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大帝》是一本由[英] 安德鲁·罗伯茨(Andrew Roberts)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58.00元,页数:11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拿破仑大帝》读后感(一):堪稱鉅細靡遺的一本傳記 圖書館借來的英文版 《拿破仑大帝》读后感(二):全面讲述拿破仑的一部书籍 5月5日读完本书,恰逢大帝辞世日子。 一直对拿破仑感兴趣,遂买了本书,终于读完了,对拿破仑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吧,全书从各方面记述拿破仑生平,由于有了大量信件解密,使得更加详尽真实,具有很强可信度。 相较以前总是感兴趣的军事战术,现在更多的是了解到拿破仑在思想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对于欧洲产生的巨大影响。可以说他成为古典君主制的掘墓人,为日后民主自由,人人平等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唤醒了民族解放意识。 很值得一读 《拿破仑大帝》读后感(三):【福利】拿破仑主题明信片同步上市 拿破仑主题明信片,一套六张正在印制中! 抢先预览: 正面 《拿破仑大帝》读后感(四):《拿破仑大传》 —— 一个英国右派 对法皇的吹毛求疵的描述 令人扼腕的达武将军!!!!突然想起了唐高宗时期的王方翼,黑齿 《拿破仑大帝》读后感(五):拿破仑 他的想法是十八世纪晚期的老生常谈-精确地说,是以激进的威权方式诠释启蒙的老生常谈。他将自己年轻时代的流行文化铭记在心。有一段时间,崇拜卢梭;他曾尝试写一本以艾塞克斯伯爵为主角的英式哥德小说;......他与许多启蒙哲士一样,仰慕身兼哲学家,军人与统治者的腓特烈大帝。他倾佩雷纳尔神父抨击欧洲(尤其是英国)帝国主义的畅销书。他喜欢展示自己对知识的关注-是真的有一车安在炮架上的流行图书馆。扫除昔日废物,籍此促进人类的进步,就是他陈词滥调的目标。但是他真的称不上坚守某种价值观,他在追寻自己深信的历史使命时,除了不断扩大的权力外,没有其他明确的目标。他有能力抱持"直接,冒险而狂放"的心态,却以实事求是,机会主义的方式行动。但他不知满足,不知适而可止。在内心深处,他没有目标。 《拿破仑大帝》读后感(六):《拿破仑大帝》——安德鲁·罗伯茨、苏然 初高中读拿破仑传记时,很崇拜拿破仑的政治和军事天赋,也对他的骄傲和强势感到不适,但是一直都觉得他是个英雄,功远大于过。本书作者则从各方面论述了拿破仑的积极影响和功绩: 1.拿破仑拯救了法国:拿破仑未崛起时正是法国内忧外患的时期——内部政治混乱,外部受到反法同盟的进攻;但是拿破仑凭借其卓越的军事能力和政治魄力做到了攘外安内——借"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皇朝,并击退反法联盟,从此成为法国的英雄。 2.拿破仑的政治理念推动了法国的发展:(1)称帝:彻底将皇帝合法性的来源从血缘变成人民,为实现民主奠定基础;(2)法典:《拿破仑法典》是第一部民法典,其核心是为了保护人民利益;(3)扩张:推动了欧洲新秩序的改革,目的是为了构建欧罗巴合众国,为后来的欧盟提供了借鉴。 3.拿破仑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兰西第一帝国是第一个民族国家,拿破仑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民主发展,为其他民族国家的独立崛起提供了方向。 最后,个人认为,虽然客观上拿破仑为法国、世界、民族和民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称帝和不断扩张是有其独裁专制的一面,并且因为战争也给各个国家带了不少破坏。不过,个人还是很崇拜拿破仑的,因为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杰出的成就。 《拿破仑大帝》读后感(七):短评塞不下? 首先说说作为国王的拿破仑吧。 