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原本在鲁国当官,他20岁时便想走上仕途之路,而孔子早年是从一名仓库管理员开始做起。后来孔子经常表达一些自己对治理国家的见解,慢慢有了名声,30岁时结识了齐景公,还与他讨论天下大事。那孔子后来为什么要离开鲁国,选择周游列国呢?当时齐国给季桓子送了80名美女,季桓子因此沉迷歌舞,孔子倍感失望,此后孔子和季氏逐渐出现不和。孔子明白自己的处境,便主动辞官开启了自己另一段旅程。 如果没有阳虎,也许孔子根本就没机会执掌鲁国国政。 公元前505年6月,鲁国执政卿季孙如意去世。 在季孙如意生前,最为倚重的家臣就是阳虎。季孙如意一死,阳虎立刻就成为季孙家族中权势最大之人。为控制季孙氏家族,阳虎在9月强行囚禁了季孙如意之子季孙斯及堂兄弟公父文伯,驱逐了季孙氏家臣仲怀梁,还杀死了季孙氏族人公何藐!在阳虎强势威胁之下,季孙斯不得不将家政大权交了出来。随后,阳虎又将公父文伯和公孙斯弟弟秦遄(chuán)驱逐出了鲁国! 在控制了季孙斯后,利用季孙氏家族的强大势力,阳虎又进一步篡得了鲁国国政。 到了公元前502年10月,阳虎又与季孙氏、叔孙氏两大家族中的失意者合谋,计划杀死"三桓"家族家主,由自己及同伙取而代之。然而,就在阴谋即将实施时,季孙斯机灵地说服了一位季孙氏家臣,驾车将他送入了孟孙氏领地。在孟孙氏的强势反击下,阳虎党徒无法坚持,被迫逃出了曲阜。公元前501年6月,阳虎最终还是被鲁人赶出了鲁国。 阳虎虽然已被驱逐,但鲁国国政差点被阳虎窃取的事实,让"三桓"家族丢尽了脸面。趁"三桓"家族在鲁国失去了威信,鲁定公趁机提拔孔子为司寇,当上了执政卿。 鲁定公这时提拔孔子,其实也是为了稳固自身地位。 "三桓"长期霸占鲁国政坛,让公室已数代国君被边缘化。鲁定公之兄鲁昭公就因与季孙氏争权,被"三桓"联手赶出鲁国,委屈地死在了晋国。那段时间里,季孙如意代行摄政,俨然就是鲁国国君!虽然在鲁昭公死后,季孙如意又立昭公之弟为君、退居臣位,但对鲁昭公的丧礼却百般刁难,让人看了不胜唏嘘。 孔夫子在鲁国办私学,长期招收弟子,连孟孙氏家主孟懿子及其弟南宫敬叔都是孔门弟子,威望甚高。鲁定公提拔孔夫子为卿士,也是看中了他忠君思想,希望借他的声望来压制三桓,扭转公室的颓势。 阳虎之乱平定以后,鲁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因为晋卿集体堕落,导致诸侯纷纷背叛了晋国。这时齐景公抓住时机,与卫灵公密切配合,多次对晋国发动了袭击,显得异常强势。齐国的强势,对鲁国而言并非是好事。历史上,鲁国被齐国欺负了太久,两国之间积怨太多。但此时,齐景公正在向晋国霸权发起挑战,迫切需要更多的盟友加入。因此,齐景公也希望能尽快与鲁国达成和解。 鲁国刚经历阳虎之乱,当然就更加盼望与齐国结束敌对状态。 于是,在公元前500年春,鲁定公和齐景公在夹谷(今山东莱芜的夹谷峪)会见,准备结盟。两国国君这次会盟时,却是由孔夫子相礼。春秋时,对相礼之人的选择极其重视。凡是为国君作相礼之人,必定是卿士。鲁国则更加慎重:自鲁僖公后,给国君做相礼之人,都是三桓担任;而三桓不但是公族,还都是卿士。既然孔夫子能为鲁定公作相礼,说明他在这时已成为卿士。 就在两君见面之时,齐景公身边大臣犁弥却突然建议道:"孔丘虽然知礼却无勇,如能派莱人去劫持鲁侯,必可成功!"齐景公同意了。 可孔夫子一见到士兵出现,立刻护着鲁定公退下,大喝道:"鲁国勇士,拿武器冲上去!两君会盟,东夷俘虏却持兵器扰乱会场,这不是齐侯待诸侯之道。偏远之人不能图谋中原,蛮夷不能乱华,俘虏不能侵犯盟会,武器不能强逼友好——这对神不吉祥,于德是背弃道义,对人是失礼,齐侯必定不会如此!" 被孔夫子这么指桑骂槐地说了一通,齐景公大为惭愧,不得不命莱人退下了。 