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黄河大家肯定不陌生了,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在中国的发展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古时候的人们依水而居,靠着水源的地方生活,可以说,有水的地方便有人类的足迹,现在,黄河的水源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黄河作为母亲河一直在呼吁者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有一句老话也是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话有着怎样的历史传说?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黄河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当时叫河,或大河。 久远年代以前,黄河上下游不是连通的,距今一百万年以前的"黄河运动",使黄河上游切开积石峡流入临夏——兰州盆地,与下游贯通。距今十五万年的"共和运动",使黄河上游溯源侵蚀到龙羊峡以上,下游切开三门峡东流入海。 导水入海 黄河,是雍、豫、冀州泄洪的一条主河道。也是治水的主要工程。 按计划,治水从冀州开始。大禹时期的冀州相当于现在的山西全省、河南省黄河以北、河北省西半部及内蒙古阴山以南,东及辽宁省的辽河以西的部分地区,这是《禹贡》所指的王畿,即天子直接管理的地方。 东海有两个怪物,一个是天吴,一个是罔像,这两个怪物干扰治水,伤害好多治水工人。禹请东海神禺虢降服了这两个怪物。 禺虢又叫他的手下应龙佐禹治水。应龙曾帮助黄帝击败蚩尤。他对水脉地脉了如指掌,可以很容易划出开掘渠道的路线。 在青州和兖州一带,禹由王屋山开始疏导济水入黄河,向东进入荷泽。雍水至荷泽与沮水(清水河)会后合入雷夏泽。再向东北和汶水相会,向北流,然后转向东流入大海。 在应龙的帮助下,在黄河下游兖州、青州和冀州一带共开挖了九条河道,排水入东海。在这里禹凿开碣石山,使碣石山以西的积水流入大海。 在析城山和王屋山一带,有七个会地行术的人为害。仙人西城王君受云华夫人委讬,收服了七个地将,与云华夫人派给禹的七个天将一起合为天地十四将,是以后治水中大禹的主要助手。 在王屋山的一个洞中(道家三十六洞天之一),西城王君从一个天生石匣之中取出一部修炼的书赠与禹,说道:"倘能将此书中所说勤加修炼,超凡入圣,并非难事。"并嘱咐禹:如果修成得道,请将此书安放原处。 开凿砥柱山 《水经注》载:"砥柱者,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于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禹凿开山两侧的河道,河水绕山分流而过,这座山就像一根高大的石柱,矗立黄河的急流之中,任激流日夜冲击巍然不动。禹将之命名为"砥柱山"。"中流砥柱"这一成语即源于此。从此"中流砥柱"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精神象征千古传诵。 巨灵擘华山 远古时,黄河东岸的首阳山(今山西中条山)和黄河西岸的太华山相连,黄河水流到此,被山阻挡。于是华阴、潼关、朝邑等地,便成了一个湖泊。要把这里的水放出去,必须劈开两山。这显然非人力所能做到。为此,神仙云华夫人邀请巨灵神秦洪海力擘华山,并会合众神,西王母亲自坐镇。可谓群仙大会聚。 只见巨灵神秦洪海身体渐渐变大,到后来他的身躯变得不知有多么高,他伸出两只巨手,紧紧抓住南面华山的山顶,顺势用脚使劲去蹬北面中条山的山根,两山被他劈开了,河水从他蹬开的缺口向东奔腾而去。巨灵神的左手印留在华山上,所以称为"仙掌"。可是由于用力过猛,华山被他掰裂,一高一低,成了两半。高一些的就是现在的华山,又叫太华山;低一些的就是少华山。大诗人李白"巨灵咆哮劈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的诗句,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相传汉武帝当年来登华山时,感叹巨灵神的功德,在华山下建造了巨灵神洞。 唐王维的《华岳》诗赞道: 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用推削成。 天地忽开坼,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 禹开龙门 开凿龙门,是治理黄河的枢纽工程,也是治水的主要工程。其工程浩大,包括壶口、孟门和龙门。 在这里,黄河被吕梁山挡住,使洪水壅塞。吕梁山有一个山口,类似壶口,若加以开凿拓宽,可以泄洪。于是禹开凿了壶口。《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 在壶口下游约五里处是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河水至此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然后孟门山又合流为一。相传这两个小岛山原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河水出孟门之后,奔腾而下,直扑龙门。 