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2002年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以来,云南电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电力资源的开发从小江小河走向大江大河,从小机组、小电厂、小电网走向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超高压,开辟了省内、省外、国外三个电力市场,云南电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和腾飞,为云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砥砺奋进,充分发挥基础产业的支撑作用,坚定不移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再次实现了新跨越。 坚持科学发展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的确立以及"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等政策的出台,为云南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1985年12月,云南首台10万千瓦高温高压机组在小龙潭电厂1号机组并网发电,全省装机容量突破200万千瓦,标志着云南电力工业跨出向大机组、新技术高度的第一步。1979~2012年先后建成了鲁布革水电站、漫湾水电站和小龙潭电厂、普坪村电厂节能改造等多项重大电源工程,由此掀开了上世纪80年代"两水兩火"齐头并进的序幕,云南电力建设规模达295万千瓦,开始了由小电厂、小机组向大电厂、大机组的飞跃。1978~2006年全省发电量年均增长率达10%。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电力发展势头强劲,全省装机容量连续跃上1 000万、3 000万、5 000万、8 000万千瓦。2016年,全省装机容量增至8 112万千瓦,列全国第6。截至2018年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突破9 000万千瓦,达到9 070万千瓦,与"十二五"末相比,增幅达14.59%。 随着电源建设的不断提速,电网网架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滇南与滇中地区电网的并列运行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统一的电网。随着漫昆输变电工程的全部建成,电压等级实现了220千伏向500千伏的跨越,进入了超高压、大电网时代。 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以后,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至2008年底,220千伏及以上骨干电网覆盖全省所有州(市)。2010年,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自主化示范项目、世界第一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云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占领了世界直流输电领域的一个制高点,电压等级、电力技术、装备制造及电网建设均上新水平、新台阶,输变电技术管理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电网建设改造力度,2011年以来建成了"三横两纵一中心"的500千伏主网架大格局,220千伏骨干电网覆盖全省16个州(市),供电营业区覆盖了全省96%的县区和95%的乡镇,最大送电能力达3 115万千瓦,并经受住了云南电网与南方四省区电网异步联网运行的考验,实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规模、最为复杂的异步联网运行,连续21年确保了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建了容量充足、结构合理、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大电网,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电网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为云南电力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云南在电力建设投资方面不断尝试投资主体多元化、多家集资办电的新模式。鲁布革电站项目在国内开创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电站的历史,同时在电站建设过程中确立了以业主负责制、建设监理制和招标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管理体制,由此在全国电力建设中掀起了"鲁布革冲击"。1984年12月21日,水利电力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合资建设漫湾水电站,双方签订部、省合资协议,指定云南省电力工业局为漫湾水电站建设的业主,签订投资包干合同,创建了投资省、工期短、效益好的"漫湾模式",开创了我国首个部省合资建设大型水电站的历史。1994年11月20日,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后改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云南红塔集团、云南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电力公司出资组建了大朝山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国首个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设的股份制电力企业。非电力企业的红塔集团参与建设大朝山电站,开创了我国跨行业企业直接投资建设大型电站的先例,"大朝山模式"为加快电力建设步伐创造了新经验。 伴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地方农电管理体制改革也在同步探索和推进中。上世纪90年代初,一批县电力公司、地区电力公司先后实现代管。至1999年,云南省全面启动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使云南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0年,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建立了省、州(市)、县三级管理体系,提前完成"一张网、全覆盖"的改革目标。至2017年,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与保山市就实现保山地方电网厂网分开、220千伏及以上电网建设运维等达成共识,共同组建的保山工贸园区配售电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打通了云南电力体制改革"最后一公里",有力支撑云南电力跨越式发展。 2015年,云南成为国家首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及国家首批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省份。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结合地域及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持续深化电力市场改革,搭建了公开透明、功能完善的电力交易平台,形成"中长期交易为主,日前短期交易为补充"的电力直接交易"云南模式",并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面向全国推广。2017年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7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市场规模连续3年呈两位数增长,云南省大工业平均用电价格由改革前的每千瓦时0.522元下降至0.414元,平均电价水平由改革前的全国倒数第5位下降至倒数第2位,累计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超过215亿元,是除税费外降成本的最大贡献者。积极配合推进输配电价改革,通过严格的成本监审,核减公司输配电成本每年31亿元,核定2016~2018年首个监管周期平均输配电价为0.146元/千瓦时,比原核定目录电价降低0.0165元/千瓦时,从电网环节最大程度挖潜并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 坚持优化资源配置为云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出突出贡献 云南能源资源丰富,全省水电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居全国第2位;煤炭、太阳能、风能等资源也十分丰富。随着云南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云南省内电力市场已得到满足,为进一步将云南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云南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与广东的能源合作,1988年6月,能源部、能源投资公司、广东、云南两省四方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云南能源向广东送电的协议》。1993年8月,云南通过220千伏鲁天线首次向广东输送季节性电能5.47亿千瓦时,开始了云南"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不断加快"西电东送"大通道建设,先后投产了普侨、牛从、金中、永富、鲁西等8条西电东送直流大通道,西电东送通道能力由2012年的1 055万千瓦提高至2017年的3 115万千瓦,西电东送电量由2012年的418亿千瓦时提高到2017年的1 242亿千瓦时,较2012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24.3%。2016年,西电东送电量首次突破1 000亿千瓦时大关,首次超过省内售电量,占到南方電网西电东送总电量的56%。截至2018年6月底,全省西电东送累计电量突破了7 000亿千瓦时,达到7 277亿千瓦时。