 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的设计思想,对小尺度城镇绿地建设特别是植物景观构建有着重要的价值,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寻求技术实现。然而,对于新建城镇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倒是完全可能根据基质的性质、地形、土壤类型与土壤性质、功能分区、园路等自然与人工设计要素,进行空间单元的区划,落实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群落单位",真正做到以群落为单位进行植物景观设计,为今后园林植物群落的景观变化、环境效应等方面的动态研究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是植物群落设计方法不断优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三)细化群落的设计内容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2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重点要求设计说明植物种类选择、配置方式、植物造景的艺术性特点与植物空间的构成等。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可以考虑以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为主体,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吸纳、融合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内容与要求,深化、细化设计内容。目前的植物群落设计,较多是参照植被分类的群丛单位,提出各群落不同层片的优势种,作为群落构建的依据。单就群落物种构成而言,从群落生态学角度,也有深化、细化的余地,如亚优势种、伴生种、随遇种与偶见种的确定与应用,以及群落空间结构基本特点的设计限定等方面的内容。 (四)重视环境背景与环境效应 模拟地带性植被以及近自然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技术,为园林植物群落的科学营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际的环境背景。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的发育演化过程,是植被生物系统与土壤等环境系统的协同进化过程。在强度干扰、甚至高度退化的城市环境中,很难具体判断能与环境协同的植被演化阶段,这就使得"近自然"的植物群落完全有可能没有获得与之匹配适宜的"近自然"环境,群落的自然属性及其稳定性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离预期相差甚远。因此,无论从前文所述群落性质的环境决定机制,还是从植物群落及其环境协同的生态演替原理,都要高度重视环境背景对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关键性影响。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现代化园林的历史发展引入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分析园林植物群落在具体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针对园林植物群落的设计问题,提出在重视环境背景特别是环境效应的前提下,做到技术定位合理,设计内容细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走技术提高路线。 参考文献: [1] 秦治兵.从生态角度谈银川市园林绿化发展方向[J].宁夏农林科技,2014. [2]史童伟.人工植物群落调查与评价方法设计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