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的社会各阶级分析以及怎样分析中国的各个阶级,看似是两个问题,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其实质都是把中国人按其所占有的生产资料或经济地位进行了划分,并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认清国情,进而找到中国革命的道路。阶级分析准确说是分析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关系问题。国情是国家的性质以及社会主要矛盾和国内外关系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阶级相互作用,合力的结果。阶级分析是认清国情的首要问题,认清国情我们才能找到中国革命的道路,因此毛泽东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i。 【关键词】阶级分析;革命;统一战线 一、为什么要进行阶级分析 (一)阶级分析是中国革命的"军事作战图" 1925年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和国内封建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更加残暴,中国革命的呼声日益高涨,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中国人民急需一张指导中国革命的"军事作战图"。阶级划分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阶级分析不是我们主观上强行的分类,而是历史客观的存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中国革命继续向前推进的前提条件。此刻对中国社会进行的阶级划分,无疑是为在黑夜中摸索的中国革命点燃了一丝烛光,这丝烛光不仅让我们看清了前进的方向,也让我们坚定了革命的信心。 (二)阶级分析就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中国革命是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是被统治阶级反抗统治阶级的革命运动,在这场斗争中我们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首先清楚被统治阶级是哪些人,他们自身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对待革命的态度又如何?革命的优势在哪?薄弱环节在哪,怎么避免?这都是我们认清自我的前提。其次还要了解革命所要反抗的统治阶级怎样的?他们作为统治阶级必然是当下占有更多的得利条件,但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只要找准革命的道路,我们同样是能取胜的,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已经数不胜数。对此,我们更应该谨慎对待,以更加理性的头脑进行阶级分析。 (三)阶级分析是找准中国革命动力的关键 阶级分析最重要的目的还是要找到中国革命的动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找准中国革命的动力,必须问清中国革命的任务是什么?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对象自然是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然革命的任务是推翻这两个压迫者,那么由什么阶级来推翻它,哪个阶级带头推翻将变得非常重要。我们进行阶级分析,不仅是要找出革命的核心动力,而且要争取一切可以变为革命动力的中间阶级,劝服、打击我们革命的对立阶级。阶级分析的结果必然是了解各个阶级的生存状况,判断他们对待革命的态度,并在革命的航向过程中,及时做出必要的策略,扩大革命阶级的力量,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中国大地燃起红色革命的烈火。 二、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状况 (一)五大阶级的划分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是毛泽东1925年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倾向问题即是立場问题,立场不坚定,中国革命就有可能走向错误的道路。《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不仅是了解中国革命的首要文献,更是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先锋。在革命的关键时期,及时纠正党内的错误倾向分清敌我,扩大同盟军力量成为当务之急。全文在分析时以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对革命的态度为标准划分为五大阶级。并明确了军阀、官僚、买办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他们的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极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ii (二)农村阶级的划分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是毛泽东在纠正土地改革工作中发生的偏向、正确的解决土地问题而写的。农民在全国总人口中大约占80%是当时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正确分析农村阶级这个庞大的群体并进行细化,对于革命成功将是至关重要的。土地是农民的衣食父母在推进土地改革过程中,我们又不得不分析农村阶级。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阶级分析 《目前政治形式的特点》是为批评党内那种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和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错误观点,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而写的。中国革命的背景一直是好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的国家,由于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和帝国主义国家相互间的斗争,中国还保存了一半独立的地位,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国情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它要把整个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有份的半殖民地状态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状态,威胁到了全国人民的生存,在这种情形下,分析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把各个阶级统一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是当务之急。 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的第四节,毛泽东在论证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之后再一次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论证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内部封建主义统治,那么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阶级中有什么阶级可以充当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力量,认清现阶段中国革命的动力问题,才能正确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策略问题。可见,阶级分析不仅是认清中国国情的关键,也是认清中国革命动力的关键。此处主要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要任务进行阶级分析。 三、摇摆不定的两面派——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两面派阶级,革命态度总是摇摆摇摆不定,因此在革命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占有的经济基础和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以及他们从娘胎里带来的软弱性所决定的。 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向往大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逐渐向他们靠拢,希望可以尽快跨越到大地主阶级,这导致了他们的革命性不强,甚至反革命;其次,民族资产阶级遭受地主阶级、买办阶级的压迫,希望通过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逐渐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但是工农联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不会允许民族资产阶级强大起来的,因此在革命高涨的阶段,他们又表现出自己的软弱性和中立态度。正是在这种摇摆之间,我们要不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中的革命力量,建立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 反观现在,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对中国社会的阶层进行分析,不断缩小收入贫富差距,打赢脱贫攻坚战。 注释: i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1991:3. ii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19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