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的信用交易业务中,融资融券是一种常用的操作方式。在融资融券信用賬户里,投资者可以采取借入资金的方式来购买证券,也可以借入证券并卖出,然后将资金归还或者是再次购入标的证券并归还,前者称为融资,后者称为融券。融资融券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埋入证券,或者出借证券供其卖出,并收取担保物和利息的经营活动。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为了顺应改革潮流,国家有足够的理由来发展融资融券业务,形成新的管理办法和信用交易机制。我国融资融券业务起步比较晚,机制和操作还不成熟,因此,有必要系统地梳理相关交易数据,及时发现问题。本文主要是陈述融资融券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为证券市场的投资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融资融券;证券市场;证券公司 引言: 融资融券包括融资和融券两项,所谓融资是指投资者以其自有资金或者证券作为担保品,向证券公司融入资金,以购买证券,客户到期偿本息;融券是指投资者以其自有资金或者证券作为担保品,向证券公司介入证券出售,在未来一定的期限内,再买入证券归还证券公司并支付利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正式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这标志着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拉开了帷幕。历经4年的筹备期,在2010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确定了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极大的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怎么样正确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如何实施科学监督,以充分发挥其业务优势,同时还要有效防范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这是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 一、融资融券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正式启动,至今七年多的时间,融资融券业务走过了由试点转为常规,转融资、转融券业务陆续开闸的历程。三年的时间,融资融券业务平稳增长,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资金的使用效果和证券供求,增加了市场交易量,降低了流动性风险。 首先,融资融券的杠杆特性,对增加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融券机制的存在活跃了市场的交易行为,扩大了市场的供求规模,从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方面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 其次,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改变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这种只能单边做多的现状,使得投资者在市场的上升和下降阶段都能有所作为,如当市场过度投机导致某一股票价格暴涨时,投资者可通过融券,沽出这一股票,从而促使股价上涨。 第三,融资融券业务可以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它既能为风险偏好者放大操作、博取高投资回报的机会,也能为风险厌恶者提供风险规避手段。 第四,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以后,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活跃性,为证券公司带来更多的经纪业务收入,另一方面还给券商带来利息收入,拓宽其业务收入和盈利来源。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此项业务的开展加大了证券公司的经营风险。融资融券业务最大的风险在于投资者触及警戒线时不能按时足额偿还资金或者股票,因此,如何做好风控非常重要。 二、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现状 2013年后,随着股票市场指数上涨,融资融券业务进入快速增长期,业务规模显著扩大,市场影响力持续增加,同时也为证券行业提供新的收入来源,改善了证券公司的经营环境。 截止2017年5月29日,根据上海交易所数据显示,上海证券市场融资融券市场余额为1,353,262,686,363元人民币,其中融资余额为1,348,287,000,435元人民币,融券余量金额为4,975,685,928元人民币,比2013年5月31日147,511,129,948元人民币的融资融券余额增加了8.2 倍;其中,2013年5月31日融券余量金额为2,258,880,000元人民币,2017年5月29日的融券余量金额比其增加了1.2倍;2013年5月31日融资余额为145,252,249,948元人民币,2017年5月29日的融资余量金额比其增加了8.3倍。若把2017年5月29日的融资融券数据与2010年试点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时相比,交易数据的增长就更明显了。据上海交易所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12月31日,上海证券市场的融资融券余额8,431,589,814元人民币,2017年5月29日的融资融券余额比其增加了160倍;其中2010年12月31日融资余额为8,427,486,678元人民币,2017年5月29日的融资余额比其增加了160倍;2010年12月31日的融券余量金额为4,103,136元人民币,2017年5月29日的融资余量金额比其增加了1212倍。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收入也随之大幅增长,融资融券业务收入已经成为证券公司收入和利润的新增长点。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发布的证券公司经营数据显示,2012年114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94.7亿元,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净收入达到52.60亿元,占券商收入的1.98%。2013年上半年,由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放宽了融资融券业务的开户要求,114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785.26亿元,融资融券业务利息净收入已达到66.87亿元人民币,同期融资融券业务收入占券商营业收入的13.6%。至此,融资融券业务利息净收入已经超越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业务,作为证券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之一排在第三位。