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分享种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的思考工具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当你打开手机的时候,每天会有数以万计条信息映入眼帘。
  之前喵有给大家推荐过《有序》,讲的是如何"外包大脑",把琐事交给工具来帮忙记住,大脑有限的存储空间用来记一些更重要的事。
  但是这远远不够。我们收到的信息中,有太多精心营销的结果,你所看到的或许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而非事实。
  比如,当你看到消费主义倡导"好看的女孩自带烧钱属性",也许真的会认为只有"舍得给自己买YSL的口红和LV的包包,男朋友才会珍惜你"。比如,当你看到某些自媒体制造焦虑说"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也许真的会因此感到恐慌。比如,当你看到一篇"如何从月入3k到年薪百万"的营销文案,也许真的会因此不假思索地为植入的产品付款,而不去真的想自己是否需要。
  那么,如何去真正地思考,又如何辨别这些信息的真伪呢?
  你需要直觉泵。
  所谓"直觉泵",其实就是一系列思想实验的统称。它们能帮助你更好地思考。
  最近一直在看《直觉泵》这本书,作者是丹尼尔·丹尼特。写的实在是太精妙,我翻了三遍才来写这篇文。
  喵来给大家介绍书中6种经典的思考工具(总共有近百种),帮助各位提高思辨能力。
  1:
  史特金定律   史特金定律的内容是"任何事物当中的90%都是垃圾,只有10%才有意义。"嗯……90%的电影,90%的文学作品,90%的理工科实验,甚至90%的工作都是无意义的。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粗暴,但是细细想来却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这意味着,你可以不用在任何90%无意义的事物上浪费时间了。   喵的工作内容之一是互联网创作,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形形色色的言论,见过的喷子以及杠精可能比在座的各位都要多。诸如,在一篇讲女性独立的文章中,有人评论"女人生完孩子不就应该在家带孩子吗?为什么要去工作";在一篇教读者如何改善人际关系的文章中,有人评论"我看作者的情商最低了。"如果认真计较,恐怕每天都要被气到原地爆炸。   而史特金定律告诉我们,"90%都是垃圾"。所以你只要认为这些言论是90%,根本不值得你浪费时间精力去批判反驳就好了。   而且一旦你认定了这些言论是90%,你也完全不会生气。你会想,"我为什么要去和这样的垃圾言论计较呢?"   当你打开一本书,看了2章发现是烂书,就可以毫不犹豫地丢掉它了;当你看一部电影,半小时后发现并没有什么意义,也可以毫不犹豫地走出电影院了。   人生本来就有限,为何不把时间多花一些在有意义的事情上面呢?   2:
  奥卡姆扫把   某些理论的辩护者会本着最大的不诚实把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往地毯下面扫。通俗来说就是,"别人只会让你看到他想让你看到的一面"。   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阴谋论"。诸如,读书无用论、"高分低能",以及一些性别偏见。鼓吹这些理论的人会通过有选择性地举各种"事实"例子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言论,而对另一些"事实"视而不见。的确有人985毕业进了职场什么都不会,只会应试不懂变通,但是能因为一个"个体样本"推断出整个"群体"的属性吗?的确会有女性对男朋友单方面的付出享之坦然且毫无负担,但是能因此推断出"女人都是冷漠薄情的"吗?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防这些"片面之词"呢?   答案是,跳出系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没有和这条理论相反的言论。我之前有写过一篇怎样才能独立思考,不被别人的言语左右?,提供了一些更具体的方法。   3:
  古怪的狱卒   古怪的狱卒是一个寓言小故事。有一个狱卒,每天夜里,他等到所有的囚犯都熟睡以后,就会挨个打开所有牢房的门,一开就是几小时。请问:这些犯人是自由的吗?他们有逃跑的机会吗?并不见得。   所谓一个"真正的机会",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及时得到有关它的信息,留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注意到它并能容许我们为此做些什么。   所以,下一次当有人捶胸顿足"要是十年前在北京买房,我现在早都发达了","早知道我就10年前去挖比特币,然后2017年卖掉",你就可以说,"喔,其实并没有什么‘早知道’"。   你本来就没有掌握那些信息的资源,也不具备预判趋势的能力,凭什么认为机会就是属于你的呢?要知道,信息资源和预判趋势本身就是稀缺的呀。   还有的人会后悔自己"年轻时没有好好读书","当时要是选择另一条路就好了","假如我没有选这个行业,现在肯定跟XX一样富有"。   不要后悔,人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是最符合自己当下的情况罢了。   4:
