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入职年员工因创造力太强被辞退创新要有度


  作者 | 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外部评审团成员。专注分享成长干货,推动你的职场进化。
  以色列有一家叫Better Place的公司,它有1800个服务站,主要为拥有电动汽车的用户提供更换电池服务。
  我们知道,电动汽车有一个弱点,就是充电时间比燃油汽车加满油用的时间长很多。所以,Better Place公司提出了一个极具颠覆性的创新方案:置换电池。
  车主只要将车开进服务站,只需几分钟,就能将旧电池取下,换上新电池。公司希望通过这个创新的举措,让有环保意识的人都能够更换电动汽车。可惜的是,尽管前期做了大量的宣传,但不少汽车买家仍然不愿意做出改变。
  Better Place公司售出的电动车数量无法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转,开业6年后,公司被迫申请破产。
  你也许要问,这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有何关联?实际上,我们的职场也充斥着这样激烈的角逐。你走得太超前,没人跟随;但是因循守旧沉溺于舒适区,又会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被淘汰。
  你的努力,就像是一把射出去的箭,没有目标没成果,目标太远射不中。
  人们期望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却很难保持稳定。为什么很多创意叫好不叫座,没有"观众"?怎样用好自己的创造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01:从优秀员工到被辞退
  居然是"创造力太强"毁了一段职业生涯
  "怎么办?孙老师,我被辞退了!"
  电话那头传来苗彤的哭腔,我一边安抚她稳住情绪,一边询问她事情的缘由。
  苗彤是某装修公司的设计师,5年前毕业于一所普通院校的非设计类专业。她比较幸运,毕业后被同学推荐到自己亲戚开的装修公司,一干就是5年。
  起先苗彤干的是办公室文职工作,半年后,苗彤觉得办公室工作比较琐碎,技术含量不高,就跟同学提出能不能跟老板提一提,给自己转岗到设计口,先从辅助性工作做起。
  老板爽快地给苗彤转了岗,她来到设计部担任设计师的助理。苗彤的目标是:尽快适应新岗位,多学习专业知识,有朝一日向设计师的岗位冲刺。
  她一面报班学习室内设计课程,一面在助理的岗位中积累经验。由于是老板亲属的同学,所以设计师们也乐于教她,她进步很快。两年半后,苗彤转为设计师。
  这本是一个让人惊喜的结果。但是,在设计师岗位工作两年后,即苗彤入职的第五年,她竟然因为"创造力太强"被辞退了。
  苗彤认为自己非"科班出身",能做到设计师很不容易,所以在工作中总是积极求变,她觉得创意、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这话没错,但是表现在苗彤身上,总有点"用力过猛"的味道。有三件事,让苗彤最终栽在了创新之路上。
  有次做家装设计,客户是年轻的小两口,他们给女方父母买了套房子养老,希望装修风格能简约不简单,低调奢华有内涵,最重要的是还得省钱。
  苗彤想起香奈儿经典的黑白搭,这其实是极简与奢华的最佳表达。设计图出来那天,小两口和老两口都来了。看着苗彤设计的黑白主色调,老两口气得大骂:把个好好的新房弄成了灵堂!
  丈人丈母娘发火了,姑爷面儿上过不去,就把火气撒在苗彤身上。那次,苗彤栽了面儿。
  还有一次,客户想要欧式装修风格,并嘱咐苗彤:一些细节上的设计可以多一点创意。苗彤给客户设计了一个装饰性的壁炉,实际上壁炉里可以放保险柜。
  但客户并不买账,他们觉得房子本来就小,壁炉浪费空间不说,家里买房装修欠了一屁股债,靠花呗、借呗度日,还设计个放保险柜的壁炉,太不实用了。沟通中,双方火气都有点大,最后客户狠狠地投诉了苗彤。
  老板警告苗彤,有创意是好事,但你的创意要让客户满意,而不是你自己满意。苗彤头点得像鸡啄米,小心应承着。
  公司接了一个公装项目,效果图出来后去客户处做汇报。由于苗彤外形靓丽,口齿伶俐,老板挑了她做汇报人。PPT早已备好了,苗彤只需要按文稿汇报就可以了。
  为了给甲方爸爸留下深刻的印象,苗彤在汇报形式上做了"创新",她提前收集了大量项目路演的资料,并在家里反复模拟演练。
  然而,正式汇报那天,这种带着商业路演味道的项目汇报,引起了甲方的不适。汇报结束后,他们暗示老板:在他们这样的体制内单位汇报,中规中矩点最好。
  老板告诉苗彤,在有些场合,守正即可,无须创新。
  苗彤的创新过了火,差点惹了大祸。综合她担任设计师之后的表现,老板认为她不适合、也不能胜任这个岗位,于是做出了辞退她的决定。
  尽管各项补偿一分不少,老板的态度也比较委婉,但苗彤仍然觉得很委屈,同时也感觉到害怕。离开工作5年的地方,她不知道下一步该走向何方。
  一直以来,她认为创造力是设计师的强大竞争力,却没有意识到创造力背后的潜在危害。
  02:为什么许多创意都无法找到观众
  为什么许多创意都无法找到观众?
