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资本市场比较火爆,上市的上市,收购的收购, 一大批年轻人的创业梦又被点燃了。 现在的互联网创业离不开资本,环境越来越热,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大部分人可能对融资的事情都是从媒体里看到的。 神奇的故事不绝于耳,五分钟说服投资人,15分钟某某投资人当场拍板投资,这些事情不否认它是存在,也许是在某个时间真实发生过的,同样在未来也是有再次发生可能性的。但这种小概率的事件,当作故事听听是可以的。 如何准备创业路上的第一次融资?需要准备什么?怎么样了概率才比较高? 老套路,笔记体式的讲点实在的,切实可行的: 一、团队 1. 有靠谱、稳定、互补的合伙人 2. 不一定非得要全明星团队,但一定得对行业有理解并且有一定积累 3. 黄金三角组合 产品+技术+运营, 最好三个合伙人的分工,如果少一个,但最起码三个里面得有两个 二、 产品和商业模式 1. 最好有产品,并且经历过小规模的测试,有一定数据,这样比较有说服力 2. 如果没有成型产品, 那也先做一个demo,能把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演示出来 3. 如果没有数据,那先找一个业内的标杆公司,把他的数据吃透 三、 材料 准备一份商业计划书,不用word版本的长篇大论,也不用心路历程和内心纠结的铺陈,PPT就可以,简练、直接。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介绍太多也没必要: 1. 行业背景和机会,就是市场有多大,当前痛点在哪儿,你要切入哪一块,三两页即可。不要怕投资人听不懂,如果他行业也听不懂,建议你换一家谈,不要浪费时间。 2. 产品,做什么,怎么做,优势在哪儿,如何像一把利刃一样切入市场,近期的产品规划(时间、产品); 3. 团队,团队人员的教育背景、从业背景、人员分工,股权结构组成。这一块有什么就说什么,不用刻意拔高,简明扼要。 4. 财务预测,未来两年的财务情况,收支情况,这一块是创业者普遍比较薄弱的,网上搜一下填一个就可以。没有投资人会对这一块太较真,不用精确到小数点后xx位。有一个大概的模样,做一个基本的参考,告诉别人你是有公司运营的概念和思路就可以了。不要对运营一问三不知,毕竟我们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吃喝拉撒是基本需求。 5. 融资情况,需要多少钱,这些钱来做什么。对公司的估值,如果不清楚怎么估,就不要写。 四、 融资建议 1. 不要太多曝光,别把太多时间浪费在各种活动、会议和重复的投资人交流中 2. 不要找太多投资人,找几个真正有兴趣并且有能力的, 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和投资人重复和反复 3. 确定投资人是真心帮你的 4. 集中时间解决融资,不要很随意的开始 五、几个概念(来自创新工场前法务官裘总) 1. 股份:各方股份比例;预留多少给员工期权;期权股份池(即ESOP;通常暂不发放,也就暂时不存在)将来发放时稀释谁的股份,稀释多少。还有,创始人的股份在多长时间之后兑现。 2. 董事会:创始团队在董事会的席位、投资人有几个席位;投资人指派的董事对哪些事情有否决权。 3. 公司的知识产权(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商标)是否已经(或书面承诺了)从个人或第三方转给公司(娃哈哈案就是因为宗庆后在这点上反悔,造成很大麻烦和诉讼)。 4. 交割时间:Term Sheet(或称条款清单)通常没有法律效力(除了保密和排他条款),只有签了合同,一手交钱,一手交股份,才算数。双方都靠谱的话,签了合同,交易就算完成了,交钱只是时间问题,在硅谷签字和入资通常在同一天发生。[补充:创业公司往往有需要尽快达成交割的重要考量,比如计划并购某个公司、需要立即雇一批人开发某个新产品,或者需要抢在某个标杆型公司(比如Facebook)上市之前完成融资。] 5. 创始人在内的员工是否都和公司签了所有重要协议: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所有权合同、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根据中国法律,竞业限制仅限高层员工和接触保密信息的员工)。 6. 投资人的控制权:交易文件会规定哪些一些列事项需要由股东会和/或董事会来决定,而且往往写明优先股股东(某一位或者所有优先股股东中占多大比例)或他们提名的董事关于事项的否决权。这些否决权很多是行业常见的而且比较难通过谈判要求投资人放弃,但是有很多具体事项可以谈,最好让律师帮忙看。比如说,比较严格的否决权不仅要求公司的期权池大小和期权协议内容要股东会或董事会批,甚至还要在每次给员工授予期权时也要批准,这时只要创始人争取,投资人往往可以同意后者不需要再经过批准,以便提高公司运营的效率。 7. 投资人是否要求特殊权利:投资人通常会要求优先购买权(如果公司增发新股,或者其他股东出售股份)和共同售卖权(如果创始人出售股份),这些都是标准的做法而且可以接受。但是也有投资人要求超额的优先购买权 -- 即在有新股可以买时,其可以购买的比例超出该投资人与其他投资人之间的比例,这个权利涉及的百分比如果过大,会导致在公司未来下一轮融资时,该投资人有进行领投的绝对权利,这会让其他潜在的下一轮投资人对公司失去兴趣。但是如果这个超额百分比不大,则不会有该负面效果,而只是显示该投资人对公司有信心,希望下一轮时能够增加持股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