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在中国将近20年的发展,内容领域也从原来傻大黑粗的拼流量,进入了垂直领域的精根细作时代。我相信很多做过互联网运营的小伙伴,一定接触过内容运营,或者专职做内容运营。但是,很多自以为做了很久内容运营的小伙伴,其实只是一个"文字编辑"而已,为什么? 1、不要因为你只是一个小运营,你就不思考你的读者是谁 刚进入的内容领域的新手,最最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直接跳进了内容细节的汪洋大海之中,开始翻腾扑滚,却从来没有思考过做的内容是给什么样的人看的。虽然我也确实理解,在每天的工作中,内容运营面对的经常是一堆天量的素材,要从中挑选出符合领导意思的东西且能交付就不错了,哪还能顾得上具体是给什么人看呢? 但如果你不了解你的用户,你的忙碌终究像一只无头苍蝇。这就是所谓定位的问题,你必须知道你的内容是给谁看的,你的工作才有了方向。比如,到底给用户深度的专业内容好,还是浅层的笑话段子好?其实,这两者根本没有直接可比性,百度知道和知乎都很好,用户不同,则定位不同。 哪怕你只是刚上岗第一天的新兵,也一定要问问自己:我搞的这些内容,到底是给谁看的?比如,你准备对流失用户做一次召回,那么该推送给他们什么样的内容效果最好呢?是直接把平台上现在最火的内容直接推给他们吗?错!你应该先确认你的流失用户到底是一群怎么样的人?几天不登录定义为流失用户?他们不登录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通常来说,召回流失用户效果最好的内容,往往不是现在在平台上最热的内容,因为那是现有活跃用户最爱看的。 2、不要因为你只是一个小运营,你就不思考内容的维度有哪些 用户被定位了以后,接下来就到了要不断寻找适合用户的内容,并分发给他们的过程了。这时候最容易犯的另一个错误是,我这儿有一些内容不错,那里也有一些内容不错,我今天给用户这个,明天给用户那个,因为我感觉这些内容都挺适合用户的,不是说用户至上吗?那我都塞给用户,越多越好,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又犯了没有对内容维度进行系统归类的错误。 每一类的内容都是有很多的维度的,比如粗浅来分,可以分为事件类、主题类和时间类等等。这些维度在每个垂直领域是不一样的,比如雪球上的内容可以分为A股、港股和美股,同时还可以分为投资理念、市场分析和股市八卦等等。当你确定你的用户以后,你就必须拆分出适合他们的内容维度,根据维度准备一系列的内容给到用户,这就好比一套组合拳打出去才是有效的,东一腿西一掌是不可能克敌制胜的道理一样。但切记,你的维度终究还是和你的用户定位保持一致的,而不是你光凭拍脑袋想出来的。 3、不要因为你只是一个小运营,你就不思考你的工作效果如何 新手还容易犯的另一个错误是,他们以为找到了内容,把内容送到用户手上,工作就算结束了。其实,这才刚刚开始。 当内容被推到前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有相关的各种数据了:比如曝光次数,比如转评赞次数,比如打赏数,等等。一段时间内的这些数据,都是绝佳的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当然这主要是老板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持续不断地通过这些数据的增降幅和百分比等情况,看到我们选出的内容的效果,由此不断地调整我们的内容,甚至不断调整我们的定位和维度。 也许大家都听过MVP的概念了,其实不只产品里有MVP,内容运营里也有MVP。每一个标题,每一篇文章,每一种推送方式,都可以用MVP的方式进行小规模地快速测试,快速反馈,快速迭代(修正)的方式,把我们的用户和内容越来越好的匹配在一起。 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数据思维,以及效果具体怎么衡量的问题,就放到以后的文章再展开了。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