龙门山原来是一座大山,和吕梁山的山脉相连,挡住黄河的去路,使黄河的水流到这里流不过去,只好倒回头往上流,把上流的孟门山都淹没了。禹把龙门山开辟为二,像两扇门,让河水从悬崖峭壁间奔流而下。 后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德,称之为禹门。民间亦有传说,大禹凿山至此,久挖不开,遂化身为龙,开山辟石,故曰"龙门"。 在龙门的附近有一条涧,叫鲤鱼涧,这些鲤鱼逆流渡到龙门的上游去,有本领跳过去的就会变成龙,即所谓"鲤鱼跳龙门"。 龙门的下游几百里的地方,是著名的三门峡,禹把一座挡住河道的山破成几段,使河水分流,包绕着山经过,好像三道门,所以叫做三门。即:"鬼门"、"神门"、"人门"。 禹凿龙门,功垂千古,清顾炎武有《龙门》诗,赞颂禹凿龙门的不朽功绩: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 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仑。 禹凿龙门,至一洞天,见一神。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版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耶?"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地。禹即执持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也。(《拾遗记卷二》)是说,禹遇羲皇,伏羲赠禹玉简,用于度量大地、山川河流。 接着禹又治理梁山及其支脉。治理了太原地区,一直到太岳山之南,又继续治理了衡水和漳水。 巨灵辟太华,神力凿龙门,九条河道通,冀州水患平。至此冀州、兖州、青州的水患已基本平息。 剿灭相柳 孔壬被免职后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对抗朝廷,利用手下相柳暴虐一方。孔壬的封国在雍州以西,孔壬和相柳狼狈为奸,残害生灵,暴虐百姓,凭恃险阻,对抗朝廷,干扰治水。于是禹杀死相柳,缉拿孔壬押解至帝都。 舜向尧帝建议,把共工流放到幽州。 治理雍州 解决了孔壬和相柳之后,接下来治理雍州水患。应劭曰,"雍,壅也,四面有山,壅塞为固也,阴气壅于也。"雍州以西是黄河的源头,壶口、龙门凿开后,许多壅塞在这里的水得以排出,但由于积石山的阻挡,其上游大量的水仍壅塞在那里。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 积石山位于青海东南部,为昆仑山脉中支,藏名叫阿尼马卿山,意为黄河之祖。海拔6282米。 黄河从"渤海"中流出,古渤海包括扎陵湖在内的广大地域。可以说,黄河从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发源后,被巴颜郎玛山和错尔朵则山所阻,形成了黄河源头第一个巨大的湖泊——扎陵湖。黄河在扎陵湖中经过回旋喘息之后,从湖东南散乱地流出,中间又经过一条长约二十公里、宽约三百多米的黄河峡谷,分九股注入第二个湖泊——鄂陵湖,入禹所导积石山。 黄河绕积石山东南流,流出青海进入四川,受到岷山阻挡,激流折转,猛然折向西北流去,穿过积石山与西倾山之间的甘肃玛曲县,流返青海,形成一个大曲折,这一段河道就是"九曲黄河"的第一弯。这里是大禹治理黄河的源头,禹凿通了积石山,使雍州的积水得以排出。禹又开凿了西倾山、朱圉山(甘谷县西南)。至此,壅州水患平息。 朱圉山岩上原有大禹治水时的遗迹"禹奠朱圉"摩崖。 禹凿积石山得到一块玄玉,《尚书‧璇玑钤》曰:禹开龙门,导积石,玄圭出,刻曰"延喜玉,受德天赐佩。" "大禹治水始于积石",其中积石峡是个重要工程。积石峡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交界,整个峡道长二十五公里,两岸大山插云、峭壁耸立,谷中滔滔黄河由西面奔腾而下,水声湍急,声震如雷。《水经注》对积石峡有这样的记载:"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皆竖,竞势争高。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阶,悬崖之中,多石室焉。"积石峡,峡中套峡。其中有一道南北只有近六米的峡咽,是为狐跳峡口。滔滔河水,滚滚如雷,临之,不知身在何处。积石峡悬崖绝壁上,多处留有大禹治水斧凿刀砍的痕迹。最著名的有"斧痕崖",崖色青白,斧凿之印累累。 接着,禹又开凿了渭水上游的鸟鼠同穴山、岍山、岐山、荆山,使关中河流注入渭河东流,渭河畅通无阻,直入黄河;泾水、漆水、沮水、洛水从北面注入渭水,沣水从南注入渭水。迫使南来的黄河水在华山北(华阴)潼关向东流,而不南溢四溃。岐山到天水之间的平原地带,水退了;弱水(合黎山西北)向西流去,三危山地区也可以住人了。 禹继而治理汾水,使积蓄在太原及霍太山一带的洪水流入汾水,平阳西部、北部的洪水危害彻底解除。 这样,禹凿通积石山,导水入壶口,经雷首山—中条山—三门峡—底柱山—析城山—王屋山—太行山—恒山—碣石山,使黄河河道南河自潼关向东畅通,经过孟津、洛水入河处、到大伍(河南武涉岗头或日在成皋),向东经过共水、淇水、浊漳水(降水)的入黄河处(今河北肥乡与周曲间),流人大陆泽,向北分为九条支流,共同承受黄河之水,把它顺利地导入海。至此整个黄河水系水土得以平复。 黄河自大禹治理之后,在下游虽然也有过几次改道,但是总的来说,黄河为利而不为害,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