正式盟誓时,齐人又在盟书上加了一句话:"齐国军队出境,而鲁国不以甲车三百乘跟随,有如此盟!"鲁国号称千乘之国,三百乘就是其兵力的三分之一,倒也不算多。但关键在于,齐景公要求鲁国无条件跟随齐国出军,这是鲁国人所不能接受的。孔子见了,让兹无还作揖后答道:"齐国不归还我国汶阳之田,而让我们听从齐国命令,也如此盟!"汶阳之田原本就是鲁地,两国为了这块土地已争夺了多次。借此机会,鲁国又以汶阳之田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齐景公自然也是不好反驳,只得答应了鲁人。 盟会完成后,齐景公还准备设享礼招待鲁定公,但孔夫子担心再节外生枝,便委婉地对齐景公宠臣梁丘据拒绝道:"齐鲁之间的典故,您怎么不知道呢?结盟大事已毕,又要设享礼,这就是劳烦执事了。在野外享礼,违背礼法,名声不好听。您为什么不早点考虑这些事情呢?享礼,是用来昭明美德的;如果美德不能昭显,还不如不做。"齐景公听了这番话,也就不再强留鲁人,直接送鲁定公等人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孔子不亢不卑的举动,终于赢得了齐景公的尊重。 盟会结束后,齐景公立刻派人将郓(今山东郓城东)、讙(今山东宁阳西北)、龟阴(今山东新泰西南)三处汶阳之田归还给了鲁国。 夹谷之会,孔子临危不惧,不但破坏了齐国阴谋,还为鲁国讨回了汶阳之田,堪称鲁、齐外交史上难得的一次成功。作为执政卿,孔夫子第一次国际亮相极其完美,让鲁国上下都极为佩服。为表彰孔子功绩,鲁国还修筑了一谢城(今山东宁阳东)来纪念这次会盟。 但对孔夫子来说,夹谷之会不过是次小考验,未来还要面对更加困难的局面。 公元前498年,孔子决心要做一件大事——"墮三都"。 所谓"三都",是指三桓家族的采邑:季孙氏的费(bì)邑(今山东费县西北)、孟孙氏的成邑(今山东宁阳东北)、叔孙氏的郈(hòu)邑(今山东东平东南)。 周时之法,诸侯国中,大都城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国都以外城邑的城墙超过百雉(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就被视作别有用心。可自三桓家族掌控鲁国国政以来,这三座城邑成了三大家族私产。为保住自家安身立命之所,三桓在自家采邑上大兴土木,将其建设成了堪比国都的大都城。在鲁国公室被长期边缘化大背景下,三桓此举早就被人司空见惯,不以为怪了。 但到春秋中晚期时,意外却在不断发生。 公元前530年秋,季孙氏家臣南蒯占据费邑发动叛乱,鲁国多次派兵前往平叛,却未能攻克;公元前500年秋,因为叔孙氏家主武叔枉杀了郈邑之宰公若藐,郈邑人侯犯据城而叛,鲁国人不但迟迟不能攻破郈邑,还险些让侯犯把郈邑献给了齐国。三桓原本是想把采邑当作自家安身立命之所,却不想反倒成了自家家臣的反叛基地! 南蒯之乱与侯犯之乱接连发生,让鲁国人意识到了这三座城邑城墙过于高大的危害。熟读经史的孔夫子,对这三座城邑的危害就更是了然于胸:到目前为止,还仅仅是三桓家臣据城而叛,未来哪一天三桓家族据城而叛,鲁人又何以承受得起? 于是,趁着郈邑之乱刚发生不久,孔夫子顺势就提出了"墮三都"——摧毁这三座城邑的城墙。这不但是为了防止三桓家臣再作乱,更是为了削弱三桓势力,避免其再度威胁到公室。 刚经历了郈邑之乱的叔孙氏对此没有异议,很快就主动把郈邑城墙给拆除了。 孔夫子这项新政,似乎很快就能得到落实。 可不曾想,在季孙斯摧毁费邑城墙之前,季氏费邑之宰公山不狃与叔孙氏族人叔孙辄不服,竟然率领费人造反,并率兵前往攻打鲁国都城曲阜! 见费邑军队来势汹汹,鲁定公与三桓家主季孙斯、孟懿子、叔武急忙躲入了季氏宫殿。叛军立刻向季氏宫殿发起了进攻,其弓箭一度射到了鲁定公身边!