2014年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02.84亿元人民币,其中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达到446.24亿元,占券商收入的17.14%。2015年,125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51.55亿元人民币,其中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达到591.25亿元,占券商收入的10.30%。2016年,129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79.94亿元人民币,其中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达到381.79亿元,占券商收入的11.64%。 不仅融资融券业务收入占比在火箭式递增,同时市场上两融开户数也在大幅度增加。根据中登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6月个人与机构期末信用账户总数达到182.3919万户。在2013年上半年6个月时间里,融资融券开户数增加近83.36万户,平均每月增加近13.9万户。性用张券账户不同于普通证券账户,是投资者为参与融资融券交易而向证券公司申请开立的证券账户。该账户是证券公司在中国登记结算公司开立的"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的二级账户,用于记录投资者委托证券公司持有的担保证券的明细。2013年期末个人与机构信用账户总数为266.1917万户,2014年期末个人与机构信用账户总数为586.7191万户,2015年期末个人与机构信用账户总数为397.69万户,2016年期末个人与机构信用账户总数为424.89万户;信用账户存量的变化,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融资融券业务开户门槛要求的变化有关,同时也侧面反映了近几年股票市场的走势的兴衰。endprint 2013年3月,监管部门取消了融资融券业务客户资产门槛,并将开户满18个月的时间限制调整为6个月。券商纷纷大幅降低了融资融券业务门槛,中小型客户逐步进入融资融券市场,进一步提高了市场交易活跃度。直到后来,2015年初二级市场交易出现泡沫,A股大幅度下跌,部分证券公司为客户的融资融券合约违规展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又把融资融券业务客户资产门槛重新确定为证券资产50万。即便如此,融资融券从有到无,从试点到全面展开,容量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增长。 三、融资融券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融资融券业务虽然对于证券市场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不能忽视的是,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融资融券的市场规模逐渐增长,但是,相对于深户两市日均几千亿,在2015年甚至突破一万亿人民币的交易规模而言,融资融券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而且,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非常不平衡,主要表现为融券业务比重过小。截止2017年5月29日,根据上海交易所数据显示,上海证券市场融资融券市场余额为1,353,262,686,363元人民币,其中融资余额为1,348,287,000,435元人民币,融券余量金额为4,975,685,928元人民币,融券规模仅仅为融资融券交易规模的0.37%,市场融券功能不足,未能充分体现融资融券价格发现和对冲风险的功能。 其次,在转融券业务未大规模开展之前,绝大部分券商仍然是以自身持有的股票作为客户融券的来源。由此一来,一方面限制了業务开展规模,另一方面使投资者与券商之间的融券交易实质上是零和博弈。 另外,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控制较多依赖证券公司,从而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一旦投资者担保金被挪用,或者证券公司未能对投资者的信用账户进行严格监控,金额累计较大,必然带来巨大的风险。有的证券公司信用业务部门出于营业收入的考虑,对担保比例低于平仓的客户没有及时强制平仓甚至违规展期。 四、结论 从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历史来看,投资者一直进行做多交易,通过寻找股票上涨的机会获得收益。这种单边市场的投资习惯使得投资者不能很快转换做空思维,对融券交易的出现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当融券交易也发展到与融资交易规模相当的时候,相信这项信用业务将会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之,融资融券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方式,从我国目前市场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市场各方面的影响还比较有限。但是,随着融资融券的逐渐成熟,必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完善我国的证券交易机制,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宇昊,试论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模式选择及影响,经济视角(下),2009,10,56-58 [2]卢太平,试论融资融券业务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当代经济管理,2009,31,1,94-97 [3]陈建瑜,我国证券融资融券的实现路径,中国金融,2006,08,30-32 [4]曾明德.论我国融资融券模式.现代商贸工业.2009,01, 213-214 [5]陈寐蠢,郑振龙.卖空机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基于全球市场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08, 12, 73-81 [6]王曼,廖士光,吴淑混.融资融券交易的市场冲击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台湾证券市场的经验与启示.财经研究.2008, 34, 10, 99-109 [7]唐洋军.融资融券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金融纵横.2008, 09, 33-36 [8]徐捷.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模式的制度选择分析,上海金融.2008, 03, 66-67 [9]顾海峰,孙赞赞.融资融券对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绩效的影响研巧——基于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 01, 22-30 [10]冯玉梅,陈燕,王亚男.融资融券对标的股票价格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 03,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