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国是如何处理一起而来的法国军队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敦刻尔克大撤退无疑是盟军做出的正确选择,他为日后反攻德国的时候保留了大量的军事力量。在这次大撤退中,撤退人员主要是英国军队,其中还包含着法国军队。在撤退的时候,英国无疑是要先拯救本国的军人,那么法国军队英国是如何处理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1940年5月27日,比利时投降,英军从前一天黄昏开始启动代号"发电机"的撤退计划。法军高层这才决定和英军一起撤退。虽然法国也是海军大国,但按照战前协议,法国海军主要布防在中东,短期内难以快速援救被围部队。而英国人显然要先救自己。
  在英国人看来,法国作为陆军大国,可以承担立即损失二十万人的代价,英军却无法承担。英国需要时间来逐步扩大他的陆战力量,目前这支远征军,不仅是精锐,是前驱,而且是骨干,是火种。同时,由于法军前一阶段的犹豫,导致法军落在后面,很难迅速甩开德军。包括里尔那支法军之所以被包围,关键就在于法国高层犹豫不决,迟迟没有下达撤退命令。
  所以,在5月27、28日两天,少量抵达海岸的法军中,没有一个人得到上船机会。而更多的法军还在更远处苦战,客观上起到了帮助英军撤离的作用。5月29日,终于有法军得以登船,但只是少到可怜的655人,在当天撤离的47300人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丘吉尔意识到撤退法军过少,会严重影响盟军关系。他先是给陆军大臣、总参谋长等人发出备忘录,要求"要让法国人分享从敦刻尔克的可能的撤退,这是必要的"。接着又在当晚11时45分给法方提出初步承诺:
  "……我们希望法国军队尽量和我们共同撤退。已命令海军部在法国海军提出要求时予以援助。……"
  但是,无论是英国海军部还是远征军司令部,依然坚持英军优先撤离。至于这是他们阳奉阴违,还是与丘吉尔唱双簧,糊弄法国人,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5月30日,法军撤退人数增加到8616人,但与45207名英军相比,依然少得可怜。
  5月31日,撤离法军10842人,英军撤离人数则是42981人。这个比例让法军高层越来越失去耐心,对英国的抱怨也越来越猛烈。
  鉴于英军主力已经基本撤离完毕,精明的丘吉尔不早不晚,就在这天赶到巴黎,做出了著名的"手挽手"承诺,表示英国海军不抛弃、不放弃,将尽全力帮助法国盟友撤退。6月1日,因为英军已经只剩下最后的后卫部队,所以法军撤退人数(35013人)终于第一次超过了英军(29416人)。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撤退的几乎全部是法军(6月2日撤退的26256人,3日撤退26746人)。因为敦刻尔克已经没有需要撤退的英国人了。至此,已有10万8128名法军士兵获救。而德军也已经逼近滩头。
  当6月3日海峡上的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后,几乎所有参与撤退工作的英国人都相信工作结束,大功告成。一些士兵和船员甚至已经开始预订娱乐场所,准备大肆狂欢、庆贺一番。
  但是,他们却接到了新的命令,当晚再次返回敦刻尔克,救出法军后卫。对此,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但军令如山,而且非常合理:这些滞留敦刻尔克的法军,是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勇士中的勇士。一定要设法将之救出。
  结果,那天晚上,很多英军水兵是打着领结,穿着参加舞会的紧身衣,又返回了一片硝烟瓦砾的敦刻尔克。
  众所周知,后卫的撤离是最困难的。出乎意料的是,德军此时依然满足于从容不迫地缓慢推进,入夜后就停止战斗。这就为法军后卫提供了意外的机会,得以迅速和德军脱离接触,秩序井然地撤向港区。法军还事先设置了宪兵警戒线,进行了严密的撤退规划,并且与英国海军进行了沟通。在确认大概有三万名法军等待撤退后,英军准备了三万七千人的舱位。
  一切都进展的极其顺利,英吉利海峡依然波平如镜。似乎法军后卫的安全撤离将不再有任何悬念。
  然而,就在英国船只抵达的那一刻,整个港区突然骚动起来。在瓦砾堆里,炮弹坑里,废弃的建筑物里,突然涌出难以置信的大股人流。他们像灰色的鼠群,混乱而猛烈的冲向海滩、港口。他们冲开了宪兵布置的警戒线,也隔断了计划中的撤退部队,搞乱了整个撤离计划。这些人全是计划外的法国士兵。在勇士们激烈战斗的日子里,这些法军士兵躲藏在安乐窝里,吃吃喝喝,睡大觉,坐看别人战斗。但是,当救援的船只抵达时,却突然从藏身处冲出,要抢先离开这是非之地。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整个撤退计划,让英国救援人员不知所措,也让那些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法军不知所措。
  结果,那晚的秩序一塌糊涂,本来保守估计可以救出三万七千人的船队,只载回了26175名法军。尤其尴尬的是,获救者中只有极少数是战斗到最后的勇士。
  那些真正战斗不息的人们,被困在海滩上,成为了德军的阶下囚。但这却不是英国人见死不救的结果。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人性,这就是敦刻尔克的最后一幕。
网站目录投稿: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