  生活在克利夫兰的一位兄长   假设神经外科医生把"我有一位兄长生活在克利夫兰"这样的信念植入一个人的大脑中(但事实上这个人并没有兄长),结果可能是此人在提及兄长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出现一系列毫无逻辑的错乱回答。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位兄长的样貌,没有发生过任何与这位兄长相关的故事,他也不知道这位兄长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就像漫威电影里面,红房子给黑寡妇植入了芭蕾舞者的记忆一样。当她回想到这个记忆的时候就会感到晕眩。因为虚构记忆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一个"命题"是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的,必须有现实中的意义做依托。   就像我们平时读小说,小说都是取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我们之所以读的津津乐道,是因为我们总能在其中找到现实世界的影子(即使是玄幻小说也不例外,人物关系、感情是依托于现实世界的)。   当你决定说谎的时候就要当心喽,每次你说了一个谎言,就得找到更多的谎言来圆它,不得不说更多谎。因为这些没有实际根据的话套上几层就很容易被戳穿。   5:
  归谬法   归谬法就是把一个推论中的命题或者假设拿过来,看看有没有前后矛盾。这些矛盾往往不是显而易见的,需要你进行一些推导。   最经典的一个"归谬法"思想实验就是伽利略的"重的物体下落速度并不比轻的物体快"。他说,假如"重的下落比轻的快",那么重的石头A下落速度就大于轻的石头B,如果把B系在A上,那么一起下落的话,B就会拖慢A的速度;但是呢,A+B的重量又是大于A的,所以A+B的下落速度大于A。于是A+B的下落速度既大于A又小于A独自下落的速度。这里出现了一对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归谬法"也适用于其他情形。当我们看到一些文章,觉得"说的好有道理但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的时候,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试试看找矛盾。   6:
  花椰菜的诅咒   《直觉泵》这本书的作者特别讨厌吃花椰菜(就是花菜),所以他完全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喜欢吃这种奇葩的植物。而且,即使是同一种食物,你在不同时间吃下的时候感觉也会不同。假如你刚吃完糖果再吃草莓,可能前一刻觉得香甜的草莓现在简直酸倒牙了。   于是,他给这种"感觉"起了个名字,叫做"感受质"。它有四个要素:(1)不言而喻的(2)内禀的(3)私人的(4)我们可以直接接受的。   具体来说就是:(1)你得经历过才知道我是什么感受。一个一辈子没有见过大海的人,照片电影电视剧看再多,也无法感受那种波澜壮阔的震撼。(2)不是关联的,不是意向,也没有功能。比如你特别讨厌虫子,看到虫子就会毛骨悚然,但是这是你的主观倾向,不是虫子本身的问题,所以恐惧不能算虫子的感受质。(3)你的经历过才知道我是什么感受,但是经历也没用,因为感受只属于我自己。(4)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感受质是最真切的。   但事实上,你会发现,没有一个概念、一个事物可以同时满足这四个特征。它们总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跟别的事物关联在一起。   如果你知道每个人的感受各不相同,又相互关联,就不会说出一些看似无心实则伤人的话。   比如,你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说,"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好,你怎么就那么想不开呢?""死都不怕,害怕活着吗?"跟用一把匕首去戳他的心口,并无二致。   比如,"你不过是失去了一条腿,紫菱她失去的是爱情啊。"   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他人罢了。谁又比谁高尚呢?   如果你懂得了"花椰菜的诅咒",下一次评判别人之前,请先检视自己的思想。   一点结语:   《直觉泵》真的是一本读起来很有意思又很深奥的书,细细思索会发现一些让人很是眼前一亮的思想。喵只写了几个"稍微好懂"一点的直觉泵,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原版,感受一下哲学家的智慧~   愿各位喵粉们都能成为聪明有思想的人儿~   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帮小猫点一下"好看"呀~
网站目录投稿:书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