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西部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透露,该校今年拿到保研资格的学生中,近80%选择离开。而据他了解,其他中西部兄弟院校,在这方面"没有最惨,只有更惨"。2014年7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规定推荐高校不得将报考本校作为遴选推免生的条件,也不得以任何其他形式限制推免生自主报考。而此前各校的保送名额分为校内留用和校外推荐两类,只规定"校外推荐不能少于20%"。(11月2日光明日报) 把中西部院校的"惨状"归因为保研新政,是不合理的。原来的保研政策本就限定了学生的自由选择,高校靠限定学生的自由选择来获得"优秀生源",这是守旧的办学思路。面对"惨状",中西部高校必须意识到,指望靠政策"保护"来留住生源,已经不现实,必须改变传统的办学思路,以办学质量、办学特色来吸引学生。 这还让我想起几年前,也是中西部省份,针对高考学生放弃报到,导致有的高校招不满学生的现象,有高校出台规定认定这种行为不诚信,将其计入考生的诚信档案,还有的甚至呼吁国家恢复以前限制这些考生来年报考的规定。这都是不适应市场选择的表现。考生被录取放弃报到,这是考生的权利,与诚信无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做的是怎样提高办学质量,吸引考生,而不是想着约束考生的选择权。 实行保研政策后,中西部地区高校在留住本校优秀毕业生方面,确实面临更大压力——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校在竞争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这并不表明这些高校就无所作为。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高校一味把本校的劣势归为"区位",实则不然。除了区位劣势之外,这些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没有自身特色,多年在学校接受本科教育的学生觉得在本校继续读研没有多大价值,这才是根本。 这就需要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给学生更高的教育回报。我国中西部一些高校在对本科生进行教育时,就把今后再考名校的研究生作为"办学动员",这本来就是对自身办学缺乏认同的表现;另外,与东部高校一样,中西部高校也存在重科研、轻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生教育"泡沫化",很多学生在求学期间也只是跟着导师"老板"打工,为混一张硕士文凭。既然如此,同样是混,还不如到发达地区,这样还有利于今后找工作。还有,与地处小镇也照样办出一流水平、吸引学生的美国高校不同,我国有些高校都把获得办学资源的精力用在了与政府部门打交道上,这种获得资源的模式,决定了学校越是地处大城市、发达地区,获得的资源就越多,而越在偏僻的地方就越办不下去、吸引不了学生的怪圈。 改变这种现象,一方面需要学校自身努力,这包括明确办学定位,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重视人才培养,完善导师制,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拓宽学校办学资源渠道;另一方面需要推进教育改革,给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促进学校办出个性和特色。据报道,目前对于高校办学的评价,每年评价指标里有明确的"生源质量"一项,必须写清楚招了多少"985"学校、"211"学校的学生。而且这些评价直接涉及后续的经费拨付、学科点评估。这是极为荒谬的,首先对学校进行行政评估,就已经与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相违背。引导学校围绕行政指标办学,"跑部钱进",再用招收学生的毕业学校身份(是否"985"、"211"学校)来评价生源质量就更是荒谬,这不是明目张胆的学校歧视吗?对于中西部高校,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其办学所处的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增加教育投入,而不是利用这些带有歧视性的考核指标,让其办学更加艰难。事实上,我国要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必须淡化甚至取消"985"、"211"工程这样的身份标签,消除学校歧视,引导学校平等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