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忠臣于谦的鼎鼎大名,是在三十年前。通读《于谦保卫北京》的故事,当年还不谙世事的我,心中久久难以平静,为力挽狂澜的京城保卫战揪紧了心,也为忠臣莫名的含冤身死而愤懑难平。 是什么让这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子,敢于挑起救国的重担?是什么让这位铁骨铮铮的男子汉,面对危险和冤屈始终大义凛然?是什么让无数后人对他念念不忘?面对这一连串问题,我这个小学生深感疑惑。 终于有一天,我赫然发现,原来答案就在他曾经写就的那首小诗《石灰吟》中!据说在这位忠臣只有十二岁时,就创作出了这首小诗。而这首言简意赅、托物言志的小诗,正是引导他走过不平凡一生的灯塔,诠释出一代忠臣的傲骨与气节。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在我的记忆中,有无数次,每当遇到困境,每当遇到险阻,总会在心中默默吟诵这首《石灰吟》。我不得不承认,祖先流传下来的方块字具有神奇的魔力,只要这28个字回荡在心中,总会有一股清泉涌进心底,总会让我重新焕发力量。 在我的想象中,这首《石灰吟》与停留在史书中的忠臣合二为一。 在金碧辉煌但却一片纷乱的朝堂之上,这位一向文质彬彬的官员挺身而出,高呼:"面对胡虏岂能迁都?臣愿拼死一战!"在瓦剌骑兵蜂拥而至的京城郊外,这位勇敢无畏的将领伫立于血雨腥风中,冷静地调兵遣将;在景泰皇帝病危的日子里,这位国家重臣或许心中也涌起过一丝忧虑;在突如其来肃杀凄凉的刑场上,这位心中坦然的英雄面对屠刀慷慨赴死。或许,在那一刻,他也在心中吟诵着这首《石灰吟》。 忠臣于谦终其一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早已浓缩在这首小诗中。这首诗,就是他的灵魂,就是他的人生写照! 在我的想象中,那年只有十二岁的少年于谦,偶然信步来到一座石灰窑前。少年仔细地观看师傅吟们煅烧劳作,注视着那一堆堆粗糙丑陋的青黑色山石,在熊熊烈火中脱胎换骨,最终升华为纯白色的石灰。少年略加思索,情圣吟诵出这首《石灰吟》。 之后,这首诗歌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之后,于谦循着这条艰难而又荣耀的道路,一步步向前! 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洁白的石灰、红彤彤的火苗,在少年于谦的脑海中汇聚成一个扼要的信念。那象征着他对洁身自好追求理想的眷恋,也预示着面对艰难危险无所畏惧不惜一切的执着信念。 在这首托物言志的小诗中,诗人以石灰自喻,尽情宣泄自己对磊落襟怀和崇高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千锤万凿出深山",用来形容开采石灰石的难度极大。"烈火焚烧若等闲"这句诗表面上看来是概括了煅烧石灰石的过程,其实也在象征古往今来成就仁人志士的必然规律,那就是面对艰难险阻的大义凛然从容不迫。饱读圣贤之书的少年,想必此时就已经树立了未来的人生理想: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忠臣! "粉身碎骨全不怕"一是描述石灰石最终被煅烧成了石灰粉,二则通过"全不怕"三个字再次颂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而左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则是诗人的点睛之笔,在此直抒情怀,要做一位志向远大灵魂高洁的纯臣! 通读这首小诗,除了敬仰英雄的气节,还要发自肺腑地赞扬诗人的才华。在吟咏石灰时,他采用了拟人化手法,把心中那些志向、情怀等抽象概念借由石灰表现得形象生动。 在这首小诗的引导下,或者说在个人信念的指引下,于谦用一生的实践,履行了"清白做人、为国尽忠"誓言。 当瓦剌骑兵在土木堡大败明军主力,亲征的英宗皇帝被俘,大明王朝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关头!留守京城的于谦力排群臣有关迁都求和的建议,力主坚守京师,并领衔拥立代宗皇帝即位。当敌军逼近京师之际,于谦亲自督战,力战敌军并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使天下转危为安。但是,当获释的英宗皇帝八年后复辟之时,于谦因"谋逆"罪被冤杀。 据说,被杀后的于谦,按朝廷惯例要被抄家。可是当抄家的官员翻箱倒柜后才发现,身为一品高官的于谦家里,除了生活必需品外,压根儿就没有多余的钱财! 一代忠臣的高风亮节,足以让敌人胆寒,足以让小人汗颜,足以使自己的英灵标榜千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真的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