拿破仑首先是一个老兵,其次才是一个国王,他会亲自站在前线。他不仅有陆战上的军事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还有超过同时代绝大多数将帅的战术天分。因此相较于同时代那些远离炮火的君王们,他在战争方面的优势是碾压级别的。 但是他对海权一窍不通(击败英国不需要把陆军送上英国本土,只需要存在的舰队与私掠许可证),缺乏对后勤的重视(更让人叹服亚历山大的远征是如何在那么古老的时代完成的),没有外交和经济上的常识(他错过了那么多次临界点)——但凡他在这些方面有一个高中生程度的认识,或许他真能完成一个巨大的法兰西秩序。 究其原因,亚历山大出生时就是王子,而拿破仑甚至连真正的贵族都算不上。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起点,他成长期的经历,会严重限制他登上大位之后的视野和格局。当然后来的奥地利下士格鲁吉亚土匪及等等不方便点名的,就更是远不如拿破仑了。 然后是作为人的拿破仑。跟诸多真正是性格扭曲的暴君比,拿破仑实际只是个平凡的普通人:有爱有恨,有虚荣心和嫉妒心,像所有男人一样喜欢熟女喜欢少女……加上天才的一些通病,只是这一切,因为其承受的压力和所有的权力放大了。相较于另一些臭名昭著的屠夫,拿破仑作为人也是完胜的。 《拿破仑大帝》读后感(八):皇帝的失败,在乌尔姆之后,奥斯特里茨之前,便已无可避免 皇帝戎马一生与勤勉治国的战绩政绩自不必说,但是悲剧英雄也格外吸引人。皇帝的最终失败,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底层贵族或小资产阶级出身,可用之人时有,但心腹无多,过于倚重亲属及部分有才无德的下属导致政权结构不稳,政治根基过于浅薄; 在一次次的传奇胜利后将机遇与天才共同作用的伟大成就归功于个人能力,导致过度自大,失去敬畏,在关键时刻判断失误; 旷日持久的战争超出了法国经济的承受能力与战争补给能力。依赖战胜获得经济赔偿弥补赤字导致容错率太低; 经济上的认知偏差催生了错误的大陆政策,从而诱发了一系列悲剧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策略。 历史上任何想通过破坏交通禁绝商业往来,欲以一片陆地自闭来打击海洋文明的经历,海洋文明总能奇迹般熬过痛苦并恢复繁荣,无论该片陆地如何广阔富饶。因为陆地港口有限而海洋无垠。 从这些角度来看,皇帝的失败并非于滑铁卢定局,也并非于莱比锡之后不可逆转,甚至也不是因为在俄罗斯的冰原上葬送了多数主力,一切失败的种子,远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之前,乌尔姆大捷的第二天,法西联合舰队大败于英国皇家海军时早已埋下。此后伟大的拿破仑大帝再也无望武力征服英国,只能不惜一切强力推行大陆政策,终于一步步葬送了自己的帝国。 任何持久战及总体战,最终胜负都不是战场上决定,而是在农田里,在磨坊中,在手工作坊里,在工厂中,在运输车辆上。 《拿破仑大帝》读后感(九):他给法国扔下了花岗巨岩 《拿破仑大帝》是一本关于拿破仑的最新的传记,作者安德鲁·罗伯茨以自身的走访、对多国档案的查询、其他作者出版的关于拿破仑或赞或贬的书籍,以及最重要的拿破仑基金会从2004年开始编辑出版的拿破仑33000封信件等诸多材料为依据,以拿破仑一生的轨迹特别是60场战役为主线,围绕着"拿破仑是摧毁者还是建设者?是解放者还是专制者?是政治家还是冒险家?"展开论述,其间驳斥了许多围绕在拿破仑身边的"黑色传奇"、不实传说以及许多对拿破仑其人其事进行诋毁的荒谬之词,如拿破仑对待士兵不人道、炮轰埃及金字塔及斯芬克斯雕像、贬低拿破仑及约瑟芬对法国艺术的贡献、拿破仑是嗜血的独裁者等等,对拿破仑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拿破仑·波拿巴度过了较之所有世人的最不同寻常的一生。从1795年10月时扫荡巴黎街头造反者的年轻炮兵军官,到1815年6月由于严重的指挥失误而遭遇滑铁卢之败,他在短短的二十年之内成功改造了法国和欧洲。在雾月政变成功掌权之后,他涤荡了法国大革命之后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战争中,他革新了战争的艺术;在和平时期,他再造了法国的法律,让教育和行政体系现代化,并促进了"帝国风格"艺术的繁荣发展,此外还有种种贡献。