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意欲何为? ——贾宝玉文学形象的审美读解 作者:孙伟科 一
读懂贾宝玉,理解贾宝玉文学形象的意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读懂宝玉,像理解曹雪芹一样有诸多困难因素。这些困难因素并不全在历史资料的匮乏和史迹的湮灭,而在于曹雪芹和贾宝玉在世俗人眼中是难于理解的。 生活在宝玉身边的人,血缘上靠他最近的是王夫人和贾政。在他俩眼中宝玉专在淫词艳赋上下功夫,混迹于裙钗之中,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混世魔王。位置上靠他最近的是丫头袭人,评价宝玉有三:一是动辄言死,不珍惜生命和尊重自我。二是非但不读书上进反而骂读书人是禄蠹。三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任情失正。宁国府里的尤氏也像王夫人、贾政一样是有眼无珠之人,她也曾经这样评价过宝玉:"谁都象你,真是一心无挂碍,只知道和姊妹们顽笑,饿了吃,困了睡,再过几年,不过还是这样,一点后事也不虑。"(七十一回)无疑,宝玉在这些人眼中成了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 至于在傅秋芳家的两个嬷嬷眼里,宝玉则更显可笑了:"大雨淋得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的,且是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三十五回) 宝玉在庸常人眼中,即是如此这般一番景象。 在大观园里,具有兰心慧质的人不少。宝钗、探春即算第一类,走正统之路;王熙凤也算一类,走极端利己之路;林黛玉是这种人的第三类型,和宝玉默然认同,表现为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向异端,且不思己"过",不谋与世人相偕。这三种人都没有轻率地骂过宝玉,她们或深或浅地窥见和走进了宝玉的精神世界。 在宝玉所处的那个时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宝玉在利害关头却总是先想起别人。人生事业,是需要时时盘算的,而宝玉却不问生活在大家族中自己的使命是什么。芸芸众生,上下内外,尊卑有序,而宝玉却偏偏不守繁文缛节,唯求怡情悦性。与异性交往,重在真情真义,绝非皮肤淫滥之徒。袭人曾说宝玉是"无事忙",宝玉忙饯花、祭花、葬花,忙结社、吟诗、作赋,忙黛玉、晴雯、妙玉。这就是宝玉的精神世界:物我相通,人我平等,不计功利,唯美是求。 然而,在那个社会里,追求这些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更与世俗的价值观念相背离。春天的花美,女孩子的青春美,人际关系的纯洁美,这些算得了什么?随着光阴东逝了,随着秋风飘零了,随着物事湮灭了,只有"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袭人如是说。 就宝玉所处的内外环境而言,科举取仕,被众人视为他唯一的"阳关道"。而宝玉却决绝此道,这与曹雪芹在书中对贾雨村人生道路模式的彻底否定,相谋相合。 贾雨村出身贫寒,却仪表堂堂,才智不凡。虽中科举得来一官半职,却因不识仕途诡道被人参了一本,削职为民。夤缘贾府贾政之后,又巴结王子腾,复旧职。从此深懂圆通之术,见风使舵,金蝉脱壳,出卖良心,恩将仇报,丧尽天良,于是官越做越大,直到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可谓位极人臣,炙手可热。对雨村而言,除了有"伴君如伴虎"的战战兢兢之外,还有"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惩罚,"意悬悬半世心",在人格毁灭之后,又被削职为民,这次是险些丢了性命。 书中宝玉,厌恶雨村,骂此类人为禄蠹,并坚决不与此类人为伍。这表明了宝玉对科举道路的否定,相对于宝玉的小小年纪而言,这一选择带有直觉性甚至先验性的特征。而曹雪芹否定此"阳关道",则是建立在对封建社会复杂关系的冷静观察和反复思考基础之上的。宝玉虽未沐官场的凄风苦雨,雨村却成了一个样板,两相对照,谁能说宝玉决绝仕途的思想不是曹雪芹分析人生社会的结果呢?贾府中只有贾政,久在险途,却盲人瞎马,在抄家时欲求雨村又被踹了一脚,是可怜可悲还是活该呢? 曹雪芹通过贾雨村的人生道路,虽未明言而明言,虽未宣言而宣言:贾雨村式的那条自毁毁人之路不可走。宝玉走科举之路,难免雨村的结局和下场。至此,我们大概对宝玉的"不务正业"有了些许赞同,这正是作者运用"写此注彼"的手法,在对比性的艺术描写中所期以达到的效果。宝玉没有走封建大家庭为他安排的光宗耀祖之路,而是从此走上了反叛的不归之途,任凭贾政棍棒交加,任凭袭人娇嗔箴劝,任凭宝钗、湘云絮絮叨叨,宝玉不为所动。如此坚定的信念,因为坚定而显得成熟,显得耀眼夺目。 不走科举取仕之路,那么,宝玉意欲何为? 谢谢浏览点个赞呗 在此秋雨夜, 素斋闻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