不过,在季氏家兵的顽强抵抗下,叛军最终还是没能攻破宫殿。 见敌人攻势大为衰弱,孔子急命申句须、乐颀二人出宫反击,叛军顿时崩溃。鲁人趁胜追击,在姑蔑(今山东泗水东)彻底击垮了叛军。公山不狃与叔孙辄二人见大事不妙,急忙逃往齐国去了。这时,季孙斯与孟懿子顺势就把费邑的城墙给摧毁了。 两大家族采邑的城墙都已摧毁,现在就只剩下孟孙氏的成邑了。孟懿子是孔子弟子,老师都已发出指令,学生还能不遵照执行? 可就在这时,成邑之宰公敛处父却私下找到孟懿子,与他商议道:"摧毁了成邑城墙,齐人必将能轻易入侵。况且成邑是孟孙氏的保障,没了成邑,孟孙氏也就无法立足了。您假装不知道,我就不摧毁城墙!"孔子墮三都,表面上是限制家臣造反,实际上却是针对三桓势力的恶性膨胀。作为孟孙氏忠心家臣,公敛处父对孔子用心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宁愿背上违命的罪名,也要替孟孙氏保住成邑。 孟懿子听了,也同意了他的做法。 成邑城墙没被摧毁,很快就被鲁国公室发现了。 公元前498年12月,鲁定公为此率兵围攻成邑,但由于成邑城墙高大,鲁军始终未能攻克!"墮三都"之事进行了一大半,最终因为成邑而功败垂成! 虽然"墮三都"之事功败垂成,可鲁国在孔夫子治理下却有了明显变化:商人不敢随意抬高物价,男女行路分道而走,路上遗失的东西没人拾捡,四方来鲁国的客人都宾至如归……。 见鲁国被孔夫子治理地如此井井有条,这让齐景公极为畏惧。在与大臣们商议之后,齐景公给鲁国送去了八十位美女和一百二十匹纹马。收下齐国的礼物后,正卿季孙斯三天不上朝听政,甚至郊祀典礼结束后,都不向大夫分发祭肉。 见国政荒废到这种地步,孔子知道国事已不可为。公元前496年,失望之极的孔夫子离开了鲁国,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从鲁定公十年成为执政卿,到鲁定公十四年离开鲁国,孔夫子治理鲁国总共也就五年时间。五年来,孔夫子在夹谷之会时初露锋芒,以礼治国大见成效,却在"墮三都"之事上半途而废。五年过后,鲁国并没有因为孔子治国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来孔子治国,也不过如此。 但由齐景公对孔子如此畏惧来看,反证他治国确实有过人之处。只不过,孔子治国成效的真正体现,却是在他离开鲁国之后:公元前487年与公元前484年鲁国分别面对吴、齐两大强国入侵时,鲁国中下层所表现出的坚决抵抗勇气和决心,让东周霸主夫差都心生畏惧。鲁人面对强敌入侵时所表现出来的非凡精神面貌,正是孔夫子以礼治国的结果。 既然如此,孔子如能继续执政,他能不能彻底改变鲁国、让鲁国产生质的飞跃? 孔夫子一生都崇尚周公之道,而分封制、藉田制、宗法制三大制度,正是在周公执政期间完善成型。虽然这三大制度为周人夺取天下奠定了扎实基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大制度的弊端却使得周王室逐渐走向衰落,并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孔夫子崇尚周公之道,对于这三大制度也就缺乏改革的思路和决心。如此一来,鲁国政局又怎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即便孔子能长期继续执政,鲁国国力也难以出现质的飞跃。 期盼孔子之道能平定天下,不过是后世很多儒生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 作者/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