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当年创业成功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纷纷迈入"耳顺"之年,培养企业接班人,顺利实现交接班,已成为"创一代"民营企业家关心的大问题。政府部门、民营企业家都认识到,交接班能否顺利,不仅关乎家族企业的长青基业,也握住了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向好、发展引擎不断增能的命脉。 当前,南京市溧水区民营经济发展正处在企业家新老交替、代际传承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对全区民营企业家及其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后发现,新老企业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比如,企业交接班认识上,有的老企业家想交班,但子女不愿接;有的子女很想接班,但老企业家不愿交;有的老企业家不想交班,子女也不愿接。调研还发现,部分已接班的新生代企业家中,有的有过国外成长或海外留学的经历,回国后对国情社情了解不多,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认识浅显,不同程度地存在信念不坚定、信任不充分、信心不充足的现象;有的年轻人属于二次创业,或处于传承、交接的过度阶段,实践经验少,社会阅历浅,对风险的评估和规避能力不足;有的想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发挥作用,积极参政议政,但是缺少参政经验,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拿不出符合实际、有分量的议案提案;有的在诚信经营、环境保护、利益共享、社会公益等方面,担当意识、责任意识还有待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为使全区新老民营企业家"接力棒"交接好,培养出讲政治、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能创新、知感恩的新一代企业家接班人,溧水区工商联精心谋划,深化培训教育,搭建活动平台,全面提升企业家队伍综合素质,引导他们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一是开展红色教育。组织新生代企业家到圣地延安、白马"红色李巷"和大金山庄国防园参观学习,接受理想信念教育,重温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引导他们把革命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同时,邀请溧水区委党校专家介绍溧水悠久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提高他们建设家乡、回报社会的觉悟。 二是健全培训体系。坚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培训原则,通过请专家讲课、请企业家现身说法、到国内外考察学习,学习企业兴衰史、分析国内外大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提升民营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培塑民营企业家群体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创业创新精神。 三是优化培训方式。围绕信息时代电子商务、互联网+、私募股权、资本运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专题,组织企业家开展高级专题研修班的短期培训。采用拓展训练、小组诊断、导师辅导等方式,大力推广参与性培训。把部分课程安排在市区或者外地典型标杆企业进行现场教学,通过现身说法,加强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特别是针对汤雄、祁小忠、张振、臧亮、杨阿琼等新生代企业家代表提出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环保、法律、税收等方面的需求,邀请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分期分批开展实务培训,为企业排忧解难。 四是落实互访互学。组织新生代企业家到老一辈企业家创办的企业观摩学习,请他们讲创业史、发展史,弘扬"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经历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联合雨花台区、江北新区等兄弟商会,分期组织新生代企业家赴同行企业互访互学,互通信息,共促发展。近期,我们还将组织新生代企业家赴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短期培训,学习制造业央企在党建、企业管理、工业APP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取长补短。 五是建立激励机制。定期表彰经营业绩好、管理能力强、社会贡献大、诚实守信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并加大宣传,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予以重奖。建议区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中的优秀人才到经济建设一线创业发展,到民营企业去锻炼,对在企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提拔重用,培养一支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六是引导履行责任。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感恩行动和光彩事业。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以后,通过扶贫济困和发展慈善事业等形式,造福社会,促进和谐,体现出企业的责任和爱心。区工商联面向困难学生、春雷女童、困难老党员等群体,多次组织民营企业家开展慈善捐助活动。 七是鼓励参政议政。民营企业家们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等重大问题,提出提案建议,为溧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此外,我们通过企业调研、座谈走访,收集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热点、民生等方面多条建议,为溧水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溧水工商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将新生代企业家的教育培训引导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沟通联动,提升工作合力,共同帮助、引导和支持新生代企业家更快更好地成长成才、创业创新,为"强富美高"新溧水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