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万亿中国太平不太平


  日前,中国太平迎来换帅后的首份年报。
  3月23日,中国太平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尽管中国太平的资产规模和总内含价值均实现增长,但盈利状况并不理想。2020年,中国太平归母净利润65.49亿港元,同比下降27.3%。
  具体业务板块来看,寿险业务表现尚可,但其财产险、再保险业务则全线大幅下滑,首次出现承保亏损。
  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太平高层更迭,董事长、总裁双双易人。而这样一份"成绩单"对于新任高层而言,难言轻松。净利润同比下降27%,财险再保险亏损
  中国太平业绩报告显示,集团全年保费收入2,335亿港元,同比增长4.7%;总资产11,690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27.1%;集团内投资资产规模9,797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31.7%,实现投资收益468.71亿港元,同比增长51.8%。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净利润方面,2020年中国太平归母净利润65.49亿港元,同比下降27.3%。每股基本盈利1.822港元,同比下降0.635港元。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下降,中国太平解释称主要由于去年国家税收政策变化以及确认的减值损失。而已确认减值损失则主要由于集团某些信托和投资基金中所持有的相关资产和证券,因新冠疫情和整体市场状况下降所导致。中国太平同时称,该减值损失为非现金性质,对集团现金流或运营没有重大影响。
  从业务板块来看,在财产险、再保险业务方面,中国太平业绩承压。年报显示,其境内财产险净利润同比下滑99.5%,境外财产险净利润同比下滑137.5%,再保险净利润同比下滑152.8%。
  具体数据来看,2020年,中国太平的境内财险业务的经营净利润为276万港元,较2019年的5.32亿港元大幅下滑99.5%;境外财险业务经营净利润为-1.09亿港元,较2019年的盈利2.91亿港元大幅下滑137.5%。
  再保险业务经营净利润为-1.7亿港元,较2019年的盈利3.21亿港元大幅下降152.8%。中国太平的再保险业务主要由太平再保险及太平再保险之全资附属公司太平再保险(中国)营运。
  中国太平相关负责人称,主要是受商车费改,及境外疫情冲击持续等影响。太平财险总经理刘世宏介绍车改整体运行情况时称,2020年,单均保费下降18%,私家车单均保费下降了26%,交强险下降4.5%,商业险下降了35%。寿险业务表现尚可,新业务价值下降
  较之于惨不忍睹的财产险、再保险业务,寿险业务方面表现却相对较好,实现了较为稳健的增长。
  根据中国太平财报数据显示,去年境内寿险原保费同比增长3.3%,不过,寿险新业务价值87.84亿港元,同比下降16.4%,人民币口径同比下降21.5%
  太平人寿方面,实现保费收入及保单存款为1719.94亿港元,同比增长2.5%;股东应占溢利为111.17亿港元,同比增长13.6%。同时,太平人寿的总资产也同比大增30%至8681.88亿港元。
  但是,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与业务节奏差异影响,太平人寿透过个人代理队伍分销的保费由2019年的1238.41 亿港元下跌至2020年的1197.67 亿港元,下降3.3%。本年度内代理人每月活动人力人均期缴保费下跌至 12570 元人民币,而这一数据在2019 年为14455 元人民币。
  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太平人寿要力争新业务价值的增速跑赢大市,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新业务价值率努力提升;在人力上要做到有效人力和规模人力的同步增长。
  此外,在投资方面,太平保险集团投资资产规模9797亿港元,较2019年末增长31.7%。太平集团介绍,2020年,集团抓住年初市场大幅回调的机遇,主动调整持仓结构,增加高分红股票与创新龙头企业配置。内控管理饱受质疑,财险曾被监管点名通报
  营收增长缓慢,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同时,中国太平内控方面也颇受质疑。行政处罚成为中国太平难以回避的问题,太平财险更是成了监管罚单上的常客。
  据媒体统计,2020年银保监会系统对保险公司开出的罚单中,太平财险24家分支机构被罚,以总数580万元位居财险公司第九。
  2020年7月28日,太平财险方面还因通过补充协议更改备案条款,将保险金额大幅缩减至原金额的2%,被银保监会点名通报。
  通报显示,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太平上分累计承保保單201笔,涉及投保人59名,保费收入合计316.64万元,保险金额合计1.68亿元。但是,按照《补充协议》,太平上分实际承担的总体赔偿责任从保险金额1.68亿元变成了实收保费的110%,即348.3万元,二者差额近1.65亿元。
  银保监指出,太平财险的上述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等基本权利,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银保监会将严格依法依规对太平财险进行处理。
  与此同时,太平人寿曾因投诉量涨幅突出而引发业内关注。
  2020年9月,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关于2020年第二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发布。投诉量前10位的财产保险公司中,太平人寿933件,同比增长194.32%;理赔纠纷投诉量前10位的人身保险公司中,太平人寿462件,同比增长266.67%;
  人身保险公司普通人寿保险纠纷投诉量居前10位中,太平人寿344件,同比增长391.43%;人身保险公司疾病保险纠纷投诉量居前10位中,太平人寿185件,同比增长143.42%。跟其他保险公司大多20%-80%的涨幅相比,太平人寿涨幅远超其他排名前十的寿险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问题暴露出中国太平存在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控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一些违规事由触碰了监管底线,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或将有损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基础与市场声誉。董事长总裁双双易人,万亿太平能否安享太平
  除去经营面临的诸多挑战,在人事方面,2020年中国太平经历了一波核心高管大变动。
  2020年9月,原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党委書记、董事长罗熹接任中国人保党委书记,拟任董事长。业内对罗熹的评价是雷厉风行、稳健务实。横跨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几十年从业经历使其在金融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管在中国太平董事长的位置上仅停留了两年的时间,但在罗熹的带领下,2019年中国太平在"三年再造"之后再次创下了历史最好的业绩。
  罗熹辞任不到一个月,中国太平迎来新一任掌门人。10月12日下午,原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总经理王思东,内部晋升集团董事长。
  根据公开信息,王思东生于1961年12月,现年60岁,毕业于山东大学,高级经济师。中国太平内部人士对王思东的评价为"低调、务实"。在中国太平总经理任期内,王思东配合过两任一把手,并经历了近年来集团及产寿险子公司的一系列人事调整,成为对中国太平内部情况最为了解的高管。
  值得注意的是,王思东虽是老保险人,但在中国太平的时间其实不算长。加入中国太平前,王思东曾在中国人寿工作,前后长达17年。直至2018年1月,王思东正式出任中国太平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因王思东为内部升迁,太平集团总经理的职位出现空缺。时隔两月,这一职位终于尘埃落地。2020年12月25日,中国太平集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原中国人寿副总裁尹兆君出任中国太平集团党委副书记。
  尹兆君的补位,也让中国太平的领导班子得以完整,业内称"王尹配"时代由此正式开启。新的领导班子确认之后,中国太平将推出什么样的新战略呢?
  在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平董事长王思东表示,中国太平将在战略布局上做到‘三个坚持:坚持立足港澳、深耕大湾区,坚持国际化特色,坚持以更大力度加快境内发展,统筹推进保险、投资、生态圈建设,致力于打造最具价值成长的国际化现代金融保险集团。
  对于中国太平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方面的思路和举措,中国太平总经理尹兆君认为,下一步中国太平将启动实施参与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是在产品、服务、协同、平台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在持续推进原有项目落地的同时,太平保险集团还规划实施一批新的战略项目,涵盖大湾区产品的创新、产业投资、机构布局等。
网站目录投稿:青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