为了打败它最顽固的敌人英国,他穷兵黩武发动对西班牙和沙俄的致命远征,不仅葬送了近五十万法国男儿,更使得他缔造的帝国开始瓦解,最终遭遇滑铁卢之败并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最终因为胃癌去世。考察完他的一生,作者认为拿破仑不是一位极权独裁者,尽管他行使非常庞大的权力,但他也没有变得暴虐无道、报复心切。他虽算不上伟大征服者,但仍是近代史巨人,从很多方面看他都称得上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开明独裁者,一位马背上的启蒙者,法国大革命思想的传播者。拿破仑曾自夸,他扔下"花岗巨岩",支撑法国社会。看完本书你会觉得确实如此,他也确实当担得起"大帝"的称号。 《拿破仑大帝》读后感(十):拿破仑 读书的时候写过一篇关于日本海军将领三本五十六的读后感,被老师拿来当好文在班上读。当时三本五十六是反面角色,不应该是喜欢或者佩服的人。但奇怪的是,看书的时候,心里却暗暗希望他带领的日本海军能获胜。现在明白了,当你了解一个人,对一个人倾注时间与感情的时候,你慢慢会站在他一边,为他喜悦或伤心难过。 小时候不喜欢拿破仑,那时对他的了解只停留在这几个关键词:身材矮小(拿破仑身高可能只有160多一点。当时这个事实被多次用来当成证明身高不是成为伟人的障碍这样类作文的好素材)、军事天才(但不知道他打过什么胜仗)、滑铁卢战败。少年总是被外型高大威猛的英雄人物吸引,象拿破仑这样矮小的将军,哪怕打再多的胜仗,形象上的缺陷完全掩盖住了他身上的光芒。 后来去了法国,发现拿破仑的印记无所不在。看了这本《拿破仑大帝》后,更是被拿破仑的魅力所征服,完全黑转粉。阅读完毕,合上书页,心里想,如果我是那时的法国士兵,一定会追随拿破仑到底。 我这样想有几个原因:一是拿破仑对他的士兵极好。虽然我们作为后人很容易评价历史的对与错,但处在那个暴力与政权频繁更迭的年代的人来说,一个理解他们记得他们的领袖肯定是值得为之追随的。书中说拿破仑流放途中,看见一个他以前的士兵,他一下子就叫出了那个士兵的名字,亲切与他开玩笑,士兵一下子就热泪盈眶了。想想这个场面也让人感动,一个曾经征服欧洲的伟大人物,和你进行这样一个亲密的交流,你不为之卖命才怪呢? 二是拿破仑有真才实学,打仗厉害。虽然现在拿破仑最出名的战役是个败仗,但其它大大小小几十场仗,拿破仑全部胜利了。胜负是衡量军事将领的惟一标准。而且拿破仑打仗,有点象诸葛亮运筹帷幕,凭的不是运气,而是大数据分析。大多数胜仗是以少胜多,这就更加让人激动了。 三是拿破仑做为一个皇帝,作为法国的统治者,并没有沉迷于奢侈的生活。他一直在忙着打仗扩大疆土。拿破仑时期法国军团不仅能打仗,国家实力也是最强的,《拿破仑法典》据说现在很多国家还在用。英国要不是有个杰出的海军领袖纳尔逊,肯定也被拿破仑征服。拿破仑之后法国再也没有达到那个水平,更不用说在二战时期被德国屈辱地占领与统治,那时法国士兵简直成了战斗力低下的代名词。拿破仑有点象古希腊时期的亚历山大大帝,心怀征服世界的伟大理想。但不是每个人都和他一样,有些人只想保住现在的安逸与稳定。当他们费力把拿破仑推下台之后,发现复辟的波旁王朝根本无法带给他们这些。 四是拿破仑是个文艺青年,喜欢阅读,热爱写作。他一生中留下了33000封信件。这是个多么惊人的数字。考虑到他有一大部分时间在战场上,一个人得有多大的热情与从容才能一边打仗一边写作。拿破仑最喜欢的古罗马将领凯撒也是个喜欢阅读与写作的人,凯撒的《高卢战记》也是在战场上写成的。毫无疑问,阅读与写作赋予了拿破仑更广的视野与思考能力。一个喜欢阅读与思考的统治者,不会坏到哪里去。 拿破仑最后被流放到了太平洋中央的圣赫勒拿岛。在岛上,他和小姑娘贝琪成了好朋友。在贝琪眼里,拿破仑是个秃顶矮胖有趣的邻家大伯。拿破仑最后在岛上去世,一位看守他的英国海军军官画了一幅拿破仑刚刚去世的素描画。画中拿破仑平躺在一张小小的行军铁床上,肚子微微隆起,神态安详。这个人可能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战争与痛苦,但他给法国人民带来的希望与荣耀,后来再没一个法国人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