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社交帝国的至暗时刻两大巨头为何同时股价暴跌


  7月31日上午,腾讯股价一度大跌近3%,创下2017年12月以来新低,这相比今年1月创下的最高市值缩水超一万亿港元。无独有偶,大洋彼岸的Facebook也面临了类似的困境,在公布2018年Q2财报后,Facebook股价迅速暴跌,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幅超20%,财报当日更是创近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两大社交帝国的同时走低,这并非是偶然。
  用户红利不再,核心业务增速遭遇天花板
  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成熟期,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都开始面临增长的天花板,而这或许是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的主要原因。过去几年,两大科技巨头的市值之所以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其远超同行的业绩增速才是根本原因,但一切都在今年上半年发生了变化。
  在Q2财报的电话会议上,扎克伯格首次公开了一项全新的数字:25亿。这是 Facebook 此前从未披露的数字,这一数字代表着Facebook庞大社交版图之下实际的用户群体。然而,扎克伯格的这一举动,却被解读为转移关注点的手段,毕竟在下滑的用户增速和天花板面前,Facebook需要有一个新的故事支撑。
  具体来看,本季度Facebook的月活跃用户为22.3亿,同比增长11%,虽然创了新高,但仍然低于此前预期的22.5亿;全球日活用户(DAU)为14.7亿人,同比增长11%,同样逊于预期的14.9亿。从区域来看,公司在北美的日活用户与上季度持平,均为1.85亿,但在欧洲却出现了300万的减少,从2.82亿降至2.79亿。
  至于腾讯,虽然Q2财报还没有公布,但Q1用户增速放缓早已成这家巨头最大的隐忧所在。根据腾讯Q1财报显示,QQ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05亿,同比下滑6.4%,而这也是QQ月活连续8个季度环比下滑。QQ空间月活跃账户数达到5.62亿,同比下滑11.0%。至于微信月活用户虽首次突破10亿,但同比增速却遭遇滑铁卢式放缓,Q1更是只有10.87%的同比涨幅,远远低于以前的同期表现,天花板已如期而至。
  用户增速的放缓带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两大社交巨头收入增速的放缓。在Facebook的Q2季度财报中,该公司自 2015 年来首次出现季度营业收入、广告收入增长等关键指标不及预期的情况。而腾讯最为核心的游戏收入Q1增速就已经放缓,即将到来的Q2也被分析师看衰,瑞银报告称,预计腾讯第二季手机及个人电脑游戏业务收入按季下降9%。
  换句话来说,几乎在同一时间,中美两大社交巨头都遭遇了增长的天花板,而这也似乎预示着移动互联网上半场正式结束,用户红利消失之后,接下来将面临着存量市场的竞争。
  产品创新陷瓶颈,年轻人的下一个爆款在哪里?
  曾几何时,Facebook和腾讯都是创新的代表,但在成长为庞然大物后,两大巨头似乎同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创新了。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Facebook受到了来自Snap的冲击,而腾讯则面临今日头条的围堵。在争夺年轻用户的下一个战场,Facebook和腾讯都遭遇着相似的创新困境。
  在过去的一年里,Facebook一直在疯狂地将Snapchat的Stories功能整合到自家的每一个产品中,而这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使用 Stories 的日活跃用户,Facebook上为1.5亿、Messanger为 7000万,Instagram为4亿、WhatsApp为4.5亿,而这些数据均远远超越Snapchat这一发明者的1.91 亿。
  在面临Snap可能带来的颠覆面前,Facebook成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尤其是Instagram的大获成功,更让Facebok足以很长一段时间不用再担心潜在的挑战,但问题是Facebook对当下年轻用户的需求始终存在误判。年轻用户们不太愿意使用Facebook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不希望和长辈们使用同一个社交网络。
  所以即使Facebook最终挤垮了Snapchat,年轻用户也不会想当然地回来,他们只会去寻找下一个更酷的应用。科技网站The Next Web内容主管Matt Navarra对此表示,"在年轻用户不感兴趣的同时,大龄用户或许也会对这种改变感到不适。应用的发展随着功能的变多总会由简入繁,而不加考虑地整合功能与用户体验原则格格不入。简而言之,Facebook在玩一场高风险的游戏,强行无视社交媒体的代际差异,不仅无法吸引更多的年轻用户,而且还可能失去更多的大龄忠实用户。"
  至于腾讯,或许是因为最近几年在游戏上赚钱太舒服,也或许是因为流量变现的生意太好做了。这么多年,除了微信和爆款游戏外,腾讯竟再没能做出一款足够好的产品,倒是今日头条却接连开发出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和抖音这样的爆款,并给腾讯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2011年初,在一次讨论「什么是腾讯开放能力」的总办会上,马化腾让与会的16名高管,每个人在纸上写下他们心目中的腾讯核心能力,总共得出了21个答案。最后定下了两个核心能力:一个叫作资本,一个叫作流量。对这家产品驱动的公司来说,眼下所面临的困局或许在当时就已经注定了。
  对于腾讯而言,其最核心的业务是社交,这一点毋庸置疑。腾讯与今日头条的主业并不冲突,但头条系用户普遍年轻化,并且低线城市用户占比极大,与腾讯qq、游戏等业务的重叠很高,表面上看业务冲突并不大,在争夺用户时间的角度来看,存在激烈的竞争。尤其是抖音的爆红更让今日头条成功收割了大量的年轻用户,而这部分用户即将成为消费主力,未来互联网红利也主要来自于他们。
  从Questmobile最新数据来看,以抖音为代表,外加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的产品矩阵,一定程度上也确实对腾讯的即时通讯(IM)流量构成了威胁。在短视频行业的总使用时长从1.5%飙升至7.4%的前提下,即时通讯的占比却从 37.0%下降至 32.2%。更要命的是,短视频不仅对社交的留存时间造成冲击,也压缩了腾讯用户的游戏时间。
  事实上,即使是核心的社交产品,腾讯也应感觉到危机了。微信虽然简洁,但年轻人的社交偏好已经越来越偏向图片社交、视频社交甚至是音乐社交,而他们也和Facebook上的年轻用户一样,并不希望和老一辈人在同一片蓝天下,很遗憾,腾讯至今没有自己开发出这样的产品。
  当然,Facebook和腾讯还有很深的护城河,但问题是再宽再大的"护城河",也无法阻挡那些颠覆性的创新和技术,正如互联网上早就流行着的说法,「在互联网时代,你永远不知道将要打败你的是哪一家企业,甚至不知道它将来自哪个领域」。
  股价重挫之后,未来的增长点还能来自哪里?
