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阿基尔上帝的愤怒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阿基尔,上帝的愤怒》
  1972 彩色片 93分钟
  联邦德国慕尼黑维尔纳·赫尔措格电影公司/黑森州电台联合摄制
  编导:维尔纳·赫尔措格 摄影:托马斯·毛赫 主要演员:克劳斯·金斯基(饰阿基尔) 海伦娜·罗尤(饰伊内兹) 塞西里亚·里维拉(饰阿基尔之妻)
  本片获1973年联邦德国政府最佳摄影奖
  【剧情简介】
  1560年,圣诞节前夕,一支以皮萨罗为首的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探险队浩浩荡荡地押着200名印第安奴隶,扛着大炮牵着马匹,甚至还用轿子抬着贵族小姐抵达安第斯山,沿着崎岖的羊肠小道,进入南美的丛林地带。
  他们是来这儿寻找亚马逊河沿岸的黄金国"埃尔杜拉多"。他们原以为这一带一定是鲜花遍地,阳光普照的美丽田野,可眼前却是密不通风的丛林和印第安人的陷阱。气候恶劣变化无常,死亡的人数日益增多,士气越来越低落,失望笼罩着一切。
  不能再这样走下去了,皮萨罗决定改变计划,他让主力部队返回基地,挑选了40个人作为先遣队,由乌尔苏阿任指挥,娇美的未婚妻伊内兹陪伴在身边。副指挥是阿基尔,他15岁的女儿也一起前往。让阿基尔当副指挥这是违背上帝意志的决定,因为此人专横,狂妄,是个专门与上帝作对的家伙。先遣队中还有一个贵族顾兹曼和神父等,他们的任务是寻找粮食,探听通往黄金国"埃尔杜拉多"的路。
  队伍乘坐木筏沿着汹涌澎湃的亚马逊河而上,一只木筏突然被旋涡吞没,七个西班牙人,两个印第安人全部丧生。其他的木筏在咆哮的滔滔江水上行驶,危机四伏。日复一日,给养也越来越少。好容易靠了岸,乌尔苏阿召集队伍商谈他想回到营地去,因为他认为根本没有"埃尔杜拉多"这个黄金国。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可阿基尔却一言不发。正当乌尔苏阿愤怒之时,一声枪响,乌尔苏阿遭枪击倒地。伊内兹心里明白这是阿基尔指使人干的,可她敢怒不敢言。
  阿基尔向西班牙国王菲力浦二世奏了一本,乌尔苏阿被废除了领导地位,顾兹曼成为"埃尔杜拉多"国王。顾兹曼肥得像头猪,他好吃懒做,只贪图当国王的享受,把权力都交给了阿基尔。
  阿基尔以虚伪的欺骗、恐怖的镇压去统治这支队伍。他首先囚禁了持有异议的乌尔苏阿,然后又让顾兹曼以"国王"的名义"审判"他。顾兹曼煞有介事地以乌尔苏阿犯有叛国罪判了他死刑,但又免他一死,剥夺了其公民权和全部财产,把他关在一只大木笼中。没过几天,这只木笼空了,在别人的帮助下,乌尔苏阿逃跑了。为此,阿基尔更加愤怒,他自称为"上帝的愤怒"要惩罚那些不听"上帝意志"的人,规定对逃兵要处以极刑,将他们的身体砍成198块,然后再让人践踏成肉酱,直到可以抹墙为止。他狂呼:"我要飞鸟落地,就落地,在我眼前,大地也会颤抖。谁要跟我、追随我,就能永远富有。谁要是逃跑,我就不会宽容任何人。我,阿基尔,就是上帝的愤怒!"
  队伍的士气越来越低落,他们既要面对阿基尔残暴专横的统治,又要对付大自然的威胁——毒蛇和猛兽,最让他们感到可怕的是印第安人的袭击。四周是一片热带丛林,看不到一个印第安人,可时常飞来暗箭射中士兵。
  天灾人祸,部队人员的伤亡越来越大,一支浩浩荡荡的探险队只剩下寥寥无几的残兵败将。
  乌尔苏阿的未婚妻伊内兹突然失踪了,人们发现她向丛林中跑去,是去投靠印第安人了。这在队伍中引起了波动,特别是队伍中剩下的唯一女子——阿基尔的女儿费奥莱斯,她为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而担忧。
  木筏在亚马逊河中时漂时停,好像快要中止它的生命。随队的印第安人背叛了白人,把粮食全部盗光。而这位贪得无厌的国王顾兹曼却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仍狂叫:"黄金国快到了,以后我们可以用金子弹射击敌人,用金盘子吃饭……这儿的左、右方马上都要属于我们了,我们的国家要比西班牙还大6倍!"他自己在木筏上搭起一个顶篷,抵御烈日曝晒,而士兵头顶太阳,忍饥挨饿,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有一天,发现顾兹曼已掉入水中。怎么回事?原来他被毒死了。
  阿基尔狂妄地喊叫着,可剩下的人越来越少,大家快一个月没尝到咸味了,面临着饥饿和死亡,士兵们清楚地知道阿基尔是无法战胜这原始森林和波浪汹涌的旋涡的,只是把剩下的人引向死胡同,去送死。于是士兵们纷纷叛逃,最后只剩下女儿费奥莱斯,但她也绝望地倒在父亲阿基尔的怀里死去。
  众叛亲离的阿基尔茫然孤独地站在木筏上,在亚马逊河上随流飘荡着,他仍狂喊:"我是上帝的愤怒!我要与自己的女儿结婚,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他是否到达了目的地,实现了自己的野心,只有上帝才知道。
  【鉴赏】
