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是何意


  对于80后一代来说,受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对于多子女家庭中产生的很多现象,已经难以体会了。古人认为多子女的家庭,存在着优势:比如老人在养老方面,因为儿女众多,可以保证养老压力受到分摊,但是,劣势也存在:比如老人针对儿女的很多行为,有时候会难免出现"厚此薄彼",甚至引发矛盾。因此,时常有人说起这样的一句俗语: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
  在过去,有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说法:现代人认为父母和子女甚至兄弟之间如果差了三岁以上,就会存在代沟现象,而代沟难免产生误会。因此,管好一个家不容易。而有时候,在多子女家庭,父母难免会在对待子女的态度上,存在客观上的不公平现象——比如在过去农村,儿子在家里的地位和待遇,总体比女儿要好,而上文俗语便是这种现象的生动体现。
  先说"老人是条龙"。这句话在现代社会很难感受到。因为现代社会是后工业社会,子女在外打工和父母相处时间较短成为主流现象,因此子女的一切往往自己做主。而在过去农耕社会里,一切都讲究以老为尊这个传统。甚至过去还有这样的说法:媳妇熬成婆。意思是做儿媳妇起初要伺候婆婆,等到儿媳妇老了,成为婆婆以后,就可以让人照顾自己了。所谓"老人是条龙",可以理解成在农耕社会,老人对家庭具备绝对的管理权威。而古代法权对这种现象给予肯定。这从法律上确定了老人在家中的地位,确实和"龙"一样,至高无上。典型的例子: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里面,焦母对儿媳妇十分不悦,而儿媳妇刘兰芝只能选择默默忍受。按照现代观念来看,很多人认为焦仲卿是个"妈宝男",但事实上,在古代,老人在家说一不二是一种常态。
  再说"向谁谁家穷"。这其实涉及到教育成长问题。现代的学前教育学研究证明,对于孩童的性格产生,其童年心理十分重要。一个孩子如果打小受到过分优待(可以理解成溺爱),那么,就会养成任性的性格,对于任何人来说,任性其实都可能导致自己支付自己承受不起的成本。比如春秋时代的晋灵公和南北朝时期的刘宋皇帝刘子业就是例子。他们对天下人任性,最终导致大臣反抗,晋灵公和刘子业都赔上了性命。作为君王,尚且没有任性的本钱,更何况寻常百姓?因此,在多子女家庭中,如果老人偏爱一个孩子,很可能导致孩子对老人产生依赖性,甚至养成任性的性格,等到长大后,这种性格会产生负面作用,从而导致孩子的生活处于窘迫状态。
  其实如何教育子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毕竟人类需要繁衍生息,就会涉及到子女教育的问题。不论多子女家庭还是独生子家庭,过分溺爱子女,都会给子女养成不好的性格,因此本文的俗语依旧有值得警醒的地方。
网站目录投稿:初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