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不合群, 不少人首先想到沉默寡言,高冷, 身怀绝技却遗世独立, 但事实上,跟不合群的人交往真的很累。 01
不合群的人,都不怎么会沟通。 我有个朋友喜欢独来独往, 平日不怎么往人群里凑, 也少有人会跟她往来。 有一回我问身边的人:"为什么你们都不太搭理她?" 朋友A说:"因为她太高冷。" 朋友B说:"因为话不投机半句多。" 朋友C说:"实在聊不下去啊。" 原来每一次跟人聊天的时候, 这位不合群的朋友因为平常说话少, 不知道要怎么和别人搭上话题, 结果说着说着气氛就变得很尴尬。 你和不合群的朋友聊天时, 需要时刻顾及到他的心情, 话题因此也变得小心翼翼。 朋友C说,和那些性格外向开朗的人聊天时, 很少会遇到这种情况, 只要搭上话题大家就能胡侃一通。 有回她登山和驴友, 两个人刚刚认识就能谈天说地聊一晚上, 尽管第二天大家就分手各走各的。 但特别无奈的是, 这种情况不是每次都有, 只要遇上不合群的人,聊天气氛总是特别尴尬。 我问她怎么一个尴尬法? 她说,就是聊不下去。 比如他们说话不喜欢看别人的眼睛, 有时候聊到一半, 目光都不知道漂移到哪里去, 让说话者以为她想要匆匆结束话题。 总是给说话的人一种聊天兴致不高的感觉, 自然也就聊不下了。 他们就好像用第三者的身份, 并没有进入沟通的状态, 甚至根本就没有在听你说话。 C说:"聊得下去是因为双方都有聊天的意愿,所以聊起来才会特别‘投情。" 不合群的人往往聊天兴致不高, 有时候还没有说几句, 他们便想匆匆结束话题, 结果给别人造成了一种"自嗨"的错觉。 尽管很多时候,他们也不想。 如果你的追求对象正好是这一类人, 就意味这你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比如你需要"自嗨"一段时间, 才能让对方正经地看你一眼。 因为他们通常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只和熟人聊得很"嗨"。 02
不合群的人,有时很偏见。 有位朋友忧郁寡欢地说: "唉!我觉得他们很虚伪,就不想和这些人接触。" 我有点吃惊, 她口中的"这些人"当中也有我的好朋友, 结果都被"虚伪"一棍子打死。 在我的眼里分明有不少还是值得交往的人。 看我怀疑的眼神下, 这位朋友给我举了不少的例子, 比如她不喜欢的人当中, 谁做了什么事,有多见不得人,例如劈腿。 直到把所有人都批斗一遍后, 她叹了一口气说,看这些人多虚伪! 不合群是因为觉得别人很虚伪, 对不喜欢的人更是懒得应酬,总是给予冷淡的回应。 她觉得宁愿被别人认作‘清高, 也不屑于和一群虚伪的凡夫俗子同流合污, 更别提有交往的兴趣。 我感到不解: "你看到别人劈腿,就说他无耻, 看到别人给领导送礼,就说他虚伪, 要是他别的方面好呢?" 她一时语塞,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事实上问题不是出在‘虚伪的旁人身上, 而是在她本身。 用一件事就给别人贴上标签, 认定一个人就是虚伪卑鄙, 之后一棍子打死一群人,这是过度的爱憎分明。 因为一个在社会当中会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他可能是优秀的CEO, 也可能对家庭不太尽责,比如乔布斯。 你能因为乔布斯不关心家庭就否定他吗? 同理, 喜欢挑别人的毛病的人,最后挑来挑去会发现, 原来自己才是世上仅有的"清流", 其他人要么是虚伪,要么就是卑鄙无耻。 他们宁愿对着镜子自怨自艾, 也不愿意和想象中‘虚伪的别人交往, 宁愿在幻想中捏造一个拯救自己的骑士, 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好意。 这类情况很容易出现在不合群的人身上, 他们行走的就是‘孤独的灵魂。 然而作为朋友, 你就要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了, 不然一不小心就被打入‘冷宫。 03
不合群的人,通常有点自卑。 他自嘲说:"我这人没有什么存在感。" 比如在聊天中, 有时候说一两句话也没有人附和, 除了他自己也没有人陪着尴尬。 在聚会中, 有时候他会让自己的朋友难做, 因为他不懂得煽动气氛,只会在一旁傻笑。 在恋爱中, 有时候一点点的风吹草动, 都会让他恨不得变成一只蜗牛缩进壳里, 尽管他自己也知道,这样很胆小。 他们过分敏感, 有点自卑,还有一颗"玻璃心"。 作为朋友你有时候也很纳闷, 怎么会有这种一言不合就忧伤的人? 怎么会有这种动不动"玻璃心"就碎成玻璃渣的人? 面对这种情况, 你通常会多费心力去关注他们的状态。 比如在你组织的KTV上, 有一位从头到尾都不说一句话的朋友, 你又不能真让他在角落里缩一晚上, 这时候你要负责煽动气氛。 直到看见这位朋友露出笑容, 你的心也松了一口气。 你累吗? 你也觉得累, 但后来也就习惯了。 几年后我才发觉, 这么多年来陪我一路走来的, 恰恰是在两人相处中没有存在感的人。 他们不会主动关心别人,但你感觉他就在身边; 他们不会过分寒暄,但你需要他的时候通常不会拒绝; 他们不会表达你有多重要,但你能够从行动中看出重视。 他们的存在感,只有在最后才被人发现。 你有时候很讨厌他们的客套和理性, 行為举止带着一种"节制",也从来不黏糊。 就是这样的朋友: 不合群、不太会沟通、懒得应酬, 过分爱憎分明还有一颗"玻璃心"。 但偏偏就是他们陪你走到最后。 或许正是一种恰恰好的温度, 不会过分炙热,不会过于冰冷, 最后才能以一种习惯了的温度, 陪伴在彼此的身边。 你只能笑着说:累,但甘之如饴。 作者简介:于无争,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走一段路,看半生缘,情深缘浅;写一手字,读一世书,与世无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