  因为创造力只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另一半是你创造出来的东西所处的社会环境。
  仅有创造力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与社会产生共鸣。
  举个例子。
  我的老家在东北,这里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戏:东北二人转。二人转距今约300年的历史,它根植于东北民间文化,通过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词诙谐幽默。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芭蕾舞则根植于欧洲宫廷,在法国路易十四王朝(1643-1715)时代盛极一时。每当皇家庆典、接见外国元首,都会表演芭蕾舞以示庆祝或助兴。
  但是,二人转的诙谐幽默是不可能出现在优雅高冷的芭蕾舞表演中的。
  为什么呢?因为人们的创造力可以无限延展,但是创造力及其产生物还要由地域背景来塑造。
  再举个例子。
  毕加索年轻的时候曾经贫困潦倒,一次,有人请他到巴塞罗那的红灯区给几名风尘女子画像。这幅画的长宽都在两米多,对于当时的毕加索来说算是一个"大活儿"。
  据说这幅画光是草稿就打了700次,构思灵感来源于伊比利亚雕塑和非洲面具。当毕加索邀请朋友们来看这幅画时,大家对他的画作特别失望。
  9年后,这幅画才被公开展出。为了减轻对公众的冲击,策展人将原来的标题《亚威农妓院》改为《亚威农少女》。
  这幅画展出后,舆论褒贬不一,有人甚至嘲讽他:向良知宣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接受这幅画作。《亚威农少女》后来被认为是毕加索走向立体主义的第一步,不仅是他个人的艺术突破,更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突破。这幅画目前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毕加索的故事结局圆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文化品位一直在不断地变化,而你的创造力既要跟得上时代,又不能太超脱于时代。
  走得太慢,反被淘汰;走得太快,没人跟随。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
  03:怎么才能正确地用好创造力
  由于在特定情况下,创造力太强可能会超脱现实,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避免创造力肆意发挥,正确地用好创造力。
  1、创造力要与文化产生共鸣
  美国著名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曾经在《飞奔的物种》一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著名作曲家捷尔吉·利盖蒂于1962年受邀为荷兰的城市希尔弗瑟姆创作一支新曲,以庆祝该城市立市400周年。
  利盖蒂打破常规,创造性地使用100台节拍器演奏曲子。所有节拍器都设定了相同的摆动次数,但是摆动速度却都不一样。也就是说,从头到尾,听众们听到的都是节拍器发出的嘈杂的咔哒咔哒声。
  演出结束后,台下爆发出叫骂声。听众被激怒了,他们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音乐会被下令在电视上禁播。
  一座有着悠远历史的欧洲城市,一次隆重的立市庆典,它需要的是深沉厚重,而不是过度地施展创造力。
  创造力如果与文化背景悖逆,遭到咒骂与讨伐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本文中的苗彤,她用黑白搭的创意做室内设计并没有错,但她忽略了真正的客户是传统观念极深的老两口。
  所以,不要和文化背景开玩笑,也许你想做创意的"先驱",但把握不好尺度,就成了创意的"先烈"。
  2、创造力要在正确的人群中分享
  苗彤把去甲方做的汇报搞得像商业路演,引起甲方不适。为什么甲方接受不了这种汇报形式?因为对于甲方这种体制内单位,苗彤的创造力放错了地方。
  所以,创造力的延展,要考虑你的受众是谁。不要与错误的人群分享你过剩的创造力。
  3、创造力要有实用性
  苗彤为负债累累的小户型客户设计了可以放保险柜的装饰性壁炉,遭到了客户的极大嘲讽。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我在一家门店定制的职业套裙。
  设计师大胆地采用了提花面料,领口和衣襟设计成小波浪型,并用薰衣草色的绸缎包边,整体看来非常精致。但是这套衣服太紧,迈不开大步。
  设计师说,穿着它站起来时身材笔直。是的,但是在我一天的工作时间中,不止是站着这一个动作,我还要开车,还要在公司上楼下楼,而它紧到无法利索地做出上述的动作。
  所以,对于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创造力一定要向实用性低头。
  如果你想把一样东西商品化,不仅要抱着创造性、艺术性和美感去设计它,更要注重实用性。
  创造力强并不能取代你的技术和实力,创造力强也无法预先为你写好职场必胜的脚本。惊喜和惊吓,哪个先来,没人知道。但你可以靠正确地使用创造力推进职业发展的节奏。
  不管你想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谨记创造力的误区,避免创造力肆意发挥,正确地用好创造力。
  生命短暂,用有限的时间,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网站目录投稿:天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