  《阿基尔,上帝的愤怒》又译作《天谴》。1986年被香港评为世界十大名片之一。导演赫尔措格用画面纪录了一名幻想家在木筏上沿着亚马逊河道逆流而上的艰难旅程,展现了南美丛林奇异壮美的风光。这部影片一共用了三位摄影师,一位专门拍摄景色的,另外两个是第二摄影师。影片的场景拍得十分出色,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难怪美国著名的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79年受《阿基尔,上帝的愤怒》一片的启发,耗费巨资拍摄了一部用摄影机和角色沿着湄公河上溯去探讨越南战争是怎样使人道德沦落、使人异化的富有哲理性的反战心理片《现代启示录》。
  赫尔措格一向认为风光景色在影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和地位,它成了影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角色,有其独特的职能和表达方式。这部影片中色彩的运用,气氛的营造,场面的调度以及画外音、对白、音乐都是神秘的,怪异的,超现实的,这也是野蛮权欲的象征。
  影片一开始就充满着神秘色彩,烟雾迷漫的天空,摄影机从空中慢慢往下摇,隐隐约约看到运动着的人群在丛林中的羊肠小道上,然后又是俯拍才让观众看清不少人头上裹着红布,突然一只竹筐从悬崖上跌落下来摔得粉碎……这时才出现片名《阿基尔,上帝的愤怒》。随之而来的整部影片与亚马逊河形影不离,一会儿是汹涌澎湃的河流,一会儿又是河水的冲击声。有时河水波浪滔滔,水急浪大,木筏在河流中逆流而上,描写一个冒险家、野心家敢与风浪滚滚的激流相冲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刻画在这人与大自然的搏斗中阿基尔的疯狂。可有时又拍河水风平浪静,四周寂静得让人恐惧,只有单一的鸟叫声或是乌鸦飞来飞去的声音,而且不时有人被看不见的印第安人用箭射死,使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赫尔措格就是利用亚马逊河使他的影片也成为一条不可阻挡的河流,有时风急浪大,有时平静如镜,让观众在这条大河中运动,把银幕与观众连在一起。
  影片的结尾也使人回味无穷。一望无际的大河,刺目的太阳下,只漂着一只木筏,木筏上只剩下阿基尔一人。摄影机围着河中孤零零的木筏旋转拍摄,好似又一个旋涡。观众可从中体会到阿基尔早已陷入这个旋涡不能自拔了。
  《阿基尔,上帝的愤怒》的主要特色是整个影片的景色拍得非常之美,水银般的河流逐渐隐没在大自然辽阔的苍茫之中,该片的摄影师托马斯·毛赫因此荣获了1973年联邦德国政府颁发的最佳摄影师奖。
  除摄影外,这部影片的对白、画外音也甚有特色,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当队伍行进了一段艰难的路程后,皮萨罗马上召集部队开会。此时,先是神父的画外音:"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天,我们已精疲力尽",接着首领开始讲话:"我们是无法到达黄金国的……决定作如下的计划……"这一连串的讲话语调、韵味不像讲话,像在宣读遗嘱。当乌尔苏阿被人打伤,阿基尔篡权成功,这时又是神父的画外音:"人群中向往在那里,就像水中的急流一样不可阻挡,阿基尔正是利用了这点才成功的……。"以后部队的伤亡越来越严重,又是神父画外音:"只好用墨水治病,他们看到一些幻影,因为在发烧……"这里暗示了阿基尔狂热已到了大发高烧而无药可救的地步。
  这部电影的导演赫尔措格是新德国电影中一位性格怪异的而颇有成就的导演。当年轻的德国导演们1965年以后拍摄的大部分影片旨在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对历史或现实、社会或政治进行探讨时,赫尔措格的作品却有迥然不同的意图,他不轻易使这些意图纳入某种模式,而宁愿别出心裁地表达出来。他曾说:"我的影片是由于异常强烈的迷恋而产生的,而且我知道,我看见了人们尚未看到和未曾认识的事物。"所以他的影片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使观众回味无穷。
  赫尔措格表示:"我拍的影片与其他导演的不一样,有非常强的诱惑力。我在电影中表现我所看到的东西,而其他人从未看到过,也不曾认识它,我塑造的人物是超现实的,带有文学味,也是怪诞的。"人们可从《阿基尔,上帝的愤怒》中领略到这一点。
  《阿基尔,上帝的愤怒》是根据1560年欧洲探险队去南美寻找黄金国时的一位神父的日记拍摄的。这是一部构思精巧的影片。主人公阿基尔是一个泰坦式反叛人物,他试图在一个陌生世界中,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战胜大自然,寻找人们传说中的黄金国。影片反映阿基尔疯狂的追求和浪漫的幻想近似乌托邦主义,在现实面前遭到无情的挫折后以失败告终。影片旨在表现某种社会秩序的瓦解和对现实狂想的失败。阿基尔是通过暗杀和夺权成为头领的。人们可以从阿基尔身上看到近代德国史上希特勒的影子。
网站目录投稿:千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