  从收入结构来看,过去几年Facebook和腾讯几乎准确地踩在了每一个正确的节拍上。在从PC端向移动端迅速变迁的过程中,Facebook和腾讯成为了最大赢家,入口级的社交应用也被看成是移动互联网的船票,而这又反过来带动收入爆发式的增长。但当社交面临增长瓶颈时,或许两大巨头是时候寻找下一个营收增长点了。
  目前Facebook的几乎全部营收都来自于社交平台的广告收入,在这之前,Facebook只需不断增加信息流中加载的广告数量,其收入就会出现不断增长,但当用户增速放缓时,这种增长策略不再有效,毕竟Facebook需要在用户体验和收入增长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而种种迹象都表明,如今Facebook平台上能够承载的广告量已达极限。
  另外一个被Facebook视为未来10年的增长点的虚拟现实领域,在今年也遇到了增长瓶颈。在上半年举办的Oculus开发者论坛上,扎克伯格也坦承,Oculus Rift头显设备起步速度缓慢。当然这并不是Facebook一家的问题,毕竟目前整个虚拟现实行业并没有能够在消费端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扩张,无论是硬件设备技术还是软件内容,都触及到阶段性瓶颈。
  至于腾讯游戏虽然在Q1一扫去年四季度的颓势,但游戏收入的增长并非没有隐忧。在过去几年,得益于《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以及《英雄联盟》,腾讯顺利问鼎全球游戏收入排行榜,但问题是如今腾讯帝国的这三颗明珠基本已停止增长。移动游戏收入虽然凭借《王者荣耀》的成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保持了极高的增速,但"吃鸡"的兴起正给这款游戏带来不小的冲击,如今的腾讯也很长时间没有推出类似的现象级爆款游戏了。
  社交媒体广告则是腾讯一直尚未充分挖掘的潜力市场,在过去一年,腾讯不断加大对广告业务的投入力度,从微信公众号广告测试,到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再到小程序招商,腾讯开始将重心向广告业务聚拢和倾斜,而这也腾讯上季度的广告业务表现可圈可点。但这并非没有问题,作为拥有近似垄断的社交网络和第一大内容生态体系,用户在腾讯社交生态上停留的时间远远高于阿里巴巴和百度,但现实情况却是腾讯的广告收入占比与它们相差巨大,而这似乎说明腾讯在将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转化为收入方面,表现的很差劲。
  拥有用户就拥有一切,无论是Facebook,还是腾讯都仍然拥有很大的潜力,但眼下上述的这些麻烦确实需要短期内解决。如若不然,收入增速持续放缓的困境或许将会在未来继续放大。事实上,引发Facebook市值崩盘直接原因,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资本市场对其未来的担忧,该公司二季报披露,其收入增长率将在下一季度急剧减缓。
  有意思的是,在Facebook和腾讯面临增长瓶颈时,微软、谷歌和亚马逊三大科技巨头发布财报后均创下历史新高,而这背后是它们均向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战略转变,这其中云计算业务居功至伟,微软Azure云的营收增长率高达89%、亚马逊AWS云的增长率为49%、谷歌云增长幅度更高达108%,三大科技巨头给腾讯和Facebook好好上了一课。
  毋庸置疑,Facebook和腾讯的一切业务都是围绕社交来进行,社交是它们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驱动收入不断增长的关键指标,但全球移动互联网的规模终究有限,用户增长停滞的那一天终将带来,依靠社交流量轻松变现的时代也终将结束。对现在的腾讯和Facebook来说,也许,是时候停下脚步依靠创新驱动了。
网站目录投稿:凡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