通过西电东送,有力地拉动了省内能源开发和经济增长,为国家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结合云南特有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南方电网公司"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展境外电力市场。自2004年9月实现110千伏向越南送电以来,云南电网通过1回500千伏、5回220千伏、1回115千伏线路、1回110千伏线路与缅甸、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实现电网互联互通,累计向境外送电362亿千瓦时。2018年上半年,累计向相邻的越南、老挝送电13.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4%。"云电外送"大通道成为继公路、铁路、航运之外我国连接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第四经济大通道",电力也成为云南省出口贸易中的第三大类出口商品,为云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坚持绿色发展守护云南绿水青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建设作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的构想,并在"十五"计划纲要中予以明确,有力促进了云南水电建设开发。1993年,历经8年建设,云南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漫湾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拉开了开发大江大河建设澜沧江梯级电站的序幕。2001年云南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大朝山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云南电力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随着小湾糯扎渡等澜沧江流域水电站和向家坝、溪洛渡等金沙江流域水电站的先后投产,云南省大江大河水电资源的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云南以水电为主的电源结构正式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云南省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全面促进富余水电消纳,尤其2017年以来,云南水电消纳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南方电网公司先后出台10条、20条措施促进水电消纳,2017年云南水电在来水大幅好于预期的严峻形势下,实现"一升一降",即水能利用率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弃水电量同比减少25.3亿千瓦时。目前,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82.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97.36%,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以电力为基础的能源产业已成为全省仅次于烟草的第二支柱产业。 同时,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主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构建绿色消费模式。通过大力实施"以电代柴""以电代煤"居民电能替代政策,推出全国首个居民电能替代用电套餐,全年为全省居民降低电费约10亿元。积极拓展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建成"云南电网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及配套"彩云充"手机APP,为广大车主提供充电"一站式"服务。积极响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2018年3月26日,与中国铁塔云南分公司签署共享铁塔合作协议,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省级电网企业和省级铁塔公司关于共享铁塔的战略合作模式。据初步测算,2018~2020年3年间,云南电网可共享6 277基杆塔(宏基站2 232个、微基站4 045个)资源用于加建通信基站,可减少重复建设成本2.78亿元,节约土地资源近4.08万平方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电网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作为处于公共服务行业、从事电力基础保障工作的驻滇央企,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一直秉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把"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生产、营销、规划、建设等各个环节,让人民群众共享电力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自1979年全省消灭了无电县以来,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不计成本投入高,不求回报,大力开展农村电网建设。上世纪80年代后,投资建设了农网一期工程、农网二期工程、县域电网改造工程、完善西部地区农网工程、村村通电工程、30万无电人口通电等6项工程,通过一系列努力,促进了农村电网的快速发展,解决了1 600万人的用电问题。1998~2007年云南农网总投资达106.45亿元,总投资规模超过了建国以来的总和,大大缓解了城乡电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农网改造后,电价降至0.483元/千瓦时,惠及1 600万农村居民,累计减轻农民负担超过30亿元,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网改造升级,补齐农村电力普遍服务短板,2017年9月,全面完成国家安排实施的贫困村通动力电工程建设,实现全省17 697个自然村100%通动力电。农网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乡村户均配变容量分别由2012年的98.727%、93.959%、1.25千伏安/户提高至2017年的99.744%、97.757%、1.89千伏安/户。客户可感知的年平均停电时间由2012年的111.82小时下降至2017年的22.4小时,降幅达79.7%,农村居民农业生产用电问题基本解决,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云南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的现实问题,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积极发挥驻滇央企的表率作用,结合公司的行业特点和行业优势,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通过深入推进行业扶贫,2016~2017年,公司累计投资84.2亿元用于供电辖区内84个贫困县电网建设,实现搬迁群众"入住一户、通电一户"。2012年以来累计投资310亿元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发展,2017年84个贫困县供电可靠率达99.459%。同时深入推进定点扶贫, 2016~2017年,新增定点扶贫资金2 900万元,帮助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建设村庄道路、饮水工程,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成立维西县特色农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2016~2020年计划投资3 600万元,通過"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运营模式,累计销售额达500余万元,今年初订单已达1 000余万元。创新教育扶贫模式,招收来自45个贫困县区的288名学生开展教育扶贫。采用"送教上门"方式,两年内完成维西县10个乡镇约1 000名农村劳动力培训,促进转移就业。公司连续9年被评为云南社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并获评2017年度云南省扶贫考核、省级行业扶贫考核最高等级——"好"。 面对新时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对电力服务的更高要求及客户服务的提档升级,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积极推进营销管理、技术和服务创新,切实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用电需求。开展客户受理免填单、标准化供电方案免审批、标准化设计免审批的"三免"服务,完善业扩报装快速响应机制,提升效率,让客户早用电、用好电。大力推行"互联网+"电力服务、智能用电技术及大数据应用技术,非现金缴费比例从64.7%提升到88.6%,低压集抄覆盖率从20.8%提升到75.2%,智能电表覆盖率从84.3%提升到97.5%,切实让人民群众融入更加优质的用电体验中。成立省级客户服务中心,加强客户分群管理,健全客户问题处理的追责、考核、通报和"说清楚"机制,推动客户问题首次解决,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2017年12398投诉量由年初的全国第9下降到年底的全国第22,获国家能源局表扬。公司在云南省十大公共服务行业公众满意度调查中实现"八连冠"。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踏上新时代新的征途,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南方电网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和党组治企兴企思路,以新作为推动公司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努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